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助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775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助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助刹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时速也越来越快,这样不仅节约了人们的时间,而且交通事故也随之上升,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人身伤害和车辆损坏的经济损失。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助刹器,它是以刹车皮直接和路面接触,又提升臂升降助刹器,这样解决了车开得快,停得慢的难题,即车开得快也停得快,使开快车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包括一助刹器、两个斜拉杆、一个上拉杆、两个提升臂和两个拉簧,助刹器的下面具有一刹车皮,助刹器的上面具有三对耳子,耳子的侧面具有一内孔,斜拉杆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通孔,斜拉杆的一端与助刹器上的耳子以销轴连接,另一端与车轴上的耳子以销轴连接,上拉杆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通孔,上拉杆的一端与助刹器上的一对耳子以销轴连接,另一端与提升臂以销轴连接,拉簧的一端穿过斜拉杆中间的通孔,另一端穿过小圆柱体下端的通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配合原汽车刹车系统的刹车制动效果更加显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正视示意图。
图中1、车轴 11、耳子12、内孔2、小圆柱体 21、通孔3、右斜拉杆 31、通孔32、通孔33、通孔 4、销轴5、销轴 6、拉簧 7、助刹器 71、耳子 72、内孔73、耳子 74、内孔8、销轴 9、刹车皮10、销轴11、上拉杆 111、通孔 112、通孔 12、左提升臂 121、通孔13、右提升臂 131、通孔 14、销轴本实施例包括车轴1、两个小圆柱体2、右斜拉杆3、销轴4、销轴5、两个拉簧6、助刹器7、销轴8、刹车皮9、销轴10、上拉杆11、左提升臂12、右提升臂13、销轴14,如图所示,其中助刹器7的下面为一刹车皮9,上面具有三对耳子71、73。
销轴4穿过右斜拉杆3(左斜拉杆的装制同右斜拉杆)一端的通孔33和车轴1上的耳子11的内孔12,使之连接。销轴5穿过右斜拉杆3一端的通孔31及耳子71的内孔72,使之连接。拉簧6的一端穿过右斜拉杆3的中间的通孔32,另一端穿过小圆柱体2下端的通孔21,属现有技术。
销轴10穿过上拉杆11一端的通孔112及耳子73的内孔74,使之连接,销轴14穿过上拉杆11一端的通孔111及左提升臂12一端的通孔121和右提升臂13一端的通孔131,使之连接,左提升臂的一端和右提升臂的一端与内提升臂相连接(图中未标示)。
汽车助刹器安装在汽车的后轴上,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原汽车刹车系统,在遇到特别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左、右脚和右手同时踩下离合踏板、刹车制动板和右手放下操纵阀提升柄(图中未标示)助刹器7在重力和拉簧6的作用下,迅速使刹车皮9与路面接触,这样增大了与路面的摩擦面积,使汽车快速停下来(液压悬挂系统以普遍使用,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助刹器,包括一后轴(1)、两个小圆体(2)、两个斜拉杆(3)、两个拉簧(6)、一助刹器(7)、一刹车皮(9)、一上拉杆(11)、一左提升臂(12)、一右提升臂(13)及数个销轴,其特征是助刹器(7)的下面具有一刹车皮(9),上面具有三对耳子(71)、(73)、销轴(4)穿过右斜拉杆(3)的一端的通孔(33)和车轴(1)的耳子(11)的内孔(12),销轴(5)穿过右斜拉杆(3)一端的通孔(31)及耳子(71)的内孔(72),拉簧(6)的一端穿过拉杆(3)的中间孔(32),另一端穿过小圆柱体(2)下端的通孔(21),销轴(10)穿过上拉杆(11)的一通孔(112)及耳子(73)的内孔(74),销轴(14)穿过上拉杆(11)的一通孔(111)及左提升臂(12)的一通孔(121)和右提升臂(13)的一通孔(131),使之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助刹器,助刹器的下面具有一刹车皮,上面具有三对耳子,耳子的侧面具有一内孔,斜拉杆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通孔,斜拉杆的一端与助刹器上的耳子以销轴连接,另一端与车轴上的耳子以销轴连接,上拉杆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通孔,上拉杆的一端与助刹器上的一对耳子以销轴连接,另一端与提升臂以销轴连接,拉簧的一端穿过斜拉杆中间的通孔,另一端穿过小圆柱体下端的通孔。从而,结构简单,配合原汽车刹车系统的刹车制动效果更加显著。
文档编号B60T1/00GK2493468SQ0123078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8日
发明者星志杰 申请人:星志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