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水陆多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8324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滩涂水陆多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水陆两用车的基础上的改进,不仅可水陆两用,尤其对沿海滩涂淤泥地带也能行驶作业。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水陆两用车,但对沿海广大滩涂淤泥地带,这些水陆两用车包括军用水陆坦克,都无能为力,陷进去无法开出来,更无法施工作业等,目前市场上有进口“罗来刚”两栖车,它能勉强在滩涂作业,但价格昂贵,使用并不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滩涂水陆多用车,不仅能在滩涂淤泥地带进行施工作业,水陆方面行驶也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有该多用车的壳体,发动机和特制行驶轮带几大部分组成,壳体下方是防水密封的结构,行驶轮带有制成为宽幅覆带式,覆带上附设可伸缩的刮泥器,即刮滩涂淤泥而前进或者制成为轮式结构,或者车底下安装--淤泥推进器。该淤泥推进器可设计为螺旋形刮刀状,并可上下升降,用时降下,不用就升上收回。宽覆带式设有刮泥器,刮泥器可制成为百叶窗式的或者如爬虾下腹部的爪子型,并可伸张的多板块排列。另外,在轮子处设有可伸缩的排泥板,或者把轮子制成为宽长直径的能伸缩合拢的伸缩轮使用时就张开,当在陆地行驶时,该轮就收拢起来,便于在硬地上行驶。
使用这种滩涂水陆多用车,最大优点是解决了沿海滩涂淤泥地带无有效的交通作业用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不仅可用于运输施工作业,还可用于旅游等用途。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论述


图1覆带式滩涂水陆多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轮式滩涂水陆多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另一种的新颖轮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滩涂水陆多用车的一种淤泥推进器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滩涂水陆多用车的车壳体1下方是防水密闭密封,在水上行驶时,绝对不会让水浸进去,轮子2的采用普通常用轮子结构,在材料上选用坚固而轻便的。覆带式的安装刮泥器3制成为百叶窗式的或者类似如爬虾腹部的爪子形,当在淤泥地带行驶,覆带上的百叶窗式或爬虾爪子形的就张开,卡住淤泥而前进,当驶出淤泥地带时,而在水陆地上行驶,该套附装置就收贴在覆带上,而这种伸张动力通过驾驶室的操作杆进行控制。图2的车壳1结构和
图1的车壳一样,轮子式4设有可伸缩的排泥板7,如果驶出淤泥地带,在水、陆硬地行驶时,排泥板7通过液压系统或者其它控制机构,排泥板7就收缩进入了轮子8内,按需要,若使用它,随时又可伸出来。另外,如图3或者把轮子式4制成为宽而长直径的可伸张或合拢的伸缩轮为轮伞状,同样当遇到淤泥地带时,就把每个轮子4伸张开,伸出排泥板7,同样,若不使用,就随时回复入轮子内;图4是一种淤泥推进器的结构,它是螺旋状的刮刀淤泥推进器5,由连接轴6进行升降,调控,即连接轴6连接驾驶室操作杆是可上、下升降的结构。需要使用时,就把螺旋状的。淤泥推进器5降下,不用时就上升收置起来。
权利要求1.滩涂水陆多用车主要有壳体、发动机和行驶轮带几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壳体下方是防水密封的结构,行驶轮带有制成为宽幅覆带式,覆带上附设有可伸缩张合的刮泥器,或者制成为轮式结构,或者在车底部安装淤泥推进器。
2.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滩涂水陆多用车,其特征是宽覆带式安装刮泥器(3)可制成为百叶窗式或者制成如爬虾腹部的爪子形结构。
3.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滩涂水陆多用车,其特征是轮子式(4)的轮子处装有可伸缩的排泥板(7)或者把轮子式(4)制成为宽而长直径的可伸张合拢的伸缩轮为轮伞状。
4.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滩涂水陆多用车,其特征是装在车底部的淤泥推进器(5)制成为螺旋状的刮刀,淤泥推进器(5)的连接轴(6)连接在驾驶室操作杆处,是上下升降的连动结构。
专利摘要滩涂水陆多用车是在水陆两用车基础上的革新。其主要特征是安装有特制的行驶轮带,或者安装有刮泥器,或者装淤泥推进器等装置。这种多用车不仅水陆两用,尤其适应沿海滩涂淤泥地带的行驶作业,另外,还可用于旅游观光等最佳运输工具,填补这个特殊地区用车的空白。
文档编号B60V3/00GK2422206SQ0021350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6日
发明者陈灵勋, 陈婉, 陈来 申请人:陈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