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基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9803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基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基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沥青、沥青改性剂、软化剂、增粘剂、填充剂、交联剂和抗老化剂,所述沥青基热熔压敏胶中各成分所占重量比如下:沥青35%-50%,沥青改性剂10%-20%,软化剂20%-40%,增粘剂5%-15%,填充剂10%-20%,交联剂1%-3%,抗老化剂0.5%-1.5%,该热熔压敏胶性能优于自粘防水卷材的沥青胶,相比于EVA类热熔压敏胶,又有成本低,配制方便等优点,同时,本发明提出了该产品的制备方法,生产方便,用传统的生产防水卷材沥青混合料的反应釜即可完成,无需使用热熔胶专用精密反应釜。
【专利说明】一种沥青基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一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防水行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防水工程使用到自粘类防水材料,相比与传统的热熔类施工,自粘类防水材料具有低温柔性好、自愈性、及粘结性能好的特点,可常温施工,施工速度快,符合环保要求。尤其在隧道地铁等复杂的施工环境,以及输油输气管道等不可动用明火的防水防腐工程中,其优势更为明显。
[0003]但纵观我国当前防水市场,多数自粘类防水产品因其低温粘性差,高温易滑动,接缝粘接不牢,耐久性能不佳等缺点而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优良的初粘力和持粘性同时在浙青基热熔压敏胶中添加交联剂,使得其耐老化性能大大提高,生产方便,用传统的生产防水卷材浙青混合料的反应釜即可完成,无需使用热熔胶专用精密反应爸。 [0005]方便施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浙青、浙青改性剂、软化剂、增粘剂、填充剂、交联剂和抗老化剂,所述浙青基热熔压敏胶中各成分所占重量比如下:浙青35%—50%,浙青改性剂10%—20%,软化剂20%-40%,增粘剂5% —15%,填充剂10% — 20%,交联剂1% — 3%,抗老化剂0.5%—
1.5%。
[000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的浙青为直馏浙青、氧化浙青和溶脱浙青中的一种或几种,针入度为80—100,软化点45-55,延度大于100 (15°C下)的90#浙青。
[000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所述的浙青改性剂为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R (粉末丁苯橡胶),APP (无规聚丙烯)和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浙青。
[000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软化剂为环烷油、芳烃油、石蜡油、减三线油的一种或几种。
[000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增粘剂为松香、萜烯树脂、石油树脂、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炭黑、二氧化硅、超细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的交联剂为磷酸酯(如磷酸三苯基酯、磷酸异丙苯基酯、叔丁基苯基二苯基酯、甲基磷酸二甲酯、磷酸二氢胍、焦磷酸胍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偏磷酸、正磷酸、多磷酸、多聚磷酸、多聚磷酸胺、多磷酸密胺中的一种或几种。[00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抗老化剂为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二芳基仲胺防老剂、N-苯基-N' -异丙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浙青44%,浙青改性剂15%,软化剂21%,增粘剂8%,填充剂10%,交联剂1%,抗老化剂1%。
[0014]一种用于木制房屋的坡屋面防水垫层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配比量称取反应原料,将90#浙青和环烷油加入到反应釜中,逐渐升温到200°C,保持I小时,进行脱水和部分氧化。
[0015](2)将SBS、EVA、萜烯树脂、C5石油树脂和多聚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180_200°C条件下高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500转/分钟,搅拌时间持续30-90分钟。 [0016](3)将以上搅拌好的材料经过高速剪切磨倒灌研磨,研磨时间为20-40分钟。
[0017](4)将沉淀二氧化硅和2,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加入反应釜,跟研磨好的材料搅拌混溶,保持温度在150-180°C。搅拌速度为200-500转/分钟,搅拌时间持续20-60分钟,搅拌好即可使用。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优良的初粘力和持粘性同时在浙青基热熔压敏胶中添加交联剂,使得其耐老化性能大大提高,生产方便,用传统的生产防水卷材浙青混合料的反应釜即可完成,无需使用热熔胶专用精密反应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1]实例一:
