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胶带和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654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胶带和一种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gps、ipad和移动电话等3c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这些电子产品在使用时均发射高频电磁波,若人体长期暴露于强力电磁波下,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甚至诱发癌症病变。另外,由于现代电子产品工作现场环境日益复杂,许多电子产品本身又是一个拥有众多系统的数、模混合的复杂系统,所以来自这些产品外部的电磁辐射以及内部系统之间,各传输通道间和内部元器件之间的电磁干扰对这些产品各类有用的信息所产生的危害,已严重地威胁着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防电磁干扰已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

胶带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来固定和遮蔽的工具之一,按其功能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导电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和模切胶带等。导电胶带具有保温、隔热、防火和耐寒等性能优点,可消除电磁辐射、隔离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对周围电子元器件的影响。导电胶带一般包括离型层、基材层和导电胶层,是多层结构,层间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导电胶带的使用性能,是制作导电胶带的一个难题,若分层,则导电胶带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胶带,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屏蔽胶带,包括基材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的离型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和离型层之间的导电胶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印刷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一面的金属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之间的胶黏层,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μm~50μm,所述胶黏层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所述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复合胶、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印刷薄膜层包括薄膜层和油墨层,所述薄膜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丙烯酸(pp)薄膜、聚氯乙烯(pvc)薄膜或聚酰亚胺(pi)薄膜,所述金属层采用铝箔、铜箔、银箔或铁箔。

作为优选,所述薄膜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μm~36μm。

作为优选,所述油墨为聚氨酯体系中的凹版油墨、胶印油墨、刮刀油墨和丝印油墨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2μm~6μm。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采用铝箔。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层采用的离型材为pet离型膜、pp离型膜、聚乙烯(pe)离型膜、pe淋膜离型纸或格拉辛离型纸,优选的,采用pet离型膜或pe淋膜离型纸。

作为优选,所述离型材的离型力为1~50gf/inch,优选的,离型力为1~20gf/inch,更优选的,离型力为5~15gf/inch;所述离型材的残余接着率≥80%,优选的,残余接着率≥85%,更优选的,残余接着率≥90%。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胶层采用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所述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

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50~100万,优选的,平均分子量为50~80万,选择酸价为1~50mgkoh/g,优选的,酸价为1~10mgkoh/g,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具备高耐温性、极佳的耐老化性能以及良好的内聚力,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中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广,相对高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备高耐温性、极佳的耐老化性能,以及良好的内聚力,相对低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提供良好的初期粘着力、良好的粗糙面填充性,两者的搭配使用,更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其具备良好的粘结强度、耐曲面性及耐老化特性;所述导电填料为镍粉(包括还原镍粉、羰基镍粉和电解镍粉)、银粉、铜粉和铝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导电填料为羰基镍粉和银粉,所述羰基镍粉为链状的羰基镍粉,链状的羰基镍粉具有长链结构,有利于在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导通,从而使所述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导电性更稳定,银粉的加入,对羰基镍粉长链之间的链接处进行填充,更好的增加所述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导电性;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环氧类固化剂、金属盐类固化剂和氮丙啶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可以有效的提升胶粘剂的内聚力,但是耐高温性能一般。而环氧型固化剂可以极好的提高胶粘剂的耐高温性能,但是对胶粘剂的初粘力下降影响很大。金属盐类固化剂,对胶粘剂的内聚力有一定的帮助,对初粘力的保持基本无影响,综合考虑,控制胶带的三力平衡选择一个折中的固化剂含量,为1~3%,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成物或六甲烯基二异氰酸酯的衍生物;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类分散剂、聚羧酸类分散剂和聚氨酯类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类分散剂。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薄膜层一面或两面设有光油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电磁屏蔽胶带包括基材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的离型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和离型层之间的导电胶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印刷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一面或两面的金属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之间的胶黏层,所述基材层采用印刷薄膜层与金属层复合,结构是印刷薄膜层/金属层或者金属层/印刷薄膜层/金属层,两种材料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均差异很大,该结构解决了在受热时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不同收缩率导致卷曲的问题,从而时产品在贴合有较大曲面的表面时,具有更好的耐反翘性能。

