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680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灯,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上所配置的车灯都是普通的车灯,在夜间相对行驶时在将要错车的一瞬间,双方驾驶员为了安全错车关闭远光灯开亮近光的前照灯,会给对面行驶的司机造成很强的光刺激,眼前一片光芒,导致司机看不清前方目标,司机是凭着感觉把握方向盘行驶,在侥幸与恐惧的心态下通过这一瞬间,如果遇到障碍物或有其它情况时,就可能会造成行车事故的发生,因此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错车时存在着不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机这一问题,对机动车近光灯的蒙片进行了改进,还有的驾驶员配带了特殊的眼镜,这些作法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相互错车时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
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内容简述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其特征在于后光灯灯体采用抛物面反光照射灯,可制成圆体、半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或组合结构,在后光灯灯体的上面设置压光罩,将灯体安装在灯架上,灯架为空心,导线从空心灯架内穿过与电源连接,灯架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侧面或车前脸的左边;将后光灯连接在近光灯线路上,同时与电源连接,灯光转换开关的两个接点一个连接后光灯、近光灯,另一个与远光灯连接。
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两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将要错车时,关闭远光灯,开亮后光灯和近光灯,后光灯的光照强度比近光灯的光照强度大几倍,近光灯在后光灯的强大光照衬托下,相对削弱了很多,后光灯照射的目标正是前方驾驶员所需看到的目标,即前方相错车的位置及路况。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使机动车增加了安全系数,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图1为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线路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是这样实现的,
以下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见图1,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是由后光灯灯体1、灯架2、压光罩3、导线4组成,后光灯灯体1采用抛物面反光照射灯,可制成圆体、半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或组合结构,在后光灯灯体1的上面设置压光罩3,遮住后光灯上面的余光,可防止后光灯上面的余光射入驾驶员视线之内。将灯体1安装在灯架2上,灯架2为空心,导线4从空心灯架2内穿过与电源连接,灯架2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侧面或车前脸的左边。见图2,将后光灯1连接在近光灯线路上,同时与电源6连接,灯光转换开关7的两个接点一个连接后光灯1、近光灯5,另一个与远光灯8连接。
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用于长头机动车上时,安装在驾驶员车门的前面,低于驾驶员车门玻璃底边水平延长线的车体部位。
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用于平头机动车上时,安装在车体前脸门的右边,低于驾驶员车门玻璃底边水平延长线的车体部位。不论是长头机动车还是平头机动车,后光灯安装后都不影响驾驶员车门开到最大位置。
后光灯的光照强度与该车的一盏远光灯的光照强度相等。后光灯的照射目标为该车车身的左侧,以及这侧的路面及路边。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其特征在于后光灯灯体(1)采用抛物面反光照射灯,可制成圆体、半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或组合结构,在后光灯灯体(1)的上面设置压光罩(3),将灯体(1)安装在灯架(2)上,灯架(2)为空心,导线(4)从空心灯架(2)内穿过与电源连接,灯架(2)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侧面或车前脸的左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其特征在于后光灯(1)连接在近光灯(5)线路上,同时与电源(6)连接,灯光转换开关(7)的两个接点一个连接后光灯(1)、近光灯(5),另一个与远光灯(8)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灯,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其特征在于后光灯灯体采用抛物面反光照射灯,可制成圆体、半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或组合结构,在后光灯灯体的上面设置压光罩,将灯体安装在灯架上,灯架为空心,导线从空心灯架内穿过与电源连接,灯架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侧面或车前脸的左边;将后光灯连接在近光灯线路上,同时与电源连接,灯光转换开关的两个接点一个连接后光灯、近光灯,另一个与远光灯连接。本实用新型机动车夜间相对行驶安全错车后光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使机动车增加了安全系数,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60Q1/04GK2696924SQ200420030748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1日
发明者崔远来 申请人:崔远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