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胶、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5966发布日期:2019-10-15 20:5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胶、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学胶、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到电视机、笔记本,小到平板、手机等,都离不开显示面板技术的支持。

最初各种显示面板通常采用非全贴合工艺,而由于屏幕各组件缝隙大有空气层因此导致屏幕透光性不好,具体效果就是屏幕颜色发灰,屏幕进灰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而后来随着光学胶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逐步采用全贴合技术,可以减少各层之间的空隙,实现层与层之间的无缝隙黏贴,获得更好的透光率,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现有的光学胶如oca、ocr在全贴合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出现气泡不良现象;光学胶水在制备过程中脱泡过程未能将气泡脱除干净、继而在光学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气泡反弹,最终影响显示面板的外观;另外由于光学胶具有较高的剥离力,一旦贴合错位则会不易移除,甚至导致连同显示屏一同报废。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光学胶全贴合过程中减少贴合气泡或气泡反弹现象、实现贴合错位的可重工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够完善之处,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胶,及应用该光学胶的显示面板,保证最终显示终端的美观和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胶,具有均匀的全光穿透率及折射率,全光穿透率≥98%,折射率≥1.45,雾度≤1%,无双折射,其中所述光学胶在沿胶面方向上至少具有两种不同剥离力区域、且不同剥离力区域相间分布。

光学胶存在至少两种不同剥离力区域,一方面一旦在贴合过程中出现气泡,可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气体赶到相对低剥离力区域,并进行快速排除;另外一方面,万一出现贴合错位,可实现移除便于重工。在满足光学要求的条件下,相对较低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可以为0gf/inch。

优选的,光学胶中不同剥离力区域为任意线状、条状、任意形状面域,或者上述至少两种形状的组合。

上述不同剥离力区域可通过调整光学胶的配方、采用电子辐照、特定波长的光或其他可以改变光学胶的交联密度/活性官能团数量等方式来实现。

优选的,光学胶中至少存在一剥离力相对较低区域为在胶面方向贯穿所述光学胶,能够将胶面中心区域产生的气泡近距离通过剥离力相对较低区域导出到胶面边缘。

优选的,光学胶中剥离力最高区域面积占总胶面面积的比例为0.1-99.9%,比例可依据胶面积的大小、显示屏的发热量、光学胶的剥离力来适当选择。

优选的,光学胶为oca,ocr,或其他满足光学性能需求的光学胶。

优选的,光学胶为无基材双面胶,两面还包含有离型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含:显示屏;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显示屏的上表面;以及设置于显示屏和盖板之间的全贴合光学胶;所述全贴合光学胶为上述光学胶。

上述显示屏为led、oled、qd-oled、amoled、superamoled中的任意一种。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上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至少如下优点。

(1)当贴合过程中出现气泡时,可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气体赶到相对低剥离力区域,并进行快速排除。

(2)当出现贴合错位时,胶面存在相对较低剥离力区域,可实现移除,便于重工。

(3)能够保证胶面整体的剥离力满足贴合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光学胶的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光学胶的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光学胶的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光学胶的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0-光学胶,20-离型膜,30-盖板,40-显示屏,11-具有第一剥离力的胶面区域,12-具有第一剥离力的胶面区域,13-具有第一剥离力的胶面区域,14-具有第一剥离力的胶面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申请不受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胶(10),包含两面的离型膜20,具有均匀的全光穿透率及折射率,全光穿透率≥98%,折射率≥1.45,雾度≤1%,无双折射;包含两种剥离力区域(11)和(14),分别为线状和条状相间平行分布。

其中(11)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1<900gf/inch,(14)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2>2000gf/inch;剥离力区域(11)在胶面方向贯穿所述光学胶,剥离力区域(14)面积占总胶面面积的比例为80.0~99.9%。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光学胶(10),具有均匀的全光穿透率及折射率,全光穿透率≥98%,折射率≥1.45,雾度≤1%,无双折射;包含三种剥离力区域(11),(12)和(14),分别为线状和条状相间平行分布。

其中(11)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1<1000gf/inch,(12)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1000gf/inch≤f12≤2000gf/inch,(14)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4>2000gf/inch;剥离力区域(11)、(12)在胶面方向均贯穿所述光学胶,剥离力区域(14)面积占总胶面面积的比例为30~85%。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光学胶(10),具有均匀的全光穿透率及折射率,全光穿透率≥98%,折射率≥1.45,雾度≤1%,无双折射;包含三种剥离力区域(11),(12)和(14),分别为线状和条状相间平行/垂直分布。

其中(11)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1<1000gf/inch,(12)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900gf/inch≤f12≤2200gf/inch,(14)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4>1600gf/inch,且各不同剥离力区域剥离力大小为:f11<f12<f14;剥离力区域(11)、(12)在胶面方向均贯穿所述光学胶,剥离力区域(14)面积占总胶面面积的比例为20~50%。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光学胶(10),具有均匀的全光穿透率及折射率,全光穿透率≥98%,折射率≥1.45,雾度≤1%,无双折射;包含四种剥离力区域(11),(12),(13)和(14),分别为线状、圆形面域与任意形状面域。

其中(11)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1<1200gf/inch,(12)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1000gf/inch≤f12≤2200gf/inch,(14)剥离力区域的剥离力f14>1800gf/inch,且各不同剥离力区域剥离力大小为:f11<f12<f13<f14;剥离力区域(11)在胶面方向贯穿所述光学胶,剥离力区域(14)面积占总胶面面积的比例为30~60%。

一种显示面板,采用上述实施例1-4之一所述的光学胶进行显示屏和盖板之间的全贴合;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终端本体上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为前述的显示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优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在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