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手柄、天窗升降机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手柄、天窗升降机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手柄、天窗升降机构和车辆,该旋转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卡簧和旋转支架,其中:卡簧通过手柄本体的柄杆上的槽与手柄本体卡接,手柄本体的柄杆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旋转支架套在柄杆上且卡在卡簧和凸台之间,卡簧、旋转支架和凸台共同作用限制了旋转手柄沿轴向方向的位移,使旋转手柄无法在轴向方向上产生大幅度的蹿动,能较方便地、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关紧状态下的天窗在行车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响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旋转手柄、天窗升降机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手柄、天窗升降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车辆上的天窗升降机构包括天窗升降摆臂1、升降机构主体2、升降杆3和旋转手柄4,旋转手柄4具体包括:卡簧41、垫片42、旋转支架43、弹簧44、垫片45和手柄本体46,其中:升降杆3与手柄本体46的柄杆461通过螺纹连接,卡簧41通过手柄本体46的柄杆461末端的槽与旋转手柄4卡接,垫片42位于卡簧41与旋转支架43之间,弹簧44 一端固定在旋转支架43上,另一端固定在垫片45上,垫片45与旋转手柄4是一体的。
[0003]当天窗为打开状态或将要关闭时,弹簧44处于压缩状态,弹簧44对垫片45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垫片45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垫片45与旋转手柄4是一体的,旋转手柄4也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又由于卡簧41卡接在手柄本体46的柄杆461末端的槽内,故卡簧41在旋转手柄4的带动下也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又因为旋转支架43可旋转地与升降机构主体2连接,只能旋转运动,无法上下移动,故卡簧41、垫片42和旋转支架43三者将压紧在一起,卡簧41和垫片42在行车过程中无法上下晃动;
[0004]当天窗继续关闭以加强密封效果时,升降杆3无法继续向下移动,由于升降杆3与旋转手柄4通过螺纹连接,此时旋转手柄4将向上移动,带动卡簧41向上移动,而旋转支架43无法上下移动,卡簧41和垫片42会分离,此时卡簧41与垫片42处于自由状态,又由于卡簧41与垫片42—般由金属材料制成,故这两者在行车过程中将会上下晃动并产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手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关闭状态下的天窗在行车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响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卡簧和旋转支架,其中,卡簧通过手柄本体的柄杆上的槽与手柄本体卡接,手柄本体的柄杆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旋转支架套在柄杆上且卡在卡簧和凸台之间。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窗升降机构,除了包括:升降杆、天窗升降摆臂和升降机构主体,还包括上述的旋转手柄;其中:
[0008]天窗升降摆臂分别与升降杆和升降机构主体连接;
[0009]旋转手柄的柄杆套接于升降杆的外壁,且旋转手柄的柄杆与升降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0]所述旋转手柄的旋转支架可旋转地与所述升降机构主体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置有上述的天窗升降机构;
[0012]所述天窗升降机构中的天窗升降摆臂与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连接,所述天窗升降机构中的升降机构主体与所述车辆的顶盖固定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手柄、天窗升降机构和车辆,对现有技术的旋转手柄进行了改进,卡簧通过手柄本体的柄杆上的槽与手柄本体卡接,手柄本体的柄杆的外壁设置有凸台,旋转支架套在柄杆上且卡在卡簧和凸台之间,卡簧、旋转支架和凸台共同作用限制了旋转手柄沿轴向方向的位移,使旋转手柄在天窗升降、或者从关闭状态继续关紧时,均无法在轴向方向上产生大幅度的蹿动,该旋转手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天窗在行车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天窗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窗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手柄、天窗升降机构和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手柄4,包括手柄本体46、卡簧41和旋转支架48,其中:卡簧41通过手柄本体46的柄杆461上的槽与手柄本体46卡接,柄杆461的外壁设置有凸台462,旋转支架48套在柄杆461上且卡在卡簧41和凸台462之间。通过卡簧41、旋转支架48和凸台462三者的共同作用,限制了旋转手柄4沿轴向方向的位移,使旋转手柄4无法在轴向方向上产生大幅度的蹿动,避免了异响的产生。
[0019]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手柄4还包括:垫片42,垫片42位于卡簧41和旋转支架48之间。垫片42可以较好地弥补卡簧41下表面的不规则性,避免卡簧41和手柄本体46直接接触时,由于卡簧41表面不规则导致两者无法较好地贴合。
[0020]进一步地,旋转支架48的上端设置有翻边481,旋转支架48的翻边481与垫片42贴合。旋转支架48的翻边481增大了旋转支架48与垫片42的接触面积,即使在垫片42的尺寸本身并不大的情况下,旋转支架48也能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0021]进一步地,垫片42为塑料垫片。较佳地,垫片42的材料可以选择尼龙,选择尼龙垫片的好处在于,由于该天窗升降机构的轴向方向存在着一定的设计间隙,在行车过程中手柄本体46在轴向方向可能会产生一个特别小的位移,此时垫片42从压紧状态转为松动状态甚至产生轻微的震动,但是即使产生震动,尼龙材料制成的垫片42也不会像金属垫片那样发出异响。
