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金属阀门及其铸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120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阀门及其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潮金属阀门及其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或工况条件下,由于与其所处环境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退化和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腐蚀。腐蚀问题遍及各个部门及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人类生活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危害。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腐蚀所造成的损失高达10000亿美元,各国由于腐蚀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4%,腐蚀控制水平因各国不同的经济发达程度而不同。根据《中国腐蚀调查报告》的资料,我国近年来的年腐蚀经济损失约为5000亿元,这个损失是巨大的。除了腐蚀的经济性问题之外,腐蚀过程和结果实际上也是对地球上有限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正常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重大干扰,并对人们带来不可忽视的社会安全性问题。腐蚀问题还可以成为阻碍高新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估计,世界上约有20%的金属材料因被腐蚀而无法回收,因而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防潮金属阀门及其铸造工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损坏率,步骤简单,方便操作。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潮金属阀门,包括金属阀门,金属阀门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潮层,防潮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3: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树脂乳液:11-16份,碳化硅微粉:20-23份,碳酸亚丙脂:18-21份,1-丁醇:8-11份,碳酸亚丙脂:14-18份,填料:12-16份,成膜助剂:20-24份,消泡剂:15-19份;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8-20份,烯丙醇:10-14份,三氯乙烯:3-9份,2-丁酮环己酮:11-19份,增塑类树脂:10-19份,气相缓蚀剂:1-9份,固化剂:13-18份,消泡剂:13-15份,辅料:11-13份,溶剂:,45-60份;防潮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将水性树脂乳液、碳化硅微粉以及碳酸亚丙脂加入分散缸中,控制分散缸的温度在85-90℃,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850-950r/min,搅拌时间为65-75min搅拌结束后加入1-丁醇、碳酸亚丙脂以及填料,高速搅拌90-95min,控制分散缸温度在120-130℃;(二)再向步骤(一)中加入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甲组份待用;(三)将去离子水、烯丙醇以及三氯乙烯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釜的温度为85-95℃,搅拌时间为40-50min,搅拌速度为900-950r/min,搅拌结束后加入2-丁酮环己酮以及增塑类树脂继续搅拌,搅拌35-45min后升温,当温度升到90-95℃时加入气相缓蚀剂、固化剂、消泡剂、辅料以及溶剂调节其黏稠度,最后降温当温度降到20-30℃后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乙组份待用;(四)将步骤(二)中所得的甲组份投入高温反应釜中,搅拌110-130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步骤(三)所得的乙组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防潮金属阀门,金属阀门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潮层,防潮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3: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树脂乳液:11份,碳化硅微粉:20份,碳酸亚丙脂:18份,1-丁醇:8份,碳酸亚丙脂:14份,填料:12份,成膜助剂:20份,消泡剂:15份;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8份,烯丙醇:10份,三氯乙烯:3份,2-丁酮环己酮:11份,增塑类树脂:10份,气相缓蚀剂:1份,固化剂:13份,消泡剂:13份,辅料:11份,溶剂:45份;防潮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将水性树脂乳