通过高温液体流量计,向反应爸内加入90#浙青300kg,环烧油145kg。使用导热油炉加热至200°C后,关闭加热系统,开启搅拌混溶系统,保持60分钟。然后加入SBS75kg, EVA25kg,萜烯树脂35kg,C5石油树脂35kg,多聚磷酸8kg。在180_200°C条件下高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500转/分钟,搅拌时间持续30-90分钟。将以上搅拌好的材料经过高速剪切磨倒灌研磨,研磨时间为20-40分钟。研磨后加入沉淀二氧化硅70kg,2,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8kg。继续搅拌混溶30分钟。保持温度为150-180°C。然后通过保温齿轮泵注入涂布池,进行刮涂或滚涂,自然冷却至室温。
[0022]实例二:
通过高温液体流量计,向反应爸内加入90#浙青500kg,环烧油240kg。使用导热油炉加热至200°C后,关闭加热系统,开启搅拌混溶系统,保持60分钟。然后加入SBS120kg, EVA40kg,萜烯树脂50kg,C5石油树脂50kg,多聚磷酸11kg。在180_200°C条件下高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500转/分钟,搅拌时间持续30-90分钟。将以上搅拌好的材料经过高速剪切磨倒灌研磨,研磨时间为20-40分钟。研磨后加入沉淀二氧化硅100kg,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10kg。继续搅拌混溶30分钟。保持温度为150-180°C。然后通过保温齿轮泵注入涂布池,进行刮涂或滚涂,自然冷却至室温。
[0023]本发明材料性能与现有用于木制房屋防水材料的技术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浙青、浙青改性剂、软化剂、增粘剂、填充剂、交联剂和抗老化剂,所述浙青基热熔压敏胶中各成分所占重量比如下:浙青35%—.50%,浙青改性剂10% — 20%,软化剂20%-40%,增粘剂5% —15%,填充剂10% — 20%,交联剂1%—.3%,抗老化剂 0.5%—1.5%。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浙青为直馏浙青、氧化浙青和溶脱浙青中的一种或几种,针入度为80—100,软化点45-55,延度大于100(15°C下)的90#浙青。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的浙青改性剂为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R (粉末丁苯橡胶),APP (无规聚丙烯^P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浙青。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为环烷油、芳烃油、石蜡油、减三线油的一种或几种。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为松香、萜烯树月旨、石油树脂、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炭黑、二氧化硅、超细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磷酸酯(如磷酸三苯基酯、磷酸异丙苯基酯、叔丁基苯基二苯基酯、甲基磷酸二甲酯、磷酸二氢胍、焦磷酸胍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偏磷酸、正磷酸、多磷酸、多聚磷酸、多聚磷酸胺、多磷酸密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剂为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二芳基仲胺防老剂、N-苯基-N' -异丙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基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浙青44%,浙青改性剂15%,软化剂21%,增粘剂8%,填充剂10%,交联剂1%,抗老化剂1%。
10.一种用于木制房屋的坡屋面防水垫层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配比量称取反应原料,将90#浙青和环烷油加入到反应釜中,逐渐升温到200°C,保持I小时,进行脱水和部分氧化。
11.(2)将SBS、EVA、萜烯树脂、C5石油树脂和多聚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180-200°C条件下高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500转/分钟,搅拌时间持续30-90分钟。
12.(3)将以上搅拌好的材料经过高速剪切磨倒灌研磨,研磨时间为20-40分钟。
13.(4)将沉淀二氧化硅和2,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加入反应釜,跟研磨好的材料搅拌混溶,保持温度在150-180°C。
14.搅拌速度为200-500转/分钟,搅拌时间持续20-60分钟,搅拌好即可使用。
【文档编号】C09J11/04GK103965829SQ20141021801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朱森林, 刘新博 申请人:宿迁金倍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