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5312发布日期:2019-05-22 03:08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熔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黏合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熔胶。



背景技术:

热熔胶(英文名:hotglue)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系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型;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高附加值,黏合强度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包括高聚物、增粘树脂、软化剂和抗氧化剂等;其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将各个原料直接放置到反应釜当中,然后对反应釜加热升温,使得各反应物熔融,并反应;在该加热的过程中,通过搅拌桨持续的搅拌,使得各反应物之间均匀的混合,从而提高物料之反应效率。

现有的热溶胶存在固化速度慢,粘接强度不佳和柔韧性不佳,次品多,产量低,成本较高;热熔胶的粘结力不稳定,受工作环境中早晚温度及湿度变化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化速度慢、粘结强度好、成本低的热熔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熔胶,包括如下重量组份,热塑性树脂35-55份、粘度调节剂5-15份、石蜡4-9份、有机硅15-0.35份、硝酸盐0-0.4份、n-苯基-α-萘胺1.1-2.5份、抗氧化剂0.5-1.5份、软化剂0.6-1.8份。

本发明生产的热熔胶其固化速度快,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和柔韧性,热熔胶能够在几十分之一秒至几秒钟内固化粘接,具有加热则熔、冷却则粘的特性;而且该热熔胶还具有粘结力稳定,对环境的适应性好,粘粘度强度,而且该组分生产出来的热熔胶其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热塑性树脂43-48份、粘度调节剂8-12份、石蜡6-7份、有机硅0.22-0.29份、硝酸盐0.2-0.3份、n-苯基-α-萘胺1.5-2.0份、抗氧化剂0.8-1.2份、软化剂0.9-1.3份。

作为优选,所述热塑性树脂45份、粘度调节剂11份、石蜡6.5份、有机硅0.25份、硝酸盐0.23份、n-苯基-α-萘胺1.8份、抗氧化剂1.0份、软化剂1.1份。

作为优选,所述热熔胶的生产方法为:

1)预热反应釜至120-130℃;

2)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成分;

3)将热塑性树脂放入到反应釜当中,然后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搅拌,且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升温加热至热塑性树脂熔化;

4)同时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半的粘度调节剂,顺时针搅拌25-30min,然后再逆时针搅拌10-15min;

5)向反应釜内加入石蜡、有机硅,然后升高温度至167-180℃,搅拌;

6)将另一半的粘度调节剂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60-75min;

7)加入n-苯基-α-萘胺至反应釜内;

8)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软化剂和抗氧化剂,对反应釜密封并抽真空,搅拌20-24h;

9)停止搅拌,出料、过滤除杂,待冷却后包装。

作为优选,步骤4)中搅拌速率为25-35r/min。

作为优选,步骤1)中反应釜,包括

釜体;

加热部件,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对釜体内部物料加热;

第一搅拌装置,在釜体内对物料横向搅拌;

第二搅拌装置,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相配合,在釜体内对物料纵向搅拌;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装置于釜体内正反转动。

