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3844发布日期:2019-06-22 00:1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制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许多橡胶制品如轮胎胎圈、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胶管、运输带、油封、橡胶坝、橡胶弹簧制品、橡胶减震制品、胶辊制品等中均会放有镀铜钢丝、钢片或钢辊等镀铜钢材作为骨架材料以增加橡胶制品的强度和硬度,橡胶和镀铜钢材之间的粘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橡胶和镀铜钢材脱层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橡胶和镀铜钢材附着力的因素除了和镀铜钢材(钢丝、钢片或钢辊等)的材质有关外,还和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有很大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增加橡胶和镀铜钢材之间的粘合性的复合胶,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为:

生胶体系:烟片胶(no.1/no.2/no.3烟片胶)55~65份;氯丁橡胶、5~15份;丁苯橡胶、10~15份;精细再生胶、15~20份;

填充补强体系:炭黑n660、70~85份;轻质碳酸钙、60~80份;陶土、35~45份;

防护体系:防老剂4010na、0.8~1.2份;防老剂ble、1.8~2.2份;

硫化体系:不溶性硫黄、10~15份;促进剂cz、1.0~1.4份;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0.4-0.8份;氧化锌、8~12份;硬脂酸、1.0~1.2份;松焦油、5.5~6.0份;芳烃油、6~6.5份;防焦剂ctp、0.3~0.5份;

粘合体系:硼酰化钴、1.0~1.4份;硬脂酸钴、0.4~0.8份;氧化铁红、15~25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的一种优化方法:所述硼酰化钴,其钴含量为22.5±0.5%。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的一种优化方法:所述硬脂酸钴,其钴含量为9.5±0.5%。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的一种优化方法:所述硼酰化钴和所述硬脂酸钴,两者份数用量总和为1.8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的一种优化方法:所述烟片胶和所述氯丁橡胶,两者份数用量总和为70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的一种优化方法:所述促进剂cz和所述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两者份数用量总和为1.8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的一种优化方法:所述精细再生胶的目数为40~80目,其性能标准满足:拉伸强度:8~10mpa,伸长率:350~420%,100%定伸应力:2~3mpa,300%定伸应力:7~9mpa。

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烟片胶处理制得塑炼胶

首先对烟片胶进行烘胶,烘胶温度55±5℃,烘胶24~72h;切胶,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冲切,称量备用,然后进行塑炼,采用薄通塑炼法,辊距0.6~0.8mm,前辊温45±2℃,后辊温40±2℃,薄通次数8~10次,塑炼后将辊距调整为8~10mm,下片停放8~24h,以备混炼使用;

步骤2)一段混炼制得母炼胶

将开炼机辊距调到5~7mm,将辊温控制在前辊温55±2℃,后辊温50±2℃后,将停放后的烟片胶塑炼胶包辊,依次加入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精细再生胶进行混炼,采用割刀操作法连续操作5~10次,混炼均匀后,往开炼机中加入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4010na、防老剂ble、硼酰化钴、硬脂酸钴、氧化铁红,完全混合均匀后,加入4/5质量的炭黑n660和4/5质量的陶土,其中,松焦油和芳烃油随陶土一起加入,通过交替打三角包6~10个,打卷6~10个并配合割刀操作6~10次进行混炼;最后薄通8~10次,制得母炼胶,下片厚4~6mm,停放8~24h;

步骤3)二段混炼制得中炼胶

将开炼机辊距调到7~10mm,将辊温控制在前辊温55±2℃,后辊温50±2℃后,将停放后的母炼胶再次包辊热炼,待胶料光滑后加入剩下1/5质量的炭黑n660、1/5质量陶土以及轻质碳酸钙,通过交替打卷、打三角包、割胶操作进行多次翻炼,待混炼均匀后再通过薄通8~10次,制得中炼胶,下片厚4~6mm,停放8~24h;