液、碳化硅微粉以及碳酸亚丙脂加入分散缸中,控制分散缸的温度在85℃,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850r/min,搅拌时间为65min搅拌结束后加入1-丁醇、碳酸亚丙脂以及填料,高速搅拌90min,控制分散缸温度在120℃;(二)再向步骤(一)中加入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甲组份待用;(三)将去离子水、烯丙醇以及三氯乙烯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釜的温度为85℃,搅拌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搅拌结束后加入2-丁酮环己酮以及增塑类树脂继续搅拌,搅拌35min后升温,当温度升到90℃时加入气相缓蚀剂、固化剂、消泡剂、辅料以及溶剂调节其黏稠度,最后降温当温度降到20℃后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乙组份待用;(四)将步骤(二)中所得的甲组份投入高温反应釜中,搅拌110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步骤(三)所得的乙组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前述的防潮金属阀门,金属阀门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潮层,防潮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3: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树脂乳液:16份,碳化硅微粉:23份,碳酸亚丙脂:21份,1-丁醇:11份,碳酸亚丙脂:18份,填料:16份,成膜助剂:24份,消泡剂:19份;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20份,烯丙醇:14份,三氯乙烯:9份,2-丁酮环己酮:19份,增塑类树脂:19份,气相缓蚀剂:9份,固化剂:18份,消泡剂:15份,辅料:13份,溶剂:60份;防潮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将水性树脂乳液、碳化硅微粉以及碳酸亚丙脂加入分散缸中,控制分散缸的温度在90℃,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950r/min,搅拌时间为75min搅拌结束后加入1-丁醇、碳酸亚丙脂以及填料,高速搅拌95min,控制分散缸温度在130℃;(二)再向步骤(一)中加入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甲组份待用;(三)将去离子水、烯丙醇以及三氯乙烯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釜的温度为95℃,搅拌时间为50min,搅拌速度为950r/min,搅拌结束后加入2-丁酮环己酮以及增塑类树脂继续搅拌,搅拌45min后升温,当温度升到95℃时加入气相缓蚀剂、固化剂、消泡剂、辅料以及溶剂调节其黏稠度,最后降温当温度降到30℃后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乙组份待用;(四)将步骤(二)中所得的甲组份投入高温反应釜中,搅拌130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步骤(三)所得的乙组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前述的防潮金属阀门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制芯:利用树脂砂根据阀门形状制出砂芯;然后在制得的砂芯表面刷专用耐火涂料并做点燃处理;最后将砂芯送入干燥箱,固化温度180-200℃;(二)合模:首先将一对金属外模前后合模并放置在底座上,使得金属外模内的直浇道底部与底座上浇口对应,该金属外模内设置有直浇道、横浇道和內浇口;然后将砂芯放置在金属外模内,该砂芯与金属外模配合形成四个沿砂芯外侧壁轴向依次分布的铸型型腔,最后合上模盖;(三)浇注:将步骤(二)中合模后的模具放置到铸铁坩埚熔炉上进行低压浇注,浇注温度:880-900℃之间,充型速度:5-20cm/s,充型时间:50-60s;增压压力:1-1.2kpa,保压压力:0.8kpa,保压时间:450-520s;卸压时须缓慢地进行,切勿不能快速卸压;(四)开箱清理:自然冷却2小时后开箱,开箱时依次打开模盖、金属外模,然后打碎砂芯,取出阀门毛坯并清理合模处的废边;(五)割除浇口:机架工割除阀门毛坯的浇口处的废料。前述的防潮金属阀门的铸造工艺,树脂砂的粒度为3-4筛,树脂砂中的二氧化硅含量≥94%,含泥量<1%,水分<1%。前述的防潮金属阀门的铸造工艺,在步骤(三)金属溶液进行浇注前向模具中依次加入以钡为主、镧为辅的预处理剂及球化剂静止12-16min后再金属溶液的表面上撒布珍珠岩造渣以净化金属溶液并立刻扒渣。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制备方法过程中采用了水性树脂乳液有优良的附着力和低收缩率,对水、中等酸、碱、盐和溶剂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渗透性,其在各种施工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能同各种树脂、填料和助剂良好的混溶配制成一系列常用的防腐涂料,易于配制成水性化和厚膜化(高固体化和无溶剂型)等无公害防腐涂料,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发明中的填料使得涂层的附着力加强,增强了流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涂层的过程中易产生泡沫,故该发明中加入了消泡剂,使得产品的外观看上去更加美观;本发明的