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38446发布日期:2020-12-18 16:3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印刷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uv雪花图案是一种利用uv雪花油墨对印刷品进行表面处理,产生具有强烈闪光效果和立体感的印刷效果,被广泛应用于高档烟、酒、化妆品和滋补品等包装印刷领域。近年来,uv雪花图案的印刷工艺主要以丝网印刷为主,产生雪花图案的机理为油墨发生交联反应,颜料中相邻或相近的颗粒彼此吸引固化,生成细腻的纹理。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很多问题:1、常规uv雪花产品用丝印印刷,利用汞灯,能量消耗大(单台设备36kwh),印刷效率低(每小时4000张),且工人生产环境差。2、利用现有的传统丝印雪花工艺改良制作的胶印雪花存在表面纹路不均匀、饱满度不足、手感差等缺点,印品效果无法达到传统uv丝印雪花效果。3、需要解决常规产品所用引发剂引发效率不高,在led灯光下无法呈现雪花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根据现有的uv胶印雪花在led灯下所用引发剂引发效率不高、印刷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5%-35%、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5%-30%、环氧改性丙烯酸酯5%-15%、醛酮树脂ⅰ5%-20%、醛酮树脂ⅱ5%-25%、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0-15%、光引发剂tpo1%-3%、光引发剂tpo-l0-5%、光引发剂8191%-5%、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5%-12%、流平剂0.1%-1%、消泡剂0.5%-1.5%以及蜡粉10%-25%。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34%、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29%、环氧改性丙烯酸酯6%-14%、醛酮树脂ⅰ6%-19%、醛酮树脂ⅱ6%-24%、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14%、光引发剂tpo2%、光引发剂tpo-l1-4%、光引发剂8193%、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7%-10%、流平剂0.1%-0.9%、消泡剂0.6%-1.4%以及蜡粉11%-24%。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5%、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5%、环氧改性丙烯酸酯7.5%、醛酮树脂ⅰ12.5%、醛酮树脂ⅱ15%、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光引发剂tpo3%、光引发剂tpo-l2.5%、光引发剂8191%、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8.5%、流平剂1%、消泡剂1.5%以及蜡粉1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l、光引发剂819、特殊的雪花树脂、单体、表面助剂等材料按合适的比例制成成品,使得本发明能够满足在led灯源波长(365/396/405nm)下进行印刷,并且通过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l以及光引发剂819的配比使得在led灯源波长(365/396/405nm)下光引发剂具有较高的引发效率,从而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预处理,按照配比称取适量的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环氧改性丙烯酸酯、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l以及光引发剂819,将其加入到搅拌釜内在常温常压状态下进行搅拌;步骤二、再处理,采用转速为1400-1600转/分钟的高速分散机对搅拌釜内的混合物在加热状态下搅拌至透明无颗粒状态;步骤三、初加工,加入配方比的醛酮树脂ⅰ、醛酮树脂ⅱ、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再以500-7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步骤四、再加工,添加配方配比的流平剂、消泡剂、蜡粉、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以500-800转/分钟的转速继续搅拌20-30分钟并混合均匀;步骤五、成品,通过三辊机研磨后,使用200目的滤网过滤,分罐包装成品。优选地,成品的细度为10-20um,粘度为100-200mps。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小于6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uv胶印雪花油墨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发明采用了led固化,使得能耗每小时能控制在4kwh以下,且与传统汞灯相比污染少,车间生产环境明显改善。2.使用本发明的胶印雪花进行印刷,能够达到传统uv丝印雪花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印刷速度,使得印刷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11000张,大大提高的了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实施例1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50g、醛酮树脂ⅰ50g,醛酮树脂ⅱ250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75g、光引发剂tpo20g、光引发剂tpo-l25g、光引发剂81930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85g、流平剂5g、消泡剂10g以及蜡粉100g。先将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环氧改性丙烯酸酯、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l以及光引发剂819加入搅拌釜搅拌混合,提高转速至1400-1600转/分钟,且搅拌釜内温度上升,温度控制在小于60℃,直至搅拌溶解至透明无颗粒状态,得到混合液a;随后将所述混合液a置于分散机内,在分散过程中添加配方比的醛酮树脂ⅰ、醛酮树脂ⅱ、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同时将分散机的转速控制在500-700转/分钟,分散的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b;其次将所述混合液b继续在分散机中分散,且在分散过程中添加配方配比的流平剂、消泡剂、蜡粉、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转速控制在500-800转/分钟,分散的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c;最后将所述混合液c通过三辊机研磨分散一遍,使得混合液c的细度为10-20um,粘度为100-200mps,再用200目滤网过滤,分罐包装成品。