步骤4)三段混炼制得终炼胶

将开炼机辊距调到5~7mm,将辊温控制在前辊温55±2℃,后辊温50±2℃后,将停放好的中炼胶在开炼机包辊,向开炼机中依次加入防焦剂ctp、不溶性硫黄、促进剂cz、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通过翻炼和薄通8~10次,制得终炼胶,下片厚3~5mm,停放8~24h备用。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生胶体系中添加了5~15份极性强粘接性好的氯丁橡胶,在硫化过程中氯丁橡胶的大分子通过链段和分子链的运动,极性基团靠近铜表面,原子、分子间产生范德华力,增加了橡胶/镀铜钢材间的粘合作用,提高了粘合力,烟片胶和氯丁橡胶份数总和为70份。

(2)硫化体系中采用高硫低促硫化体系,复合胶中添加10-15份不溶性硫化,保证硫化过程中zns、tes、cuxs以及硫化亚铜-橡胶硫化物cux-s-sy-rub的产生,使橡胶和镀铜钢材间产生化学键合,保证二者之间的粘合;促进剂选择了促进剂cz和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并用,二者并用可以很好的控制硫化反应与粘合反应同步进行,不至于硫化反应超前和过度,影响橡胶与镀铜钢材的化学键和,促进剂cz和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总份数为1.8份。

(3)粘合体系采用氧化铁红和钴盐类粘合剂并用粘合体系,粘合体系中采用高用量的氧化铁红,保证在硫化过程中生成一定量的tes,tes和zns一样可抑制过量cuxs的产生,防止生成大量的非活性的cus,不能产生化学键和作用,影响橡胶与镀铜钢材的粘合力,钴盐类采用钴含量高钴离子释放快的硼酰化钴(钴含量22.5±0.5%)和钴含量低钴离子释放慢的硬脂酸钴(钴含量9.5±0.5%)并用,这样可以调节控制钴离子的释放量,保证具有活性的cuxs的产生,产生化学键合,获得良好的粘性,硼酰化钴(钴含量22.5±0.5%)和钴硬脂酸钴(钴含量9.5±0.5%)总份数为1.8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为:

生胶体系:烟片胶(品种为no.1、no.2或no.3烟片胶,优选no.3烟片胶)、65份,氯丁橡胶、5份,丁苯橡胶、15份,精细再生胶、15份;

填充补强体系:通用炭黑n660、75份;轻质碳酸钙、70份;陶土、40份;

防护体系:防老剂4010na、1.0份;防老剂ble、2.0;

硫化体系:不溶性硫黄、12份;促进剂cz、1.4份;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0.4份;氧化锌、10份;硬脂酸、1.0份;松焦油、5.5份;芳烃油、6份;防焦剂ctp、0.3份;

粘合体系:硼酰化钴(钴含量23%)、1.4份;硬脂酸钴(钴含量10%)、0.4份;氧化铁红、20份。

上述硼酰化钴和硬脂酸钴中的钴含量(%)测定计算公式为:

钴含量(%)=c·v·x/钴盐物质质量

其中:c—为标定物质的溶液浓度(mol/l);

v—为标定物质的体积(l);

x—为标定物质的相对分子量。

上述精细再生胶的目数为40-80目,拉伸强度:8~10mpa,伸长率:350~420%,100%定伸应力:2~3mpa,300%定伸应力:7~9mpa。

该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制备方法,如下:

采用xk-1607开炼机进行混炼操作。

(1)烟片胶处理制得塑炼胶

首先对烟片胶进行烘胶(烘胶温度55℃,烘胶48h)、切胶(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冲切)、称量(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称量)备用,然后进行塑炼(采用薄通塑炼法,辊距0.6mm,前辊温45℃,后辊温40℃,薄通次数8次),塑炼后将辊距调整为8mm,下片停放16h,以备混炼使用。

