粘接剂用涂敷机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298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接剂用涂敷机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使用在涂敷机中的喷嘴,用于将热熔性粘接剂等粘接剂涂敷在无纺布、织布、纸、塑料薄膜等纤维网上。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的是用于将热熔性粘接剂等粘接剂线状地连续涂敷于在机械方向上连续走行的无纺布等纤维网的涂敷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229959号公报(专利文献1) 中,公开了这样的使用在涂敷机中的喷嘴。该喷嘴在机械方向的中央部分具有液体供给路径,在液体供给路径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具有空气供给路径。在粘接剂的涂敷工序中,使喷嘴向下,在喷嘴之下使在机械方向上走行的纤维网与喷嘴的前端接触。从喷嘴向纤维网的表面连续地供给粘度为100 2000cps的粘接剂,与此同时从空气供给路径向纤维网喷射加压空气。根据该文献的说明,在不喷射加压空气时,会有在喷嘴的前端产生粘接剂的积存、由于该积存而使粘接剂的涂敷状态紊乱这样的状况发生,而加压空气防止了该积存产生,其结果,粘接剂的涂敷状态变得不紊乱。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299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使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喷嘴将热熔性粘接剂涂敷在无纺布、纸、塑料薄膜等纤维网上时,若要用热熔性粘接剂形成宽度尺寸不同的多条线,则根据喷嘴的开口宽度,紧贴在喷嘴的下端的纤维网的宽度方向的绷紧状态会发生变化,在线彼此之间,粘接剂的涂敷状态例如涂敷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厚度的状态会变得不一样。另外,即使在用热熔性粘接剂形成的线的宽度是相同的情况下,纤维网的厚度在宽度方向上也会发生变化,在纤维网上存在厚的部分和薄的部分的情况下,在这两部分之间,热熔性粘接剂的涂敷状态很难一样。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这样一种喷嘴,其在连续地走行的纤维网的表面上要形成至少一条粘接剂线时,容易使在该线和/或线彼此之间的粘接剂的涂敷状态一样。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对象为粘接剂用涂敷机的喷嘴,该喷嘴能够在向机械方向连续地走行的纤维网的表面上形成向上述机械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粘接剂涂敷线。在该喷嘴中,本发明的特征如下。即,上述纤维网具有与上述机械方向一致的长度方向和与跟上述机械方向正交的交叉方向一致的宽度方向,在上述喷嘴中,在与上述纤维网的上述表面相向的部位,从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形成有以下(1) (3)所示的第一 第三作用区域;
(1)第一作用区域,该第一作用区域能与上述纤维网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整体接触,(2)第二作用区域,该第二作用区域用于排出粘接剂,该第二作用区域按如下方式形成,即,在沿上述交叉方向间歇地排列的第一划分部彼此之间划分出粘接剂的排出口,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在上述交叉方向上的位置与上述粘接剂涂敷线相对应,上述第一划分部的与上述表面相向的端面和上述接触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以及(3)第三作用区域,该第三作用区域包括第二划分部和台阶差部,该第二划分部处于上述第一划分部的下游侧并向上述交叉方向间歇地排列,而且该第二划分部的与上述表面相向的端面处于上述同一平面上,该台阶差部处于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的下游侧并处于相邻的上述第二划分部彼此之间,该台阶差部的与上述表面相向的面相对于上述同一平面在上述表面的相反侧形成至少0. Imm的台阶差,上述第二划分部和上述台阶差部在上述交叉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三作用区域的下游侧形成有加压空气排出用的第四作用区域,该第四作用区域处于上述第二划分部和上述台阶差部的下游侧,包括用于向上述表面吹出加压空气的排出口。