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130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刹车装置,尤其是装载机液压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装载机一般采用气动刹车系统,利用压縮空气作动力,驱动盘式刹车机构,实 现制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气动刹车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1、制动效果差。一 方面由于气动制动力不够大;另一方面,依靠盘式刹车机构的两个刹车部件的咬合制动, 在装载机载荷较大情况下,制动效果较差;2、制动性能不稳定,由于采用压縮空气为动 力,在气泵打气量波动的情况下,压缩空气的压力不恒定,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制动 性能;盘式刹车部件在频繁制动中对部件磨损大,且易产生高温致使刹车部件使用寿命 短,故障率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开发了 "装载机液压刹车系统"(ZL200520036461.0)。它 利用装载机本身的液压油为动力源,刹车制动时,通过压力油使活塞移动,活塞使作为 刹车片的多个从动片和主动片相互贴合,利用刹车片之间的摩擦力,制止驱动轴转动, 实现刹车操作。最终达到了刹车性能感稳定、制动效果可靠、刹车部件使用寿命延长的 效果。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结构较复杂、设计欠成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制动效果更好的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
本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设计加以实现 一种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包括从装载 机液压转向系统引出压力油的总管,安装在总管上的脚踏制动阀,四条分支管分别与装 载机前、后桥上的四个活塞式油缸连通,由上述活塞运动控制的四个刹车机构,以及经 轴承安装在桥体上的轮边减速器壳体,刹车机构为制动壳体与所述轮边减速器壳体固 联,油缸经油封安装在制动壳体内壁,位于油缸内的活塞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制动壳体 内、活塞的行程位置上逐一交替地设置有从动片与主动片,从动片经其上花键与桥体连 接,主动片上均布的多个卡舌卡套在制动壳体上的卡槽内,且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有转 动间隙。
上述脚踏制动阀结构是阀体上设有进油口以及分别与后桥和前桥的活塞式油缸连
通的两个出油口,且其中一个出油口与进油口位于同一竖向高度,另一出油口位于该出 油口的下方,向下移动时将进油口与两个出油口连通的阀芯设置在阀体内,脚踏板铰接 在阀体上,回位弹簧设置在阀芯与阓体底板之间;制动阀两个出油口分别经两条管路与 后桥、前桥上的油缸口连通。
本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装载机本身的液压系统的压力油特别是从转向系统引出的 压力油作为动力源,驱动刹车机构动作实现制动刹车。本刹车机构采用主动片与从动片 作为刹车片,依靠刹车片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制动。工作过程如下踩下脚踏板,制动阀 开启,压力油从阀体上的两个出油口流出,当阀芯下行时,位置在上的出油口比位置在 下的出油口先行出油,即压力油先作用于后桥上油缸中的活塞,后作用于前桥上油缸中 的活塞,最终结果是,后桥上的后轮先于前桥上前轮被制动,这样,制动作用更可靠、 更安全、更合理。压力油经进油口进入油缸,推动活塞移动,活塞压迫位于前面的第一 个从动片,使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紧密贴合,由于从动片以花健形式固定在桥体上而为 静止件,而主动片以多个卡舌(如12个)方式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安装轮胎)连接,可 以在轴向移动并半轴转动,因此,依靠刹车片之间的摩擦力而最终使轮边减速器壳体, 也即是使后轮和前轮停止转动,产生制动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 刹车性能稳定,制动效果可靠,制动作用更合理
由于采用装载机自身的液压系统的压力油采用液压制动,压力油提供的制动力足够 大,如1.5Mpa,因此,制动性能稳定,制动效果可靠;同时,由于采用多个从动片与主 动片作为刹车部件,相互之间的作用面积大,产生的摩擦力很大,强化了刹车制动性能。 由于装载机是四轮驱动,刹车时,制动作用力先作用于后轮,紧接着再作用于前轮,这 样,相比前、后轮同时制动方式,本刹车制动作用更为安全、更为合理。
2、 降低保养维护成本,减少刹车机械故障率。
刹车制动力来自于主动片和从动片之间的摩擦力,因而,作为刹车部件的主动片和 从动片的磨损很少;其次,使用过程中主动片和从动片间的磨损仅造成主动片和从动片 厚度的减少,其摩擦作用面仍保持不变,因此,刹车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与现有气动 刹车机构相比,本新型减少了刹车机构的维修工作,降低了使用成本。
3、 结构简化,设计更合理。
油缸经油封连接安装在制动壳体上,油缸位于制动壳体与桥体之间,这样,结构简
化,便于油缸安装,取消了原有的制动齿,使结构更为合理。


