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层压制品以及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02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签层压制品以及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标签层压制品(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带(10)上形成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使在该带(10)上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展开(12)第一材料层;展开(11)第二材料层;将所述至少一个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6)附接到第一材料层的表面;以及将包括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层叠在一起,以便形成标签层压制品(1)。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标签层压制品和制造该标签层压制品的设备。
【专利说明】—种标签层压制品以及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层压制品。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标签层压制品主要包括层叠在一起的表层和释放衬垫。通常在释放衬垫和表层之间具有一个粘结层。多亏了附接到表面材料上的粘结层,当使用标签层压制品时,表面层可以与另一个表面粘结。释放衬垫主要用来保护粘结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签层压制品。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0004]采用塑料膜作为标签层压制品的原材料。但是在制造过程中如果温度升高塑料容易收缩。因此,许多塑料如聚丙烯或聚乙烯,不能与水性粘合剂同用,因为所述水性粘合剂需要干燥步骤。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包括至少一个塑料膜层的第一材料层上具有水性粘合剂层的标签层压制品。优选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施加到塑料膜层表面上。
[0005]本发明的发明人惊奇的发现,可以使用带(金属带较佳)来使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多亏了本发明所使用的带,可以在将水性粘合剂层被附接到第一材料层表面(优选表面层的表面)之前对其成型和干燥。因此,可以避免包括热敏塑料膜的第一材料层出现由水性粘合剂干燥过程中所需的温度和张力造成的收缩和/或拉伸。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过程,释放衬垫和/或表面层在第一方向、即加工方向的尺寸变化,优选不超过
3%,更优选不超过2 %,最优选不超过I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过程,释放衬垫和/或表面层在第二方向、即横向的尺寸变化优选不超过I %。
[0006]例如,干燥过程中使用的带可以是硅树脂带或者塑料带如尼龙带。该带优选是金属带,比如钢带。最优选的,为了增强带的释放效果,本发明中所用的带具有至少一个释放涂层。所述至少一个释放涂层优选包含至少一个硅树脂涂层。
[0007]本发明的特征如独立权利要求所述。本发明变化的实施例揭露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0008]例如,该水性粘合剂层可以通过感应加热装置和/或红外线加热装置和/或微波加热装置和/或空气干燥器而变干。如果带是金属带,优选从金属带的第一侧面(即从带的下部)通过感应能或红外线(IR)能、例如气体IR能或电IR能而被加热。除了上述提及的,另外或代替上述方法,也可以例如用红外线能从金属带的第二侧面(即施加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那一侧)加热金属带。
[0009]除了或代替上述提及的装置,可以采用至少一个微波加热装置来加热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微波加热装置最好设置在带的第二侧面(即施加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那一侧),以直接加热所述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
[0010]除了或代替上述提及的装置,可以采用喷气装置除去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中的水份。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喷气装置最好设置在带的第二侧面(即施加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那一侧),以直接加热所述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
[0011]优选的,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方法包括:
[0012]-在带上形成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
[0013]-使所述带上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
[0014]-展开第一材料层,
[0015]-展开第二材料层,
[0016]-将所述的至少一个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附接到第一材料层的表面,和