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即,上述喷嘴包括从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以能相互分离的方式紧贴地排列的第一板、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和第二板,在上述第一板形成上述第一作用区域,在上述第一垫片通过剪切形成上述第一垫片的金属板而形成出上述第一划分部和上述粘接剂的流路,由上述第一垫片、与该第一垫片紧贴的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垫片在上述粘接剂的流路的端部划分出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 在上述第三垫片通过剪切形成上述第三垫片的金属板而形成出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由上述第三垫片、与该第三垫片紧贴的上述第二垫片和上述第二板在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的端部划分出上述加压空气的排出口,在上述第一板还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粘接剂的流路导引上述粘接剂的粘接剂引导路径,在上述第二板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导弓I上述加压空气的加压空气引导路径。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即,上述喷嘴包括从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以能相互分离的方式紧贴地排列的第一板、垫片和第二板,在上述第一板形成上述第一作用区域和上述粘接剂的流路,在上述垫片形成上述第三作用区域,在上述第二板形成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由相互紧贴的上述第一板和上述垫片划分出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由相互紧贴的上述第二板和上述垫片划分出上述加压空气的排出口,在上述第一板还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粘接剂的流路导弓I上述粘接剂的粘接剂引导路径,在上述第二板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导引上述加压空气的加压空气引导路径。发明效果本发明的喷嘴在其上游侧具有可与纤维网接触的第一作用区域,在该第一作用区域中,能够使向机械方向走行的纤维网在其整个宽度方向上紧贴,使纤维网在机械方向和交叉方向上绷紧。粘接剂的排出口由于位于第一作用区域的下游侧,因此被排出的粘接剂被涂敷到在机械方向和交叉方向上已经处于绷紧状态的纤维网上。被那样涂敷的粘接剂的状态无论排出口的宽度的大小怎样都容易形成得一样。另外,即使在纤维网的厚度在交叉方向上多少存在变化的情况下,被涂敷的粘接剂的状态也容易形成得一样。


图1是包括喷嘴部的涂敷机的侧视图。图2是包括喷嘴部的涂敷机的俯视图。图3是喷嘴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IV-IV线向视图。图5是图3的V-V线向视图。图6是上游侧板的一例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垫片的一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喷嘴。图1、图2是用于将热熔性粘接剂1涂敷在作为无纺布的连续体的纤维网2的表面2a上的涂敷机11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示例的涂敷机11适合在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短裤、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衣服等穿用物品的生产线中针对纤维网2进行使用,该纤维网2 由例如具有30 IOOOmm的宽度和10 1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无纺布形成,该涂敷机 11包括喷嘴部12、用于将热熔性粘接剂1在熔融状态下供给到喷嘴部12的管13、和用于供给加压空气的管14。其中,在图1、图2中用假想线表示管13、14。