多层结构的基材层,由于拉伸形变导致的分层也是一大解决难题。金属层采用的金属箔采用压延工艺生产,由于去油(退火)工艺处理程度不同,其表面油脂残留不能完全保证,导致其表面能差异较大。所以多层结构的复合对复合胶的粘结强度,耐湿热性能,耐弯折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本发明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具有聚氨酯的柔软性,对各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室温即可固化,但是其耐温性较差。而环氧耐高温性能好,对聚氨酯结构胶具有很好的补充,使复合层间强度在高温情况下稳定。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基材层制备:将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涂布在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之间,并在温度为45℃~55℃的烘箱中烘干熟化48h~72h,制得所述基材层;

⑵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制备:按照质量百分数将导电填料、固化剂和分散剂加入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中,采用高速分散机搅拌10~30min制得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

⑶将制得的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经200~400目的过滤网过滤后,均匀的涂布在离型层上形成胶黏层,所述离型层和胶黏层的厚度为20~50μm,在40~150℃的烘道中干燥,接着与基材层的其中一面进行贴合、取卷,制得单面的电磁屏蔽胶带。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熟化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将所述电磁屏蔽胶带设置在恒温烘箱中熟化,选择熟化温度为23℃时,熟化时间为7天,选择熟化温度为40℃时,熟化时间为3天,选择熟化温度为50℃时,熟化时间为2天,选择熟化温度为70℃时,熟化时间为1天.,优选的,选择熟化温度为40℃,熟化时间为3天,或者,选择熟化温度为50℃,熟化时间为2天,更优选的,选择熟化温度为40℃,熟化时间为3天。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薄膜层包括薄膜层和油墨层,所述薄膜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或聚氯乙烯薄膜,所述油墨采用热固型聚氨酯油墨,采用凹版印刷设备,先对薄膜的一面进行第一层油墨印刷,印刷完成后,薄膜在设定温度50℃的循环老化室中熟化24h,得到单面印刷薄膜;在所述单面印刷薄膜的同一面或者另一面重复上述工艺进行油墨印刷,多次印刷直至油墨层总厚度为2~6μm,得到所述印刷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薄膜层一面或两面均匀涂布光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生产工艺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磁屏蔽胶带,包括基材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的离型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和离型层之间的导电胶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印刷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一面或两面的金属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之间的胶黏层,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μm~50μm,所述胶黏层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所述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复合胶、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印刷薄膜层包括薄膜层和油墨层,所述薄膜层采用pet薄膜、pp薄膜、pvc薄膜或pi薄膜,所述金属层采用铝箔、铜箔、银箔或铁箔。

所述薄膜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2μm~36μm。

所述油墨为聚氨酯体系中的凹版油墨、胶印油墨、刮刀油墨或丝印油墨;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2μm~6μm。

所述金属层采用铝箔;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所述离型层采用的离型材为pet离型膜、pp离型膜、pe离型膜、pe淋膜离型纸或格拉辛离型纸,优选的,采用pet离型膜和pe淋膜离型纸;所述离型材的离型力为1~50gf/inch,优选的,离型力为1~20gf/inch,更优选的,离型力为5~15gf/inch,所述离型材的残余接着率≥80%,优选的,残余接着率≥85%,更优选的,残余接着率≥90%。

