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条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456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辐条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领域自行车中的辐条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是为进一步提高轮圈的结构强度,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以在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的辐条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辐条是利用钢质材料制成,为考虑其轻量化,因此其径宽仅为2mm(如图5所示),但仅有2mm的径宽不足以承受来自花毂的拉力及骑乘时来自轮圈的重量,因此又发展出以铝合金为材料,其重量较钢为轻,因此其辐条的径宽制为4mm(如图6所示),以承受来自花毂的拉力。而现有轮圈与辐条的设置方式如台湾专利公告第524761号“(用于盘制动器的自行车轮毂)”(详见附件一即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524761号“(用于盘制动器的自行车轮毂)”的公告文本),请参阅图7所示,在轮圈适当处开一辐条孔34,一辐条螺纹接管28穿置入该辐条孔,且辐条的一端是螺入辐条螺纹接管的轴向孔,因此为配合4mm的辐条径宽,该轮圈需开设6mm径宽的辐条孔,而随着辐条孔的扩大,使轮圈的结构强度受到影响,而在轮圈上开设大辐条孔,会使轮圈结构的强度降低,当花毂转动时,通过拉动辐条带动轮圈转动,轮圈需承受来自人及车本身的重量,以及在行进间所带给轮圈的重力,而当轮圈的结构性不佳时,此时即容易造成骑乘时人车的危险。
上述为一般现有的辐条结构,但由于此种结构不仅会容易造成轮圈的强度降低,而且也存在会造成使用安全上的顾虑等相当大的麻烦,因此整体来讲,其可说是相当不具有实用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辐条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现有的辐条结构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辐条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辐条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在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辐条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其将辐条孔设为不同内径宽度,可大大缩小辐条孔的大小,使其有效增加该轮圈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视各式花毂的使用需求,而配合使用一般的螺丝或具弯曲段的螺丝,皆可达到容易组装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个轮圈本体,在轮圈本体适当处环设有复数个辐条孔,该辐条孔具不同大小径的第一、二端,多根向花毂方向延伸的辐条及多个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每一辐条一端抵靠在轮圈第二端并具有内螺纹的一轴向孔。
前述的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多个螺丝,分别配置在辐条孔,而螺丝的螺杆端由轮圈第一端穿入,并与辐条的轴向孔相螺合。
前述的辐条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该螺丝可配合不同型态的花毂而设置一弯曲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辐条的改良结构,在轮圈本体适当处环设有复数辐条孔,利用内螺式的结构,将该辐条孔设为二端不同径宽,其较小径宽的第一端供穿置螺丝的螺杆端,而较大径宽的第二端是与辐条一端相抵靠,因此辐条的最大径宽仅需配合辐条即可,因而该辐条孔的开孔不需如现有结构需开设大辐条孔,其可有效增强轮圈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的辐条结构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固及多变,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实用新型辐条的改良结构构简单,从而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辐条结构,因为其仅是对于辐条结构做些局部的结构改变,所以结构简易,制造成本也相对减少,符合成本效益,且与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及使用实用性相比较更是物超所值,相当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
3、本实用新型辐条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上更适在实用,更能符合使用者对在辐条结构产品的需求,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佳的选择,而能够大幅提升其整体效益性,从而更为适在实用。
4、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达到实用上的功效,不仅使用方便,不需烦杂的手续,而且结构成形的加工更是简便,符合成本效益,而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适和产业界广泛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辐条的改良结构,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其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较现有的辐条结构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易,适在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在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10----轮圈 20----辐条孔21----第一端 22----第二端30----辐条 31----轴向孔40----螺丝 41----螺杆端40a---螺丝 41a---螺杆端42----弯曲段 50----花毂51----穿孔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参考图;图5是现有辐条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是现有另一辐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现有再一辐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辐条的改良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辐条的改良结构,其中主要包括一轮圈本体10,在轮圈本体10适当处环设有复数个辐条孔20,该辐条孔20具有较小内径的第一端21,及较大内径的第二端22,设有多根向花毂方向延伸的辐条30,该每一辐条30一端抵靠在轮圈10第二端22并具有内螺纹的一轴向孔31,多个螺丝40分别配置在辐条孔20,而螺丝40的螺杆端41由轮圈第一端21穿入,而与辐条的轴向孔31相螺合。
本实用新型是将螺丝40螺入辐条30的轴向孔31,而此种内螺式的结构,使该辐条孔20的孔径不需太大,其最大径宽仅需与辐条30外径相同即可;其辐条孔20两端设为不同大小径,该辐条30的径宽为4mm,而辐条孔20在与辐条30相接合的第二端22仅需设与辐条径宽相同的4mm即可,而第一端的内径宽仅需使螺杆端穿过即可,因此将辐条孔设为不同内径宽度,可大大缩小该辐条孔的大小,因而可有效增加该轮圈的结构强度。
请再参阅图3、图4所示,其可应用在花毂50,该螺丝40a可配合不同结构型态的花毂50而设有一弯曲段42,其螺杆端41a则穿入花毂50的穿孔51,而具有螺丝的螺杆端41a与具有轴向孔31的辐条30相螺合,利用该螺丝与辐条为二分别结构,无论为何种结构形态的花毂,皆相当容易组装。而图4同样是表现应用在花毂的参考图,其可视各式花毂的使用需求,而配合使用一般的螺丝或具有弯曲段的螺丝,皆可达到容易组装的目的。
另,本实用新型在骑乘时,辐条会有一拉力作用给轮圈,而现有的结构仅有螺丝以承受来自辐条的拉力;反观本实用新型,除螺丝可承受其拉力,因该辐条的一端是抵靠在轮圈,因此轮圈同时可承受来自辐条的拉力。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大小径的第一、二端,使螺丝及轮圈可同时承受来自辐条的拉力,使该部份的结构保护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螺式的结构,将该辐条孔设为二端不同径宽,其较小径宽的第一端供穿置螺丝的螺杆端,而较大径宽的第二端是与辐条一端相抵靠,因此辐条的最大径宽仅需配合辐条即可,因而该辐条孔的开孔较现有小,其可有效增强轮圈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轮圈本体,在轮圈本体适当处环设有复数个辐条孔,该辐条孔具有不同大小径的第一、二端,设有多根向花毂方向延伸的辐条及多个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辐条一端抵靠在轮圈第二端并具有内螺纹的一轴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个螺丝,分别配置在辐条孔上,而螺丝的螺杆端由轮圈第一端穿入,而与辐条的轴向孔相螺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辐条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螺丝可配合不同结构型态的花毂而设置一弯曲段。
专利摘要一种辐条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轮圈本体,在轮圈本体适当处环设有复数个辐条孔,该辐条孔具有较小内径的第一端,及较大内径的第二端,多根向花毂方向延伸的辐条,该每一辐条30一端抵靠在轮圈10第二端22并具有内螺纹的一轴向孔31,多个螺丝分别配置在辐条孔,而螺丝的螺杆端由轮圈第一端穿入,并与辐条的轴向孔相螺合。其利用内螺式结构,将该辐条孔设为二端不同径宽,其较小径宽的第一端供穿置螺丝的螺杆端,而较大径宽的第二端是与辐条一端相抵靠,因此辐条的最大径宽仅需配合辐条即可,因而该辐条孔的开孔不需开设大辐条孔,可有效增强轮圈的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B60B1/00GK2639031SQ03206108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江承勋, 艾瑞克·艾伦·泽伯格 申请人: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