图1、图2还用箭头和双向箭头表示作为纤维网2走行的方向的机械方向MD、作为纤维网2的宽度方向并与机械方向MD正交的交叉方向⑶、和与这两个方向MD、⑶交的上下方向HD。相对于涂敷机11,还在喷嘴部1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使用支承辊16、17。支承辊16、17处于纤维网2的背面2b 的下侧,支承辊16、17的至少一方可在上下方向HD上升下降,在上升时,如图1所示,能够将纤维网2顶起,将纤维网2压接于喷嘴部12,在下降时,能够使纤维网2从喷嘴部12离开所需尺寸。优选的支承辊16、17在交叉方向⑶上超出纤维网2的两缘部地延伸。图1、 2中的纤维网2从机械方向MD的上游侧被供给到涂敷机11,由涂敷机11涂敷热熔性粘接剂1以便形成多条线18,向机械方向MD的下游侧走行。该纤维网2在机械方向MD上处于绷紧状态,在支承辊16和支承辊17之间,与喷嘴部12的下端部20 (参照图3、图4)压接, 在机械方向MD和交叉方向CD上处于特别强的绷紧状态。图3是喷嘴部12的放大图,用假想线表示纤维网2。喷嘴部12从机械方向MD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紧贴排列有上游板30、第一垫片31、第二垫片32、第三垫片33和下游板34,经由将它们贯通的固定用的螺栓和安装在螺栓上的螺母(均未图示)而可分离地一体化。经由管13向上游板30在熔融状态下供给热熔性粘接剂1。该上游板30的下端部 20形成了使走行的纤维网2压接时的接触部位60。接触部位60是在交叉方向CD上具有能够使纤维网2的宽度的整体压接的尺寸、在机械方向MD上优选具有1 5mm尺寸的水平面。在图3中,第一、第二、第三垫片31、32、33的下端部21、22、23和上游板30的下端部20 处在同一平面上。经由管14向下游板34供给加压空气,该加压空气如箭头35所示被从下游板34向纤维网2喷射。图4是图3中的IV-IV线向视图,处于部件的一部分被剖切的状态。第一垫片31 被夹在上游板30和第二垫片32之间,能够通过将金属制的板切成所需形状而形成。第一垫片31具有在交叉方向CD上隔开所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粘接剂的流路41,在邻接的流路41彼此之间具有提供该所需间隔的第一划分部31b,在该第一划分部31b中包括下端部 21。在第一垫片31用假想线表示的流路40,是在上游板30之中在与第一垫片31紧贴的面 30a(参照图3)上形成的槽,经由在上游板30的内部设置的粘接剂引导路径(未图示)与管13连接,另一方面,流路40处于与如图示的第一垫片31的流路41交叉的状态,能够将来自管13的热熔性粘接剂1引导向各个流路41。流路41的各个端部43向下方开口,在第一垫片31被夹在上游板30和第二垫片32之间的状态下,成为粘接剂1的排出口。第一划分部31b的下端部21形成为平滑的水平面。在第一垫片31中,由这些第一划分部31b的下端部21和流路41的下端部43形成粘接剂排出区域61。图4中的第二垫片32是与第一垫片31大致相同大小的矩形的板状体,在第一垫片31的第一划分部31b的下游侧具有第二划分部32b,该第二划分部32b包括与第一划分部31b的下端部21形成相同平面的下端部22,在流路41的下游侧具有台阶差部46。台阶差部46是在第一垫片中使被排出的粘接剂1向机械方向MD通过的部位,有时以作为交叉方向CD的尺寸的宽度以及作为上下方向HD的尺寸的高度与由粘接剂1形成的线18的宽度以及高度相等的方式形成,有时以比线18的宽度以及高度大的方式形成。另外,也有时仅将台阶差部46的宽度形成为与线18的宽度相等,或仅将高度形成为与线18的高度相等。另外,在此所说的线18的高度也可以换种说法称为线18的厚度。作为一例的台阶差部46,其高度、即从下端部22到顶面46a的上下方向HD的尺寸至少为0. 1mm,更优选地至少为0. 2mm,台阶差部46与第二划分部32b共同作用形成槽47。该槽47向上下方向HD的下方开口,具有根据作为第二垫片32的机械方向MD的尺寸的厚度规定的长度。在第二垫片32中,由在交叉方向⑶上交替地排列的第二划分部32b和台阶差部46形成喷嘴12的机械方向MD上的中间区域62。在这些上游板30、第一垫片31和第二垫片32之间,通过管13而被压力传送的热熔性粘接剂1,通过流路40而流入各个流路41,在流路41的下端部43呈线状被涂敷在纤维网2处于绷紧状态的表面2a上(参照图2)。被涂敷的粘接剂1能够穿过槽47与纤维网 2—起朝向下游侧。另外,从流路41的下端部向表面2a排出的粘接剂1,因为在下端部43 的上游侧有上游板30,因此不会流向上游侧。图5是图3的V-V线向视图,部件的一部分处于被剖切的状态。在附图中显示的第三垫片33和下游板34之中的第三垫片33,处于被夹在下游板34和第二垫片32之间的状态。第三垫片33能够通过将金属板切成所需形状而形成,具有在交叉方向⑶上对称地形成的空气室51、52。