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44190阅读:来源:国知局
胺基乙磺酸钠、4份季戊四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再加入1.4份邻苯基苯酚钠,升温至75°C,保温6.5h得到第一物料;将第一物料降温至30°C后,再滴加含4份N-乙基二乙醇胺和5.5份双(2-羟丙基)苯胺的溶液,升温至75°C,保温3.5h得到第二物料;将第二物料调节PH至中性后,真空脱除N,N-二甲基甲酰胺得到改性聚氨酯树脂。
[0026]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如下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将49份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3份N-三丁基锡咪唑混合,通入N2保护,升温至95°C,在升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保温1.7h得到物料a;将10份四乙氧基硅烷和I份月桂酸铋混合后,加入水中得到物料b;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均匀,升温至56°C,保温2.2h,真空蒸馏得到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27]有机磷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将35份2-磷酸基-1,2,4_三羧基丁烷和35份I,6_己二醇混合后,通入N2作为保护气体,接着升温至110°C,保温1.5h,再加入4份三丁基氧化锡,升温至165°C,保温5h,真空保温2h得到有机磷聚酯多元醇。
[0028]实施例3
[002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树脂86份,水性酚醛树脂14份,水性丙烯酸树脂8份,膨润土 5份,沸石粉16份,娃藻土 15份,滑石粉13份,增稠剂3.5份,流平剂3.5份,消泡剂1.8份,防腐剂1.5份,颜料2.6份。
[0030]改性聚氨酯树脂按如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将66份有机磷聚酯多元醇和54份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C,保温4.4h,降温至40°C后加入4.5份新戊二醇、3.5份乙二胺基乙磺酸钠、5.5份季戊四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再加入1.2份邻苯基苯酚钠,升温至77°C,保温5.Sh得到第一物料;将第一物料降温至37°C后,再滴加含3.2份N-乙基二乙醇胺和6.5份双(2-羟丙基)苯胺的溶液,升温至73°C,保温4.3h得到第二物料;将第二物料调节PH至中性后,真空脱除N,N-二甲基甲酰胺得到改性聚氨酯树脂。
[0031]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如下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将47份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5份N-三丁基锡咪唑混合,通入N2保护,升温至93°C,在升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保温
1.9h得到物料a;将8份四乙氧基硅烷和1.4份月桂酸铋混合后,加入水中得到物料b;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均匀,升温至54°C,保温2.4h,真空蒸馏得到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32]有机磷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将33份2-磷酸基-1,2,4_三羧基丁烷和37份I,6_己二醇混合后,通入N2作为保护气体,接着升温至108°C,保温1.7h,再加入3.5份三丁基氧化锡,升温至167°C,保温4.2h,真空保温2.7h得到有机磷聚酯多元醇。
[0033]实施例4
[003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树脂87份,水性酚醛树脂13份,水性丙烯酸树脂9份,膨润土 4份,沸石粉17份,娃藻土 14份,滑石粉14份,增稠剂2.5份,流平剂4.5份,消泡剂1.2份,防腐剂1.8份,颜料2.4份。
[0035]改性聚氨酯树脂按如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将67份有机磷聚酯多元醇和53份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9°C,保温4.2h,降温至41°C后加入4.3份新戊二醇、4.5份乙二胺基乙磺酸钠、4.5份季戊四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再加入1.3份邻苯基苯酚钠,升温至76°C,保温6.2h得到第一物料;将第一物料降温至33°C后,再滴加含3.4份N-乙基二乙醇胺和6份双(2-羟丙基)苯胺的溶液,升温至74°C,保温3.7h得到第二物料;将第二物料调节PH至中性后,真空脱除N,N-二甲基甲酰胺得到改性聚氨酯树脂。
[0036]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如下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将48份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4份N-三丁基锡咪唑混合,通入N2保护,升温至94°C,在升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保温1.8h得到物料a;将9份四乙氧基硅烷和1.2份月桂酸铋混合后,加入水中得到物料b;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均匀,升温至55°C,保温2.3h,真空蒸馏得到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37]有机磷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将34份2-磷酸基-1,2,4_三羧基丁烷和36份I,6_己二醇混合后,通入N2作为保护气体,接着升温至109°C,保温1.6h,再加入3.8份三丁基氧化锡,升温至166°C,保温4.5h,真空保温2.4h得到有机磷聚酯多元醇。