所述导电胶层采用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所述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50~100万,优选的,平均分子量为50~80万,选择酸价为1~50mgkoh/g,优选的,酸价为1~10mgkoh/g,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具备高耐温性、极佳的耐老化性能以及良好的内聚力,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中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广,相对高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备高耐温性、极佳的耐老化性能,以及良好的内聚力,相对低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提供良好的初期粘着力、良好的粗糙面填充性,两者的搭配使用,更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其具备良好的粘结强度、耐曲面性及耐老化特性;所述导电填料为镍粉(包括还原镍粉、羰基镍粉和电解镍粉)、银粉、铜粉和铝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导电填料为羰基镍粉和银粉,所述羰基镍粉为链状的羰基镍粉,链状的羰基镍粉具有长链结构,有利于在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导通,从而使所述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导电性更稳定,银粉或铜粉的加入,对羰基镍粉长链之间的链接处进行填充,更好的增加所述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导电性;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环氧类固化剂、金属盐类固化剂和氮丙啶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可以有效的提升胶粘剂的内聚力,但是耐高温性能一般。而环氧型固化剂可以极好的提高胶粘剂的耐高温性能,但是对胶粘剂的初粘力下降影响很大。金属盐类固化剂,对胶粘剂的内聚力有一定的帮助,对初粘力的保持基本无影响,综合考虑,控制胶带的三力平衡选择一个折中的固化剂含量,为1~3%,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成物或六甲烯基二异氰酸酯的衍生物;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类分散剂、聚羧酸类分散剂和聚氨酯类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类分散剂。

上述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基材层制备:将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涂布在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之间,并在温度为45℃~55℃的烘箱中烘干熟化48h~72h,制得所述基材层;

⑵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导电填料、固化剂和分散剂加入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中,采用高速分散剂搅拌10~30min制得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

⑶将制得的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经200~400目的过滤网过滤后,均匀的涂布在离型层上形成胶黏层,所述离型层和胶黏层的厚度为20~50μm,在40~150℃的烘道中干燥,接着与基材层的其中一面进行贴合、取卷,制得单面的电磁屏蔽胶带。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屏蔽胶带还需要经过熟化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将所述电磁屏蔽胶带设置在恒温烘箱中熟化,选择熟化温度为23℃时,熟化时间为7天,选择熟化温度为40℃时,熟化时间为3天,选择熟化温度为50℃时,熟化时间为2天,选择熟化温度为70℃时,熟化时间为1天,优选的,选择熟化温度为40℃,熟化时间为3天,或者,选择熟化温度为50℃,熟化时间为2天,更优选的,选择熟化温度为40℃,熟化时间为3天。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薄膜层包括薄膜层和油墨层,所述薄膜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或聚氯乙烯薄膜,所述油墨层采用热固型聚氨酯油墨印刷,采用凹版印刷设备,先对薄膜的一面进行第一层油墨印刷,印刷完成后,薄膜在设定温度50℃的循环老化室中熟化24h,得到单面印刷薄膜;在所述单面印刷薄膜的同一面或者另一面重复上述工艺进行油墨印刷,多次印刷直至油墨层总厚度为2~6μm,得到所述印刷薄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薄膜层一面或两面均匀涂布光油。

本发明所述电磁屏蔽胶带包括基材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的离型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层和离型层之间的导电胶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印刷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一面或两面的金属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之间的胶黏层,所述基材层采用印刷薄膜层与金属层复合,结构是印刷薄膜层/金属层或者金属层/印刷薄膜层/金属层,两种材料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均差异很大,该结构解决了在受热时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不同收缩率导致卷曲的问题,从而时产品在贴合有较大曲面的表面时,具有更好的耐反翘性能。

多层结构的基材层,由于拉伸形变导致的分层也是一大解决难题。金属层采用的金属箔采用压延工艺生产,由于去油(退火)工艺处理程度不同,其表面油脂残留不能完全保证,导致其表面能差异较大。所以多层结构的复合对复合胶的粘结强度,耐湿热性能,耐弯折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本发明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具有聚氨酯的柔软性,对各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室温即可固化,但是其耐温性较差。而环氧耐高温性能好,对聚氨酯结构胶具有很好的补充,使复合层间强度在高温情况下稳定。

实施例一

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

选择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88质量%,其中,包括分子量为120万、酸价5mgkoh/g的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4质量%,以及分子量为50万、酸价3mgkoh/g的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4质量%;羰基镍粉8质量%,银粉1质量%;聚丙烯酸系分散剂1质量%,异氰酸酯固化剂1.5质量%,金属盐固化剂0.5质量%;采用高速分散机混合均匀,经200目的过滤网过滤后待用。

