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906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尤其是 一种通过结合在固定槽的固定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的,用弹力丝的凹曲 运动而使横向杆移动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车顶行李架(Roof carrier)有助于解决汽车内部空间狭小而无法容 纳过多物件的缺点,位于汽车顶板(Roofpanel)上面的车顶行李架不 仅可以置放休闲运动用品,还可以装载货物之类的众多物件。
图1是现有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的使用例的立体图,图2 是现有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位于汽车顶板2上方的现有车顶4亍李架1包括分别 沿着汽车长度方向固定于两侧的纵向杆(sidebar) IO和其两端沿着汽 车宽度方向连接着前述纵向杆10的横向杆(Crossbar) 20。
前述车顶行李架1的橫向杆20需要根据装载货物的大小而适当地 调节其间隔距离,因此横向杆20的锁紧及解锁机制应该实现单人操作 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向韩国专利厅申请并获得专利的第060949号 专利、向美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号为US 6,779,696及US 6,131,782等 专利相继针对前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如图2所示,只要在纵向杆上失见则地排列着的固定槽12上装卸固 定件,前述横向杆即可通过移动滚轮22结合纵向杆并允许其前后移动。
然而,前述现有^J支术结构复杂,制作困难,生产成本高,在实际 使用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使用者也无法靠一人之力解锁两侧或者解锁过程复杂,横向杆的 移动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前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 单、制作容易、降低生产成本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本发明的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 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4巴位于汽车上方且分别 沿着汽车长度方向固定于两侧的纵向杆和其两端沿着汽车宽度方向连 接前述纵向杆的横向杆加以锁紧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 装置,其特征为包括下列单元内侧面具有按照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 固定槽的一对纵向杆;结合在前述一对纵向杆上并可以前后移动的横 向杆;可以在前述固定槽装卸的一对固定件;可以在前述横向杆的中 间内部把前述一对固定件连接起来的弹力丝;以及凭借凹曲前述弹力 丝而使前述固定件脱离纵向杆的隔离器。
前述隔离器包括为了可以接触前述弹力丝并把前述弹力丝推向 一侧而通过允许水平移动的方式结合在橫向杆上的一对加压单元;以
及固定在前述加压单元与弹力丝之间接触点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前述 弹力丝在受到前述加压单元的压力时可以凹曲的固定单元。
前述固定单元由固定在前述横向杆的 一对滚轮组成,前述弹力丝 受到前述加压单元的推压而凹曲到前述一对滚4仑之间。
前述加压单元包含第一弹性件并可以通过其弹性力的作用而使紧 密接触的加压单元回到隔离位置,前述第一弹性件是圈状弹簧。
前述加压单元的尾端具有可以结合前述弹力丝的凹槽。
前述固定件包含第二弹性件并可以凭借其弹性力回到固定位置, 前述第二弹性件是圈状弹簧。
如前所述,本发明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的构造 简单,只要通过结合在固定槽的固定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用弹力丝的 凹曲运动即可侵j黄向杆移动。
本发明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只需要操作某一 侧的加压单元即可使两侧固定件脱离纵向杆的固定槽并移动横向杆,
简单的操作方式允许使用者自己调整横向杆的位置。


图1是现有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的使用例立体图2是现有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仰视图4是本发明 一 实施例的加压单元与弹力丝的结合剖面;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动作状态图
12:固定槽 22:移动滚轮 32:第二弹性件 50:隔离器 62:第一弹性件
图形主要符号的说明
10:纵向杆 20:横向杆 30:固定件 40:弹力丝 60:力口压单元 64:凹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包括纵向杆10、 横向杆20、固定件30、弹力丝40及隔离器50。
如图2所示的现有锁紧装置,前述纵向杆IO在汽车上方分别沿着 汽车长度方向固定于两侧,在两个纵向杆的内侧面上按照一定间隔配 置多个固定槽12。
前述横向杆20的两端沿着汽车宽度方向与前述一对纵向杆10结 合,横向杆尾端的移动滚轮22与前述纵向杆的槽结合并可以前后移动。
前述固定件30结合在前述横向杆20的内部并可以移动,前述固 定件30与前述纵向杆10的固定槽12结合并4吏横向杆20固定在纵向 杆10上。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仰视图。
如图所示,前述固定件30突出于横向杆20的侧面,可以通过后 述的隔离器50在横向杆的内侧移动。前述固定件30包含第二弹性件 32并可以凭借其弹性力回到固定位置,前述第二弹性件32可使用圈状弹簧。
前述固定件30外柱面上的挡盘可以使其受到前述横向杆20壳体 (Housing )的拘束而^l巴移动距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下面说明弹力丝40。弹力丝40贯通前述横向杆20的中间内部并 连接一对固定件30,可以使两侧的固定件同时与固定槽12结合或脱离 并移动。
前述弹力丝40受到后述的隔离器50推压而凹曲,凹曲后凭借其 弹性而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下面对隔离器50作进一步说明。