空气室51、52在其下端部具有用于可进行由朝向纤维网2的箭头35 所表示的加压空气的排出的开口 51a、52a(参照图3)。空气室51的侧方部分53、空气室52 的侧方部分54和空气室51与空气室52之间的部分55中的、第三垫片33的下端部23,与上游板30的下端部20处在同一平面上。在图5中还用假想线表示使第三垫片33和第二垫片32紧贴时的第二垫片32的下端部22和台阶差部46,还一并用假想线表示纤维网2。在从下游侧与第三垫片33紧贴的下游板34的面34a(—并参照图3)上,刻有加压空气的流路61。加压空气的流路61之中的管状部61a经由形成于下游板34的内部的加压空气引导路径(未图示)与管14相连,从而能够向空气室51、52供给加压空气。该空气室51、52通过使第三垫片33被夹在第二垫片32和下游板34之间,从而成为能够使来自管14的加压空气一边向交叉方向CD扩散一边向纤维网2排出的加压空气的流路。下游板 34的下端部24如图1、图3中所明示地那样,相比与上游板30的下端部20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垫片32的下端部22处在上方,优选处在至少2mm的上方。在第三垫片33中,由空气室51、52和部分53、54、55形成加压空气排出区域63。在这样的喷嘴部12中,上游板30、第一垫片31、第二垫片32、第三垫片33以及下游板34为使用螺栓和螺母组装成在机械方向MD上相互地紧贴的形态,这些螺栓、螺母、用于它们的螺栓孔等的图示在图1 5中被省略。另外,为了能够在所需温度的熔融状态下压力传送热熔性粘接剂,与喷嘴部12连接的管13具有加热器和泵,但在图1 5中省略了这些加热器和泵的图示。与喷嘴部12连接的管14与空气箱连接以便能够根据需要将加压空气加热到所需温度而进行供给,还能够组装加热器,但在图1 5中省略了这些空气箱、 加热器的图示。喷嘴部12优选能够在其上安装加热器或者对一部分或整体进行温度调节。在由图示例的涂敷机11将热熔性粘接剂1涂敷在纤维网2上时的喷嘴部12和纤维网2操作如下。在喷嘴部12中,在其与纤维网2的表面2a相向的部位,形成有成为相对表面2a的第一作用区域的接触部位60、成为第二作用区域的粘接剂排出区域61、成为第三作用区域的中间区域62、和成为第四作用区域的加压空气排出区域63,从机械方向MD的上游向下游依次排列这些第一 第四作用区域。于是,首先,一边使纤维网2在喷嘴部12的下方向机械方向MD走行,一边使支承辊16和/或支承辊17上升,将纤维网2的表面2a与作为第一作用区域的接触部位60、即与上游板30的下端部20压接,使处于辊16和辊17之间的纤维网2跨整个宽度地向机械方向MD强烈地绷紧,与此同时,还向纤维网2的宽度方向、即向交叉方向⑶强烈地绷紧。这样,对绷紧的纤维网2的表面2a,从作为第二作用区域的粘接剂涂敷区域61中的第一垫片31的各个流路41在加压条件下供给处于熔融状态的粘接剂1,线状地涂敷粘接剂1。此时,因为在流路41的下端部在上游侧具有上游板30, 所以粘接剂1不会流向上游。各线18的粘接剂1的涂敷量,能够根据与第一垫片31的厚度相对应的流路41的尺寸、装入管13的压力调整阀(未图示)、粘接剂1的排出量等进行调整,由粘接剂1形成的各线18的宽度和在交叉方向CD上的相互的间隔距离为第一垫片 31的设计事项,能够自由地设定。粘接剂1的各线18,在通过了作为第三作用区域的中间区域62的第二垫片32的槽部47之后,通过加压空气排出区域63的第三垫片33的空气室 51或52之下,更进一步通过下游板34之下而朝向机械方向MD的下游侧前进。纤维网2和粘接剂1在进行这样地走行时,有时从流路41排出的粘接剂1和/或形成线18的粘接剂 1会在第二垫片32的下游侧附着在台阶差部46附近而形成块状物。若这样的块状物较大地成长到向槽部47的内侧进入的程度,则会与线18的粘接剂1接触,线18的形状、单位面积重量变得不一样。然而,在本发明的喷嘴部12中,通过加压空气的排出35,能够抑制粘接剂1将要附着在台阶差部46附近的运动,防止粘接剂1附着在台阶差部46附近,因此各线 18容易形成为宽度、单位面积重量一样的线。另外,在喷嘴部12中,能够在即将涂敷粘接剂1之前的阶段,将纤维网2的宽度的整体压接在上游板30的下端部20,使纤维网2在机械方向MD上和交叉方向⑶上都强烈地绷紧,因此,即使在将粘接剂1涂敷在纤维网2上时纤维网2的厚度在交叉方向CD上不恒定的情况下,例如在由无纺布形成的纤维网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在纤维网2的背面2b(参照图1)再重叠一张无纺布的情况下,也容易形成线18的宽度、单位面积重量相对纤维网2的表面2a恒定的形态,另外,在线18彼此之间也容易将宽度、单位面积重量保持为恒定。另夕卜,若不将纤维网2压接在上游板30的下端部20而将其压接在第一垫片31的下端部21, 则随着流路41的宽度、即在交叉方向CD上的流路41的尺寸变大,在机械方向MD上处于绷紧状态的纤维网2的表面2a在流路41处会向上方挠曲,进入流路41之中。