基材层制备

金属层选择7μm的al箔基材,薄膜选择15μm的透明pet薄膜制备印刷薄膜层,印刷薄膜层与al箔之间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对印刷薄膜层两面进行铝箔复合,复合完成后进行50℃熟化72h,制得两层金属层与一层印刷薄膜层复合的结构,在al箔表面印刷3~5μm厚的黑色油墨层,印刷完成后进行50℃固化24h,固化完成后在油墨层上印刷耐溶剂型防指纹光油,进行50℃固化72h,制得厚度为35μm的基材层。

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

选择离型力8~12gf/inch、残余接着率≥90%、厚度36μm、单面涂硅离型的透明pet离型膜,在硅油面涂布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经过烘箱干燥后,其厚度为25μm,与基材层的一面进行复合,在100℃的烘道中干燥,通过收卷制成厚度为60μm的电磁屏蔽胶带,然后恒温烘箱内熟化,选择熟化温度40℃,熟化时间为3天,熟化完成,按客户需求分切成不同规格品,即制得成品。

实施例二

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

选择分子量60万、酸价10mgkoh/g的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90质量%;羰基镍粉7质量%;聚丙烯酸系分散剂1质量%;异氰酸酯固化剂1.5质量%,环氧固化剂0.5质量%;采用高速分散机混合均匀待用,经200目的过滤网过滤后待用。

基材层制备

金属层选择12μm的al箔基材,薄膜选择9μm的透明pet薄膜制备印刷薄膜层,印刷薄膜层与al箔之间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对印刷薄膜层两面进行铝箔复合,复合完成后进行50℃熟化72h,制得两层金属层与一层印刷薄膜层复合的结构,在al箔表面印刷3~5μm厚的黑色油墨层,印刷完成后进行50℃固化24h,固化完成后在油墨层上印刷耐溶剂型防指纹光油,进行50℃固化48h,制得厚度为38μm的基材层。

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

选择离型力8~12gf/inch、残余接着率≥90%、厚度36μm、单面涂硅离型的透明pet离型膜,在硅油面涂布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经过烘箱干燥后,其厚度为25μm,分别与基材层的一面进行复合,在100℃的烘道中干燥,通过收卷制成厚度为60μm的电磁屏蔽胶带,然后恒温烘箱内熟化,选择熟化温度40℃,熟化时间为3天,熟化完成,按客户需求分切成不同规格品,即制得成品。

实施例三

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

选择分子量80万、酸价5mgkoh/g的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89质量%;羰基镍粉9质量%;聚丙烯酸系分散剂0.5质量%;异氰酸酯固化剂1.5质量%;采用高速分散机混合均匀,经200目的过滤网过滤后待用。

基材层制备

金属层选择7μm的al箔基材,薄膜选择15μm透明pet薄膜制备印刷薄膜层,印刷薄膜层与al箔之间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对印刷薄膜层两面进行铝箔复合,复合完成后进行50℃熟化48h,制得两层金属层与一层印刷薄膜层复合的结构,在al箔表面印刷3~5μm厚的黑色油墨层,印刷完成后进行50℃固化24h,固化完成后在油墨层上印刷耐溶剂型防指纹光油,进行50℃固化72h,制得厚度为35μm的基材层。

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

选择离型力8~12gf/inch、残余接着率≥90%、厚度36μm、单面涂硅离型的透明pet离型膜,在硅油面涂布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经过烘箱干燥后,其厚度为25μm,与基材层的一面进行复合,在100℃的烘道中干燥,通过收卷制成厚度为60μm的电磁屏蔽胶带,然后恒温烘箱内熟化,选择熟化温度40℃,熟化时间为3天,熟化完成,按客户需求分切成不同规格品,即制得成品。

实施例四

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

选择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88质量%,其中,包括分子量120万、酸价5mgkoh/g的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4质量%,以及分子量50万、酸价3mgkoh/g的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44质量%;羰基镍粉8质量%,银粉1质量%;聚丙烯酸系分散剂1质量%;异氰酸酯固化剂1.5质量%;金属盐固化剂0.5质量%;采用高速分散机混合均匀,经200目的过滤网过滤后待用。