的辅料为复合稀土,由于以上稀土元素的金属原子半径大且稀土具有较高的活性,很容易填补物料间的空隙,同时,稀土元素易和氧、硫等元素化合生成熔点高的化合物,复合稀土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备涂料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使产品混合均匀也提高了涂料的防潮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以及寿命,降低了报废率,保护了环境,并且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较为低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潮金属阀门,包括金属阀门,金属阀门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潮层,防潮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3: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树脂乳液:11份,碳化硅微粉:20份,碳酸亚丙脂:18份,1-丁醇:8份,碳酸亚丙脂:14份,填料:12份,成膜助剂:20份,消泡剂:15份;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8份,烯丙醇:10份,三氯乙烯:3份,2-丁酮环己酮:11份,增塑类树脂:10份,气相缓蚀剂:1份,固化剂:13份,消泡剂:13份,辅料:11份,溶剂:45份;防潮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将水性树脂乳液、碳化硅微粉以及碳酸亚丙脂加入分散缸中,控制分散缸的温度在85℃,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850r/min,搅拌时间为65min搅拌结束后加入1-丁醇、碳酸亚丙脂以及填料,高速搅拌90min,控制分散缸温度在120℃;(二)再向步骤(一)中加入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甲组份待用;(三)将去离子水、烯丙醇以及三氯乙烯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釜的温度为85℃,搅拌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搅拌结束后加入2-丁酮环己酮以及增塑类树脂继续搅拌,搅拌35min后升温,当温度升到90℃时加入气相缓蚀剂、固化剂、消泡剂、辅料以及溶剂调节其黏稠度,最后降温当温度降到20℃后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乙组份待用;(四)将步骤(二)中所得的甲组份投入高温反应釜中,搅拌110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步骤(三)所得的乙组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上述的防潮金属阀门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制芯:利用树脂砂根据阀门形状制出砂芯;然后在制得的砂芯表面刷专用耐火涂料并做点燃处理;最后将砂芯送入干燥箱,固化温度180℃;(二)合模:首先将一对金属外模前后合模并放置在底座上,使得金属外模内的直浇道底部与底座上浇口对应,该金属外模内设置有直浇道、横浇道和內浇口;然后将砂芯放置在金属外模内,该砂芯与金属外模配合形成四个沿砂芯外侧壁轴向依次分布的铸型型腔,最后合上模盖;(三)浇注:将步骤(二)中合模后的模具放置到铸铁坩埚熔炉上进行低压浇注,浇注温度:880℃之间,充型速度:5cm/s,充型时间:50s;增压压力:1kpa,保压压力:0.8kpa,保压时间:450s;卸压时须缓慢地进行,切勿不能快速卸压;(四)开箱清理:自然冷却2小时后开箱,开箱时依次打开模盖、金属外模,然后打碎砂芯,取出阀门毛坯并清理合模处的废边;(五)割除浇口:机架工割除阀门毛坯的浇口处的废料;树脂砂的粒度为3筛,树脂砂中的二氧化硅含量≥94%,含泥量<1%,水分<1%;在步骤(三)金属溶液进行浇注前向模具中依次加入以钡为主、镧为辅的预处理剂及球化剂静止12min后再金属溶液的表面上撒布珍珠岩造渣以净化金属溶液并立刻扒渣。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潮金属阀门,包括金属阀门,金属阀门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潮层,防潮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3: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树脂乳液:11份,碳化硅微粉:20份,碳酸亚丙脂:18份,1-丁醇:8份,碳酸亚丙脂:14份,填料:12份,成膜助剂:20份,消泡剂:15份;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8份,烯丙醇:10份,三氯乙烯:3份,2-丁酮环己酮:11份,增塑类树脂:10份,气相缓蚀剂:1份,固化剂:13份,消泡剂:13份,辅料:11份,溶剂:45份;防潮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将水性树脂乳液、碳化硅微粉以及碳酸亚丙脂加入分散缸中,控制分散缸的温度在85℃,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850r/min,搅拌时间为65min搅拌结束后加入1-丁醇、碳酸亚丙脂以及填料,高速搅拌90min,控制分散缸温度在120℃;(二)再向步骤(一)中加入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甲组份待用;(三)将去离子水、烯丙