[0017]-将包括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层叠在一起形成标签层压制品。
[0018]优选的,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0019]-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干燥器除去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中的水份。
[0020]有优势的是,第二材料层和含有至少一种水性粘合剂的第一材料层通过层压夹而层叠在一起,从而标签层压制品包含在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之间的水性粘合剂层。
[0021]优选的,第一材料层包含至少一个塑料层。优选该塑料膜在加工方向被定向5至8次,另外或可替代的,第二材料层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在加工方向被定向5至8次的塑料膜。优选的,第一材料层是表面层,并且第二材料层是释放衬垫。释放衬垫包括优选至少一个涂覆有至少一种释放涂层的基材层。
[0022]优选的,该带是金属带。该带优选包括至少一个释放涂层。优选的,该带的加热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感应加热。可替代的或者另外的,该带的加热是至少部分基于红外线加热。所述的红外线加热优选通过一气体红外线加热装置实现。
[0023]优选的,第一材料层包括至少一种下述的塑料膜:
[0024]-聚丙烯(PP)膜,
[0025]-聚乙烯(PE)膜,和
[002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
[0027]优选的,第一材料层包括至少一种聚丙烯(PP)膜和/或至少一种聚乙烯(PE)膜。第一材料层中聚丙烯(PP)的含量为至少50wt%。
[0028]有优势的是,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系统包括:
[0029]-用于接收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带,
[0030]-在带上形成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涂覆单元,
[0031]-使该卅上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的装置,
[0032]-展开第二材料层的第一展开装置,
[0033]-展开第一材料层的第二展开装置,
[0034]-将所述至少一个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附接到第一材料层上的装置,
[0035]-将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层叠在一起形成标签层压制品的装置。
[0036]优选的,该带是金属带。优选的,该带包含至少一个释放涂层。[0037]有优势的是,使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的装置包含一感应加热装置,以加热该带并且除去该带上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水份。可替代的或者另外的,使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的装置包含一红外线加热装置,以除去该带上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水份。可替代的或者另外的,使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的装置优选包含一空气干燥器,以除去该带上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水份。
[0038]有优势的是,标签层压制品包括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这些层被层叠在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第一材料层优选是包含至少一个基材层的释放衬垫,该基材层包括至少一个聚乙烯(PE)和/或聚丙烯(PP)塑料膜层,并且该释放衬垫包括至少一个释放涂层,该释放涂层与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接触。
[0039]优选的,释放衬垫的厚度在15和60微米之间。
[0040]优选的,第二材料层是表面层,它包括至少一个聚乙烯(PE)和/或聚丙烯(PP)塑料膜层。
[0041]多亏了本发明(其中在附接到包括一塑料膜的第一材料层上之前,使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可以避免塑料膜表面上水性粘合剂层所谓的结皮,该结皮通常会锁住粘合剂中的水份,并且延缓水性粘合剂的干燥过程。
[0042]况且,例如,即使面材料包含热敏材料(如聚丙烯或者聚乙烯薄膜层),也可以用至少一层水性粘合剂来涂覆标签层压制品的表面层。
[0043]进一步优选标签层压制品是环保的。标签层压制品可以是可回收和可再用的,例如对于产品如注模塑料制品。
[0044]制造的标签可以经冲切然后施加在物品、如瓶子或其它容器的表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详细论述:
[004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标签层压制品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7]图2示出了在带上的水性粘合剂层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8]图3示出了具有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9]图4示出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50]本发明采用以下附图标记:
[0051 ]I标签层压制品,
[0052]2释放衬垫,
[0053]3基材层,
[0054]4表面层,
[0055]5释放涂层,
[0056]6粘合剂层,
[0057]10 带,
[0058]IOa带的第一侧面,
[0059]IOb带的第二侧面,[0060]11第一展开装置,
[0061]12第二展开装置,
[0062]13层压夹,
[0063]14标签层压制品的再卷装置,
[0064]15涂覆单元,
[0065]20加热装置,和
[0066]21空气干燥器。
[0067]本申请中,术语“标签层压制品I指通常所说的压敏标签层压制品和自粘标签层压制品。优选的,标签层压制品I包含两个层叠在一起的层,即一个释放衬垫2和一个表面层4,其中粘合剂层6位于释放衬垫2和表面层4之间。在标签层压制品I的制造过程中,将粘合剂层6施加到第一材料层上。
[0068]术语“第一方向”指加工方向,即纵向。
[0069]术语“第二方向”指相交的方向,即横向。
[0070]术语“表面层”4指标签层压制品的“最上层”,也叫做面材。表面层4包括至少一个当使用标签层压制品时通过粘合剂层6粘结到另一个表面的层。表面层4可以包括塑料膜层,例如聚丙烯膜和/或聚乙烯膜。包括表面层4和粘合剂层6的产品被称为无衬标签。换言之,它虽然也包括释放衬垫2,但与标签层压制品I属于不同的产品。
[0071 ] 术语“标签”指包含水性粘合剂层的冲切表面层。
[0072]术语“释放衬垫”2指如下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基材层3作为基材和至少一个在基材层3上的释放涂层5。换言之,基材层3经常涂覆有一薄层的释放物质,例如硅树脂。因此,当标签粘结到基材上时,释放衬垫2可以很容易的从表面层4分离。基材可以包括塑料层,例如聚丙烯膜和/或聚乙烯膜。释放衬垫2用于保护标签层压制品I的粘合剂层6,并且直到标签分配并粘结到基材上的位置前可以进行充分的处理。
[0073]术语“第一材料层”指涂覆的材料层。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将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施加到第一材料层表面上。
[0074]术语“第二材料层”指与表面包含所述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层叠在一起以形成标签层压制品(I)的材料。
[0075]本发明包括一种方法,其中带10 (优选金属带)用于使该带10上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变干,在所述变干过程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施加到第一材料层(优选表面层4)上。该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的变干过程在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附接到第一材料层上之前完成。因此该水性粘合剂层的加热过程不会对第一材料层有任何影响。因此,第一材料层可以包含较热敏的材料。
[0076]水性粘合剂可以包含例如丙烯酸分散体和/或与添加剂例如湿润剂、消泡剂等一起的增粘剂。
[0077]图1示出了标签层压制品I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标签层压制品I包含表面层4、释放衬垫2和上述层之间的水性粘合剂层6。该水性粘合剂层6被附接到第一个材料层上。优选的,该水性粘合剂层在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的层压步骤之前被附接到第一材料的表面。
[0078]标签层压制品I优选包括释放衬垫2和表面层4,它们通过中间的水性粘合剂层6层叠在一起。在除去释放衬垫2后,标签可以通过所述的至少一个粘合剂层粘结到物品的表面。
[0079]图2示出了在带10上的水性粘合剂层6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3示出了第一材料层(优选表面层4)的具体实施例,在第一材料层上具有至少一个粘合剂层6。图4不出了该系统的具体实施例。
[0080]因为这种新颖的方案,可以制造在第一材料层(优选表面层4)上具有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的标签层压制品1,表面层优选包含至少一个聚丙烯或聚乙烯膜。
[0081]基材层3和/或表面层4可以由单层的膜形成,也叫做单层膜。基材层3和/或表面层4也可以包括含有两层或多层的膜结构。这种情况下,多层结构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组分的单层塑料膜层,也可以是所有层的成份相同。该单层膜可以是例如吹制或浇注的。该多层膜可以是例如共挤出的,或至少两个单层膜层叠在一起。
[0082]表面层4和/或基材层3可以分别或一起沿着加工方向单轴或多轴的定向,或者也可以不定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材3和/或表面4材料包括至少一个在加工方向定向5至8次的塑料膜。
[0083]塑料高分子膜材料的多变性有利于表面层4。高分子膜可以包括均聚物、共聚物或聚合物的混合物。例如,膜可以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或它们的混合物。高分子膜也可以是可降解的和/或来自可再生资源,例如纤维素或者乳酸基聚合物。表面层4优选包括聚丙烯或聚乙烯。聚丙烯可以是定向的,例如双轴定向的聚丙烯(Β0ΡΡ).[0084]在一些应用中,包括多个不同聚合物的多个释放涂层会有利于表面层4,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印刷方法和/或墨水,并且使标签层压制品I具有优良的印刷性能。表面层4可以包括至少I个、至少3个、至少5个或至少7个单独的层,并且至多9个、至多7个、至多5个或至多3个单独的层,这些层由不同聚合物的膜组成。聚合物层的数量优选是奇数。
