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51649发布日期:2020-04-17 23:0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田注水开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开发的进行注水剖面会因为储层的垂向非均质等因素产生注入剖面不均匀,注入水会沿着高渗层突进,使得中低渗层不被或难以被注入水波及,因此降低了注入水的体积波及系数。部分注入井井口注入压力甚至达到35mpa,依然出现部分层系欠注的情况。常规分流酸化技术是在酸化过程中以段塞的方式注入暂堵剂,而后注入酸液,促使酸液进入低渗层,进行剖面调整,施工过程繁琐,且分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10.0%-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0%-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10.0%-15.0%的甲醇和5.0%-8.0%的正乙二醇醚,其余成分为水。

进一步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温度升高至40℃后,形成粒径为2-45微米暂堵颗粒。

进一步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的温度升高至40℃后,形成粒径为40-86微米暂堵颗粒。

进一步的,使用时,直接向酸中加入比例为注入酸体积3.0%-5.0%的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并混合均匀。

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25℃的条件下,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10.0%-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10.0%-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再加入10.0%-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和5.0%-8.0%的正乙二醇醚再搅拌至充分溶解,最后加入10.0%-15.0%的甲醇溶液。

进一步的,最后加入10.0%-15.0%的甲醇溶液后,继续搅拌10-1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剂可直接添加进酸液;酸液与地层反应时,在地层温度的作用下,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剂在酸液中形成不同粒径的暂堵颗粒,可有效封堵高渗层,促使酸液转向低渗层,起到调整剖面的作用,对剖面的改善率在25%以上;

2、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在酸化过程中随着酸液温度的升高可形成2-86微米的暂堵颗粒,可有效提高酸液酸化的效果,最终达到降压、增产的目的;

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在产业上量化生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0.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10.0%的甲醇,5.0%的正乙二醇醚和余量的水;

制备方法包括:在25℃反应釜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加入10.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至充分溶解,再加入1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5.0%的正乙二醇醚再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10.0%的甲醇溶液,继续搅拌10-15分钟,得到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

实施例二

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15.0%的甲醇,8.0%的正乙二醇醚和余量的水;

制备方法包括:在25℃反应釜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加入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至充分溶解,再加入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8.0%的正乙二醇醚再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15.0%的甲醇溶液,继续搅拌10-15分钟,得到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

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为分流酸化用添加剂,酸液加入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后,酸液与地层反应时,在地层温度的作用下,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在酸液中形成不同粒径的暂堵颗粒,可有效封堵高渗层,促使酸液转向低渗层,起到调整剖面的作用。

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用于注水井分流酸化措施时,直接加入到酸液中,加入比例为注入酸体积的3.0%-5.0%。

各组成的原料作用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温度升高至40℃后,形成粒径为2-45微米暂堵颗粒;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用于提高酸液粘度,降低酸液的反应速率;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的温度升高至40℃后,形成粒径为40-86微米暂堵颗粒,在孔眼周围形成滤饼,迫使随后注入的酸液进入低渗透层段;正乙二醇醚用于消除酸化过程中岩石残留有机垢;甲醇用于降低产品凝点和粘度。

现场试验情况一:

2018年3月,该分流剂首次在as油田进行现场试验。试验井为一口水井,吸水剖面显示,仅上层吸水100%,下层不吸水。地层温度为65度。为进一步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故开展了温控剖面调整技术试验。在酸液中添加了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添加浓度为注入酸液体积的5.0%。施工过程中,注水压力出现明显下降后,又出现一定幅度的爬升,说明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在温度的作用下形成颗粒,对高渗带进行了有效封堵,促使后续酸液转向,对低渗层进行改造。施工结束后正常注水,15天后测试吸水剖面,剖面测试结果显示,下层吸水达到45%,上层吸水55%,剖面得到明显改善,分流转向效果显著。

现场试验情况二:

2019年3月,该分流剂首次在wlw油田进行现场试验。试验井为一口水井,吸水剖面显示,仅上层吸水92%,下层吸水8%。地层温度为72度。为进一步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故开展了温控剖面调整技术试验。在酸液中添加了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添加浓度为注入酸液体积的3.0%。施工过程中,注水压力出现明显下降后,又出现一定幅度的爬升,说明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在温度的作用下形成颗粒,对高渗带进行了有效封堵,促使后续酸液转向,对低渗层进行改造。施工结束后正常注水,15天后测试吸水剖面,剖面测试结果显示,下层吸水达到38%,上层吸水62%,剖面得到明显改善,分流转向效果显著。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10.0%-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0%-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10.0%-15.0%的甲醇和5.0%-8.0%的正乙二醇醚,其余成分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其特征在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温度升高至40℃后,形成粒径为2-45微米暂堵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其特征在于,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的温度升高至40℃后,形成粒径为40-86微米暂堵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其特征在于,使用时,直接向酸中加入比例为注入酸体积3.0%-5.0%的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并混合均匀。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25℃的条件下,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10.0%-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10.0%-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再加入10.0%-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和5.0%-8.0%的正乙二醇醚再搅拌至充分溶解,最后加入10.0%-15.0%的甲醇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后加入10.0%-15.0%的甲醇溶液后,继续搅拌10-15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及制备方法,所述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10.0%‑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0%‑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10.0%‑15.0%的甲醇和5.0%‑8.0%的正乙二醇醚,其余成分为水。温度敏感型分流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25℃的条件下,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10.0%‑15.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10.0%‑20.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再加入10.0%‑20.0%的磺化琥珀酸二2一乙基己酯钠盐和5.0%‑8.0%的正乙二醇醚再搅拌至充分溶解,最后加入10.0%‑15.0%的甲醇溶液。本发明温度敏感型分流剂在酸液中形成不同粒径的暂堵颗粒,有效封堵高渗层,促使酸液转向低渗层,起到调整剖面的作用,对剖面的改善率在25%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陆小兵;王俊涛;张随望;王尔珍;邓志颖;隋蕾;唐泽玮;王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