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44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控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根据汽车会车时对方汽车灯亮度及时调整本车汽车灯亮度且结构简单的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通常夜间行驶汽车会车时,司机都必须用手动开关将远光灯变成近光灯,防止汽车灯太亮,刺激对方汽车司机眼睛。然而,由于手动变换车灯比较麻烦,许多汽车司机并不遵循此规则,任由远光灯强烈的灯光刺激对方,使对方司机视线模糊,从而导致许多交通事故发生。因此,现有技术已公开许多技术方案用以解决这一难题。与本专利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专利号为99212112、发明名称为“双功能会车灯光全自动变换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夜行途中相会两车都能自动转换为近光灯照明会车而会车后双方车都返回会车前各自照明灯状态行驶的双功能会车灯光全自动变换器”,可以较好地解决会车灯光刺眼的问题。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相当复杂,有光接收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电压跟随器、延迟器及两套延时器、功率放大器、继电器等,结构复杂使产品成本高、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电路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设有光感应电路,与所述的光感应电路相接有反相电路,与反相电路相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执行电路相接。
所述的光感应电路为相串联的电阻R1、光敏电阻RG。
所述的反相电路可为非门集成电路。
所述的控制电路为设有三极管V1,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接有电阻R2,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相接有电阻R3,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V2的基极相接。
所述的执行电路为与三极管V2的集电极相接的相并联的二极管D及继电器J。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虽然同样具有在两车会车时将远光灯自动变换为近光灯,避免彼此灯光刺眼,会车后自动可从近光灯变换为远光灯继续照明行驶的功能。但是,其结构却比现有技术简单很多,结构简单使成本降低、可靠性高,便于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设有光感应电路,与所述的光感应电路相接有反相电路,与反相电路相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出与执行电路相接。具体线路可如图2所示光感应电路为相串联的电阻R1、光敏电阻RG。反相电路可为非门F1、F2、F3、F4构成的非门集成电路(CMOS)。控制电路为设有三极管V1,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接有电阻R2,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相接有电阻R3,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V2的基极相接。执行电路为与三极管V2的集电极相接的相并联的二极管D及继电器J,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1与近光灯ZD1相接,常闭触点J-2与远光灯ZD2相接,整个电路还接有电容C及稳压管DW。
工作原理当两车相会时,如有远光灯照明,强光使光敏电阻RG阻值变小,使反相电路的输入为低电平,经反相电路后输出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2至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截止,三极管V2导通,继电器J得电吸合,其常闭触点J-2断开,远光灯ZD2熄灭。同时,常开触点J-1闭合,接通近光灯ZD1。当近光灯ZD1亮后,灯光变弱,光敏电阻RG阻值变大,使反相电路的输入为高电平,经反相电路后输出为低电平,通过电阻R2至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导通,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J失电,其常闭触点J-2吸合,远光灯ZD2亮,常开触点J-1断开,近光灯ZD1熄灭。调整电器元件参数,即可以控制在会车结束后才开始由近光灯自动变换为远光灯。
权利要求1.一种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设有光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光感应电路相接有反相电路,与反相电路相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执行电路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应电路为相串联的电阻R1、光敏电阻R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相电路为非门集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为设有三极管V1,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接有电阻R2,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相接有电阻R3,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V2的基极相接。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电路为与三极管V2的集电极相接的相并联的二极管D及继电器J。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会车灯光亮度自动控制器,设有光感应电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光感应电路相接有反相电路,与反相电路相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出与执行电路相接。虽然同样具有在两车会车时将远光灯自动变换为近光灯,避免彼此灯光刺眼,会车后自动可从近光灯变换为远光灯继续照明行驶的功能。但是,其结构却比现有技术简单很多,结构简单其成本降低、可靠性高,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60Q1/04GK2635447SQ0321361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3日
发明者陈立杰 申请人:王大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