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树脂85?88份,水性酚醛树脂12?15份,水性丙烯酸树脂7?10份,膨润土3?6份,沸石粉15?18份,硅藻土 13?16份,滑石粉12?15份,增稠剂2?4份,流平剂3?5份,消泡剂I?2份,防腐剂I?2份,颜料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树脂、水性酚醛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的重量比为86?87:13?14:8?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膨润土、沸石粉、硅藻土、滑石粉的重量比为4?5:16?17:14?15:13?14。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树脂按如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将65?68份有机磷聚酯多元醇和52?55份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保温,降温后加入4?5份新戊二醇、3?5份乙二胺基乙磺酸钠、4?6份季戊四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再加入1.1?1.4份邻苯基苯酚钠,升温,保温得到第一物料;将第一物料降温后,再滴加含3?4份N-乙基二乙醇胺和5.5?7份双(2-羟丙基)苯胺的溶液,升温,保温得到第二物料;将第二物料调节PH至中性后,真空脱除N,N-二甲基甲酰胺得到改性聚氨酯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中,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如下方法制备:将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N-三丁基锡咪唑混合,通入N2保护,升温至92?95°C,在升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保温1.7?2h得到物料a;将四乙氧基硅烷和月桂酸铋混合后,加入水中得到物料b;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均匀,升温至53?56°C,保温2.2?2.5h,真空蒸馏得到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中,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如下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将46?49份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3?6份N-三丁基锡咪唑混合,通入N2保护,升温至92?95°C,在升温过程中不停搅拌,保温1.7?2h得到物料a;将7?10份四乙氧基硅烷和I?1.5份月桂酸铋混合后,加入水中得到物料b ;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均匀,升温至53?56°C,保温2.2?2.5h,真空蒸馏得到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中,有机磷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将2-磷酸基-1,2,4_三羧基丁烷和I,6_己二醇混合后,通入N2作为保护气体,接着升温至107?110°C,保温1.5?1.8h,再加入三丁基氧化锡,升温至165?168°C,保温4?5h,真空保温2?3h得到有机磷聚酯多元醇。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中,有机磷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将32?35份2-磷酸基-1,2,4_三羧基丁烷和35?38份I,6-己二醇混合后,通入N2作为保护气体,接着升温至107?110°C,保温1.5?1.8h,再加入3?4份三丁基氧化锡,升温至165?168°C,保温4?5h,真空保温2?3h得到有机磷聚酯多元醇。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树脂按如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将65?68份有机磷聚酯多元醇和52?55份三聚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7?80°C,保温4?4.6h,降温至39?42°C后加入4?5份新戊二醇、.3?5份乙二胺基乙磺酸钠、4?6份季戊四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再加入1.1?.1.4份邻苯基苯酚钠,升温至75?78°C,保温5.5?6.5h得到第一物料;将第一物料降温至30?40°C后,再滴加含3?4份N-乙基二乙醇胺和5.5?7份双(2-羟丙基)苯胺的溶液,升温至.72?75°C,保温3.5?4.5h得到第二物料;将第二物料调节pH至中性后,真空脱除N,N-二甲基甲酰胺得到改性聚氨酯树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改性聚氨酯树脂85~88份,水性酚醛树脂12~15份,水性丙烯酸树脂7~10份,膨润土3~6份,沸石粉15~18份,硅藻土13~16份,滑石粉12~15份,增稠剂2~4份,流平剂3~5份,消泡剂1~2份,防腐剂1~2份,颜料2~3份。本发明提出的阻燃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耐热、防火阻燃性能,耐水性能优秀,而且附着力高,硬度高,干燥速度快。
【IPC分类】C09D133/00, C09D175/06, C09D161/06, C09D5/18, C08G18/46, C08G18/66, C09D7/02, C09D7/12, C08G18/79, C08G63/692
【公开号】CN105505180
【申请号】CN201511005107
【发明人】许戈文, 熊潜生, 霍俊丽, 戴震, 何纪慧, 杨立春
【申请人】安徽安大华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