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216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尤其是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目前,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在我国北方农村应用很普遍,一般由驾驶室、发动机、车架、车斗等构成,驾驶室有敞蓬的,也有带蓬的,除驾驶员的座位外,一般没有其他乘坐人员的座位,车斗安装在车架上,主要用来载人和载物,车斗上可安装上雨蓬用来遮风和避雨。车斗的两侧板上设有坐框,在坐框上放上坐垫就可坐人,坐框与车斗的侧板呈90°夹角横向向外固接在侧板上,因此坐框要占用一定的横向空间,同一型号的正三轮摩托车其总宽是一定的,因此使得这种正三轮摩托车后车斗的有效载货空间非常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以解决现有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载人或载货的有效空间非常有限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包括驾驶室、发动机、车架及车斗,驾驶室内有转向机构和驾驶座,车斗安装在车架上,驾驶室内驾驶座的后方设有双人后排座,车斗的两侧板上设有框形护栏,框形护栏内侧面的下端部铰接有呈框形结构的坐垫支架,框形护栏的上端面设有雨蓬支架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中框形护栏起着对装载货物限位的作用,坐垫支架铰接在框形护栏内侧面的下端部,使用时坐垫支架在框形护栏内侧呈90°方向支撑在框形护栏上,不另外占用车斗的横向空间,在正三轮摩托车总宽一定的情况下,与传统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斗相比,可增加车斗两侧板间的横向尺寸,从而显著增大了车斗的有效载货空间。同时,驾驶室内驾驶座后方的双人后排座可乘坐2~3人,总的来说也增大了载人空间。在框形护栏的上端面设有雨蓬支架安装孔,使雨蓬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大了有效载人和载货空间,坐垫支架使用方便、可靠,雨蓬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坐垫支架9与框形护栏8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驾驶室1、发动机2、车架3、车斗4、转向机构5、驾驶座6、双人后排座7、框形护栏8、坐垫支架9、支架安装孔10及防尘护板11构成,驾驶室1内有转向机构5和驾驶座6,车斗4安装在车架3上,驾驶室1内驾驶座6的后方设有双人后排座7,车斗4的两侧板上设有框形护栏8,框形护栏8内侧面的下端部铰接有呈框形结构的坐垫支架9,框形护栏8的上端面设有雨蓬支架安装孔10。

图1可看出上述转向机构5为方向盘式转向机构,从而使驾驶更加方便舒适。

图1还可看出上述驾驶室1的底板上设有防尘护板11将发动机2与驾驶室1分隔开,保证发动机的废气或灰尘不会蹿进驾驶室1。
当车斗4主要用作载人时,坐垫支架9在框形护栏8内侧呈90°方向支撑在框形护栏8上时,在坐垫支架9上放上坐垫就可坐人。当车斗4用来载货时,将坐垫支架9旋转90°而使其竖直靠在框形护栏8上,从而方便在车斗4里堆放货物。坐垫支架9与框形护栏8之间做成可反复装拆的铰接结构,当车斗4长期不用作载人时,可将坐垫支架9完全拆卸下来而不用。
权利要求1.一种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包括驾驶室(1)、发动机(2)、车架(3)及车斗(4),驾驶室(1)内有转向机构(5)和驾驶座(6),车斗(4)安装在车架(3)上,其特征是A、驾驶室(1)内驾驶座(6)的后方设有双人后排座(7);B、车斗(4)的两侧板上设有框形护栏(8),框形护栏(8)内侧面的下端部铰接有呈框形结构的坐垫支架(9),框形护栏(8)的上端面设有雨蓬支架安装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是所述转向机构(5)为方向盘式转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其特征是所述驾驶室(1)的底板上设有防尘护板(11)将发动机(2)与驾驶室(1)分隔开。
专利摘要一种客货两用正三轮摩托车,包括驾驶室(1)、发动机(2)、车架(3)及车斗(4),驾驶室(1)内有转向机构(5)和驾驶座(6),车斗(4)安装在车架(3)上,驾驶室(1)内驾驶座(6)的后方设有双人后排座(7),车斗(4)的两侧板上设有框形护栏(8),框形护栏(8)内侧面的下端部铰接有呈框形结构的坐垫支架,框形护栏(8)的上端面设有雨篷支架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有效载人和载货空间,坐垫支架使用方便、可靠,雨篷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B60N2/005GK2771069SQ20052003280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0日
发明者尹明善, 阙建 申请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