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626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业的液压提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支撑轴分为可举升式和不可举升式两种。举升式的又分为空气悬架式的和带有平衡悬架的摆臂式的两种。带有平衡悬架的摆臂式的支撑轴,实际上这种摆臂式支撑轴,算不上是一种“轴”,它承受的负荷是很有限的,结构比较复杂,还没有转向功能。空气悬架式支撑轴,许多部件需进口、价格昂贵、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给用户增加了负担。用户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不高、装有钢板弹簧的可举升的支撑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使带有钢板弹簧的随动转向支撑轴在汽车的运行中即可提升又可放下的系统,即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其特征为包括液压缸、拐臂、钢丝绳或柔性绳索、挂钩、垫板凸台、触动开关、气动阀,液压缸安装在车架两侧纵梁上,拐臂固定在纵梁上,拐臂的一端与液压缸相连,另一端通过柔性的钢丝绳或其他柔性绳索与钢板弹簧的垫板凸台相连,挂钩固定在纵梁上,触动开关安装在拐臂前方,气动阀一端和挂钩相连,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拐臂将液压缸的推力转化为对支撑轴的向上的拉力,这使得液压缸在布置位置上非常方便;另外将支撑轴向上拉的构件是柔性的钢丝绳或其它柔性绳索,这样它在受力和不受力状态时,都是与支撑轴相连的,即使支撑轴在放下的状态时,其上下跳动也不会影响整个的提升系统;支撑轴在提升的状态时,亦即提升系统最大负荷时,是挂钩将支撑轴钩住,使提升系统是处于无负荷状态,这有利于延长提升系统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可升可降的目的。


图1为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图;图2为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的支撑轴处于提升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包括液压缸1、拐臂2、钢丝绳3、垫板凸台4、触动开关5、气动阀6、挂钩7,液压缸1安装在车架两侧纵梁10上,拐臂2固定在纵梁10上,拐臂2的一端与液压缸1相连,另一端通过柔性的钢丝绳或其他柔性绳索3与钢板弹簧的垫板凸台4相连,挂钩7固定在纵梁10上,触动开关5安装在拐臂2前方,气动阀6一端和挂钩7相连,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0上。
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当汽车在正常行驶状态时,参照图1所示,液压缸1、拐臂2、钢丝绳3、挂钩7、触动开关5和气动阀6等部件均处于原始状态,支撑轴8可随地面状况,作上下跳动。
当需要将支撑轴8提起时,如图2所示,首先是液压缸1推动拐臂2转动,由于拐臂2上系有一根钢丝绳3,钢丝绳3的另一端是系在钢板弹簧的垫板凸台4上,随着拐臂2的继续转动,钢丝绳3逐渐拉紧,并将支撑轴8拉到极限高度,拐臂2压到触动开关5,并发出警报,随即气动阀6打开,将挂钩7推到所需的位置,这时挂钩7与垫板凸台4之间上下有一定间隙,随着液压缸1的复原,安装有钢板弹簧9的支撑轴8下沉一定行程,并消除挂钩7与垫板凸台4之间的间隙,此时,挂钩7便稳妥地将支撑轴8钩住,随后将液压缸1和拐臂2恢复到原始位置,则提升系统的所有部件均处于无负荷状态。
当需要将支撑轴8放下时,还是将液压缸1开到最大行程,使支撑轴8再次回到极限位置,挂钩7与垫板凸台4之间,再次出现一定的间隙后,同样触动开关5发出警报,将气动阀6关闭,挂钩7被拉回到原始位置,随即将液压缸1关闭,支撑轴8慢慢落下,轮胎着地,钢丝绳3重新恢复松弛状态。
权利要求1.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其特征为包括液压缸(1)、拐臂(2)、钢丝绳或柔性绳索(3)、垫板凸台(4)、触动开关(5)、气动阀(6)、挂钩(7),液压缸(1)安装在车架两侧纵梁(10)上,拐臂(2)固定在纵梁(10)上,拐臂(2)的一端与液压缸(1)相连,另一端通过钢丝绳或柔性绳索(3)与钢板弹簧的垫板凸台(4)相连,挂钩(7)固定在纵梁(10)上,触动开关(5)安装在拐臂(2)前方,气动阀(6)一端和挂钩(7)相连,另一端固定在车架(10)上。
专利摘要随动转向支撑轴的液压提升系统的液压缸安装在车架两侧纵梁上,拐臂固定在纵梁上,拐臂的一端与液压缸相连,另一端通过柔性钢丝绳与钢板弹簧的垫板凸台相连,挂钩固定在纵梁上,触动开关安装在车架拐臂前方,气动阀一端和挂钩相连,另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拐臂将液压缸的推力转化为对支撑轴向上的拉力,这使得液压缸在布置位置上非常方便;另外将支撑轴向上拉的构件是柔性的钢丝绳,这样它在受力和不受力状态时,都是与支撑轴相连的,即使支撑轴在放下的状态时,其上下跳动也不会影响整个的提升系统;支撑轴在提升的状态时,是挂钩将支撑轴钩住,使提升系统处于无负荷状态,这有利于延长提升系统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G17/00GK2740448SQ20042001255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
发明者谷旭照, 赵国清, 金钟哲, 张平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