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应用于25型客车的水性面漆、清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6061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组应用于25型客车的水性面漆、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客车钢结构防腐质量,规范客车防腐涂装工艺,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车辆部于2015年1月22日于北京组织召开了客车防腐涂装工艺规范研讨会,颁布了《25型客车防腐涂装工艺规范(试行)》和《25型客车用涂料技术条件(试行)》的试运行通知,通知规定了应用于车体侧、端墙板钢结构外侧采用“防锈底漆+(腻子)+中涂漆+底色漆+罩光清漆”的涂料工艺,该涂层中的四种漆均列出了油性体系的执行标准,其中防锈底漆耐盐雾达到500h,底色漆与罩光清漆要求非常高,厂修标准中要求光泽控制在70±5%,清漆细度要求≤10微米,并且要求耐丁酮擦拭试验50次来回漆膜基本无变化,并且要求耐酸碱性以及耐候性达到1000h。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响应国家对环保要求的号召,本发明针对满足于此标准要求而设计开发了一整套水性环保体系的对应产品,综合性能完全能满足于标准要求,能广泛的应用于25型客车表面的涂装。

应用于25型客车的水性面漆、清漆,

其中面漆中包括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50~60%、颜料3~26%、纳米硫酸钡5~20%、水性分散剂0.3~0.5%、水性消泡剂0.2~0.4%、表面活性剂0.1~0.2%、中和剂0.2~0.6%、水性抗紫外剂0.5~1%、水性聚酰胺蜡浆2~4%、去离子水11~13%、成膜助剂1~2%;

其中清漆中包括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70~80%、水性消光粉0~12%、水性分散剂0.3~0.5%、水性消泡剂0.1~0.2%、水性有机硅流平剂0.2~2%、表面活性剂0.2~0.4%、中和剂0.4~0.6%、水性抗紫外剂0.5~1%、水性聚酰胺蜡浆1~2%、去离子水7~14%、成膜助剂2~4%。

涂料组合物,包括有上述的水性面漆、清漆,以及分别与面漆和清漆配合的第一固化剂和第二固化剂,所述的面漆与第一固化剂的重量比范围是100:(10~70);所述的清漆与第二固化剂的重量比范围是100:(10~70);第一固化剂和第二固化剂是亲水型异氰酸酯树脂固化剂。

上述的水性面漆、清漆的制备方法,

其中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水性分散剂、水性消泡剂、成膜助剂一起加入采用300~400转/分搅拌5~10分钟;

2、加入颜料、纳米硫酸钡、水性聚酰胺蜡浆,采用400~600转/分搅拌5~10分钟,采用砂磨机研磨至细度达到20微米以下;

3、加入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采用400~600转/分搅拌15~20分钟;

4、边采用400~600转/分边搅拌边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性抗紫外剂,采用400~600转/分分散15~20分钟,采用中和剂调整pH值在8~9之间。

其中清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加入生产缸中;

2、采用去离子水将水性分散剂、水性消泡剂、水性有机硅流平剂、表面活性剂稀释后加入生产缸中,采用300~400转/分搅拌5~10分钟;

3、加入水性消光粉、水性聚酰胺蜡浆采用500~600转/分搅拌15~20分钟;

4、加入水性抗紫外剂,采用中和剂调整pH值在8~9之间,采用400~500转/分搅拌5~10分钟。

有益效果

此款产品的面漆具有干速快、硬度高、防流挂性好,耐候性可达到2000小时以上,耐丁酮性能可达到1000次以上,耐化学性非常优异;清漆具有干速快、 硬度高、 防流挂性好, 耐候性可达到 2000 小时以上, 耐丁酮性能可达到 1 000 次以上, 耐化学性及复合层耐盐雾性非常优异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此外,在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使用的序数词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用于修饰权利要求项而不是由于本身含有任何优先、在先或一项权利要求的顺序在另一权利要求之前或者执行方法步骤的时间顺序。但是,仅仅作为标签使用以区别例如带有特定名称的权利要求的元素与另外一个带有相同名称的元素(而不是用于顺序性的属于),来区分权利要求的元素。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文使用的词语“包括”、“包含”、“具有”或其任何其他变体意欲 涵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列出要素的工艺、方法、物品或设 备不必受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其他没有明确列出或属于这种 工艺、方法、物品或设备固有的要素。

以范围形式表达的值应当以灵活的方式理解为不仅包括明确列举出的作为范围限值的数值,而且还包括涵盖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单个数值或子区间,犹如每个数值和子区间被明确列举出。例如,“大约0.1%至约5%”的浓度范围应当理解为不仅包括明确列举出的约0.1%至约5%的浓度,还包括有所指范围内的单个浓度(如,1%、2%、3%和4%)和子区间(例如,0.1%至0.5%、1%至2.2%、3.3%至4.4%)。

