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9731发布日期:2018-06-23 01:15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荧光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稀土发光材料由于具有服务寿命长、能量转换率高、色温可控、性能稳定和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中(w-led)中,其中Eu2+掺杂的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呈宽带分布,且易受到晶体结构及晶体场环境的影响,发出不同波段的可见光,从而容易实现调光,成为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现阶段,Eu2+掺杂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合成得到,常见的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高温固相合成法等。其中高温固相合成法具有流程短,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等诸多优点。因此,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工业合成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虽然,高温固相合成法在荧光材料的制备中应用广泛。但是,对于合成Eu2+掺杂稀土发光材料却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一般这种方法都是利用N2-H2或是Ar-H2(H2含量在5~10%)混合气形成还原保护气氛,在高温炉中进行固相合成;由于H2可燃且具有爆炸的危险,因此给实验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Eu2+掺杂稀土发光材料中,白磷矿型磷酸盐基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一些这类基质(如:Sr9Al(PO4)7),利用N2-H2或是Ar-H2混合气保护高温固相法合成时,Eu3+离子不能够被还原为Eu2+,从而不能达到期望的发光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Eu2O3和Na粉混合球磨,球磨结束后,在混合粉末中逐滴加入去离子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EuO沉淀;将所述EuO沉淀、SrCO3、Al(OH)3和NH4H2PO4均匀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合成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EuO沉淀、SrCO3、Al(OH)3和NH4H2PO4均匀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合成具体方法为:取EuO沉淀、SrCO3、Al(OH)3和NH4H2PO4,按照摩尔比Sr:Al:PO4=9:1:7,Al:Eu=1:0.4~0.01混合均匀,放入N2或Ar保护的高温炉中进行高温合成,升温程序为:室温-600℃,升温速率10℃/min;600℃保温5h后继续升温;600℃-1000℃,升温速率10℃/min;1000-1350℃,升温速率5℃/min;1350℃保温时间4-8h;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研磨成细粉,即得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在混合粉末中逐滴加入去离子水时滴加速度6-8ml/min,边加边搅拌,滴加过程中使用Ar进行保护,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30min,得到含有淡黄色沉淀的乳浊液。

进一步的,过滤后得到的所述EuO沉淀用Ar保护烘干24h。

进一步的,所述Eu2O3和Na粉混合球磨时Na粉过量10-20%,球磨过程中使用Ar进行保护,球磨10h。

进一步的,所述Na粉使用前在Ar保护下烘干10h。

进一步的,所述Na粉为100目。

另一方面,一种磷酸盐基荧光材料,主要成分为:Sr9Al(PO4)7:Eu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A2/a(no.15),Z=4,晶胞参数a=17.2~19.2,b=9.6~11.6,c=13.5~15.5

进一步的,所述磷酸盐基荧光材料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再一方面,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在LED照明器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对Eu2O3进行还原预处理,然后在不需H2提供还原气氛条件下,高温合成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避免了在实验和生产过程中使用H2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解决一些白磷矿型磷酸盐基质(如:Sr9Al(PO4)7)不能通过单纯N2-H2或Ar-H2(H2含量在5~10%)混合气保护下在高温炉中进行固相合成得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线与标准样品谱线对比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取Eu2O3、金属Na粉、SrCO3、Al(OH)3和NH4H2PO4为原料,其中SrCO3、Al(OH)3和NH4H2PO4均为分析纯;Eu2O3纯度大于99.99%;金属Na粉为100目,纯度大于99.9%。

(1)取金属Na粉,在高纯Ar气保护条件下烘干10h。

(2)将烘干后的金属Na粉和Eu2O3粉末在高纯Ar气保护条件下球磨混合(球磨介质为SiC小球),进行机械力化学反应,10h后取出混合粉末。此过程要求金属Na粉过量10-20%,以保证Eu2O3粉充分被还原为EuO。

(3)在混合粉末中逐滴加入去离子水,滴入速率6-8ml/min,并不断搅拌,此过程需要高纯Ar气保护,完成加水操作后,继续搅拌30min,得到含有淡黄色沉淀物质(EuO)的乳浊液;利用抽滤装置将淡黄色沉淀物质滤出,转入高纯Ar气保护的烘箱中烘干24h。

(4)将烘干后的粉末EuO、Al(OH)3、NH4H2PO4和SrCO3,按照摩尔比Sr:Al:PO4=9:1:7,Al:Eu=1:0.4~0.01均匀混合,转入N2或Ar保护的高温炉中进行高温合成,升温程序为:室温-600℃,升温速率10℃/min;在600℃保温5h后继续升温;600℃-1000℃,升温速率10℃/min;1000-1350℃,升温速率5℃/min;最终合成温度为1350℃,保温时间4-8h。

(5)高温合成结束后,将得到的白色固体研磨成细粉,最终得到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

将得到的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在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衍射数据的收集,结构分析表明,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A2/a(no.15),Z=4,晶胞参数a=17.2~19.2,b=9.6~11.6,c=13.5~15.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线与标准样品谱线对比图。可以看到,所得的材料的衍射谱线与标准数据衍射谱线完全匹配,说明所的材料中没有出现其他杂质。即此工艺制备得到的材料为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图。可以看到,此材料可以利用波长为348nm的蓝光激发,发出波长为502nm的蓝绿色光。从此激发和发射光谱图中还可以看出,无论是激发光谱还是发射光谱都呈现宽带分布特点完全不同于Eu3+的锐线激发和发射光谱。这就证明此工艺制备的荧光材料确实为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

因此,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能够被蓝光GaN芯片激发,是一种发射光谱分布宽、转换效率高、具有高光学质量和实际应用前景及使用价值的荧光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LED照明器件的生产制造中。

本发明的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对Eu2O3进行还原预处理,然后在不需H2提供还原气氛条件下,高温合成白磷矿型Sr9Al(PO4)7:Eu2+磷酸盐基荧光材料,避免了在实验和生产过程中使用H2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解决一些白磷矿型磷酸盐基质(如:Sr9Al(PO4)7)不能通过单纯N2-H2或Ar-H2(H2含量在5~10%)混合气保护下在高温炉中进行固相合成得到的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