[0085]表面层4的厚度可以至少为20微米,例如30或40微米,并且优选至多100微米,更优选至多90、85或80微米。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表面材料的厚度在20至90微米之间。
[0086]表面层4可以包括一个透明塑料膜结构,从而形成不是标签的表象。该透明塑料膜结构对可见光基本上透明。表面层4优选有至多25%或至多20%、更优选至多15%、至多10%或至多8%的雾浊。清晰没有标签的面材使得该层下的物体,即瓶或容器通过该层可见。
[0087]基材3优选包括塑料膜(聚合物膜),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形成平滑的膜基材,从而提供光滑的粘合剂层6,以与要贴标签的基底均匀接触。相对传统的纸质衬垫,该塑料膜的优点在于表面平滑。所用塑料膜的平滑表面会进一步提供连接到该表面层4的粘合剂涂层的平滑性。平滑的粘合剂层6是有益的,例如,首选清晰透明的标签。包括塑料膜的基材3也比包括纸质材料的基材3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这也是由机器高速分配和施加标签的自动贴标生产线上的一个优势。塑料释放衬垫2具有,例如衬垫破损的减少和,分配及灌注线上更少的生产损耗。
[008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基材层3包括聚乙烯或者聚丙烯,例如主要为聚丙烯均聚物(即大于基材层的50wt% )。释放衬垫的厚度可以是,例如15至60微米。基材层3的厚度优选至少12微米,更优选至少15或至少20微米。另外,基材的厚度可以不大于50微米,更优选不大于35或30微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基材的厚度在15至35微米之间。
[008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采用聚丙烯作为至少一个表面层4的原材料。相较于例如玻璃纸衬垫,聚丙烯膜通常是比较便宜的选择。现在,基于该发明,使得聚丙烯膜与水性粘合剂一起应用成为可能。基于本发明,也可以加速该水性粘合剂的变干过程,并且阻止变干过程中在聚丙烯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拉伸和/或收缩。如果基材层3和/或表面层4采用聚丙烯,聚丙烯膜可以是定向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个释放衬垫,其包括至少一个在加工方向定向的塑料膜。
[0090]基材层3优选涂覆有释放剂以形成释放涂层5。释放涂层5用来使对着粘合剂层6的释放衬垫2具有释放效果。释放剂施加到基材3的上侧。释放涂层需要采用具有低表面能的材料。
[0091]释放涂层优选包括硅树脂,例如交联硅树脂。硅树脂的化学性能决定了从基材分离粘合剂(和由此的表面层)所需的力。释放涂层5可以包括硅树脂。硅树脂在释放涂层的含量可以是,例如0.3至1.5g/m2,或0.6至1.2g/m2(净克重)。硅树脂涂层优选可回收的。用于释放衬垫2的释放剂可以是、但不限于单组分或双组分的硅树脂体系,优选3至5组分的硅树脂体系。硅树脂可以例如UV固化,优选采用UV固化硅树脂,因为其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使硅树脂固化。
[0092]释放衬垫2也可以包括其它的组分,如烃类树脂和/或矿物填料。例如基材3中可以采用至少一种填料。如果使用了填料,填料的含量可以是2至30wt%,基于基材3的总重量。加入填料可以增强基材3的热稳定性和/或机械稳定性。例如,在印刷和冲切操作中,当标签层压制品达到50至60°C时,需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如果加入树脂,树脂的含量优选至少2wt %、至少3wt %或至少5wt %,并且至多20wt %,更优选至多IOwt %、至多8wt %或至多5wt %。
[0093]当使用该标签层压制品I时,标签通过粘合剂层6粘结到物品表面。标签结构可以包含一个粘合剂层或一个含有其它粘合剂层的多层粘合剂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将粘合剂层施加到表面层4和/或释放衬垫2上。所制备的标签层压制品I的粘合剂层6厚度可以是至少10或12微米,优选至少14或16微米,并且不大于40或35微米,优选不大于30、25或20微米。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例如为16至20微米。水性粘合剂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6至22g/m2 (净克重)。粘合剂层6优选包含一个水性粘合剂层。
[0094]释放衬垫2和/或表面层4所采用的水性粘合剂固体含量优选在30至80wt%2间或40至70wt %之间,更优选在45至65wt %之间或50至60wt %之间,最优选在53至58wt%之间。带10末端的所述至少一种变干的水性粘合剂的固体含量(当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施加到第一材料层表面,变干过程之后),典型的至少为90%或93%,优选至少为95%。所制造的标签I的水性粘合剂层的固体含量典型的至少为95%。采用的水性粘合剂优选环保的。
[009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水性粘合剂层6通过至少部分地间接地使用加热的金属带10而变干。金属带10可以具有好的机械性能和比热容。可以从一侧加热该金属带10,以加热在金属带另一侧的要制造的产品。
[0096]采用金属带10时,带10优选通过感应加热或者红外线加热,比如气体IR加热或者电IR加热。由于该金属带10,可以精确地控制温度。另外,基于感应加热和/或气体IR加热,金属带的受热十分显著,因此完全可以大大减少变干过程所需的能量。
