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10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幕帘气囊(curtain air bag)的前支柱调整件(front pillar trim)结构,在其中,为了在幕帘气囊折叠进入车辆的乘员舱时平顺地折叠安装有前支柱调整件的那部分,在前支柱调整件的一个安装孔内安装一个安装套筒,以防止前支柱调整件脱离,并且用以使前支柱调整件充分伸展,以展开幕帘气囊。
背景技术
通常,气囊系统是一种安全装置,其操作是这样的安装在车辆框架中的传感器感知到来自车辆碰撞的震动,并且将感知到的震动传输到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根据震动的强度来确定气囊是否展开,如果震动足以展开气囊,微型计算机向充气装置传输电信号,然后充气装置点燃一种气体而产生用以展开气囊的材料,以保护乘员。
气囊是用以保护乘员的装置,这种保护是通过防止乘员的头部和/或胸部被动地碰撞方向盘和/或挡风玻璃来实现的。虽然车辆的碰撞类型和碰撞速度各有不同,气囊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展开,这是由于从碰撞到碰撞判定的时间大约为10ms,而且从输出电信号到气囊完全膨胀的时间为30ms到40ms。
气囊系统需要具有高可靠度,因为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气囊系统必须无失误地展开,而另一方面,又必须不因其它原因而被启动。
另外,在车辆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车顶侧横轨剧烈变形并被深深地推入车辆的舱室内。由于这个原因,乘员的身体,尤其是乘员的头部会受到严重损害。为了防止该损害,沿着车辆顶部衬里的侧面设置幕帘气囊。
幕帘气囊是这样被启动的当展开幕帘气囊时,前支柱调整件不被分离。根据现有的幕帘气囊,为了在现有的幕帘气囊展开时防止前支柱调整件被分离,前支柱调整件用螺栓来安装在车辆的框架上。
然而,根据现有的用于防止前支柱调整件被分离的结构,由于前支柱调整件不是被向外侧隔开,而且在车辆中现有的幕帘气囊实际被展开时并不延展,现有幕帘气囊的平顺展开被干扰,或者前支柱调整件被从车辆框架分离,潜在地增加了对车辆中的乘员的损害。
曾有过一些提议,例如在前支柱调整件中形成槽口的结构,以及这样一种结构其中一个销子元件与前支柱调整件接合,而且一个锁眼元件与前支柱接合,从而使销子元件被插入锁眼元件,当现有的幕帘气囊被展开时,销子元件从锁眼元件中脱离,从而使前支柱调整件延展。
然而,上述的结构存在的缺点是设置了多个元件,制造工艺复杂,需要使销子元件与前支柱调整件接合,使锁眼元件与前支柱调整件接合,然后使销子元件与锁眼元件接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倾力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其中的元件数量以及制造工艺均被减少,而且安装有一个安装套筒,用以使前支柱调整件伸展一个距离,以使幕帘气囊可以被平顺地展开。
根据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目的可以用如下提供的结构来实现一种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包括被幕帘气囊致动的前支柱调整件,该前支柱调整件具有安装孔,前支柱调整件通过该安装孔而接合到车辆的框架板;以及安装套筒,该安装套筒包括本体,该本体与安装孔的一端的内表面进行表面接触,并且构造成使前支柱调整件的一侧延展到可使幕帘气囊展开的距离。
优选地,安装套筒包括形成在本体内的插入孔,紧固螺栓被紧固于该插入孔中;以及形成在本体的外周缘的锁定部分。
锁定部分包括在本体的前缘外侧形成阶梯的第一锁定部分,以及与第一锁定部分间隔设置、形成在本体后侧的第二锁定部分。
第一锁定部分具有倒圆的外端,而第二锁定部分在垂直方向向本体的外侧弯折。


通过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更为易懂,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的结构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的结构的剖视图;而图3a至图3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幕帘气囊的支柱平衡的结构的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的结构的视图,而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看图1和图2,前支柱调整件10被幕帘气囊2致动,并且具有一个安装孔12,用于允许前支柱调整件10与车辆的框架板3相接合。
前支柱调整件10包括一个安装套筒20,该安装套筒具有一个本体22,该本体与安装孔12的一端的内表面进行表面接触。根据这种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安装套筒的结构是这样的前支柱调整件10的一侧延展到一个距离,使得幕帘气囊2可以被平顺地展开。
安装套筒20具有形成于本体22中的插入孔24,一个紧固螺栓14在该插入孔中被紧固,并且安装套筒还具有一个形成于本体22的外周缘的锁定部分26。
安装套筒20优选由金属制成。这用于防止由于幕帘气囊2的操作而使安装套筒20与前支柱调整件10作表面接触并且滑动时,使安装套筒20破裂或者折断。
锁定部分26包括一个第一锁定部分26a,该第一锁定部分在本体22前缘的外侧形成阶梯。第一锁定部分26a具有倒圆的外端。
一个第二锁定部分26b与第一锁定部分26a间隔设置,并且形成于本体22的后端。第二锁定部分26b在垂直方向朝本体22的外侧弯折。
在第一锁定部分26a和第二锁定部分26b之间,本体22具有一个水平滑动长度L。
滑动长度L意味着这样一个长度,在该长度上,前支柱调整件10与本体22进行表面接触,并且在第一锁定部分26a和第二锁定部分26b之间滑动,并且滑动长度L对应于前支柱调整件10从车门密封条7分离的最大距离。
安装套筒20带着一个垫圈5而被安装在车辆的框架板2和插入孔24之间,以防止紧固螺栓4被分离。紧固螺栓4被紧固到一个螺母6之内,该螺母安装在车辆的框架板3之中。
