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调整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62480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面调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调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金属磷化表面调整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磷化表面调整剂使需要磷化的金属表面改变微观状态。
[0003]国外研究者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磷化膜的形成过程,发现磷化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在表面活性点上形成磷酸盐的晶核,然后是晶核的继续生长。磷化之前,表面用稀盐酸处理后,发现活性点数目增加。活性点的多少,直接影响磷化膜的质量。最早发现含钛的磷酸盐溶液具有表面活化作用。用胶体Ti处理后,由于Ti在表面上的吸附,增加了表面活化点,可以控制磷化膜的晶粒大小和性能。胶态存在的磷酸钛盐悬浮在水溶液中便具有活化作用。用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发现,用胶Ti处理的表面上,有钛吸附的地方,才有磷化膜形成,而未处理的表面则无磷化膜生成的痕迹。磷化膜的好坏,取决于金属表面的活化状态。含钛表面调整液中Ti胶体粒子比水溶性Ti的化合物具有更强的活化作用,其他成分如表面活性剂也具有活化作用。国内研究者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磷化过程由浸蚀期、非晶态沉积期和形核成长期组成。在浸蚀期内,制件表面不同铁元素晶粒受侵蚀程度不同,这种侵蚀的不均匀性是由晶粒位向不同造成的。当制件表面被碳污染或存在碳的偏析时,其降低了对胶体Ti的吸附量,减少了磷化膜的成核点。有研究指出,表面调整剂的结晶成分是胶体磷酸氧钛四钠吸附在金属表面的Ti4+(结晶原点)越多,覆盖率就越高。用SEM观察,胶体钛主要附着在腐蚀造成的晶间裂纹附近,表面调整时间为50s时形成网状结构,大量的结晶原点形成网状结晶核。正常情况下,带负电的磷酸钛胶体水解产生具有高活性的Ti(0H)4,以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在工件表面。晶核的数量决定了磷化膜的细化程度,而高的覆盖率会使磷化膜更加细致紧密且连续,并且膜重也会降低。通过试验得知,高钛的磷化膜灰色、均匀、致密,低钛的磷化膜稀疏、发黄。用含少量钛盐且有缓冲作用的弱碱性溶液进行敏化处理,由于大量网状结晶核的形成,可明显提高磷化膜的细密度、附着力和耐蚀性。
[0004]根据外延生长的规律,磷酸盐晶体必须以外延形式生长,所以要尽可能地产生磷酸盐微晶,以同样大小,均匀地分布在金属表面,细密地堆积;另外,这样有规律、重复的外延取向晶核的形成、生长及生长延迟的机理确保了底材形成初级磷化层和随后的晶体沉积,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有恰当附着力的细粒,大小大致相同的晶体结构的膜。外延晶核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集现象。在晶核生长时,核迟早会开始聚集,这样,在核岛形成时,聚集会增加,在后阶段,岛链连接直到仅留下一些沟,最后这些也会消失,从而取得连续的磷化膜,核岛聚集所需的时间是由核岛的大小及岛间的距离决定的。因此,磷酸盐沉积的结晶,在磷化膜形成中是十分重要的。钛系表面调整剂能在金属表面提供大量的钦盐结晶的晶核,形成一层均匀的磷酸钛盐薄膜,弥补了金属表面因酸洗或碱洗造成的缺陷。正常情况下,带负电的磷酸钛胶体水解产生具有高活性的Ti(0H)4,以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在工件表面,它填补了蚀点并形成大量的网状结晶核,当活化层表面与磷化液接触时,吸附在磷酸钛胶体表面的钠离子与磷化液中的锌离子交换生成磷锌矿晶粒,这些晶粒就提供了磷化层外延生长的平台。这些吸附的Ti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活性点的多少必然直接影响磷化膜的结晶大小。胶体Ti离子越小,单位面积上吸附的胶体Ti越多,磷化膜结晶就越细致。
[0005]现有的表面调整剂适用范围小,调整能力弱,稳定性能差,综合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调整能力强,稳定性能好,综合成本低的表面调整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表面调整剂,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去离子水45kg、磷酸140kg、碳酸盐500kg、三聚磷酸盐120kg、钛白粉15kg、硫酸氧钛30kg和硫酸盐填料150kg。
[0009]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表面调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I)反应锅加入45kg去离子水,升温30度时,启动搅拌器缓慢加入磷酸140kg,继续升温;
[0011]2)当温度升到50-60度时,缓缓加入碳酸盐500kg继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三聚磷酸盐120kg,钛白粉15kg,硫酸氧钛30kg,尔后加入硫酸盐填料150kg,调整粘度达到10s时方可出料;
[0012]3)将湿料推入烘箱,在80-90度之间烘干2小时后,测含水量在3-5 %直接粉碎至200目细粉包装成成品。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克服酸洗碱蚀造成的塑化效应,使工件表面活性均化;2.提高成膜速度,缩短磷化时间;3.降低槽液消耗,减少磷化沉渣;4.细化磷化晶粒,提高膜层“P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
[0015]—种表面调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I)反应锅加入45kg去离子水,升温30度时,启动搅拌器缓慢加入磷酸140kg,继续升温;
[0017]2)当温度升到50-60度时,缓缓加入碳酸盐500kg继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三聚磷酸盐120kg,钛白粉15kg,硫酸氧钛30kg,尔后加入硫酸盐填料150kg,调整粘度达到10s时方可出料;
[0018]3)将湿料推入烘箱,在80-90度之间烘干2小时后,测含水量在3-5 %直接粉碎至200目细粉包装成成品。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克服酸洗碱蚀造成的塑化效应,使工件表面活性均化;2.提高成膜速度,缩短磷化时间;3.降低槽液消耗,减少磷化沉渣;4.细化磷化晶粒,提高膜层“P比”。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表面调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去离子水45kg、磷酸140kg、碳酸盐500kg、三聚磷酸盐120kg、钛白粉15kg、硫酸氧钛30kg和硫酸盐填料150kg。2.一种表面调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锅加入45kg去离子水,升温30度时,启动搅拌器缓慢加入磷酸140kg,继续升温; 2)当温度升到50-60度时,缓缓加入碳酸盐500kg继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三聚磷酸盐120kg,钛白粉15kg,硫酸氧钛30kg,尔后加入硫酸盐填料150kg,调整粘度达到10s时方可出料; 3)将湿料推入烘箱,在80-90度之间烘干2小时后,测含水量在3-5%直接粉碎至200目细粉包装成成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调整剂,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去离子水45kg、磷酸140kg、碳酸盐500kg、三聚磷酸盐120kg、钛白粉15kg、硫酸氧钛30kg和硫酸盐填料150kg;该表面调整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范围广,调整能力强,稳定性能好,综合成本低。
【IPC分类】C23C22/08
【公开号】CN105525279
【申请号】CN201610040110
【发明人】林学忠
【申请人】衢州忠邦涂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