醇以及三氯乙烯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釜的温度为85℃,搅拌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搅拌结束后加入2-丁酮环己酮以及增塑类树脂继续搅拌,搅拌35min后升温,当温度升到90℃时加入气相缓蚀剂、固化剂、消泡剂、辅料以及溶剂调节其黏稠度,最后降温当温度降到20℃后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乙组份待用;(四)将步骤(二)中所得的甲组份投入高温反应釜中,搅拌110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步骤(三)所得的乙组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上述的防潮金属阀门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制芯:利用树脂砂根据阀门形状制出砂芯;然后在制得的砂芯表面刷专用耐火涂料并做点燃处理;最后将砂芯送入干燥箱,固化温度200℃;(二)合模:首先将一对金属外模前后合模并放置在底座上,使得金属外模内的直浇道底部与底座上浇口对应,该金属外模内设置有直浇道、横浇道和內浇口;然后将砂芯放置在金属外模内,该砂芯与金属外模配合形成四个沿砂芯外侧壁轴向依次分布的铸型型腔,最后合上模盖;(三)浇注:将步骤(二)中合模后的模具放置到铸铁坩埚熔炉上进行低压浇注,浇注温度:900℃之间,充型速度:20cm/s,充型时间:60s;增压压力:1.2kpa,保压压力:0.8kpa,保压时间:520s;卸压时须缓慢地进行,切勿不能快速卸压;(四)开箱清理:自然冷却2小时后开箱,开箱时依次打开模盖、金属外模,然后打碎砂芯,取出阀门毛坯并清理合模处的废边;(五)割除浇口:机架工割除阀门毛坯的浇口处的废料;树脂砂的粒度为4筛,树脂砂中的二氧化硅含量≥94%,含泥量<1%,水分<1%;在步骤(三)金属溶液进行浇注前向模具中依次加入以钡为主、镧为辅的预处理剂及球化剂静止16min后再金属溶液的表面上撒布珍珠岩造渣以净化金属溶液并立刻扒渣。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潮金属阀门,包括金属阀门,金属阀门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潮层,防潮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3: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性树脂乳液:15份,碳化硅微粉:22份,碳酸亚丙脂:20份,1-丁醇:10份,碳酸亚丙脂:15份,填料:13份,成膜助剂:22份,消泡剂:17份;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19份,烯丙醇:12份,三氯乙烯:6份,2-丁酮环己酮:15份,增塑类树脂:15份,气相缓蚀剂:7份,固化剂:15份,消泡剂:14份,辅料:12份,溶剂:50份;防潮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将水性树脂乳液、碳化硅微粉以及碳酸亚丙脂加入分散缸中,控制分散缸的温度在87℃,高速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900r/min,搅拌时间为70min搅拌结束后加入1-丁醇、碳酸亚丙脂以及填料,高速搅拌92min,控制分散缸温度在125℃;(二)再向步骤(一)中加入成膜助剂以及消泡剂,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甲组份待用;(三)将去离子水、烯丙醇以及三氯乙烯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釜的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45min,搅拌速度为920r/min,搅拌结束后加入2-丁酮环己酮以及增塑类树脂继续搅拌,搅拌40min后升温,当温度升到92℃时加入气相缓蚀剂、固化剂、消泡剂、辅料以及溶剂调节其黏稠度,最后降温当温度降到25℃后即可得到防潮层中的乙组份待用;(四)将步骤(二)中所得的甲组份投入高温反应釜中,搅拌120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步骤(三)所得的乙组直至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防潮层;上述的防潮金属阀门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制芯:利用树脂砂根据阀门形状制出砂芯;然后在制得的砂芯表面刷专用耐火涂料并做点燃处理;最后将砂芯送入干燥箱,固化温度190℃;(二)合模:首先将一对金属外模前后合模并放置在底座上,使得金属外模内的直浇道底部与底座上浇口对应,该金属外模内设置有直浇道、横浇道和內浇口;然后将砂芯放置在金属外模内,该砂芯与金属外模配合形成四个沿砂芯外侧壁轴向依次分布的铸型型腔,最后合上模盖;(三)浇注:将步骤(二)中合模后的模具放置到铸铁坩埚熔炉上进行低压浇注,浇注温度:890℃之间,充型速度:10cm/s,充型时间:55s;增压压力:1kpa,保压压力:0.8kpa,保压时间:480s;卸压时须缓慢地进行,切勿不能快速卸压;(四)开箱清理:自然冷却2小时后开箱,开箱时依次打开模盖、金属外模,然后打碎砂芯,取出阀门毛坯并清理合模处的废边;(五)割除浇口:机架工割除阀门毛坯的浇口处的废料;树脂砂中的二氧化硅含量≥94%,含泥量<1%,水分<1%;在步骤(三)金属溶液进行浇注前向模具中依次加入以钡为主、镧为辅的预处理剂及球化剂静止15min后再金属溶液的表面上撒布珍珠岩造渣以净化金属溶液并立刻扒渣;表1不同涂料层对阀门的防潮质量的影响项目防潮指数变化率/%丙酮11.5丁酮36.8水性树脂乳液88.9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