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铁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覆铁膜的食品罐头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99832发布日期:2018-10-02 20:05阅读:16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覆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覆铁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覆铁膜的食品罐头。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制罐行业中,罐身材料一般为镀锡薄钢板、镀铬薄钢板或镀铬薄铝板,为了保护金属不受腐蚀,通常在制罐金属材料的外表面涂抹一层热固性涂料,然而涂布固化过程中会有污染环境的有机溶剂挥发,产品难于满足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需求,生产效率低下。

后来,人们通过加热金属板将改性的单层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热融压合在其表面的方式,解决了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了一种全新的食品饮料包装材料——覆膜铁。

采用双面覆膜的覆膜铁做成的食品罐头、饮料罐头,其具有更好的食品安全优势。由于覆膜铁本身不使用环氧树脂涂料、不存在三聚氰胺、双酚a等有害物质,覆膜铁的pet薄膜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能有效阻止食品与金属罐身接触。成为高端罐头食品包装的新宠。一般的pet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英文: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通常为高表面能,例如普通pet膜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26~0.34μs,或者ptfe膜面(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1μs,静摩擦系数越大,则越容易发生黏连、粘结等情况。

但在一些浓度较高的半流体或固体食品,如八宝粥、果酱类水果、肉类罐头。在开启这类罐头后,由于食品与罐壁粘结,取出食品变得很不方便,有的需要将其食品取出进行二次加工,如午餐肉食用的二次烹调加工,需要将午餐肉整体从罐头内取出,保持原有形状,分切后再烹调加工。但由于午餐肉的粘性相对较强,不容易从罐头内,假设用如勺子等工具将其破坏性的取出。存在取出困难,其食物的形状遭到破坏。不便于二次烹调加工。食品难取出的原因是食品封装入罐头,加热杀菌冷却后食品与罐壁发生黏粘而不易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覆铁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覆铁膜的食品罐头,本发明具有低表面能特性,能有效的防止其在食品封装后的高温杀菌冷却后与罐壁发生粘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覆铁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粘合层、基层以及硅酮粉改性层;

所述硅酮粉改性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母粒7~20份;

所述硅酮粉改性层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12~0.20μs。

优选地,所述硅酮粉母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15份。

优选地,所述pet聚酯切片的熔点为250℃~265℃。

优选地,所述粘合层为低熔点pet,所述低熔点pet的熔点为190℃~230℃,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不低于2μm。

优选地,所述覆铁膜的厚度为15~40μm。

优选地,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所述覆铁膜厚度的5%~80%,所述基层的厚度为所述覆铁膜厚度的5%~90%,所述硅酮粉改性层的厚度为所述覆铁膜厚度的5%~80%。

优选地,所述覆铁膜由三层结构非拉伸流延聚酯薄膜的成膜设备一次挤出流延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覆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15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160℃~320℃得到第一聚合熔体,将第一聚合熔体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寄出、切粒、干燥得到硅酮粉母粒。再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母粒7~20份制成加热得到第二聚合熔体,将第二聚合熔体拉伸得到硅酮粉改性层,所述硅酮粉改性层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12~0.20μs。

(2)通过共挤流延工艺得到粘合层和基层。

(3)将硅酮粉改性层、粘合层和基层由三层结构非拉伸流延聚酯薄膜的成膜设备一次挤出流延进行复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与步骤(2)的顺序相互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品罐头,包括:如上述的覆铁膜与金属板进行复合,经剪裁后制成食品罐头,所述覆铁膜的硅酮粉改性层暴露于所述食品罐头的内表面。

本发明的覆铁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覆铁膜的食品罐头具有低表面能特性,能有效的防止其在食品封装后的高温杀菌冷却后与罐壁发生粘结。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覆铁膜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发明的食品罐头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覆铁膜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覆铁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粘合层1、基层2以及硅酮粉改性层3。硅酮粉改性层3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母粒7~20份;硅酮粉改性层3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12~0.20μs。本发明的覆铁膜由三层结构非拉伸流延聚酯薄膜的成膜设备一次挤出流延制得。与现有技术中pet薄膜的膜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26~0.34μs、ptfe膜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26~0.34μs相比,本发明中的硅酮粉改性层3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明显小于现有技术的膜面的静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越小,则越不容易发生黏连、粘结等情况,所以,本发明中的硅酮粉改性层3可以有效地起到防止食物黏连、粘结等情况。

本发明中的硅酮粉母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15份。优选地,pet聚酯切片的熔点为250℃~265℃。

粘合层1为低熔点pet,低熔点pet的熔点为190℃~230℃,粘合层1的厚度不低于2μm。

本发明的覆铁膜的厚度为15~40μm。

粘合层1的厚度为覆铁膜厚度的5%~80%,如10%、20%、30%、40%、50%、60%、或70%。

基层2的厚度为覆铁膜厚度的5%~90%,如10%、20%、30%、40%、50%、60%、或70%。

硅酮粉改性层3的厚度为覆铁膜厚度的5%~80%,如10%、20%、30%、40%、50%、60%、或70%。

其中,粘合层1的材料是pet,但不以此为限。粘合层1的厚度范围是不低于2μm。本发明中的pet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英文: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

基层2的材料是改性pet或pp,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中的改性pet是指热塑性聚酯是熔点较高的一类结晶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较好的弹性、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佳,成型条件好,并且载荷下的耐蠕变性能好。本发明中的pp是指聚丙烯(polypropylene)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基层2的厚度范围是1~3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覆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15份;将上述原料加热到160℃~320℃得到第一聚合熔体,将第一聚合熔体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寄出、切粒、干燥得到硅酮粉母粒。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母粒7~20份制成加热得到第二聚合熔体,将第二聚合熔体拉伸得到硅酮粉改性层,硅酮粉改性层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12~0.20μs。

(2)通过共挤流延工艺得到粘合层和基层。

(3)将硅酮粉改性层、粘合层和基层由三层结构非拉伸流延聚酯薄膜的成膜设备一次挤出流延进行复合。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步骤(1)与步骤(2)的顺序相互交换。

图2是本发明的食品罐头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品罐头,包括:如上述的覆铁膜与金属板4进行复合。本发明的覆铁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粘合层1、基层2以及硅酮粉改性层3。硅酮粉改性层3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et聚酯切片100份,硅酮粉母粒7~20份;硅酮粉改性层3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12~0.20μs。本发明的覆铁膜由三层结构非拉伸流延聚酯薄膜的成膜设备一次挤出流延制得。与现有技术中pet薄膜的膜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26~0.34μs、ptfe膜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26~0.34μs相比,本发明中的硅酮粉改性层3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明显小于现有技术的膜面的静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越小,则越不容易发生黏连、粘结等情况,所以,本发明中的硅酮粉改性层3可以有效地起到防止食物黏连、粘结等情况。

将本发明的覆铁膜与金属板4复合之后,经剪裁后制成食品罐头,覆铁膜的硅酮粉改性层3暴露于食品罐头的内表面。当食品罐头内储存食品时,食品直接与硅酮粉改性层3接触,由于硅酮粉改性层3的表面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是0.12~0.20μs,食品与硅酮粉改性层3之间不容易发生黏粘。使得食品能够很容易地与硅酮粉改性层3分离,即便是粘性相对较强的午餐肉也能容易从罐头内取出,便于食品的二次烹调加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覆铁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覆铁膜的食品罐头具有低表面能特性,能有效的防止其在食品封装后的高温杀菌冷却后与罐壁发生粘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