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整体座椅安全带的紧急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289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整体座椅安全带的紧急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将一个座椅安全带整合到一个紧急车辆座椅中的结构。
背景技术
紧急车辆的座椅以及其它乘客车辆的座椅需要具有某种型式的座椅安全带组件,其适合横过座椅乘员的上身,用于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帮助将乘员保持在座椅上。这种座椅安全带组件通常较远地固定在车体上的各个固定点上。
当使用紧急车辆座椅的时候,例如对于那些储放有自给呼吸装置(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SCBA)的情况,经常需要改变紧急车辆驾驶室中座椅的位置。但是,现有将座椅安全带固定在车辆上的结构由于布置得距离座椅较远,有时会非常难以接近和使用。并且,现有座椅的固定形式也限制了对紧急车辆驾驶室设计的灵活性。
因此,需要更换现有的紧急车辆座椅系统,即,使用一种具有较远安装的座椅安全带的座椅以使座椅的布置更灵活,并且移开车上分开的安全带固定点。进一步期望将一种座椅安全带整合到一个紧急车辆座椅构架上,其设计用于保护座椅安全带路径,并为安全带滚轮提供安装点以及在靠垫装置上提供夹子,这些都增加了座椅乘员乘坐的舒适感同时保持了座椅背部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座椅结构,特别适用于使用在救火车或其它抢救或紧急运输车辆上。该座椅的优点是,无论是否在座椅后面安装有SCBA,其对座椅乘员都是安全和舒适的。本发明对于在行驶过程中将紧急车辆的乘员固定在座椅上来说是一个成本上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总的目的是为紧急车辆提供一种整体座椅安全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紧急车辆座椅构架,用于保护安装在具有多功能的槽形件的构架中的座椅安全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紧急车辆座椅,其将一个整体座椅安全带和一个座椅背后的活动的靠垫装置组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紧急车辆的整体座椅安全带结构,其无论是否改变车辆中座椅的位置都易于接近和使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一个对称的构架的紧急车辆座椅,其允许将座椅布置在车辆中驾驶员或乘客任一侧,并允许将座椅安全带布置在座椅的任何一侧的槽形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座椅,具有用于支撑一个座垫和一个背部隔开的靠垫装置的管状构架,以及一个连接到该构架上用于储放一个自给呼吸装置的外罩。本发明的改进之处是,将一个座椅安全带结构整合在该座椅中,其具有一个保护性地封闭在该构架内的第一通道以及沿靠背垫装置延伸的第二通道。该安装结构布置在构架内部,用于活动安装靠背垫装置。该构架部件包括一对隔开的槽形件,每个槽形件的横截面均为C形,并具有一对由一个后壁相连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使得每个槽形件在其前端敞开。每个槽形件都具有一个横穿过侧壁的杆,并且该杆具有一个用于在靠背垫装置上的上部挂钩结构的安装结构。每个槽形件都具有一个向下和向前突出的斜撑,其具有一个用于在靠背垫装置上的下部挂钩结构的支撑面。该靠背垫装置包括一对垫块,每个垫块基本上伸出槽形件之一的整个高度,并具有一对侧垫,每个侧垫被接收在形成于垫块中的一个凹座中。一对保持架安装在槽形件的顶端,一个保持架具有一个可转动的挡板,其具有一个用于引导座椅安全带结构穿过的引导槽。槽形件具有对称结构,使得该座椅安全带结构的第一通道可以位于任何一个槽形件中。每个槽形件从上到下具有渐增的横截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紧急运输工具座椅包括用于支撑一个座垫和一个靠背垫装置的构架。该构架包括一对由用于接收自给呼吸装置的外罩连接起来的隔开的槽形件,槽形件具有安装靠背垫装置的安装结构。槽形件之一具有一个用于一个细长形座椅安全带编织带的保护腔,座椅安全带编织带一端连接到一个位于该槽形件中的牵引器上,第二端连接到该构架的底部。该靠背垫装置通过与该安装结构配合的夹持结构活动地连接到槽形件上。一个槽形件的顶端具有一个可转动安装的带槽的保持架,用于引导座椅安全带编织带穿过。