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实施例2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75g、醛酮树脂ⅰ125g、醛酮树脂ⅱ150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0g、光引发剂tpo30g、光引发剂tpo-l25g、光引发剂81910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85g、流平剂10g、消泡剂15g以及蜡粉125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3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65g、醛酮树脂ⅰ200g、醛酮树脂ⅱ50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5g、光引发剂tpo10g、光引发剂tpo-l10g、光引发剂81950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120g、流平剂4g、消泡剂10g以及蜡粉126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4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20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25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50g、醛酮树脂ⅰ100g、醛酮树脂ⅱ125g、光引发剂tpo30g、光引发剂tpo-l20g、光引发剂81910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50g、流平剂6g、消泡剂5g以及蜡粉179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5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30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70g、醛酮树脂ⅰ60g、醛酮树脂ⅱ75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0g、光引发剂tpo20g、光引发剂81940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50g、流平剂6g、消泡剂5g以及蜡粉124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6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35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60g、醛酮树脂ⅰ80g、醛酮树脂ⅱ60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40g、光引发剂tpo5g、光引发剂tpo-l35g、光引发剂81915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80g、流平剂2g、消泡剂8g以及蜡粉115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7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7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0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150g、醛酮树脂ⅰ55g、醛酮树脂ⅱ100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25g、光引发剂tpo18g、光引发剂tpo-l30g、光引发剂81922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60g、流平剂3g、消泡剂7g以及蜡粉160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8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8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70g、醛酮树脂ⅰ90g、醛酮树脂ⅱ110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11g、光引发剂tpo21g、光引发剂tpo-l14g、光引发剂81919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55g、流平剂6g、消泡剂14g以及蜡粉250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对比例1配备以下原料: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50g、环氧改性丙烯酸酯50g、醛酮树脂ⅰ50g,醛酮树脂ⅱ250g、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75g、光引发剂tpo55g、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齐聚体85g、流平剂5g、消泡剂10g以及蜡粉100g。批量生产时按照上述比例配备油墨。制备工艺参照实施例1。醛酮树脂(又称聚酮树脂、酮醛树脂)是一种具有高亮度、耐光性的中性、非皂化型环已酮——甲醛树脂。酮醛树脂是指由酮类和醛类经缩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也称为醛酮树脂或者聚酮树脂。一般来说,未经改性的酮醛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端基为羟基,与涂料用的树脂与溶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颜料有良好的润湿、分散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光泽及硬度等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涂料用多功能助剂,广泛用作制备溶剂型涂料、油墨通用色浆的研磨树脂以及提高涂料性能的助剂。本发明中的醛酮树脂ⅰ和醛酮树脂ⅱ的区别在于分子量不同,醛酮树脂ⅰ的分子量范围为500-600而醛酮树脂ⅱ的分子量范围为700-800。本发明中涉及到的光引发剂tpo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型光、在长波长范围内都有吸收的高效光引发剂。由于其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其有效吸收峰值为350-400nm,一直吸收致420nm左右,它的吸收峰较常规引发剂偏长,经光照后可生成苯甲酰和磷酰基两个自由基,都能引发聚合,因此光固化速度快,它还具有光漂白作用,适合于厚膜深层固化和涂层不变黄的特性,具有低挥发,适用于水基。本品多用于白色体系,可用于紫外固化涂料、印刷油墨、紫外固化粘合剂、光导纤维涂料、抗光蚀剂、光聚合印版、立体平版树脂、复合材料、牙齿填充料等。tpo-l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ⅰ型液体光引发剂,主要用于相应的树脂的uv聚合固化。特别适用于低黄变、白色体系和厚的膜层的固化。丝印油墨、平版印刷油墨、柔印油墨、木材涂料,其吸收的波长为273nm和370nm。tpo819是一种高效的通用型紫外光引发剂,用于引发不饱和预聚体系的uv聚合反应,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有更大的吸收,其吸收波长在360-365nm以及405nm,并且对于含有颜料的涂层体系,能比其他光引发剂更有效的引发固化;并且tpo819在固化后和长期光辐射的情况下几乎不发生黄变,因此它们可用于对黄变要求较严格的场合。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光源是led灯源,其波长为365nm、396nm以及405nm中的一种,本发明中采用的光引发剂top、光引发剂tpo-l以及光引发剂tpo819的吸收波长最接近灯源的波长,因此使用光引发剂top、光引发剂tpo-l以及光引发剂tpo819按比例进行混合的光引发剂在led灯源下具有较高的引发效率。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指的是引发单体的初级游离基占引发剂分解的初级游离基的百分数。在420nm的led灯源照射下,对比例1中的光引发剂tpo与实施例1中等量的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l以及光引发剂819的光引发剂组合的在相同时间光照下的引发效率如下表所示;光引发剂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l、光引发剂819组合引发效率75%80%由上表可知,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tpo-l以及光引发剂819的光引发剂组合在同等光源、相同光照时间下,要比等量但一组分的光引发剂tpo的引发效率高。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实验数据:由上表中各实施例的实验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uv胶印雪花油墨,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附着力,不易脱落,并且不易黄变,不产生刺激性气味,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粘度和细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