通过是设置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其在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时,第一搅拌装置带动靠近釜体内壁的物料发生运动,其能有效的避免在对物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物料长时间釜体的内壁接触而造成物料出现局部焦化的情况,提高热熔胶在的生产效率;而设置第二搅拌装置,其搅拌方向为由上至下进行搅拌,能将位于上方的物料带到釜体的下方,同样的,也能有效的将下方的物料搅动到釜体的上方,其在及进行搅拌的时候,实现快速搅拌的效果,该搅拌过程中物料混匀速率快,因此反应物之间的热传递均匀,对反应物实现了均匀加热的效果;而设置驱动装置使第一、第二搅拌装置正反转动,该过程中可实现,搅拌时物料先朝着一个方向横向运动一段速度,然后带物料反向运动的一段时间,此时原本朝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物料还未停止运动,在反向搅拌的情况下,其物料与物料之间会出现碰撞,该碰撞有效的提高了物料之间混匀的速度,从而提高物料反应的混匀效率;而且加热部件是采用蒸汽加热,因此在对釜体的内壁进行加热升温的时候,釜体内壁受热均匀,加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相配合的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相连的多个的搅拌桨及用于刮动釜体内壁物料的刮件,所述刮件设于所述搅拌桨上;通过设置转动轴、搅拌桨及刮件,其在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时候,刮件可与釜体的内壁相接触,该过程能快速将黏釜体内壁上物料刮下来,从而与其他物料相互混匀,刮件的设置,一方面避免物料在釜体的内壁上出现焦化结块的情况,避免物料损失,保障生产出来的热熔胶质量好;另一方面该刮件能刮除釜体内壁上的物料,因此热量传递到釜体内速率快,加热效果被显著的提升,提高物料受热效率的同时,也降低热源的输送量,进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搅拌那装置包括与所述转动轴相连的架体、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第一轴体、设于所述第一轴体上的第一桨体及设于所述第一轴体端部的第一斜齿轮,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转动斜齿;通过设置第一轴体、第一桨体可在转动轴转动的时候,其第一桨体在转动的时候,将釜体底部物料翻转上来,从而提高了搅拌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搅拌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第二轴体、设于所述第二轴体上的第二桨体及设于所述第二轴体端部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与所述转动斜齿相啮合,且所述第二斜齿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齿转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第二轴体和第二桨体可不但能进行纵向的搅拌,对下部胶液进行翻转,而且因为第二轴体和第二桨体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轴体和第一桨体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在第二搅拌装置转动的时候,第一、第二桨体之间会会形成相反的力,且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因此第一、第二桨体之间的力会相互平衡,该过程中不但实现对热熔胶进行搅拌的效果,还实现搅拌过程中稳定性好,不会造成转动轴左右晃动的效果,有效的提提高了整个釜体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输出轴及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旋转齿,所述旋转齿通过一传动结构与所述转动轴相配合;通过设置电机作为动力源,该动力源输出平稳,且动力源易获得,而且设置传动结构能有效的保障驱动电机能稳定的传递到转动轴上,其能有效提高搅拌物料时期的搅拌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生产的热熔胶其固化速度快,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和柔韧性,粘结力稳定,对环境的适应性好,粘粘度强度,而且该组分生产出来的热熔胶其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图6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发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热熔胶,该热熔胶的原料按照重量组分比为热塑性树脂45份、粘度调节剂11份、石蜡6.5份、有机硅0.25份、硝酸盐0.23份、n-苯基-α-萘胺1.8份、抗氧化剂1.0份、软化剂1.1份;

进一步的,所述热熔胶的生产方法为:

1)预热反应釜至120℃;

2)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成分;

3)将热塑性树脂放入到反应釜当中,然后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搅拌,且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升温加热至热塑性树脂熔化;

4)同时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半的粘度调节剂,顺时针搅拌25min,然后再逆时针搅拌10min,而且顺时针搅拌和逆时针搅拌其搅拌速率均为搅拌速率为25r/min;

5)向反应釜内加入石蜡、有机硅,然后升高温度至167℃,搅拌;

6)将另一半的粘度调节剂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60min;

7)加入n-苯基-α-萘胺至反应釜内;

8)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软化剂和抗氧化剂,对反应釜密封并抽真空,搅拌20h;

9)停止搅拌,出料、过滤除杂,待冷却后包装。

实施例二

一种热熔胶,该热熔胶的原料按照重量组分比为热塑性树脂45份、粘度调节剂11份、石蜡6.5份、有机硅0.25份、硝酸盐0.23份、n-苯基-α-萘胺1.8份、抗氧化剂1.0份、软化剂1.1份;

进一步的,所述热熔胶的生产方法为:

1)预热反应釜至125℃;

2)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成分;

3)将热塑性树脂放入到反应釜当中,然后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搅拌,且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升温加热至热塑性树脂熔化;

4)同时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半的粘度调节剂,顺时针搅拌28min,然后再逆时针搅拌13min,而且顺时针搅拌和逆时针搅拌其搅拌速率均为搅拌速率为30r/min;

5)向反应釜内加入石蜡、有机硅,然后升高温度至172℃,搅拌;

6)将另一半的粘度调节剂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68min;

7)加入n-苯基-α-萘胺至反应釜内;

8)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软化剂和抗氧化剂,对反应釜密封并抽真空,搅拌22h;

9)停止搅拌,出料、过滤除杂,待冷却后包装。

实施例三

一种热熔胶,该热熔胶的原料按照重量组分比为热塑性树脂45份、粘度调节剂11份、石蜡6.5份、有机硅0.25份、硝酸盐0.23份、n-苯基-α-萘胺1.8份、抗氧化剂1.0份、软化剂1.1份;