附图中显示的是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紧急车辆座椅的顶部轴测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紧急车辆座椅的正视图,其中有些部件去掉了;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所作的局部截面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紧急车辆座椅的左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5-5线所作的截面断面图;图6是图1所示的紧急车辆座椅的平面图;以及图7是应用于图1中所示的紧急车辆座椅的一种构架的顶部轴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附图,其中显示了特别适用于救火和救生车辆上的带有一个整体座椅安全带结构12的紧急车辆座椅10。该座椅10包括一个构架14,用于支撑一个座垫16形式的底座,以及一个可移走的靠垫装置18形式的靠背。座垫16可固定在位(如图所示),或者可以安装成相对靠背向上翻起运动。为参考起见,术语左侧和右侧由乘坐座椅10的人的视线来确定。
下面参见图7,构架14具有对称结构,包括一个大致为U形的、水平伸出的座椅管20,其后端连接到一对隔开布置的、垂直向上的槽形件22,24。座椅管20沿其左右两侧具有一对弹性带26,28,一个安装板30在槽形件22,24之间横穿座椅管20的宽度延伸。安装板30形成有一个后座垫安装支架32,其与座椅管20弯曲部分上的一个前座垫安装支架34相配合。安装板30在其后拐角处还具有一对加强板(其中之一被标为36)。具有弹性带26,28和安装板30的座椅管20构成了一个座垫16的支撑平台。
每个构架槽形件22,24的截面为C形,因此每个都在其前端敞开。每个槽形件22,24都具有一对通过后壁42连接在一起的内侧壁和外侧壁38,40。每个构架槽形件22,24的下端都包括一个向下和向前突出的斜撑44,其位于一个弯曲的角撑板46的内侧面,并将沿座椅管20的相应后侧的每个槽形件22,24的下部外侧壁和内侧壁相互连接起来和固定。构架槽形件22,24的顶端支撑有一对弯曲的、垫起的座椅安全带保持架48,50,其间安装有一个倒U形的头部支撑管52。从每个构架槽形件22,24的后壁42向后伸出有一个外罩安装板54,用于通过例如螺栓58和螺母60(图5)支撑如图2,3,4和6所示的一个外罩56。众所周知,外罩56具有一个容纳和储放自给呼吸装置(SCBA)的缸体的空腔,该自给呼吸装置用于在诸如救护工作过程中提供氧气。或者,如果座椅10不需要储放功能的空腔,该空腔可装配合适的垫起的后支架。在座椅安全带保持架48,50之间,一个头枕62活动连接到头部支撑管52上,该头枕可推到或偏转到一个头部支撑位置,其详细公开在Bostrom等人的美国专利5,213,392中,此处引用作为参考。
构成座椅10的靠背的活动靠背垫装置18包括一对细长形、隔开的、活动的侧边部件或垫块64,66,以及一对活动的侧垫68,70。每个垫块64,66包括一个泡沫件以及一个牢牢固定在该泡沫件上的塑料或织物罩,以形成一个向前的凹座72,用于在其中分别接收一个侧垫68,70,正如Bostrom等人的美国专利5,213,392中所述。如图3和5所示,每个垫块64,66的后端具有一对用于装配在每个构架槽形件22,24的侧壁38,40之间的平行的垫块槽形件74,76,以及一对上部和下部挂钩片78,80,以便于将垫块64,66夹持连接到构架槽形件22,24上。每个上部挂钩片78可与一个横穿每个构架槽形件22,24的侧壁38,40上的垫块杆82配合。每个下部挂钩片80可配合到每个构架槽形件22,24中的斜撑44的顶端上。每个垫块64,66上最里面的垫块槽形件74具有一个U形螺母84,用于将每个垫块64,66和侧垫68,70固定在其各自的构架槽形件22,24上,下面将对此详细说明。
每个侧垫68,70也包括一个泡沫件以及牢牢固定在该泡沫件上的塑料或织物罩,并具有一个支架86,其上形成有通孔88和挂钩片90。如图5所示,每个支架86设计位于其所附的垫块64,66的内表面,使得通孔88与每个构架槽形件22,24最里面的内侧壁上的一个开口92以及U形螺母84对准。一个固定件94穿过构架槽形件的开口92、侧垫支架的通孔88,然后拧进U形螺母84中。每个侧垫68,70上的挂钩片90可配合到各自的斜撑44的顶部上。
本发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在紧急运输工具座椅上使用了整体式座椅安全带结构12。参见图1到3,座椅安全带结构12包括一个固定在座椅10左侧角撑板46上的带扣96,以及一个固定在座椅10右侧角撑板46上的固定板98,用于安装一个细长形的安全带编织带100的套筒端99。编织带100穿过活动舌片104上的一个细长形切口102并向上延伸通过一个挡板108上的一个导向槽106,该挡板108可转动的安装在构架槽形件22右侧顶端的保持架48中。之后,编织带100向后绕过一个上部导向轮110,该导向轮安装成绕一个穿过右侧构架槽形件22顶端的侧壁38,40的第一旋转销112转动。然后编织带100靠着右侧构架槽形件22的后壁42向下前进并位于一个下部导向轮114之后,该导向轮安装绕一个在右侧构架槽形件22的顶端和底端中间穿过右侧构架槽形件22的第二旋转销116转动。由此,编织带100下降到一个座椅安全带牵引器118,该牵引器通过一个固定件119固定在右侧构架槽形件22的底端。牵引器118通常允许松开编织带100,但是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座椅减速的时候会自动锁住,阻止其进一步松开。
虽然优选实施例显示的座椅安全带编织带100通过的是右侧构架槽形件22,应当理解,本发明也可通过使用左侧构架槽形件24的类似设计来实现。
为了使用座椅安全带结构12,乘坐者需要拿起舌片104并绕过其身体将舌片插入带扣96。这个举动将使编织带100从牵引器118松开,因此编织带100确定了一个横过乘坐者腰部的腰部安全带部分120,以及一个斜向横过乘坐者上身的肩部安全带部分122。
