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隔板及其安装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2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后隔板及其安装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隔板及其安装结构和车辆,该车辆后隔板包括安装在驾驶员座椅(6)后面的后隔板本体(1),所述后隔板本体包括上部(2)、中部(3)和下部(4),所述中部(3)倾斜设置以沿所述驾驶员座椅(6)的靠背延伸,所述上部(2)和下部(4)分别从所述中部(3)的上端和下端竖直延伸。所述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使用该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隔板并且所述车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因此,通过使用该车辆后隔板及其安装结构,提升了封闭的后车厢空间利用率,同时改善了隔板与周边零件的密封以及整体外观。
【专利说明】车辆后隔板及其安装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后隔板及其安装结构以及使用该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的车辆,以能提升封闭的后车厢空间利用率和改善后隔板与周边零件的密封以及整体外观。

【背景技术】
[0002]根据我国法规要求,厢式货车在最后排座位后方应安装具有足够强度的隔离装置,两人座厢式车隔离装置位于正副驾驶员座椅后面。目前在现有的车辆中,如图6所示,例如某轻型厢式客车,在正副驾驶员的座椅6’后方安装一平板状的木质隔板I’以形成隔离装置,由于隔离装置形成为平板状,而座椅6’的靠背倾斜布置,因此无论如何布置该木质隔板I’均会造成后车厢的空间浪费,在图6中可以看出,竖直布置木质隔板I’布置时,后地板72’的前部空间势必被浪费,且整体不美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隔板,该车辆后隔板能提升封闭的后车厢空间利用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该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隔板。
[0005]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后隔板,包括安装在驾驶员座椅后面的后隔板本体,所述后隔板本体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中部倾斜设置以沿所述驾驶员座椅的靠背方向延伸,所述上部和下部分别从所述中部的上端和下端竖直延伸。
[0007]优选地,所述后隔板本体由玻璃钢材料一体形成。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中车辆包括前后相接的前地板和后地板,所述驾驶员座椅设置在高于所述后地板的所述前地板上,所述后隔板本体的所述下部延伸至所述后地板的前端。
[0009]优选地,所述上部延伸至所述车辆的顶棚。
[0010]优选地,所述后隔板本体周圈设置有密封件。
[0011]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具有粘性的橡胶密封条。
[0012]优选地,所述后隔板本体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到车辆上。
[0013]优选地,所述后隔板本体上设置有安装点a、安装点b、安装点c和安装点d,所述安装点a和安装点b位于上部的两侧边缘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安装点c和安装点d位于所述下部的下侧边缘,所述安装支架分别安装到所述安装点a、安装点b、安装点c和安装点d上。
[0014]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车辆上。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后隔板设计成适应驾驶员座椅靠背而弯折的曲面,因此能够大大地提升了后车厢的空间利用率。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后隔板本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后隔板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带有安装支架的车辆后隔板本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I后隔板本体2上部
[0027]3中部4下部
[0028]5顶棚6驾驶员座椅
[0029]71前地板 72后地板
[0030]8安装支架 9密封件
[0031]11安装点a 12安装点b
[0032]13安装点c 14安装点d
[0033]I’木质隔板 5’顶棚
[0034]6’座椅71’前地板
[0035]72’后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通常是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定义的,“内、外”则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003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后隔板,该合理后隔板尤其应用厢式货车中,其包括安装在驾驶员座椅后面的后隔板本体1,后隔板本体包括上部2、中部3和下部4,中部3倾斜设置以沿所述驾驶员座椅6的靠背方向延伸,上部2和下部4分别从中部3的上端和下端竖直延伸。
[0039]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巧妙的通过采用弯折的曲面结构,把后隔板本体I分为上部2、中部3和下部4,其中,中部3能够沿驾驶员座椅6靠背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后隔板本体I能够适应座椅靠背倾斜的布置方式,并且通过竖直延伸布置的上部2和下部4,不会占用后车厢的空间,因此,大大地提升了封闭的后车厢的空间利用率。
[0040]另外,为了使车辆后隔板本体I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以及易成型的特点,因此,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车辆后隔板本体I采用玻璃钢材料一体形成,因此,当车辆受到一定的碰撞力时,采用玻璃钢材料一体形成的车辆后隔板本体I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阻碍碰撞的继续,另外,由于玻璃钢材料具有宜成型的特性,因此,制作车辆后隔板变得省时和省力。