[0097]为了使该水性粘合剂层变干,带10的长度、带的速度和带的温度是可控的。与涂覆有水性粘合剂的第一材料接触的带10的长度优选至少10m、或至少20m,并且优选不大于50或40m、或不大于35或30m。带的长度可以是,例如在20和40m之间。带的速度优选在300和1200m/min之间。当将水性粘合剂层从带10上去除时,水性粘合剂层的温度优选至少65°C、70°C或75°C,并且优选不高于90°C、85°C或80°C,以施加到第一材料层的表面。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优选与带接触至少Is或1.5s,优选的至少1.8s或至少2.0s,并且优选至多3.5s,更优选至多3.0s或2.5秒。
[0098]如果使用金属带,金属带10的厚度可以是,例如,在0.2和4mm之间,更优选在I和2mm之间。金属带10的密度(20°C )优选在7500和8500kg/m3之间,更优选在7700和8050kg/m3之间。导热系数(200C )可以例如在13和21ff/mK之间,例如在14和15ff/mK之间。导热系数(100°C )可以例如在14和22W/mK之间,例如在15和16W/mK之间。变干过程中使用的带的温度优选至少70、75或80°C,并且不高于125、120或115°C。
[0099]使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优选是通过I个、2个、3个或4个以下种类的装置实现的:
[0100]-感应加热装置,
[0101]-红外线加热装置,
[0102]-微波加热装置,和
[0103]-喷气装置。
[0104]所用的加热装置20、21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加热该水性粘合剂层,即首先加热将热量转移至受热材料的带。然而,基于该优选的加热装置,可以得到精准的相对于加热时间的温度情况。因而,通过该新的方法可以减少使该水性粘合剂变干的所需的时间和热能。
[0105]感应加热方法可以用来经过带10 (优选金属带)间接地加热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感应加热是一种高频加热方法,可用于加热塑料膜上的水性粘合剂层。感应加热是一种加热电感应物质、此处优选是金属带10的加热方法。加热所用电磁场的频率取决于该物质的大小、材料类型、耦合效率和电磁场穿透深度。感应加热具有较好的速度、一致性和控制的综合性能。采用感应加热时,通过循环电流在其自身部位感应生热。该方法是可重复的和可控制的。感应加热可以通过选择感应频率、功率密度和相互作用时间来控制。
[0106]感应加热可以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从而使采用的干燥温度最佳化。可以使用较高的干燥温度,同时使粘合剂表面不结皮,可以明显的加快干燥速度和改善粘合性能。另夕卜,基于用加热金属带代替加热环境空气,变干过程所需的能量明显低于传统的加热方法。
[0107]可以用红外线加热法、如红外线气体加热法代替感应加热法或与感应加热法一起使用来加热金属带10。通过电磁辐射转移能量的红外线加热器可以直接和间接的加热该水性粘合剂层。红外线加热器的效率取决于放射波长和要加热材料的吸收光谱的匹配。加热所用的波长优选在所谓的中波IR范围,例如在2和4微米之间。可以使用红外线气体加热装置,例如天然气或者丙烷作为燃料气体。
[0108]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喷气装置来除去水性粘合剂层的水份。喷气装置优选放置在带的第二侧面(施加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一侧)。如果使用的带是金属带,优选的钢带,其优选至少具有一个释放涂层。所述至少一个释放涂层优选包含I个、准确来说优选I个或2个以下的层:
[0109]-至少一个硅树脂涂层,和
[0110]-至少一个基于含氟聚合物的涂层,例如至少下述的一个:
[0111]-PTFE (聚四氟乙烯)涂层,
[0112]-FEP (氟化乙丙烯)涂层,和
[0113]-PFA(四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涂层。
[0114]多亏了带(优选金属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释放涂层,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很容易从该带分离,以将其施加到第一材料层的表面,优选涂覆到表面层4的表面。
[0115]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优选包含至少一个用于释放衬垫2的展开装置11、12和至少一个用于表面层4的展开装置11、12。另外,该系统优选包含一个用于施加水性粘合剂的涂覆单元15。涂覆优选采用所谓的淋涂法。优选的,该涂覆是一个多层淋涂过程。
[0116]第一展开装置11用于第二材料层,第二材料层通过层压夹13和具有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层叠在一起。第二展开装置12用于第一个材料层。
[0117]根据本发明,通过第二展开装置12将要涂覆的第一材料层(优选表面层)展开。将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施加到带10上,然后通过至少一个加热装置20、21,如红外线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装置和/或微波加热装置、和/或空气干燥器对其加热。变干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优选固体含量至少为95%,施加到第一材料层2、4如表面层4。用层压夹13将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层叠在一起形成标签层压制品I。
[0118]该系统也可以包括一个冷却辊,其位于例如,将变干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施加到第一材料层之前的位置。该系统中托辊11、12、14的速度优选完全相同,以拉伸用于释放衬垫2和/或表面层4的塑料膜。换言之,托辊11、12、14之间的速度差优选不高于
0.5%。
[0119]第一个材料层最优选是表面层4,和第二材料层最优选是释放衬垫。根据一具体实施例,第一材料层是释放衬垫和第二材料层是表面层。