应当理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三点式安全带整合在用于救火和救生的紧急车辆或SCBA座椅上的座椅系统。特别是,座椅10使用了一个包括一个槽形件22的构架14,该槽形件22作为保护安全带路径的保护外罩,防止安全带运动的时候被磨损和受到干涉。构架14特意设计成对称形式,因此可用于紧急车辆的乘客或驾驶者任意一侧。通过从上到下具有渐增的横截面以优化强度,槽形件22,24具有能够承受FMVSS(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型座椅安全带载荷所必需的结构。槽形件22,24沿前表面成一定角度,以形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表面。并且,槽形件22,24具有用于导向轮110,114、垫块64,66和侧垫68,70的安装点,同时在座椅10后部保持了美感。上述座椅系统由于安全带在座椅上的布置,可以使其易于接近和使用。由于可以除去上身安全带固定点,该座椅系统允许对紧急车辆驾驶室更灵活的进行设计。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此进行一定的替换,改变或者省略。因此,上述说明仅为示意性的,并不应当认为是对所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其具有用于支撑一个座垫和一个背部隔开的靠垫装置的管状构架,以及连接到构架上用于储放一个自给呼吸装置的外罩,其改进包括整合在该座椅中的座椅安全带结构,座椅安全带结构具有保护性地封闭在构架内的第一通道、以及沿靠背垫装置延伸的第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该构架内部用于活动安装靠背垫装置的安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构架包括一对隔开的槽形件,每个槽形件的横截面均为C形,并具有一对由一个后壁相连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使得每个槽形件在其前端敞开。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槽形件都具有一个横穿过侧壁的杆,该杆提供用于在靠背垫装置上的上部挂钩结构的安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槽形件都具有一个向下和向前突出的斜撑,其提供用于在靠背垫装置上的下部挂钩结构的支撑面。
6.根据权利要求3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靠背垫装置包括一对垫块,每个垫块基本上伸出槽形件之一的整个高度,并还包括一对侧垫,每个侧垫被安装在形成于相应垫块中的一个凹座中。
7.根据权利要求3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安装在槽形件的顶端的保持架,保持架之一具有一个可转动的挡板,挡板具有一个用于引导座椅安全带结构穿过的引导槽。
8.根据权利要求3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槽形件具有对称结构,使得该座椅安全带结构的第一通道可以位于任何一个槽形件中。
9.根据权利要求3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槽形件从上到下具有增大的横截面。
10.一种紧急运输工具座椅包括用于支撑一个座垫和一个靠背垫装置的构架,该构架包括一对由用于接收一个自给呼吸装置的外罩连接起来的隔开的槽形件,槽形件提供靠背垫装置的安装结构,槽形件之一具有用于细长形座椅安全带编织带的保护腔,座椅安全带编织带一端连接到一个位于该槽形件中的牵引器上,第二端连接到该构架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靠背垫装置通过与安装结构配合的夹持结构活动地连接到槽形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座椅,其特征在于,一个槽形件的顶端具有一个可转动地安装的带槽的保持架,用于引导座椅安全带编织带穿过。
13.一种座椅,具有用于支撑一个座垫和一个背部隔开的靠垫装置的管状构架,以及一个连接到该构架上用于储放一个自给呼吸装置的外罩,其改进包括整合在该座椅中的座椅安全带结构,座椅安全带结构具有沿构架延伸的第一通道、以及沿靠背垫装置延伸的第二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安全带结构包括一个横过座椅乘坐者腰部的腰部安全带部分,以及一个斜向横过座椅乘坐者上身的肩部安全带部分,以构成一个三点式安全带。
全文摘要
一种紧急运输工具座椅(10)包括一个支撑一个座垫(16)和一个靠背垫装置的构架(14)。该构架包括一对由一个外罩连接起来的隔开的槽形件(22,24),用于接收一个自给呼吸装置。该槽形件具有安装靠背垫装置的安装结构。槽形件之一具有一个用于一个细长形座椅安全带编织带(12)的保护腔,其一端连接到一个位于该槽形件中的牵引器上,第二端连接到该构架的底部。
文档编号B60N2/24GK1545457SQ02816420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3日
发明者杰里米·A·福伦卡姆, 保罗·C·博斯特罗姆, 韦恩·R·布洛克, C 博斯特罗姆, R 布洛克, 杰里米 A 福伦卡姆 申请人:H.O.博斯特罗姆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