进一步的,所述热熔胶的生产方法为:

1)预热反应釜至130℃;

2)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成分;

3)将热塑性树脂放入到反应釜当中,然后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搅拌,且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升温加热至热塑性树脂熔化;

4)同时向反应釜内加入一半的粘度调节剂,顺时针搅拌30min,然后再逆时针搅拌15min,而且顺时针搅拌和逆时针搅拌其搅拌速率均为搅拌速率为35r/min;

5)向反应釜内加入石蜡、有机硅,然后升高温度至180℃,搅拌;

6)将另一半的粘度调节剂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75min;

7)加入n-苯基-α-萘胺至反应釜内;

8)然后向反应釜内加入软化剂和抗氧化剂,对反应釜密封并抽真空,搅拌24h;

9)停止搅拌,出料、过滤除杂,待冷却后包装

如图1-10所示,实施例1-3中所述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加热部件2、第一搅拌装置3、第二搅拌装置4及驱动装置5,其中所述釜体1为一金属釜,该釜体1由内胆11、外套12及釜盖13构成,所述内胆11设于所述外套12上,并且内胆11与所述外套12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形成了加热腔10;所述釜盖13为一金属盖,所述釜盖13与所述外套12密封连接,所述釜盖13为金属盖;所述加热部件2包括输送管21和输出管22,所述输送管21为一金属管道,所述输送管21与所述加热腔10相连通,所述输出管22同样为一金属管道,所述输出管22与所述加热腔10相连通,蒸汽通过输入管21输送到加热腔10内,然后通过输出管22输出,因此该加热部件2其通过蒸汽对内胆11当中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装置3包括转动轴31、多个搅拌桨32及刮件33,其中所述转动轴31为一金属轴,该转动轴31为一金属轴;该转动轴31从所述釜盖13的中间穿入,并且转动轴31通过轴承与所述釜盖13相连;所述搅拌桨32为倒置的l形金属桨,且搅拌桨32为三个,三个搅拌桨32均与所述转动轴31相连,所述搅拌桨32的中部具有凹面320;所述刮件33为一耐磨塑料条制成,该刮件33与所述搅拌桨32相连,在所述刮件33的端部连接有转动辊331,所述转动辊331为一耐磨塑料辊;通过转动辊331的设置,使刮件与内胆11的内壁之间摩擦减小,保障刮件在刮下内胆11当中的物料时,刮件33受到的磨损小;所述刮件331由与搅拌桨32相连的连接部332和弯折部333构成,所述连接部332与所述弯折部333间的夹角为120°,该设置方式可保障搅拌的时候,刮件能将内胆11中的物料带动到内胆的中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时候,靠近内胆内壁的物料会不断地替换中部物料,使得位于中部的物料流动到外部,该过程中,保障在对物料进行加热的时候,物料受热均匀,因此各物料基本能同步达到反应的要求,避免因受热不匀而造成物料部分温度过高,反应过度,造成物料损失,或者部分物料未反应,造成反应不完全;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转动轴旋转,从而驱动装置能驱动搅拌桨转动。

