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包芯纱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957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环锭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包芯纱是指通过芯纱和鞘纱组合的一种复合纱,一般以长丝为芯纱,短纤为外包纤维(鞘纱),其特点为通过外包纤维与芯纱的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双方的不足,扬长避短,优化成纱的结构和特性。包芯纱生产已有40余年历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关纱线品种也不断丰富。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0余万锭包芯纱,预期每年还将以20-30万锭的速度增长。因此,包芯纱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包芯纱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第一种为在细纱工序上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外包纤维先经过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外包粗纱,然后外包粗纱在细纱机上由后罗拉喂入后经牵伸过程被抽长拉细,芯丝通过喂入装置由前罗拉喂入,两者一起被加捻形成包芯纱,实现外包短纤维对芯纱的包覆;第二种是在包覆纱机上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棉纱先被加捻形成棉纱筒子,在包覆机上芯纱通过喂入罗拉穿过包覆纱机的空心锭子的中心,棉纱筒子固定在空心锭子上,通过棉纱筒和锭子的旋转,棉纱被包缠在芯纱上,形成包芯纱;第三种是通过并纱的办法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棉条加工成细纱之后,在并纱机上,芯纱通过喂入罗拉牵伸,与棉纱合并在一起,形成合股纱,卷绕成股纱筒子,股纱筒子被放置于短纤倍捻机上,通过倍捻机锭子将股纱加捻,形成包芯纱。其中以第一种方式为主,且包芯纱通常在环锭纺细纱机上纺制,包芯纱导丝装置是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起着固定、控制芯纱运动方向的作用。目前,包芯纱导丝装置通常是由一对导丝轮和一个固定装置组成,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芯纱在退绕时方向不稳定、芯纱所受到的张力不均匀、纱线露丝等问题。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电磁屏蔽包芯纱的生产方法,通过采用由电机带动转动的装置实现喂入之前氨纶与不锈钢长丝的包缠作用,而后两者之间形成的双长丝包缠结构作为芯纱整体喂入与经过牵伸作用的须条之间进行包芯作用,从而得到所需的棉/氨纶/不锈钢包芯纱,实现具有更加紧实结构的双长丝包芯纱的生产,提高包芯效果,改善成纱综合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给出一种电磁屏蔽包芯纱的生产方法,以实现具有更加紧实结构的双长丝包芯纱的生产,提高包芯效果,改善成纱综合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包芯纱,包括外包纱和芯纱,所述外包纱为具有强捻作用的纯棉纱,所述芯纱包裹在外包纱的内部,所述芯纱包括氨纶长丝和不锈钢长丝,所述氨纶长丝以弱捻作用包缠在不锈钢长丝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包芯纱的生产方法,在加装包芯纱装置的细纱机上纺制,包芯纱装置包括向上连接杆,所述向上连接杆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向上连接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孔,在所述向上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横杆穿过向上连接杆的连接孔,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向上连接杆上,在所述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对称加装有左芯纱喂入装置和右芯纱喂入装置,所述左芯纱喂入装置和右芯纱喂入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左芯纱喂入装置和右芯纱喂入装置包括芯纱喂入杆,所述芯纱喂入杆为圆柱形的空心结构,所述芯纱喂入杆包括上芯纱喂入杆和下芯纱喂入杆,所述上芯纱喂入杆和下芯纱喂入杆结构相同,所述上芯纱喂入杆和下芯纱喂入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所述左芯纱喂入装置和右芯纱喂入装置的上芯纱喂入杆的上部分别与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芯纱喂入杆和下芯纱喂入杆之间连接有捻度装置,所述捻度装置包括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转动辊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所述转动辊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芯纱喂入杆的横截圆面直径,所述转动辊的上端通过上轴承与上芯纱喂入杆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动辊的下端通过下轴承与下芯纱喂入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转动辊的内部从上到下的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所述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包括导纱轮,在所述导纱轮上开有导纱槽,所述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的导丝轮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第三连接棒固定在转动辊上,所述转动辊通过皮带由电机带动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在所述下芯纱喂入杆的下端口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左支杆和右支杆,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在下芯纱喂入杆的下端口上的固定点的连线穿过下芯纱喂入杆的下端口的圆心,在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上连接有第四导纱装置,所述第四导纱装置与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导纱装置通过第四连接棒固定在左支杆和右支杆上,所述第四连接棒的左端与左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棒的右端与右支杆固定连接;纺纱时,包芯纱装置通过向上连接杆固定在细纱机的摇架上,纯棉粗纱由细纱机的后罗拉前部的喇叭口喂入,而后经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的牵伸作用后由前罗拉的钳口输出,得到纯棉须条,氨纶长丝由芯纱筒主动导出后由上芯纱喂入杆的上端口穿入芯纱喂入杆,而后从第一导纱装置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上部穿过、而后从第二导纱装置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下部穿过、而后从第三导纱装置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上部穿过、而后由下芯纱喂入杆的下端口穿出芯纱喂入杆、最后从第四导纱装置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下部穿过,同时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转动的方向与纯棉须条加捻捻度的捻向保持一致,不锈钢长丝由芯纱筒主动导出后由第四导纱装置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上部穿过,而后不锈钢长丝和氨纶长丝共同喂入前罗拉后部,两者共同经由前罗拉的按压作用,此时由于转动辊的转动,继而带动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导纱轮转动,继而带动氨纶丝转动从而产生氨纶缠绕捻度,在氨纶丝和不锈钢长丝的一端被前罗拉按压握持后使得在位于第三导纱装置和前罗拉之间的氨纶丝在氨纶缠绕捻度的作用下不断缠绕在不锈钢长丝上,得到喂入前的芯纱,而后喂入前的芯纱经由前罗拉按压握持后由前罗拉钳口处输出,此时喂入前的芯纱位于纯棉须条的中心部位,而后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纯棉须条不断被加捻成外包纱,将喂入后的芯纱包裹,得到最终的棉/氨纶/不锈钢包芯纱,此过程中由于握持点的消失,使得芯纱中氨纶长丝在不锈钢长丝上的氨纶缠绕捻度消失,继而使得氨纶从不锈钢长丝上不断退绕,但同时纯棉须条加捻成外包纱并对芯纱进行包裹时,由于加捻捻度和氨纶缠绕捻度的捻向相同,使得氨纶在从不锈钢长丝上的退绕被阻止,继而使得喂入后的芯纱中氨纶长丝在一部分保留的氨纶缠绕捻度下以弱捻作用包缠在不锈钢长丝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纤维经清梳联、预并条、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工序加工得到纯棉粗纱;清梳联采用bo-a型自动抓棉机、sp-mf多功能分离器、mx-i6多仓混棉机、cl-c1梳针打手清棉机、yq600h异纤机、sp-dx强力除尘、tc5-1c梳棉机,预并条采用fa313b预并条机,条并卷采用cl15条并卷联合机,精梳采用cj-60精梳机,并条采用hsr1000并条机,粗纱采用jwf1415粗纱机;