本发明中提出的应用于25型客车的水性面漆、清漆,是由面漆组合物和清漆组合物相配套使用而成。

其中,面漆中包括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50~60%、颜料3~26%、纳米硫酸钡5~20%、水性分散剂0.3~0.5%、水性消泡剂0.2~0.4%、表面活性剂0.1~0.2%、中和剂0.2~0.6%、水性抗紫外剂0.5~1%、水性聚酰胺蜡浆2~4%、去离子水11~13%、成膜助剂1~2%;

清漆中包括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70~80%、水性消光粉0~12%、水性分散剂0.3~0.5%、水性消泡剂0.1~0.2%、水性有机硅流平剂0.2~2%、表面活性剂0.2~0.4%、中和剂0.4~0.6%、水性抗紫外剂0.5~1%、水性聚酰胺蜡浆1~2%、去离子水7~14%、成膜助剂2~4%。

本发明中所述的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是指丙烯酸系单体、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单体共聚反应得到的水性乳液。

这里的丙烯酸系单体,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例示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是指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任意一种,下同)、(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含有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等乙烯性不饱和羧酸;(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等含有氨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酰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有酰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丙烯腈等含有腈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等。

本发明的多元醇化合物是二醇化合物和三醇化合物等,作为本发明使用的多元醇成分,主要使用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或者聚醚多元醇等,其中可以使用作为聚氨酯树脂的原材料的普通物质,没有特别的规定。更具体地讲,作为聚酯多元醇,可以使用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琥珀酸、酒石酸、丙二酸、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1,4-环己基二羧酸、α-氢化己二烯二酸、β-氢化己二烯二酸、α,β-二乙基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其他二元酸等1种或2种以上与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3-二羟甲基庚烷、二乙二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1,4-二醇、环己烷-1,4-二甲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加成物、双(β-羟乙基)苯、苯二甲醇、其它二醇或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多元醇类的缩聚反应得到的聚酯多元醇。此外,还可以列举ε-己内酯、烷基取代ε-己内酯、δ-戊内酯、烷基取代δ-戊内酯等环状酯(内酯)等单体的开环聚合得到的内酯类的聚酯多元醇,还可以使用将低分子多元醇的一部分变成六亚甲基二胺、异佛尔酮二胺、单乙醇胺等低分子胺类、低分子氨基醇的聚酯酰胺多元醇等。作为聚醚多元醇,可以使用以如所述的二醇类、多元醇类或者它们与乙二胺、丙二胺、甲苯二胺、间苯二胺、二苯基甲烷二胺、苯二甲胺等胺类那样具有2个以上,优选2-3个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作为引发剂,加成聚合1种或2种以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烯化氧类、甲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等烷基或芳基缩水甘油醚类、四氢呋喃等环状醚类单体等得到的聚醚多元醇。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使用通过如上所述低分子二醇类、低分子三醇与碳酸乙二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苯酯等的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另外,还可以适当地使用通过聚碳酸酯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酯交换生成的多元醇。其他还可以使用由聚醚多元醇和二羧酸类制得的共聚多元醇以及由聚酯、聚碳酸酯和环氧化物、环状醚的反应得到的聚醚酯多元醇,还可以使用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聚丁二烯、氢化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氢化聚异戊二烯等的聚烯烃多元醇。

作为异氰酸酯单体,可列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聚酸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这些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缩二脲型加成物、异氰脲酸酯环加成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2,4-(或-2,6-)二异氰酸酯、1,3-(或者1,4-)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3-环戊烷二异氰酸酯、1,2-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这些二异氰酸酯的缩二脲型加成物、异氰脲酸酯环加成物;二甲苯二异氰酸酯、间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1,4-萘二异氰酸酯、4,4’-甲苯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醚异氰酸酯、(间或对)苯二异氰酸酯、4,4’-亚联苯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亚联苯基二异氰酸酯、双(4-异氰酸根合苯基)砜、亚异丙基双(4-苯基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这些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缩二脲型加成物、异氰脲酸酯环加成物;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氰酸酯、1,3,5-三异氰酸根合苯、2,4,6-三异氰酸根合甲苯、4,4’-二甲基二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等在1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这些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缩二脲型加成物、异氰脲酸酯环加成物;以相对于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二羟甲基丙酸、聚亚烷基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己烷三醇等多元醇的羟基而言异氰酸酯基成为过量的比率,使得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这些多元醇进行反应而成的氨基甲酸酯化加成物;这些氨基甲酸酯化加成物的缩二脲型加成物、异氰脲酸酯环加成物等。

