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或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用的编号颜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276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或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用的编号颜料。

技术背景

铸造公司生产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850-950℃高温保温、300-400℃左右的熔盐等温、水洗等一些列的热处理工艺。在热处理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铸件或试棒进行编号,进而区分批次。普通正火、退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采用普通的高温记号笔,就可以对铸件或试棒进行标记,且热处理后仍不掉色。但在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中,市面上能够采购的普通高温记号笔,绝大多数的编号在热处理后都会被烧掉或者脱落,导致编号无法识别。这就会导致热处理后的铸件或试棒无法编号,难以区分。通常只能铸出字头等方式进行区分,但对于无法铸出字头或者难以铸出字头的铸件或者试棒,就不适用。对大批量产品质量控制有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或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用的编号颜料,其解决了普通无机颜料对钢铁粘附性差的问题,低成本对高温热处理铸件等温淬火铸件进行编号和区分。当然对于普通的高温正火热处理同样有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或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用的编号颜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原料:

以上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可以在铸件上进行标记,标记后,等温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记号越颜色越鲜艳、清晰。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取陶胶和水,按照1:1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静止24小时留用。混合后称这种混合溶液为陶胶水。取无机矿物质和陶胶水混合,比例按3:1配置,搅拌均匀,整个颜料成浆糊状最佳。然后用毛笔蘸料在铸件上书写即可。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适用于一些需要进行高温处理或者淬火的铸件。保证不燃烧、不脱落。能够很好的进行区分。且通过添加了一些添加剂,如NiO、CoO,可以极大的提高无机颜料和钢铁的高温贴合性,实现热处理过程中,颜料与基体材料紧密贴合,不掉色、不脱落、不燃烧。有效地解决了普通无机颜料对钢铁粘附性差的问题,低成本对高温热处理铸件等温淬火铸件进行编号和区分。当然对于普通的高温正火热处理同样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高温或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用的编号颜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原料:

以上原料经过混合、搅拌约10分钟,混合均匀为止,可以在铸件上进行标记,标记后,等温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记号越颜色越鲜艳、清晰。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取陶胶和水,按照1:1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静止24小时留用。混合后称这种混合溶液为陶胶水。取上述混合好的矿物质和陶胶水混合,比例按3:1配置,搅拌均匀,整个颜料成浆糊状最佳。然后用毛笔蘸料在铸件上书写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高温或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用的编号颜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原料:

以上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可以在铸件上进行标记,标记后,等温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记号越颜色越鲜艳、清晰。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取陶胶和水,按照1:1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静止24小时留用。混合后称这种混合溶液为陶胶水。取无机矿物质和陶胶水混合,比例按3:1配置,搅拌均匀,整个颜料成浆糊状最佳。然后用毛笔蘸料在铸件上书写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高温或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用的编号颜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原料:

以上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可以在铸件上进行标记,标记后,等温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记号越颜色越鲜艳、清晰。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取陶胶和水,按照1:1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静止24小时留用。混合后称这种混合溶液为陶胶水。取无机矿物质和陶胶水混合,比例按3:1配置,搅拌均匀,整个颜料成浆糊状最佳。然后用毛笔蘸料在铸件上书写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