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07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有机硅表面涂层,尤其是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制得,甲基氯苯基硅油35~40份;PEG-8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7~15份;氧化亚锡4~10份;钛酸四丁酯5~15份;丙炔醇0.5~0.8份;季戊四醇酯15~25份;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5~15份。本发明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实现了具有微孔结构的微孔型有机硅表面涂层,使有机硅表面涂层具有排气性、吸附性,同时微孔是中空的,有吸附小分子的功能。
【专利说明】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表面涂层,尤其是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

【背景技术】
[0002]有机硅表面涂层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耐水、耐腐蚀、耐大气老化等特性,主要应用于密封、粘合、涂层、防水、防潮、惰性填充等。用有机硅表面涂层制作的有机硅表面涂层保护膜主要用于保护玻璃、金属板材、塑料板材等材料的表面,使其表面免受接触性污染或磨痕划伤。由于材料表面有化学物质溶剂、小分子等残留,用现有的有机硅表面涂层系保护膜贴合在表面进行保护时,由于有机硅表面涂层层平整紧实,在被保护表面和有机硅表面涂层之间没有排气通道,残留的小分子物质挥发时不能排出,由于硅胶不透气,会出现色差、圈印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透气的有机硅表面涂层,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制得,
甲基氯苯基娃油35?40份;
PEG-8 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7?15份;
氧化亚锡4?10份;
钛酸四丁酯5?15份;
丙炔醇0.5^0.8份;
季戊四醇酯15?25份;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5?15份。
[0004]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方案为: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制得,
甲基氯苯基娃油38份;
PEG-8 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10份;
氧化亚锡6份;
钛酸四丁酯10份;
丙炔醇0.6份;
季戊四醇酯20份;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10份。
[000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实现了具有微孔结构的微孔型有机硅表面涂层,使有机硅表面涂层具有排气性、吸附性,同时微孔是中空的,有吸附小分子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经反应后制得:
甲基氯苯基娃油38份;
PEG-8 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10份;
氧化亚锡6份;
钛酸四丁酯10份;
丙炔醇0.6份;
季戊四醇酯20份;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10份。
[0007]实施例2
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经反应后制得:
甲基氯苯基娃油35份;
PEG-8 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7份;
氧化亚锡4份;
钛酸四丁酯5份;
丙炔醇0.5份;
季戊四醇酯15份;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5份。
[0008]实施例3
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经反应后制得:
甲基氯苯基娃油40份;
PEG-8 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15份;
氧化亚锡10份;
钛酸四丁酯15份;
丙炔醇0.8份;
季戊四醇酯25份;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15份。
[0009]以上各实施例的制备方法:
(1)将甲基氯苯基硅油、PEG-8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氧化亚锡、钛酸四丁酯、丙炔醇按照顺序添加到搅拌釜中,搅拌均匀;
(2)继续添加季戊四醇酯和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搅拌均匀;
(3)选择合适的发泡固化温度,反应釜温度设置如下:60、90、110、130,在6(Γ90度之间是先挥发溶剂,在90度与100度之间进行发泡,在11(Γ130度之间进行硅胶的固化。通过发泡得到微型孔,从而使得微孔型有机硅表面涂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权利要求】
1.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制得, 甲基氯苯基娃油35?40份; PEG-8 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7?15份; 氧化亚锡4?10份; 钛酸四丁酯5?15份; 丙炔醇0.5^0.8份; 季戊四醇酯15?25份;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制得, 甲基氯苯基娃油38份; PEG-8 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10份; 氧化亚锡6份; 钛酸四丁酯10份; 丙炔醇0.6份; 季戊四醇酯20份;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硅压敏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基氯苯基硅油、PEG-8二甲硅油水溶性硅氧烷、氧化亚锡、钛酸四丁酯、丙炔醇按照顺序添加到搅拌釜中,,搅拌均匀; (2)继续添加季戊四醇酯和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搅拌均匀; (3 )选择合适的发泡固化温度,反应釜温度设置如下:60、90、110、130,在6(Γ90度之间是先挥发溶剂,在90度与100度之间进行发泡,在11(Γ130度之间进行硅胶的固化。
【文档编号】C09D183/04GK104387961SQ201410734305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8日
【发明者】邹玥 申请人:江苏诺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