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可调乘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8924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扶拖拉机可调乘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座架,特别是一种手扶拖拉机耕作时配套使用的乘座架。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使用的手扶拖拉机乘座架普遍采用尾轮上方设置乘座的结构方式,其尾轮通过尾轮叉、尾轮内管及丝杆、螺母与尾轮外管相连,乘座通过减振弹簧钢板固定在乘座管上,乘座管固定在尾轮外管上,摇转尾轮升降手柄可调整乘座离地的高度;固定方式有二种,一种是尾轮外管直接固定在手扶拖拉机后部的旋耕机上,此种方式在旋耕作业时可乘座在乘座架上,但在犁耕、耙、耖等作业时,因旋耕机已拆除而使乘座架无处固定,机手只能步行作业,增加机手的劳动强度。另一种是尾轮外管通过固定架与主机固定连接,其作业机具旋耕机、犁、耙、耖等都安装在固定架的下方,尾轮与主机之间的距离只能以纵向尺寸最长的机具来确定,目前的手扶拖拉机普遍以犁的长度来确定尾轮与主机的距离及固定架的长度,当用旋耕机、耙、耖等纵向尺寸小的机具作业时,就显得尾轮与主机距离过大,造成转弯半径过大,不利于机手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手扶拖拉机乘座架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可靠的手扶拖拉机可调乘座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在主机上的固定架、转向升降操纵装置、尾轮、乘座管、减振弹簧钢板及乘座,乘座通过减振弹簧钢板固定在乘座管上,所述的转向升降操纵装置由尾轮叉、尾轮内管、丝杆、螺母、尾轮外管及升降手柄组成,尾轮设置在尾轮叉上,乘座管固定在尾轮外管上,在固定架与尾轮外管之间固定有乘座接头。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纵向尺寸小的机具作业时,可调短固定架来减少手扶拖拉机作业机具的轴距,减少转弯半径,提高机组的转向性能,由于轴距缩短可减少机组的转向阻力及转向操纵力,进而减少机组转向系统的磨损;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可靠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扶拖拉机可调乘座架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固定在主机8上的固定架9、转向升降操纵装置、尾轮1、乘座管5、减振弹簧钢板6及乘座7,乘座7通过减振弹簧钢板6固定在乘座管5上,所述的转向升降操纵装置由尾轮叉2、尾轮内管3、丝杆、螺母、尾轮外管4及升降手柄11组成,尾轮1设置在尾轮叉2上,乘座管5固定在尾轮外管4上,在固定架9与尾轮外管4之间固定有乘座接头10。当使用纵向尺寸较少的农机具时,可拆卸乘座接头10,直接与固定架9端面固定连接,缩短轴距,减少转向阻力,提高转向性能。图中油门手柄12和转向握手13上分别套有软塑套,使油门手柄12和转向握手13操作时质感舒适、手感好,并可以防滑、防锈,延长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手扶拖拉机可调乘座架,包括固定在主机(8)上的固定架(9)、转向升降操纵装置、尾轮(1)、乘座管(5)、减振弹簧钢板(6)及乘座(7),乘座(7)通过减振弹簧钢板(6)固定在乘座管(5)上,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升降操纵装置由尾轮叉(2)、尾轮内管(3)、丝杆、螺母、尾轮外管(4)及升降手柄(11)组成,尾轮(1)设置在尾轮叉(2)上,乘座管(5)固定在尾轮外管(4)上,在固定架(9)与尾轮外管(4)之间固定有乘座接头(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扶拖拉机可调乘座架,包括固定在主机(8)上的固定架(9)、转向升降操纵装置、尾轮(1)、乘座管(5)、减振弹簧钢板(6)及乘座(7),乘座(7)通过减振弹簧钢板(6)固定在乘座管(5)上,所述的转向升降操纵装置由尾轮叉(2)、尾轮内管(3)、丝杆、螺母、尾轮外管(4)及升降手柄(11)组成,尾轮(1)设置在尾轮叉(2)上,乘座管(5)固定在尾轮外管(4),在固定架(9)与尾轮外管(4)之间固定有乘座接头(10);采用上述结构后,当使用纵向尺寸小的机具作业时,可调短轴距,减少转弯半径,提高机组的转向性能,减少机组的转向阻力及转向操纵力,进而减少机组转向系统的磨损;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N2/04GK2744554SQ20042010798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徐章其, 何芳丽 申请人:浙江四方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