[0120]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获得精准的相对于加热时间的温度分布。基于本发明,为了减少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所需的干燥时间,可以使用较高的干燥温度。换言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少使水性粘合剂变干所需的时间和能量。
[0121]本发明原则上可用于任何材料必须要干燥的标签层压制品。为了改善性能,例如标签层压制品的功能性、一致性、可印刷性、冲切性能、机械性能或外观,总的标签层压制品结构也可以包括其他层。例如,可以将连接层、外涂层或覆膜施加在表面层上,以起保护作用或提高涂料或粘合剂的附着性,或改变透水性。
[0122]优选的,基材3的厚度在15和35微米之间,更优选在20和30微米之间。基材3可以包含至少三层。在这里,优选基材具有二个外层,和至少一个位于该基材的外层之间的层。基材的外层优选包括PP衬垫,该PP衬垫优选包含PP均聚物、PP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外层之间的至少一个层,即所谓的芯层,可以包括PP衬垫,该PP衬垫优选包含PP均聚物、PP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或者它们与烃类树脂的混合物。
[0123]释放衬垫2优选包含PP均聚物、PP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或者它们与烃类树脂的混合物。优选的,该释放衬垫是双向拉伸或者轴向定向的。优选的,该释放衬垫用以下方法定向,释放衬垫在加工方向(MD)定向至少3次、优选3至9次、4至8次或者从5至7次。
[0124]优选的,PP和/或PE的含量,最优选PP的含量,为至少50%,或至少60%,更优选至少70%,或至少80%,并且最优选90%,基于释放衬垫2的总重量。
[0125]优选的,释放衬垫2的厚度在5和60微米之间,更优选在10和40微米之间,最优选在15和35微米之间。释放衬垫可以有,例如1、2、3、4、5、6或7层。
[0126]优选的,该表面层4包含或由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或聚乙烯和聚丙烯形成的膜组成。如果是聚丙烯膜,该聚丙烯膜优选非定向的或单向或双向定向的。
[0127]优选的,PP和/或PE的含量,最优选PP的含量,为至少50%,或至少60%,更优选至少70%,或至少80%,并且最优选90%,基于表面层的总重量。
[0128]优选的,第一材料层用至少通过非接触法、优选淋涂法涂覆有一个水性粘合剂层。该淋涂法方法和其它非接触法具有下列优点,涂覆过程无静电,即该涂敷法是完全无压力的。另外,粘合剂层与底面形状一直,即涂层厚度是不变的。
[0129]优选的,第一材料层用淋涂法涂覆有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水性粘合剂层的数量可以改变。优选在第一材料层上有1、2、3、4、5或者6个水性粘合剂层,更优选在第一材料层上有1、2或者3个水性粘合剂层。优选的,每个粘合剂层以相同的淋涂法形成。第一材料层上的粘合剂量优选在5和40g/m2之间,更优选在10和30g/m2,并且最优选在10和20g/m2。
[0130]所用带的速度优选至少280m/min,更优选至少300m/min或至少320m/min,并且最优选至少350m/min或至少370m/min。
[0131 ] 第一材料层在高温下容易拉伸。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中,第一材料层的温度优选小于80°C,更优选小于70°C或小于60°C,并且最优选小于50°C和小于40°C。
[0132]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可用于制造标签层压制品所需的最佳环境。显然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上述介绍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标签层压制品(I)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带(10)上形成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 -使所述带(10)上的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 -展开(12)第一材料层, -展开(11)第二材料层, -将所述的至少一个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6)施加到第一材料层的表面,和-将包括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层叠在一起以形成标签层压制品(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包括至少一个塑料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包括至少一个在加工方向定向5至8次的塑料膜。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或第二材料层是释放衬垫(2),所述释放衬垫包括至少一个基材层(3),其上涂覆至少一个释放涂层(5)。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是表面层(4),和第二材料层是释放衬垫(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材料层包括至少一个塑料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材料层具有至少一个在加工方向定向5至8次的塑料膜。