另外,在聚合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作为能够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以例示有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乙烯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烯单体;马来酸、衣康酸、巴豆酸、富马酸、柠康酸等α,β-乙烯性不饱和羧酸;苯乙烯磺酸、乙烯磺酸等含有磺酸的乙烯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的酸酐;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氯丁二烯等含氯单体;羟乙基乙烯基醚、羟丙基乙烯基醚等含有羟基的烷基乙烯基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丙二醇单烯丙基醚二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等烷撑二醇单烯丙基醚;乙烯、丙烯、异丁烯等α-烯烃;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三甲基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甲基乙烯醚、乙基乙烯醚、丁基乙烯醚、环己基乙烯醚等乙烯醚;乙基烯丙基醚、丁基烯丙基醚等烯丙基醚等。

关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制造,可基于现有公知的方法而进行。

将上述的丙烯酸单体、异氰酸酯、多元醇单体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结束后,再与消泡剂、中和剂、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可以制备得到乳液,优选使用转相乳化法。首先,向加入了乳化剂的油分(含有树脂的有机溶剂)中加入少量水,混合,由此可以获得W/O型乳液。接着,一边缓慢地加入水,一边使其转相,最终可以获得O/W型乳液。 用于混合的装置可以举出带有旋转叶片的轴式搅拌器和均化器、均相混合机、胶体磨等。另外,乳化温度优选在10-80℃的范围,更优选在20-30℃的范围。乳液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为0.01-10μm 左右,优选为0.1-1μm左右。平均粒径超过10μm的场合,容易发生沉降,稳定性变差。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不受限制地使用现有公知的聚合引发剂, 例如可列举出环己酮过氧化物、3,3,5-三甲基环己酮过氧化物、甲 基环己酮过氧化物、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正丁基-4,4-双(叔丁基过氧基)戊酸 酯、枯烯氢过氧化物、2,5-二甲基己烷-2,5-二氢过氧化物、1,3-双(叔 丁基过氧化-间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 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癸酰基过氧化物、月 桂酰过氧化物、苯甲酰过氧化物、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物、二叔 戊基过氧化物、双(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叔丁基过氧化 苯甲酸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酰基过氧基)己烷、过氧化-2- 乙基己酸叔丁酯等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2,2’-偶氮双(异丁腈)、 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偶氮枯烯、 2,2’-偶氮双(2-甲基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4,4’-偶氮 双(4-氰基戊酸)、2-(叔丁基偶氮)-2-氰基丙烷、2,2’-偶氮双(2,4,4- 三甲基戊烷)、2,2’-偶氮双(2-甲基丙烷)、2,2’-偶氮双[2-甲基-N-(2- 羟乙基)-丙酰胺]、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1,1’-偶氮 双(1-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甲 基-2,2’-偶氮双异丁酸酯等偶氮类聚合引发剂。

作为中和剂,如果是可将羧基进行中和的中和剂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甲胺、二甲基氨基乙醇、2-甲基-2-氨基-1-丙醇、三乙胺、氨等。

另外,进行乳液聚合时所使用的消泡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基硫酸钠、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以及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等阴离子性乳化剂,聚氧化乙烯高级醇醚以及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等非离子性乳化剂以及具有自由基聚 合性双键的阴离子性或阳离子性的反应性乳化剂。

反应性乳化剂是指在分子中一同具有非离子性基团、阴离子 性基团以及阳离子性基团中的任1种以上的基团和聚合性不饱和 基团的乳化剂,作为聚合性不饱和基团,具体列举出(甲基)烯丙基、 (甲基)丙烯酰基、丙烯基、丁烯基等。

许多惯用的成膜助剂能增大流动、减少泡沫,而且有时在有助于被涂施涂料聚结(这促使形成更连续的涂层)的同时还能提高冻/融稳定性。一些成膜助剂为:乳酸酯、2-丁氧基乙醇、邻苯二甲酸酯、2-(2-丁氧基乙氧基)乙醇、甲基苯基甲醇、乙二醇、二乙二醇、双丙酮醇、丙二醇、乙二醇或丙二醇的单酯和二酯、等等。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例举十二烷 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醚、 聚氧乙烯壬基苯醚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 二烷基氯化吡啶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甜菜碱等两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消光剂例如可以例举白炭黑、氢氧化铝、碳酸镁、碳酸钡、硫酸钡、硫化锌具有作为消光剂的机能。