第二步:将纯棉粗纱、氨纶长丝、不锈钢长丝共同喂入加装包芯纱装置的qfa1528细纱机,加工得到最终的棉/氨纶/不锈钢包芯纱。

本发明通过采用由电机带动转动的装置实现喂入之前氨纶与不锈钢长丝的包缠作用,而后两者之间形成的双长丝包缠结构作为芯纱整体喂入与经过牵伸作用的须条之间进行包芯作用,从而得到所需的棉/氨纶/不锈钢包芯纱,实现具有更加紧实结构的双长丝包芯纱的生产,提高包芯效果,改善成纱综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包芯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磁屏蔽包芯纱,包括外包纱和芯纱,外包纱为具有强捻作用的纯棉纱,芯纱包裹在外包纱的内部,芯纱包括氨纶长丝和不锈钢长丝,氨纶长丝以弱捻作用包缠在不锈钢长丝上。

使用时,在加装包芯纱装置的细纱机上纺制,包芯纱装置包括向上连接杆1,向上连接杆为长方体结构,在向上连接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孔,在向上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2,连接横杆为圆柱形结构,连接横杆穿过向上连接杆的连接孔,且通过螺钉3固定在向上连接杆上,在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对称加装有左芯纱喂入装置4和右芯纱喂入装置5,左芯纱喂入装置和右芯纱喂入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左芯纱喂入装置和右芯纱喂入装置包括芯纱喂入杆,芯纱喂入杆为圆柱形的空心结构,芯纱喂入杆包括上芯纱喂入杆6和下芯纱喂入杆19,上芯纱喂入杆和下芯纱喂入杆结构相同,上芯纱喂入杆和下芯纱喂入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左芯纱喂入装置和右芯纱喂入装置的上芯纱喂入杆的上部分别与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固定连接,在上芯纱喂入杆和下芯纱喂入杆之间连接有捻度装置,捻度装置包括转动辊7,转动辊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转动辊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放,转动辊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芯纱喂入杆的横截圆面直径,转动辊的上端通过上轴承8与上芯纱喂入杆的下端连接,转动辊的下端通过下轴承9与下芯纱喂入杆的上端连接,在转动辊的内部从上到下的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一导纱装置10、第二导纱装置11、第三导纱装置12,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结构相同,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包括导纱轮,在导纱轮上开有导纱槽16,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的导丝轮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棒13、第二连接棒14、第三连接棒15固定在转动辊上,转动辊通过皮带由电机带动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在下芯纱喂入杆的下端口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左支杆20和右支杆21,左支杆和右支杆结构相同,左支杆和右支杆在下芯纱喂入杆的下端口上的固定点的连线穿过下芯纱喂入杆的下端口的圆心,在左支杆和右支杆上连接有第四导纱装置17,第四导纱装置与第一导纱装置、第二导纱装置、第三导纱装置的结构相同,第四导纱装置通过第四连接棒18固定在左支杆和右支杆上,第四连接棒的左端与左支杆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棒的右端与右支杆固定连接。