前支柱调整件10包括一个倾斜端10a,该倾斜端朝向安装孔12端部的内侧倾斜。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的操作。
当侧面冲击碰撞发生时,或者车辆行驶过程中翻车时,车辆的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侧面冲击碰撞,并且将碰撞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未示出)。
如果传输到控制器的侧面冲击碰撞信号与对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幕帘气囊的进行启动的条件相符,则安装在车辆内的充气装置(未示出)被启动,从而供应推进气体以展开幕帘气囊,使之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室。
如此,由于推进气体的作用,幕帘气囊被延展以向外推动车顶呢(未示出),并且被展开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室,并且幕帘气囊和前支柱调整件在前支柱调整件被安装的区域被如下地操作。
参看图3a,由于幕帘气囊2的启动,前支柱调整件10受到一个来自于幕帘气囊2的扩张力,并且该扩张力被传输到前支柱调整件10。
在幕帘气囊被启动之前,前支柱调整件10的倾斜端10a被形成在安装套筒20的锁定部分26上的第一锁定部分26a所支承,而当幕帘气囊2的扩张力被施加到其上时,倾斜端10a与安装套筒20进行表面接触并且开始滑动。
在前支柱调整件10滑动时,安装在安装套筒20的插入孔24中的紧固螺栓4在车辆的框架板3中保持固定。
当前支柱调整件10滑动时,第一锁定部分26a与前支柱调整件10的倾斜端10a进行表面接触,并且在其上滑动。
如在放大图中所示,由于第一锁定部分26a具有倒圆的外阶梯,第一锁定部分26a与安装套筒20的外周缘作表面接触并在其上平顺地滑动。
与此同时,前支柱调整件10的侧面开始不断地延展,并且从门密封条7分离。
参看图3b,前支柱调整件10从图3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滑动,并且越过第一锁定部分26a,沿着本体22的外周缘朝第二锁定部分26b滑动。
在上述过程进行时,在门密封条7和前支柱调整件10之间的距离增大,幕帘气囊2通过如此扩宽的缝隙,开始被展开并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室。
参看图3c,当前支柱调整件10从图3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滑动,并且前支柱调整件10的倾斜端10a被第二锁定部分26b锁定时,前支柱调整件10停止滑动。
由于第二锁定部分26b在垂直方向被朝向本体22的外侧弯折,前支柱调整件10不会进一步滑动。
同时,由于前支柱调整件10与门密封条7分开,幕帘气囊2被平顺地展开而进入扩宽的缝隙。
由于本体22具有形成在第一锁定部分26a和第二锁定部分26b之间的水平滑动长度L,前支柱调整件10与门密封条7所分开的距离与该滑动长度L一样长,从而使幕帘气囊展开。
虽然滑动长度L并未具体确定,滑动长度L具有充分的长度,以允许幕帘气囊2可以被平顺地展开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室。
虽然为了例示的目的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实质的条件下,可能做出各种修改、增加以及替换。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中,现有的夹式安装(clip mounting)被省略了,并且当幕帘气囊展开时,前支柱调整件平顺地延展。
而且,由于在车辆组装流水线中不再需要夹式安装,缩减了制造工艺,提高了加工性能。
另外,由于当根据本发明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的结构被实际安装在车辆中时,幕帘气囊可平顺地展开进入乘员舱室,由于交通事故而产生的对乘员的伤害可以被最小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包括被幕帘气囊致动的前支柱调整件,该前支柱调整件具有安装孔,前支柱调整件通过该安装孔而接合到车辆的框架板;以及安装套筒,该安装套筒包括本体,该本体与安装孔的一端的内表面进行表面接触,并且构造成使前支柱调整件的一侧延展到可使幕帘气囊展开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其中安装套筒包括形成在本体内的插入孔,紧固螺栓被紧固于该插入孔中;以及形成在本体的外周缘的锁定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其中锁定部分包括在本体的前缘外侧形成阶梯的第一锁定部分;以及与第一锁定部分间隔设置、形成在本体后侧的第二锁定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其中第二锁定部分在垂直方向向本体的外侧弯折。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其中本体具有形成在第一锁定部分与第二锁定部分之间的水平滑动长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其中安装套筒包括安装在车辆框架板与插入孔之间、用于防止紧固螺栓分离的垫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其中前支柱调整件包括朝向安装孔的内端倾斜的倾斜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幕帘气囊的前支柱调整件结构。为了使幕帘气囊展开进入车辆的乘员舱室时能平顺地展开,安装前支柱调整件的一部分,安装套筒被安装于前支柱调整件的安装孔内,以防止前支柱调整件分离,并用于延展前支柱调整件,以充分展开幕帘气囊。
文档编号B60R21/21GK1970350SQ20051013028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2日
发明者黄珉浩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