基材层制备

金属层选择7μm的al箔基材,薄膜选择15μmm的透明pet薄膜制备印刷薄膜层,印刷薄膜层与al箔之间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对pet薄膜两面进行铝箔复合,复合完成后进行50℃熟化72h,制得两层金属层与一层印刷薄膜层的结构,在al箔表面印刷3~5μm厚的黑色油墨层,印刷完成后进行50℃固化24h,固化完成后在油墨层上印刷耐溶剂型防指纹光油,进行50℃固化72h,制得厚度为35μm基材层。

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

选择离型力8~12gf/inch、残余接着率≥90%、厚度36μm、单面涂硅离型的透明pet离型膜,在硅油面涂布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经过烘箱干燥后,其厚度为25μm,与基材层的一面进行复合,在100℃的烘道中干燥,通过收卷制成厚度为60μm的电磁屏蔽胶带,然后恒温烘箱内熟化,选择熟化温度40℃,熟化时间为3天,熟化完成,按客户需求分切成不同规格品,即制得成品。

实施例五

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

选择分子量80万、酸价5mgkoh/g的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89质量%;羰基镍粉9质量%;聚丙烯酸系分散剂0.5质量%;异氰酸酯固化剂1.5质量%;采用高速分散机混合均匀,经200目的过滤网过滤后待用。

基材层制备

金属层选择7μm的al箔基材,薄膜选择15μm的透明pet薄膜制备印刷薄膜层,印刷薄膜层与al箔之间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对印刷薄膜层两面进行铝箔复合,复合完成后进行50℃熟化72h,制得两层金属层与一层印刷薄膜层复合的结构,在al箔表面印刷3~5μm厚的黑色油墨层,印刷完成后进行50℃固化24h,固化完成后在油墨面印刷耐溶剂型防指纹光油,进行50℃固化72h,制得厚度为35μm的基材层。

电磁屏蔽胶带的制备

选择离型力8~12gf/inch、残余接着率≥90%、厚度36μm、单面涂硅离型的透明pet离型膜,在硅油面涂布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经过烘箱干燥后,与基材层的一面进行复合,在100℃的烘道中干燥,通过收卷制成厚度为60μm的电磁屏蔽胶带,然后恒温烘箱内熟化,选择熟化温度40℃,熟化时间为3天,熟化完成,按客户需求分切成不同规格品,即制得成品。

制备得到的所述电磁屏蔽胶带进行如下测试:

粘着力测试:

1.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定速拉伸型拉力试验机,拉伸速度为300±10mm/min,背有量度为10kg的拉力传感器;

压合装置:表面包覆橡胶的钢质辗辊,重2000±50g,有把手,能往复运动。

试验板:pc(聚碳酸酯)和glass(玻璃)洁净试验板(长150mm,宽50mm,厚度1mm),其表面无水乙醇擦拭干净。

2.试验片的裁取

裁取25mm宽、长度约200mm的试验片。

3.实验环境条件

试验环境应能保持23±2℃,65±5%rh标准状态

4.测试步骤

将裁切好的试验片沿试验板的纵向贴合于其中间部位,然后用压合装置缓慢往复三次滚压,在上述标准实验环境状态下放置20分钟;将试验板装在拉力试验机上,把试片的下部折曲角度为180°,固定在上面的夹头上;以300±10mm/min的速度进行剥离,剥离长度在100mm以上,其测试数据自动记录点测试仪电脑上。同样试样要平行测试三次。

5.结果计算

在记录纸记录的范围内,读取平均值,以粘着力≥14n/inch为标准。

6.经耐老化性测试厚的粘着力

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将测试胶带样品在70℃环境下老化两个月,等于在常温环境下放置两年。老化完成后测试粘着力,步骤如前所述。

保持力

1.仪器设备

干燥器:能保持80±2℃的循环式鼓风干燥器,试验板的试验面垂直放置,试样的下端挂有1000±10g的荷重;