[0022]进一步地,在旋转支架48和柄杆461之间还可以包括:衬套47,衬套47套在柄杆461上,衬套47的内壁与柄杆461的外壁贴合,衬套47的外壁与旋转支架48的内壁贴合。衬套47与柄杆461之间构成了旋转副,有效地避免了旋转支架48与柄杆461直接接触时产生较大的摩擦与磨损。
[0023]进一步地,衬套47的下端设置有翻边471,衬套47的翻边471夹紧于旋转支架48与凸台462之间。
[0024]由于衬套47与凸台462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小的设计间隙,在某些情况下,旋转手柄4可能会向上移动一个较小的距离,若衬套47上无翻边471,则旋转支架48的下端将与凸台462直接接触,使旋转支架48和凸台462都产生较大的磨损,而衬套47上的翻边471则能将衬套47与凸台462隔开,从而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00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上提及的“上端”和“下端”的概念,是参照车辆正常使用状态下空间的上下方位来定义的。
[0026]进一步地,衬套47为塑料衬套。较佳地,衬套47的材料具体可以选择尼龙。
[0027]进一步地,凸台462为环形,此时凸台462在柄杆461的横截面上沿径向向外的一周上连续设置。当然,凸台462也可以采用间断设置的方式进行设置,只要其与卡簧41和旋转支架48配合使用能够达到限制旋转手柄4沿轴向方向的位移的目的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28]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窗升降机构,包括:天窗升降摆臂1、升降机构主体2、升降杆3,这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关结构相同之处包括:天窗升降摆臂I分别与升降杆3和升降机构主体2连接,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窗升降机构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旋转手柄4 ;其中:
[0029]旋转手柄4的柄杆461套接于升降杆3的外壁,且旋转手柄4的柄杆461与升降杆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30]旋转手柄4的旋转支架48可旋转地与升降机构主体2连接。
[0031]在具体实施时,旋转手柄4的旋转支架48可以通过一个旋转轴铰接在一起,满足其只能旋转而无法上下移动的结构要求,具体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窗升降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旋转手柄本体46的柄体463来控制升降杆3的升降,从而控制与升降杆3铰接着的天窗升降摆臂I的升降。由于卡簧41、旋转支架48和凸台462共同限制了旋转手柄4的轴向位移,无论天窗升降机构是处在升降过程中还是由关闭状态继续关紧时,旋转手柄4除了设计间隙之夕卜,无法移动更多的距离,进一步地,又由于垫片42的材料常采用尼龙或其他塑料,即使垫片42与旋转支架48松开并产生一定的震动,整个天窗升降机构也不会产生异响。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置有上述的天窗升降机构;其中:
[0034]天窗升降机构中的天窗升降摆臂I与上述车辆的天窗盖板连接,天窗升降机构中的升降机构主体2与车辆的顶盖固定连接。
[0035]进一步地,上述车辆可以为客车、轻型卡车、轿车等等。
[0036]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3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手柄,包括:手柄本体(46)、卡簧(41)和旋转支架(48),所述卡簧(41)通过所述手柄本体(46)的柄杆(461)上的槽与所述手柄本体(46)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46)的柄杆(461)的外壁设置有凸台(462),所述旋转支架(48)套在所述柄杆(461)上且卡在所述卡簧(41)和所述凸台(46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42),所述垫片(42)位于所述卡簧(41)和所述旋转支架(48)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48)的上端设置有翻边(481),所述旋转支架(48)的翻边(481)与所述垫片(42)贴合。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2)为塑料垫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支架(48)和所述柄杆(461)之间还包括:衬套(47),所述衬套(47)套在所述柄杆(461)上,所述衬套(47)的内壁与所述柄杆(461)的外壁贴合,所述衬套(47)的外壁与所述旋转支架(48)的内壁贴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7)的下端设置有翻边(471),所述衬套(47)的翻边(471)夹紧于所述旋转支架(48)与所述凸台(462)之间。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7)为塑料衬套。8.如权利要求1-3、5-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62)为环形。9.一种天窗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3)、天窗升降摆臂⑴和升降机构主体(2),所述天窗升降摆臂(I)分别与所述升降杆(3)和所述升降机构主体(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手柄(4); 所述旋转手柄(4)的柄杆(461)套接于所述升降杆(3)的外壁,且所述旋转手柄(4)的柄杆(461)与所述升降杆(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旋转手柄(4)的旋转支架(48)可旋转地与所述升降机构主体(2)连接。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窗升降机构; 所述天窗升降机构中的天窗升降摆臂(I)与所述车辆的天窗盖板连接,所述天窗升降机构中的升降机构主体(2)与所述车辆的顶盖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0J7-00GK204279013SQ201420683827
【发明者】宫辉, 王军亮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