(2)一段混炼制得母炼胶

将开炼机辊距调到6mm,将辊温控制在前辊温56℃,后辊温50℃后,将停放后的烟片胶塑炼胶包辊,依次加入丁苯胶、再生胶进行混炼,采用割刀操作法连续操作8次,混炼均匀后往开炼机中加入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4010na、防老剂ble、硼酰化钴、硬脂酸钴、氧化铁红,等小料完全吃入后加入4/5质量的炭黑n660、4/5质量的陶土,其中松焦油和芳烃油随陶土一起加入,通过交替打三角包8个,打卷8个并配合割刀操作8次进行混炼。最后薄通8次,制得母炼胶,下片厚5mm,停放16h。

(3)二段混炼制得中炼胶

将开炼机辊距调到8mm,将辊温控制在前辊温55℃,后辊温50℃后,将停放后的母炼胶再次包辊热炼,待胶料光滑后加入剩下的1/5质量的炭黑n660、1/5质量的陶土和轻质碳酸钙,通过交替打卷、打三角包、割胶操作进行多次翻炼,待混炼均匀后再通过薄通8次,制得中炼胶,下片厚5mm,停放16h。

(4)三段混炼制得终炼胶

将开炼机辊距调到6mm,将辊温控制在前辊温55℃,后辊温50℃后,将停放好的中炼胶在开炼机包辊,往开炼机中依次加入防焦剂ctp、不溶性硫黄、促进剂cz、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通过翻炼和薄通8次,制得终炼胶,下片厚4mm,停放16h备用。

实施例2~3

实施例2和3与实施例1相比除了配方中烟片胶和氯丁橡胶份数有所调整,其它各原料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不变。

实施例2中的烟片胶调整为60份,氯丁橡胶调整为10份。

实施例3中的烟片胶调整为55份,氯丁橡胶调整为15份。

实施例4

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为:

生胶体系:烟片胶、60份,氯丁橡胶、10份,丁苯橡胶、15份,精细再生胶15份;

填充补强体系:通用炭黑n660、75份;轻质碳酸钙、70份;陶土、40份;

防护体系:防老剂4010na、1.0份;防老剂ble、2.0;

硫化体系:不溶性硫黄、12份;促进剂cz、1.4份;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0.4份;氧化锌、10份;硬脂酸、1.0份;松焦油、5.5份;芳烃油、6份;防焦剂ctp、0.3份;

粘合体系:硼酰化钴(钴含量23%)、1.2份;硬脂酸钴(钴含量10%)、0.6份;氧化铁红、20份。

该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实施例4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6

实施例5和6与实施例4相比除了配方中促进剂cz和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份数有调整,其它各原料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不变。

实施例5中的促进剂cz调整为1.2份,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为0.6份。

实施例6中的促进剂cz调整为1.0份,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调整为0.8份。

实施例7

一种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为:

生胶体系:烟片胶、60份,氯丁橡胶、10份,丁苯橡胶、15份,精细再生胶、15份;

填充补强体系:通用炭黑n660、75份;轻质碳酸钙、70份;陶土、40份;

防护体系:防老剂4010na、1.0份;防老剂ble、2.0;

硫化体系:不溶性硫黄12份;促进剂cz、1.0份;促进剂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0.8份;氧化锌、10份;硬脂酸、1.0份;松焦油5.5份;芳烃油、6份;防焦剂ctp、0.3份;

粘合体系:硼酰化钴(钴含量23%)1.4份;硬脂酸钴(钴含量10%)0.4份;氧化铁红20份。

该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实施例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9

实施例8和9与实施例7相比除了配方中促进剂硼酰化钴(钴含量23%)和硬脂酸钴(钴含量10%)份数有调整,其它各原料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不变。

实施例8中的硼酰化钴(钴含量23%)调整为1.2份,硬脂酸钴(钴含量10%)为0.6份。

实施例9中的硼酰化钴(钴含量23%)调整为1.0份,硬脂酸钴(钴含量10%)调整为0.8份。

上述实施例1~9相关试验性能数据见表1。

表1高粘合力橡胶/镀铜钢材复合胶实施例1~9性能数据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