压合装置:表面包覆橡胶的钢质辗辊,重2000±50g,有把手,能往复运动。

试验板:pc(长60mm,宽50mm,厚度1mm),试验板的表面用无水乙醇沿纵向擦拭干净。

2.试验片的裁取

裁取25mm宽、长度约70mm的试验片。

3.测试步骤

在试验板靠近边缘的部位,将试片贴有25×25mm2面积,然后再用压合装置往复滚压一次;用油性笔粗面在胶带与测试板贴合的原始交接位置划线。将其放在能保持80±5℃的循环式鼓风干燥器中,20分钟后开始挂上1000±10g的砝码进行测试。经过1h后读取其位移的距离或记录试验片掉落的时间。

4.结果计算

保持力就是试验片经过1h后,其位移的距离,单位是mm,精度是0.1mm。当试验片从试验板上落下时,记录落下的时间,单位是min。

定荷重

1.仪器设备

干燥器:能保持50±2℃的循环式鼓风干燥器,试验板的试验面水平放置,试样的下端挂有100±5g的荷重;

压合装置:表面包覆橡胶的钢质辗辊,重2000±50g,有把手,能往复运动。

试验板:glass(长150mm,宽50mm,厚度1mm),试验板的表面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

2.试验片的裁取

裁取20mm宽、长度约200mm的试验片。

3.测试步骤

在试验板靠近边缘的部位,将试片贴有20×50mm2面积,然后再用压合装置往复滚压一次,静置2h;用油性笔粗面在胶带与测试板贴合的原始交接位置划线。将其放在能保持50±2℃的循环式鼓风干燥器中,挂上100±5g的砝码进行测试。经过1h后读取其位移的距离或记录试验片掉落的时间。

4.结果计算

单位是mm,精度是0.1mm。当试验片从试验板上落下时,记录落下的时间,单位是min。

阻抗测试

裁切外观合格待测样品,宽度30mm,长度100mm;将待测样品平放在水平桌上,等待测试;把清洁好的测试导电触块放置在待测品待测面上,待读数稳定开始记录。

重工性

对sus304镜面、sglc(热镀锌铝合金板)和glass,样品长150mm,包边贴服(两边各留3mm宽),贴合好后放入50℃烘箱中烘干4h,拿出热剥和常温冷却1h后整条用手中速180°角度剥离,观察是否达标,标准为:残胶面积<30%,油墨层无脱落,无其它异常。

耐溶剂性(耐异丙醇测试)

用棉签蘸取异丙醇在印刷面在不施加压力的条件下擦拭5次无脱模现象的为合格品。

记录测试结果如下表1:

表1

由上表可见,粘着力性能方面,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及实施例五中的电磁屏蔽胶带的性能均达到最佳,通过耐老化性测试后继续观察粘着力性能,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的电磁屏蔽胶带满足其老化后粘着力稳定的特性,更能保证长期的粘着特性。通过表征耐反翘特性的定荷重测试数据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的电磁屏蔽胶带的性能最佳。胶面电阻方面,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的电磁屏蔽胶带的性能最佳。重工性方面,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五的电磁屏蔽胶带的性能最佳。耐溶剂性方面,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五的电磁屏蔽胶带性能最佳。综上,实施例一的电磁屏蔽胶带在各项性能指标中,综合性能优秀,满足设计需求。实施例一的电磁屏蔽胶带虽然是多层结构,但是层间的粘结性能好,经过粘着力测试、耐反翘特性测试、重工性和耐溶剂性测试,均能表现优异的性能,由此可见,所述基材层采用印刷薄膜层与金属层复合,结构是印刷薄膜层/金属层或者金属层/印刷薄膜层/金属层,该结构解决了在受热时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不同收缩率导致卷曲的问题,增强了电磁屏蔽胶带的层间结构,另外,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对印刷薄膜层和金属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进一步增强了电磁屏蔽胶带的层间结构。选择所述导电型胶黏剂组合物,牢牢的粘结住金属层,进一步增强了电磁屏蔽胶带的层间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