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高压式出租车防暴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744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高压式出租车防暴护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防暴设备类。
出租汽车在运营过程中,司机经常发生被抢劫和杀害的暴力案件。为了运营的安全,目前的出租汽车,均在司机的背后和侧面装有由后护栏和侧护栏组成的固定式金属护栏装置。实践证明,现有的护栏装置安全性能,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那就是罪犯仍可从护栏的缝隙中伸手或者较容易破坏护栏对司机构成威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罪犯无法接近司机的、安全性可靠的金属高压式出租车防暴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是以由后护栏和侧护栏组成的防暴护栏为基础;在后护栏的上部里侧有一个观察窗,观察窗中按置有上下绝缘板和连接在绝缘板上的高压线及高压包组成的高压电路;高压包的输入端经开关与汽车电瓶相接;侧护栏由侧护架和由折页连接的侧门组成的,在侧门的外缘有三个两端均通过绝缘板与侧门相固定的弧形金属管,里侧和外侧的两个金属管相互连接形成外导电管,中间的金属管两侧分别焊合有波形的高压线形成内导电管,侧门下面的绝缘板上装有高压包,高压包的输出端分别与外导电管和内导电管相连接形成侧门上的高压电路,高压包输入端经开关与汽车电瓶相连。
为了使后护栏能和座椅及靠背同步的前后调节,以及靠背不同斜度的调节,在后护栏的侧面用铆钉铆接有一个有长孔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与侧护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高压式出租车防暴护栏,因为在后护栏和侧护栏的侧门上均按置有高压电路,使罪犯难于接近司机,所以有防暴效果好,行车安全可靠的积极效果。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和实施例叙述如下图中2是后护栏,其下沿两侧分别焊合有连接角板1,通过固定桥将后护栏下沿固定在司机座椅背面,在后防护栏中部的横梁上焊合有前凸的悬挂架18,使其卡挂在靠背的上沿上,悬挂架18两侧分别有一个拧捆在靠枕立柱上的金属线19,使后护栏牢固的贴靠在靠背的背面。在后护栏的上部里侧设有司机观察窗16,观察窗16的上下侧分别固定有绝缘板14,两个绝缘板之间固定有两条高压线15,在下绝缘板上装有高压包17,高压包17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条高压线15相接,两个输入端经开关与汽车的电瓶相接。侧护栏是由侧护架3和由折页11铰接的侧门7组成的,侧门的外缘有三条两端均通过绝缘板10和6与侧门相固定的弧形金属管A、B和8,里侧和外侧的两个金属管A和B相互连形成外导电管,中间的金属管8两侧分别焊合有波形的高压线9形成内导电管,侧门7下面的绝缘板6上装有高压包4,高压包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外导电管A和B及内导电管8相连接,形成侧门上的高电路,使侧门7上成为一个高压区。侧面上的高压包4和后护栏上的高压包17分别经开关与汽车电瓶相连,作用是将低电压升为高电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护栏能够适应不同身材和各司机习惯座靠角度的需要,使后护栏能随司机座位前后调整,以及靠背角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在后护栏的侧面通过铆钉铆接有一个长孔连接板12,并间顾调节板。连接板12通过螺栓13的紧固可将后护栏与侧护栏相互固定,为了使侧门7与侧护架3相互准确的定位,在侧门7的下前沿可固定有一个门形卡槽C,为了使门扇不能被拨下,在侧面7的下沿可装有轴向插柱式的门锁5,扭转钥匙插柱轴向伸出插侧护架3的横梁的孔中,将侧门锁住。但是,在平安无事时期,司机可开锁将侧门7向上拨掉,将侧门7放到车的后面。当侧门7装上时,后护栏2的观察窗16区域和侧门7的区域均为高压区。使罪犯无法接近司机,从而达到安全防暴的效果。通过观察窗16后视非常清楚,方便司机倒车及其它观察。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高压式出租车防暴护栏,是由后护栏和侧护栏组成的;其特征是a.在后护栏的上部里侧有一个观察窗,观察窗中按置有上下绝缘板和连接在绝缘板上的高压线及高压包组成的高压电路;b.侧护栏由侧护架和由折页连接的侧门组成的,在侧门的外缘有三个两端均通过绝缘板与侧门相固定的弧形金属管,里侧和外侧的两个金属管相互连接形成外导电管,中门的金属管两侧分别焊合有波形的高压线形成内导电管,侧门下面的绝缘板上装有高压包,高压包输出端分别与外导电管和内导电管相连接形成侧门上的高压电路。c.高压包的输入端分别经开关与汽车电瓶相连。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高压式出租车防暴护栏,其特征是在后护栏的侧面用铆钉铆接有一个有长孔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与侧护架相连接。
专利摘要金属高压式出租车防暴护栏,属于汽车防暴设备类,后护栏的上部里侧有一个观察窗,观察窗中安置有上下绝缘板和高压线及高压包组成的高压电路;侧护栏由侧护架和架上的侧门组成的,侧门的外缘有绝缘固定的三个弧形的导电管,导电管与高压包相连接,使导电管间形成高压区;使罪犯无法靠近司机,以达确保司机的安全防止暴力的发生。
文档编号B60R21/02GK2422199SQ00233109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7日
发明者李新风 申请人:李新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