其结果,有时会发生以下问题,即,由该宽度宽的流路41形成的粘接剂1的线18的宽度、单位面积重量容易变得不稳定,或者在宽度宽的流路41和宽度窄的流路41中粘接剂1的单位面积重量很难变得一样,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喷嘴部12,能够防止该问题的发生。其中,喷嘴部12可以进行支承辊16和/或支承辊17的上下方向HD的位置的调整,因此在不需要使纤维网2 与喷嘴部12的下端部20压接时,喷嘴部12也可以在使纤维网2稍微从其下端部20离开的状态下使用。另外,喷嘴部12在不需要第四作用区域的加压空气的排出的情况下,能够在停止了该排出的状态下使用喷嘴部12。例如,粘接剂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少、或纤维网2的走行速度慢的情况。在图示例的喷嘴部12中,第一、第二、第三垫片31、32、33与上游板30、下游板34 相比,能够由极薄的金属板做成。例如,能够用机械方向MD的厚度为20 200mm的铁块制成上游板30和下游板34,另一方面,第一、第二、第三垫片31、32、33能够通过部分地切取厚度为0. 2 3mm的铁板而制成。在使用这样的铁板的喷嘴部12中,由粘接剂1形成的线 18的宽度、间隔等可快速且低成本地进行变更。图6是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上游板30的一例的立体图。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在喷嘴部12的上游板30或第二垫片32上刻入流路41,从而省去第一垫片31。例如,在图示的上游板30的面30a上(一并参照图3),形成与在图4中用假想线表示的流路40相对应的流路40、和与在图4的第一垫片31上形成的流路41相对应的流路41。在喷嘴部12中, 能够通过使用这样的上游板30省去第一垫片31。图示例的上游板30也形成用于使纤维网 2与流路41的上游侧接触的接触区域60。图7是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第二垫片32的立体图。第二垫片32具有与紧贴于第一垫片31的上游侧的面32e和作为其相反面的下游侧的面32f。面32f通过将其部分地切削,从而形成与图5中的空气室51、52相对应的空气室51、52,该空气室51、52具有与面 32f平行的壁面32c。若将第二垫片32的面32f与如图3、5所示的下游板34紧贴,则在空气室51、52的下端部形成开口 51a、52a,能够从那里向纤维网2排出加压空气。在这样的第二垫片32中,由空气室51、52和划分它们的面32f形成与图5的加压空气排出区域63相对应的加压空气排出区域63。另外,第二垫片32的上游侧的面32e和壁面32c之间的部分与图4中的第二垫片32同样地形成,第二垫片32具有第二划分部32b和台阶差部46,由它们形成槽47和中间区域62。在使用这样的第二垫片32的喷嘴部12中,能够省去图3、5 中的第三垫片33。在本发明中还可以用溶剂型的粘接剂或其他的粘接剂代替在图示例中使用的热熔性粘接剂1。另外,作为纤维网2所能够使用的材料,除了无纺布之外,还有织布、纸、塑料薄膜等片状的材料。在纤维网2形成的粘接剂1的线18不仅能够设置成如图示例的多条, 还能够设置成一条。附图标记说明1粘接剂
2纤维网2a 表面11涂敷机12喷嘴(喷嘴部)18 线20下端部21端面(端部)22端面(端部)30第一板(上游板)31第一垫片31b第一划分部32第二垫片32b第二划分部33第三垫片34第二板(下游板)41 流路43端部、排出口46台阶差部46a 面(顶面)51 流路52 流路51a端部、排出口(开口)52a端部、排出口(开口)60第一作用区域(接触区域)61第二作用区域(粘接剂排出区域)62第三作用区域(中间区域)63第四作用区域(加压空气排出区域)CD交叉方向MD机械方向
9
权利要求
1.一种粘接剂用涂敷机的喷嘴,该喷嘴能够在向机械方向连续地走行的纤维网的表面上形成向上述机械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粘接剂涂敷线,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网具有与上述机械方向一致的长度方向和与跟上述机械方向正交的交叉方向一致的宽度方向,在上述喷嘴中,在与上述纤维网的上述表面相向的部位,从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形成有以下(1) (3)所示的第一 