其中,作为着色颜料,一般可以使用 能够配合于涂料中的物质。具体而言,可以例举如:氧化钛、氧化锌、炭 黑、灯黑、骨黑、石墨、黑色氧化铁、铜铬黑、钴黑、铜锰铁黑、氧化铁 红、钼橙、永固红、永固胭脂红、蒽醌红、苝红、喹吖啶酮红、黄色氧化 铁、钛黄、牢固黄、苯并咪唑酮黄、铬绿、钴绿、酞菁绿、群青、绀青、 钴蓝、酞菁蓝、喹吖啶酮紫、二嗪紫、铝颜料、珍珠颜料等,可以使用 它们中的1种或2种或更多种。

在本发明的水性涂料组成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之外,还可以混合着色颜料、填充颜料、骨材、其他在普通涂料中可以使用的各 种成分,例如,造膜助剂、增塑剂、抗冻剂、防腐剂、防霉剂、抗菌剂、 消泡剂、颜料分散剂、增粘剂、流平剂、湿润剂、pH调整剂、纤维类、 消光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吸附剂、催化剂、交联剂 等。

本发明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可以含有在水中溶解的有机溶剂。作为该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乙二醇、丙二醇、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甘醇单丁基醚等。从尽量减少使用VOC的观点出发,优选使有机溶剂的量尽可能的少。

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通过涂布于各种基材上可形成具有优良外观 的金属涂膜。

用本发明涂料组合物涂布的基材没有限制。优选基材例如为汽车、 摩托车等的车体。其它可用的基材包括用于形成上述车体的材料,例 如冷轧钢板、镀锌钢板,镀锌合金钢板,不锈钢板,镀锡钢板,其它 钢板,铝板,铝合金板和其它金属基材;各种塑料材料;等。基材可以是其金属表面已进行表面处理如磷酸盐处理、铬酸盐处 理、复合氧化物处理等的上述车体或金属基材。此外,基材可以是具 有各种电沉积涂料组合物的底涂层和/或中间涂层的上述车体或金属衬 底等。

涂布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方法没有限制,可以是例如压气喷涂法、 无气喷涂法、旋转雾化涂布法,幕涂法等。通过上述涂布方法可形成 湿涂层。其中,特别优选压气喷涂法等。在涂布涂料组合物时,根据 需要可以施加静电。所要涂布的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量是使得组合物在固化时形成约 3,000至约8,000nm厚的涂膜。该量优选使得组合物在固化时形成厚约 3,000至约6,000nm的涂膜。此外,调节涂料组合物的粘度使得当通过在基材上涂布涂料组合 物形成的沉积涂层具有40wt%固体成分含量时,沉积涂层在20℃和0.1 s-1的剪切速率下测定的粘度在4×102至1×104mPa·s的范围内。上述沉积涂层粘度是如下测定的。将涂料组合物喷涂到镀锡基材 上并静置1分钟,然后收集沉积涂层。测定沉积涂层的固体成分含量 及其在20℃及0.1s-1剪切速率下的粘度。除了使涂料组合物静置2、5或10分钟外,同样测定如上形成的沉积涂层的固体成分含量和粘度。分别将所测定的固体成分含量(重量)和粘度标示在横坐标和纵坐标 上,利用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函数画出曲线图。由该曲线图上读出 固体成分含量为40wt%时的沉积涂层粘度。尽管沉积涂层的粘度随涂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而变化,但通常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调节至上述范围内:用有机溶剂和/或水适当调 节涂料组合物的粘度使得涂布时涂料组合物的粘度在20℃和60rpm下 用布氏粘度计测定为约50至约400cP,优选为约100至约200cP。

可通过加热将基材上的沉积涂层固化。加热可通过公知加热方法进行,例如使用干燥炉如热空气炉、电炉、红外线加热炉等进行。加热温度优选为约80至约180℃,更优选约100至约160℃。加热时间没有限制,通常为约20至约40分钟。

实施例1~4 底漆的制备

原料如下: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2695Covestro)

金红石型钛白粉(706杜邦)

碳黑(6#碳黑迪固萨)

中铬黄(103-2A国标中铬黄重庆江南)

酞青绿(G双乐化工)

永固红(F5RK杭州力禾)

纳米硫酸钡(BS80北京金斑马)

水性聚酰胺蜡浆(AQH-630深圳立骅鑫)

水性分散剂(755W迪高)

水性消泡剂(DF7072海铭斯和DF675海铭斯按照1:1混合)

表面活性剂(OF成都惠恩化工)

水性抗紫外剂(1406北京加成)

成膜助剂(PDGA美国陶氏)

中和剂(AMP-95海铭斯化学)

亲水型异氰酸酯树脂固化剂(N-3900Covestro)