[004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中,在例如轻型厢式客车的车辆上,车辆包括前后相接的前地板71和后地板72,驾驶员座椅6设置在高于后地板72的前地板71上,即前地板71和后地板72形成为台阶布置形式,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后隔板本体I的下部4延伸至车辆的后地板72的前端,以能更加充分的提升封闭的后车厢的空间利用率,另外,后隔板本体I的上部2则能够延伸至车辆的顶棚5,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可以非常充分的提升封闭的后车厢的空间利用率。
[0042]更具体地,为了改善车辆后隔板与周边零件的密封,S卩,使车辆的后隔板本体I与侧围钣金、顶棚以及地毯密封,同时弥补后隔板本体I与侧围钣金、顶棚以及地毯间隙不均匀,如图3和图4所示,后隔板本体I的周圈设置有密封件9,更优选地,该密封件9为粘贴在后隔板本体I的周圈上的橡胶密封条,从而方便布置。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车辆后隔板本体与车身之间可以密封的连接在一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隔音以及固定的作用。
[0043]上述介绍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件9,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密封条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密封条等,另外除了橡胶、热塑性塑料体材料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的材料也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4]另外,如图5所示,为了使车辆后隔板本体I牢固的安装在车辆内,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车辆后隔板本体I通过安装支架8安装在车辆上,因此,可以通过安装支架8把车辆后隔板本体牢固的安装在车辆内。具体地,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后隔板本体I上设置有安装点all、安装点bl2、安装点cl3和安装点dl4,安装点all和安装点bl2位于上部2的两侧边缘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点cl3和安装点dl4位于下部4的下侧边缘,安装支架分别安装到安装点all、安装点bl2、安装cl3和安装点dl4上。更优选地,安装点all与安装点bl2、安装点cl3和安装点dl4分别相对于后隔板本体I对称布置,因此,使得后隔板本体I的受力均衡,安装更加稳固。其中安装支架8可以为本领域内各种用于安装部件的支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地实施例中,安装支架8为直角架,其两个侧面均设有紧固孔,因此该安装支架8可以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车辆上。具体地,直角架的两个侧面分别通过螺栓与车辆后隔板和车辆相关部分连接。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车辆后隔板本体非常牢固的固定在车辆里,并且拆装操作方便、便于维护。
[0045]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后隔板本体I还可以通过安装支架8采用其他的固定安装方式,例如,通过安装支架8与周围零件铆接、卡接、焊接等,S卩,车辆后隔板可以通过安装支架8采用铆接等方式与周围零件固定安装,对于此类变形方式也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46]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辆后隔板本体I设计成适应驾驶员座椅靠背的弯折曲面,大大地提升了封闭的后车厢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改善了隔板与周边零件的密封以及整体外观。
[004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后隔板,包括安装在驾驶员座椅(6)后面的后隔板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板本体包括上部(2)、中部(3)和下部(4),所述中部(3)倾斜设置以沿所述驾驶员座椅¢)的靠背方向延伸,所述上部(2)和下部(4)分别从所述中部(3)的上端和下端竖直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板本体(I)由玻璃钢材料一体形成。3.—种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隔板为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后隔板,其中车辆包括前后相接的前地板(71)和后地板(72),所述驾驶员座椅(6)设置在高于所述后地板(72)的所述前地板(71)上,所述后隔板本体(I)的所述下部(4)延伸至所述后地板(72)的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2)延伸至所述车辆的顶棚(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板本体(I)的周圈设置有密封件(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9)为粘贴在所述后隔板本体(I)的所述周圈上的橡胶密封条。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板本体(I)通过安装支架(8)安装到车辆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板本体(I)上设置有安装点a (I I)、安装点b (12)、安装点c (13)和安装点d (14),所述安装点a (I I)和安装点b(12)位于所述上部(2)的两侧边缘且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安装点c (13)和安装点d(14)位于所述下部(4)的下侧边缘,所述安装支架(8)分别安装到所述安装点a(ll)、安装点b (12)、安装点c (13)和安装点d (14)上。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支架(8)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辆上。10.—种车辆,包括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为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后隔板的安装结构。
【文档编号】B60R5-00GK204279248SQ201420683350
【发明者】高文书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