具体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4包括架体40、第一轴体41、第一桨体43及第一斜齿轮45,其中所述架体40为一金属架,该架体40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动轴31相连,所述第一轴体41通过轴承与所述架体4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体41为一金属轴,所述第一桨体43为一金属桨,该第一桨体43局部弯曲形成第一按压部431,该第一按压部431在所述第一轴体41转动的时候,第一按压部431会与物料相接触,然后按压物料向外运动;同时所述第一桨体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桨体43为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斜齿轮45为一金属伞齿,所述第一斜齿轮45与所述第一轴体41的端部相连;在所述转动轴31上设有转动斜齿35,所述转动斜齿35为一伞齿轮,所述转动斜齿35与所述第一斜齿轮45相啮合,因此所述转动斜齿35能带动所述第一轴体41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4还包括第二轴体42、第二桨体44及第二斜齿轮46,所述第二轴体42为一金属轴,该第二轴体42通过轴承与所述架体4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46为一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46与所述转动斜齿35相啮合;所述第二桨体44为多个,多个第二桨体44与所述第二轴体42相连,所述第二桨体44上设有第二按压部441,所述第二按压部441与所述第一按压部331弯折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桨体44在所述第二轴体42上为错开设置;因此在驱动装置4驱动转动轴31旋转,所述搅拌桨32会发生横向转动;所述第一桨体43会顺时针纵向转动,所述第二桨体44会逆时针纵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输出轴52及旋转齿53,所述驱动电机51为伺服电机,所述输出轴52为一金属轴,该输出轴52与所述驱动电机51相连,因此所述驱动电机51会驱动所述输出轴52转动;所述旋转齿53与所述输出轴52相连,旋转齿52为一斜齿轮;所述旋转齿52通过一传动结构6来带动所述转动轴31旋转;所述传动结构6包括支架60、第一伞齿61、第二伞齿62及传动轴63,所述支架60设在所述釜盖13上,所述第一伞齿61为金属伞齿,该第一伞齿61通过一轴承与所述支架60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伞齿62与所述第一伞齿61对称设置,该第二伞齿62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60的另一侧相连,所述旋转齿53同时与所述第一伞齿61和第二伞齿62相啮合,所述旋转齿53在转动的时候,第一伞齿61会顺时针转动,第二伞齿62会逆时针转动;所述传动轴63为一金属轴,该传动轴6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60活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伞齿轮,所述传动轴63同样连接有一伞齿轮,所述传动轴63上的动力会通过伞齿轮带动转动轴31旋转。

通过设置连接件和驱动气缸,其在驱动气缸推动下实现与第一伞齿和第二伞齿之间进行切换,该过程中驱动电机是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进行转动,相较于传统电机自身进行正反转动而言,传动电机在进行正反转动的时候,自身需要不断地停止然后重新启动,在电机停止和启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大的电力,一方面对电力消耗大,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电机易损坏,使用寿命低;而通过连接件和驱动气缸,其实现转动轴来回正反转动,无需电机自身进行停止和启动尽心正反转动;该设置方式能保障电机持续稳定的转动,其能保障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采用连接件进行调节转动轴来回转动,因此其可通过调节驱动气缸来回动作的频率来改变第一、第二搅拌装置每次搅拌的效率,同时还能通过改变电动转动的速率来改变搅拌的效果;其实现了对物料搅拌速率多级调节,从而在对不同配比的原料进行搅拌的时候,能经过多次调节搅拌效率来取得最佳的搅拌效果,该过程提高了产物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63通过一连接部件64与所述第一、第二伞齿相连,所述连接部件64包括连接件641和驱动气缸642,所述连接件641为一金属套,在所述传动轴63上设有两个滑动凹槽630,所述连接件641的内壁上设有滑动凸部640,所述滑动凸部640上设有滚动件643,所述滚动件643为滚珠;在所述连接件641左侧壁上设有第一止转部645,所述第一伞齿61上设有第一止转槽610,所述第一止转部645可插入所述第一止转槽610内;具体的,在所述第一止转部645上设有第一滚珠649,所述第一滚珠为一金属珠;在所述第一伞齿6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止转槽610相连通的第一环槽617,在所述第一止转部645要进入到第一环槽617当中的时候,第一止转部645先进入到第一环槽617当中,然后再进入到第一止转槽610当中,该设置方式可保障第一伞齿61转动的时候,所述第一滚珠649可在第一环槽617底部滚动,然后逐渐的插入到第一止转槽610当中,该设置方式可适应第一伞齿61高速转动,其稳定性高;在所述连接件641右侧壁上设有第二止转部646,所述第二伞齿62上设有第二止转槽620,所述第二止转部646可插入所述第二止转槽620内,在所述第二止转部646的端部设有第二滚珠648,所述第二滚珠648为金属滚珠,在第二伞齿62上设有第二环槽627,所述第二环槽627与所述第二止转槽620相连通,第二环槽和第二滚珠的设置,与所述第一环槽和第一滚珠的效果相同;所述驱动气缸642为一常规气缸,所述驱动气缸642与所述连接件641相连,因此在所述驱动气缸642会拉动所述连接件641左右动作;当所述连接件641向左运动时,该连接件641与所述第一伞齿61止转连接;当所述连接件641向右运动时,该连接件641与所述第二伞齿62止转连接。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