第三作用区域;(1)第一作用区域,该第一作用区域能与上述纤维网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整体接触,(2)第二作用区域,该第二作用区域用于排出粘接剂,该第二作用区域按如下方式形成,即,在沿上述交叉方向间歇地排列的第一划分部彼此之间划分出粘接剂的排出口,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在上述交叉方向上的位置与上述粘接剂涂敷线相对应,上述第一划分部的与上述表面相向的端面和上述第一作用区域处于同一平面上,以及(3)第三作用区域,该第三作用区域包括第二划分部和台阶差部,该第二划分部处于上述第一划分部的下游侧并向上述交叉方向间歇地排列,而且该第二划分部的与上述表面相向的端面处于上述同一平面上,该台阶差部处于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的下游侧并处于相邻的上述第二划分部彼此之间,该台阶差部的与上述表面相向的面相对于上述同一平面在上述表面的相反侧形成至少0. Imm的台阶差,上述第二划分部和上述台阶差部在上述交叉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作用区域的下游侧形成有加压空气排出用的第四作用区域,该第四作用区域处于上述第二划分部和上述台阶差部的下游侧,包括用于向上述表面吹出加压空气的排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包括从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以能相互分离的方式紧贴地排列的第一板、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和第二板,在上述第一板形成上述第一作用区域,在上述第一垫片通过对形成上述第一垫片的金属板进行剪切而形成出上述第一划分部和上述粘接剂的流路,由上述第一垫片、与该第一垫片紧贴的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垫片在上述粘接剂的流路的端部划分出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 在上述第三垫片通过对形成上述第三垫片的金属板进行剪切而形成出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由上述第三垫片、与该第三垫片紧贴的上述第二垫片和上述第二板在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的端部划分出上述加压空气的排出口,在上述第一板还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粘接剂的流路导引上述粘接剂的粘接剂引导路径,在上述第二板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导引上述加压空气的加压空气引导路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包括从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以能相互分离的方式紧贴地排列的第一板、垫片和第二板,在上述第一板形成上述第一作用区域和上述粘接剂的流路,在上述垫片形成上述第三作用区域,在上述第二板形成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由相互紧贴的上述第一板和上述垫片划分出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由相互紧贴的上述第二板和上述垫片划分出上述加压空气的排出口,在上述第一板还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粘接剂的流路导引上述粘接剂的粘接剂引导路径,在上述第二板形成有能够从上述喷嘴的外部向上述加压空气的流路导引上述加压空气的加压空气引导路径。
全文摘要
粘接剂用涂敷机的喷嘴将在连续走行的纤维网表面形成粘接剂涂敷线时的粘接剂涂敷状态形成一样。用于在向机械方向(MD)连续走行的纤维网(2)表面(2a)形成向机械方向(MD)延伸的至少一条粘接剂涂敷线的粘接剂用涂敷机(11)的喷嘴(12)具有从机械方向(MD)上游向下游依次排列的下述第一~第三作用区域(1)可与纤维网(2)的宽度方向的整体接触的第一作用区域;(2)在与机械方向(MD)正交的交叉方向间歇排列的第一划分部彼此之间形成粘接剂出口的第二作用区域;(3)具有第二划分部和台阶差部的第三作用区域,该第二划分部处于第一划分部下游侧,在交叉方向间歇排列,该台阶差部处于第二划分部彼此之间,与纤维网(2)表面(2a)相向的面形成至少为0.1mm的台阶差。
文档编号B05C5/04GK102458687SQ20108002528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8日
发明者伊藤则昭, 小笠原吉一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