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是金属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感应加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变干是至少部分地基于红外线加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干燥器(21)除去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中的水份。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加热是通过气体红外线加热装置实现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包括至少一个下述的塑料: -聚丙烯(PP), -聚乙烯(PE),和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包括至少一个聚丙烯(PP)膜和/或至少一个聚乙烯(PE)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包含聚丙烯,并且第一材料层中的聚丙烯的含量为至少50wt%。
16.根据前述权 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0)具有至少一个释放涂层。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材料层是通过层压夹(13)和具有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第一材料层以下述方式层叠在一起的:标签层压制品包含在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之间的水性粘合剂层。
18.一种制造标签层压制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的带(10), -在该带上形成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的涂覆单元(15), -用于使该带(10)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变干的装置(20、21), -展开第二材料层的第一展开装置(11), -展开第一材料层的第二展开装置(12), -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变干的水性粘合剂层(6)附接到第一材料层(2、4)上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的第一材料层(4)和第二材料层(2)层叠在一起以形成标签层压制品(I)的装置(13、1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带是金属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使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变干的装置(20)包括感应加热装置,以加热该带(10)并且除去该带(10)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中的水份。`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使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变干的装置(20)包括红外线加热装置,以除去该带(10)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中的水份。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2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使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变干的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干燥器(21),以除去该带(10)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中的水份。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2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0)包含至少一个释放涂层。
24.一种标签层压制品,包括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这些层被层叠在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6),其中,第一材料层是释放衬垫,其包括: -至少一个基材层(3),该基材层包括至少一个聚乙烯(PE)和/或聚丙烯(PP)塑料膜层,和 -至少一个释放涂层(5),该释放涂层与至少一个水性粘合剂层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标签层压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二材料层是表面层,其包括至少一个聚乙烯(PE)和/或聚丙烯(PP)塑料膜层。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标签层压制品,其特征在于,释放衬垫的厚度是在15和60微米之间。
27.一种标签层压制品,其可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文档编号】B05C1/14GK103826854SQ20128003575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R·H·约基宁, J·亨托恩, J-E·福斯特伦, S·平内宁, K·海诺宁 申请人:Upm拉弗拉塔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