纺纱时,包芯纱装置通过向上连接杆1固定在细纱机的摇架上,纯棉粗纱由细纱机的后罗拉前部的喇叭口喂入,而后经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的牵伸作用后由前罗拉的钳口输出,得到纯棉须条,氨纶长丝由芯纱筒主动导出后由上芯纱喂入杆6的上端口穿入芯纱喂入杆,而后从第一导纱装置10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上部穿过、而后从第二导纱装置11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下部穿过、而后从第三导纱装置12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上部穿过、而后由下芯纱喂入杆19的下端口穿出芯纱喂入杆、最后从第四导纱装置17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下部穿过,同时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7转动的方向与纯棉须条加捻捻度的捻向保持一致,不锈钢长丝由芯纱筒主动导出后由第四导纱装置17的导纱轮的导纱槽的上部穿过,而后不锈钢长丝和氨纶长丝共同喂入前罗拉后部,两者共同经由前罗拉的按压作用,此时由于转动辊7的转动,继而带动第一导纱装置10、第二导纱装置11、第三导纱装置12导纱轮转动,继而带动氨纶丝转动从而产生氨纶缠绕捻度,在氨纶丝和不锈钢长丝的一端被前罗拉按压握持后使得在位于第三导纱装置12和前罗拉之间的氨纶丝在氨纶缠绕捻度的作用下不断缠绕在不锈钢长丝上,得到喂入前的芯纱,而后喂入前的芯纱经由前罗拉按压握持后由前罗拉钳口处输出,此时喂入前的芯纱位于纯棉须条的中心部位,而后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纯棉须条不断被加捻成外包纱,将喂入后的芯纱包裹,得到最终的棉/氨纶/不锈钢包芯纱,此过程中由于握持点的消失,使得芯纱中氨纶长丝在不锈钢长丝上的氨纶缠绕捻度消失,继而使得氨纶从不锈钢长丝上不断退绕,但同时纯棉须条加捻成外包纱并对芯纱进行包裹时,由于加捻捻度和氨纶缠绕捻度的捻向相同,使得氨纶在从不锈钢长丝上的退绕被阻止,继而使得喂入后的芯纱中氨纶长丝在一部分保留的氨纶缠绕捻度下以弱捻作用包缠在不锈钢长丝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纤维经清梳联、预并条、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工序加工得到纯棉粗纱;清梳联采用bo-a型自动抓棉机、sp-mf多功能分离器、mx-i6多仓混棉机、cl-c1梳针打手清棉机、yq600h异纤机、sp-dx强力除尘、tc5-1c梳棉机,预并条采用fa313b预并条机,条并卷采用cl15条并卷联合机,精梳采用cj-60精梳机,并条采用hsr1000并条机,粗纱采用jwf1415粗纱机;其中梳棉中定量为22.5g/5m,条筒容量8500m,刺辊、锡林、盖板、道夫转速分别为1025r/min、470r/min、240r/min、125r/min,锡林-盖板隔距分别为9/1000"、8/1000"、8/1000"、8/1000"、8/1000"、9/1000",锡林-道夫隔距为8/1000",锡林-刺辊隔距为9/1000";预并条中并合数6,定量22.36g/5m,机械牵伸6.356,实际牵伸6.0382,牵伸效率95%,后区牵伸1.4倍,压辊轴5mm,圈条直径380mm,罗拉隔距分别为9mm、7mm、15mm,出条速度400m/min,喇叭口直径3.2mm,牵伸分配中带轮~压辊盘条1.034倍、后罗拉~给棉罗拉0.977倍、给棉罗拉~导条罗拉1.077倍、压辊~前罗拉1.0142倍;条并卷中条卷定量61.59g/m,并合数28,机械牵伸2.14,实际牵伸2.033,棉卷长度300m,罗拉直径分别为40mm、25.5mm、35mm,牵伸效率95%,皮辊直径均为45mm;精梳中定量22.71g/5m,并和根数8,后区牵伸1.36倍,精梳钳次400min,精梳落棉率15%,给棉长度4.28mm,罗拉隔距分别为4mm、9mm,给棉方式为后退给棉,牵伸分配中喂卷罗拉—给棉罗拉1.092倍,分离罗拉—给棉罗拉6.212倍,引出罗拉—分离罗拉1.067倍,台面压辊—引出罗拉1.05倍,后牵伸罗拉—台面压辊1.047倍,牵伸大压辊—第一牵伸罗拉1.021倍,圈条压辊—牵伸大压辊1.028倍;并条中定量22.71g/5m,实际牵伸5.997,机械牵伸6.312,牵伸效率95%,并和根数6,出条速度400m/min;粗纱定量5g/10m,机械牵伸7.40倍,实际牵伸7.03倍,牵伸效率95%,粗纱捻度4.004捻/10cm,捻系数105.7,锭速671.6;

第二步:将纯棉粗纱、氨纶长丝、不锈钢长丝共同喂入加装包芯纱装置的qfa1528细纱机,加工得到最终的棉/氨纶/不锈钢包芯纱,其中细纱干定量3.355g/100m,钢丝圈型号u1uludr1/0,锭子转速9000r/min,选取捻度646.9t/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