前述隔离器50包括为了可以接触前述弹力丝40并把前述弹力 丝推向一侧而通过允许水平移动的方式结合在前述横向杆上的一对加
压单元60;以及固定在前述加压单元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前述弹力丝 受到前述加压单元的压力时可以凹曲的固定单元70。
前述加压单元60与前述4黄向杆20的两侧面结合,在前述4黄向杆 20内侧4妄触前述弹力丝40,通过加压单元60的移动而^f吏前述弹力丝 40被推向一侧。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压单元与弹力丝的结合剖面。如图所 示,前述加压单元60尾端具有可以和前述弹力丝40结合的凹槽64, 进而防止弹力丝脱离。
前述加压单元60包含第一弹性件62并可以通过其弹性力的作用 而使紧密接触的加压单元60回到隔离位置,前述第一弹性件62是圈
状弹簧。
前述固定单元70固定在前述加压单元60与弹力丝之间接触点的 相对位置,可以使前述弹力丝40承受前述加压单元60的压力而凹曲, 前述固定单元70优选地由固定在前述横向杆20内侧的一对滚轮组成。
前述固定单元70固定在前述横向杆20的内侧,可以使前述弹力 丝40受到前述加压单元60的推压而凹曲到前述一对固定单元70之间, 进而通过前述加压单元60的移动而使连接到弹力丝40的固定件30脱 离纵向杆10的固定槽12。
为了尽量降低接触前述弹力丝40时的操作噪音,前述固定单元70 优选地由 一对旋转滚轮组成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动作给予进一步说明。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动作状态图。
如图5 (b)所示,前述固定件30突出于横向杆20的尾端并固定 在纵向杆IO的固定槽12上。适当地调整连接前述两侧固定件的弹力
丝40的拉紧张力并使其紧紧拉住前述两个固定件,避免前述弹力丝40 受到隔离器的推压而凹曲时出现间隙。
如图5 (a)所示,使用者为了挪动前述横向杆20的固定位置而把 加压单元推向横向杆20的内侧时,弹力丝40将受到加压单元60与固 定单元70的影响而凹曲。
然后,连接到弹力丝40的两侧固定件30将移动到横向杆20的内 侧并脱离纵向杆10的固定槽12,进而允许横向杆20移动到目标位置; 移除加压单元上的推力后,加压单元将受到第一弹性件62的作用而回 到原来的位置,固定件30也受到第二弹性件32的作用而突出于横向 杆的尾端并与另一个固定槽12结合。
前述弹力丝40的凹曲部位应调整到允许两侧固定件30完全脱离 前述纵向杆10的固定槽12的程度,为了防止两侧固定件的移动距离 不同而导致只有单侧固定件脱离固定槽的情形发生,本发明在前述固 定件的外柱面形成了挡盘,当某一侧的固定件移动了 一定距离之后就 被前述挡盘拘束住而驱使另 一侧的固定件移动,进而使两侧的固定件 都能完全脱离固定槽。
与现有锁紧装置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加压单元60只需要在某一侧 操作即可使另 一侧的固定件也受到弹力丝作用而脱离固定槽,因此可 以通过单人单手操作方式移动横向杆。
如前所述,本发明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的基本 技术思想是通过弹力丝的凹曲运动而实现的,但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 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 常明显的,因此该变形及修改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是理所当然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可以把位于汽车上方且分别沿着汽车长度方向固定于两侧的纵向杆和其两端沿着汽车宽度方向连接前述纵向杆的横向杆加以锁紧,其特征为,包括内侧面具有按照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固定槽的一对纵向杆;结合在前述一对纵向杆上并可以前后移动的横向杆;可以在前述固定槽装卸的一对固定件;可以在前述横向杆的中间内部把前述一对固定件连接起来的弹力丝;以及凭借凹曲前述弹力丝而使前述固定件脱离纵向杆的隔离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其特征为,前述隔离器包括为了可以接触前述弹力丝并把前述弹力丝推向 一侧而通过允许水平移动的方式结合在前述横向杆上的一对加压单 元;以及固定在前述加压单元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前述弹力丝受到前 述加压单元的压力时可以凹曲的固定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其特征为,前述固定单元由固定在前述横向杆的一对滚轮组成,前述弹力丝 受到前述加压单元的推压而凹曲到前述一对滚轮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橫向杆锁紧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加压单元包含第一弹性件并可以通过其弹性力的作用而使紧 密接触的加压单元回到隔离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橫向杆锁紧装置, 其特征为,前述第一弹性件是圈状弹簧。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橫向杆锁紧装置, 其特征为,前述加压单元的尾端具有可以结合前述弹力丝的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其特征为,前述固定件包含第二弹性件并可以凭借其弹性力回到固定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 其特征为,前述第二弹性件是圈状弹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顶行李架的纵向杆与横向杆锁紧装置,该装置可以把位于汽车上方且分别沿着汽车长度方向固定于两侧的纵向杆和其两端沿着汽车宽度方向连接前述纵向杆的横向杆加以锁紧,其特征为包括下列单元内侧面具有按照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固定槽的一对纵向杆;结合在前述一对纵向杆上并可以前后移动的横向杆;可以在前述固定槽装卸的一对固定件;可以在前述横向杆的中间内部把前述一对固定件连接起来的弹力丝;以及凭借凹曲前述弹力丝而使前述固定件脱离纵向杆的隔离器。本发明构造简单,制作容易,能降低生产成本,只要在一侧操作按钮就能使两侧的固定件与纵向杆的固定槽分离并进而移动横向杆,简单的操作性允许使用者独自调整横向杆的位置。
文档编号B60R9/048GK101195361SQ20071008021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4日
发明者李天福 申请人:穆德比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