表 1: 实施例 1~实施例 4 组分 配方配比

制备方法是:

1、将去离子水、水性分散剂、水性消泡剂、成膜助剂一起加入采用300~400转/分搅拌5~10分钟;

2、加入颜料、纳米硫酸钡、水性消光粉、水性聚酰胺蜡浆,采用400~600转/分搅拌5~10分钟,采用砂磨机研磨至细度达到20微米以下;

3、加入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采用400~600转/分搅拌15~20分钟;

4、边采用400~600转/分边搅拌边加入、水性润湿剂、表面活性剂、水性抗紫外剂,采用400~600转/分分散15~20分钟。采用中和剂调整pH值在8~9之间。

干板实现:将薄钢板(50mm×120mm×0.5mm)采用1000目细砂纸进行打磨处理;上述底漆组合物:亲水型异氰酸酯固化剂=3:1重量比配比,采用去离子蒸馏水进行喷涂粘度的调整,将喷涂粘度调整为20~25S(T~4杯),在薄钢板上喷涂2~3层,干板放置25℃恒温箱中自干48小时检测常规性能,熟化7d后测试耐丁酮擦拭试验。

测试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此款产品具有干速快、硬度高、防流挂性好,耐候性可达到2000小时以上,耐丁酮性能可达到1000次以上,耐化学性非常优异;另外,对照例1中由于水加入水性聚酰胺蜡浆,导致了底漆的耐候性不好。

实施例5~9 清漆的制备

以下实施例中制备的清漆,主要用于于底漆配套。

原料如下: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2470 Covestro)

苯丙乳液(Acronal7035,巴斯夫)

水性聚酰胺蜡浆(AQH-630 深圳立骅鑫)

水性消光粉(M2 新加坡耐博)

水性分散剂(211 YCK)

水性有机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消泡剂(6700 成都合兴达化工)

水性有机硅类流平剂(3300 重庆麦图)

表面活性剂(OF 成都惠恩化工)

水性抗紫外剂(1406 北京加成)

成膜助剂(PDGA 美国陶氏)

中和剂(AMP-95 海铭斯化学)

亲水型异氰酸酯树脂固化剂(2695 Covestro)

原料的重量份配比:

制备方法是:

1、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乳液加入生产缸中;

2、采用去离子水将水性分散剂、水性消泡剂、水性有机硅流平剂、表面活性剂稀释后加入生产缸中,采用300-400转/分搅拌5-10分钟;

2、加入水性消光粉、水性聚酰胺蜡浆采用500-600转/分搅拌15-20分钟;

4、加入水性紫外光吸收剂,采用中和剂调整pH值在8-9之间,采用400-500转/分搅拌5-10分钟。

干板实现:将以上制备得到的清漆与亲水型异氰酸酯固化剂按照重量比3:1配比,采用去离子蒸馏水进行喷涂粘度的调整,将喷涂粘度调整为20-25S(T-4杯),按照上表中的配对在实施例1~4和对照例1得到的漆面喷涂2-3层,干板放置25℃恒温箱中自干48小时检测常规性能,熟化7d后测试耐丁酮擦拭试验及耐化学性测试。同时喷涂于水性双组份底色漆上,得到的复合层,其总厚度控制在90-130µm。

检测结果如下:

注:耐高低温循环交变试验条件:80±2℃、95%RH4h,80℃至-40℃2h(变温速度1℃/min),-40±2℃4h,-40℃至80℃、95%RH2h(变温速度1℃/min),以上12h为一周期,样板在60周期试验完成后应室温下放置16h以上再进行测试;当涂层厚度为≤300µm时进行划格试验,厚度≤80µm以下时,划格间距为1mm,厚度80-150µm时,划格间距为2mm,厚度150-300µm时,划格间距为3mm,涂层厚度>300µm时进行X-切割试验。因其厚度均在 150-300 微米之间, 所以采用划格间距为 3mm 测试。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此款产品具有干速快、 硬度高、 防流挂性好, 耐候性可达到 2000 小时以上, 耐丁酮性能可达到 1 000 次以上, 耐化学性及复合层耐盐雾性非常优异 。其中实施例8和实施例9的清漆组成相同,但是分别是与实施例4和对照例1的底漆相配套,对照例1中由于未加入水性聚酰胺蜡浆,导致与清漆之间的配套性不好,存在着附着力低和复合层划格试验中效果不好,另外也存在着耐低温和高温性不好。而实施例10与实施例8的区别是通过加入苯丙乳液,提高了清漆的与底漆之间的耐高低温循环的性能,经过60个循环之后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漆膜完整和附着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