图1是本新型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示制动机构的结构图3图4分别是图2所示从动片和主动片的主视图5是图4所示主动片上花纹状沟槽的示意图6是图1所示溢流阀的结构图7是图1所示单向阀和储能器的结构图8是图1所示制动阀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压力油来自转向泵至转向系统的油路总管,经三通分支引出,引出支管
约为总管的1/3 1/4 口径。压力油首先经顺次安装在总管5上的溢流阀1,再经单向阀2、 储能器3、脚踏制动阀4后再经四条分支管流入前桥7和后桥8上的四个制动机构中(前、 后桥上各两个),产生制动作用。上述溢流阀和制动阀的回油口均经管路与液压油箱6连 通。
参见图2,轮边减速器壳体19经轴承17 (锥形轴承)安装在桥体10上,传动轴9 (即半轴)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固联,带动其转动,轮辋螺钉18用于安装固定轮胎用。刹 车机构为制动壳体16与轮边减速器壳体19固联,油缸11经油封13并经螺钉固定安 装在制动壳体16内壁,位于油缸11内的活塞12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位于活 塞与盖板15之间,制动壳体内、活塞的行程位置上逐一交替地设置有从动片20与主动 片21,从动片经其上花键与桥体10连接,主动片上均布的多个卡舌21b卡套在制动壳体 16上的卡槽内,卡槽的形状与卡舌相似,二者滑动配合。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均有转动 间隙。图2中箭头指示压力油进入油缸的方向。油缸11在桥体10与制动壳体16之间。 如12根复位弹簧14在圆周上均布。参见图3图4,主动片21的表面设有花纹状沟槽21a。 主动片21的钢板表面有起耐磨作用的铜复合层,即铜片镶在钢板表面。主动片21为4 片,从动片20为5片,主动片上的卡舌可为12个。主动片和从动片之间的转动间隙在 30-50丝之间。主动片上的沟槽(参见图5)用于增大摩擦以及存贮润滑油,用于散热降 温。
图8示出,脚踏制动阀的结构是阀体4b上设有进油口 (左面箭头示出进油方向)
以及分别与后桥8和前桥7的活塞式油缸连通的两个出油口 4e、 4f,且出油口 4e与进油 口位于同一竖向高度,出油口 4f位于出油口 4e的下方,向下移动时,将进油口与两个 出油口连通的阀芯4c设置在阀体4b内,脚踏板4a铰接在阀体上,回位弹簧4d设置在 阀芯4c与阀体底板之间;制动阀两个出油口4e、 4f分别经管路5b、 5a与后桥8、前桥 7上的油缸连通。
图7示出,总管5上顺次安装有单向阀2和储能器3,储能器3结构为活塞3b置 于壳体3a内,弹簧3c设置在活塞与壳体顶板之间,壳体底部设有进油管节,壳体顶部 开有排气孔3d,排气孔3d上设有止逆阀。单向阀2的出油口上设有螺纹管节,该管节旋 接在储能器3壳体底部进油管节上,即单向阀与储能器联体设置。单向阀结构为阀芯 2a位于阀体2c内,弹簧2b设置在阀芯与杆体(图7中右侧)上,弹簧使阀芯封堵在锥 形开口上。
图6示出,总管5上单向阀2前面还安装有溢流阀1:阀体上设有进油、出油通道以 及回油通道,由弹簧lb作用的滑动阀芯la封堵在进油通道与回油通道的交汇点上。螺 母lc旋接在阀体上,弹簧lb设置在螺母lc与滑动阀芯la之间。阀体上有回油口ld。 溢流阀1的回油通道以及制动阀4底部的回油口 4g均与液压油箱6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包括从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引出压力油的总管(5),安装在总管上的脚踏制动阀,四条分支管分别与装载机前、后桥(7、8)上的四个活塞式油缸(11)连通,由上述活塞运动控制的四个刹车机构,以及经轴承(17)安装在桥体(10)上的轮边减速器壳体(19),其特征是所述刹车机构为制动壳体(16)与所述轮边减速器壳体(19)固联,油缸(11)经油封(13)安装在制动壳体(16)内壁,位于油缸(11)内的活塞(12)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4),制动壳体内、活塞的行程位置上逐一交替地设置有从动片(20)与主动片(21),从动片经其上花键与桥体(10)连接,主动片上均布的多个卡舌(21b)卡套在制动壳体(16)上的卡槽内,且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有转动间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脚踏制动阀的结构 是阀体(4b)上设有进油口以及分别与后桥(8)和前桥(7)的活塞式油缸连通的两 个出油口 (4e、 4f),且出油口 (4e)与进油口位于同一竖向高度,出油口 (4f)位于出 油口 (4e)的下方,向下移动时将进油口与两个出油口连通的阀芯(4c)设置在阀体(4b) 内,脚踏板(4a)铰接在阀体上,回位弹簧(4d)设置在阀芯(4c)与阀体底板之间; 制动阀两个出油口 (4e、 4f)分别经管路(5b、 5a)与后桥(8)、前桥(7)上的油缸连 通。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动片(21) 的表面设有花纹状沟槽(21a)。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动片(21)的钢板表面有起耐磨作用的铜复合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动片(21)为4 片,从动片(20)为5片,主动片上的卡舌为12个。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总管(5)上顺次 安装有单向阀(2)和储能器(3),储能器(3)结构为活塞(3b)置于壳体(3a)内, 弹簧(3c)设置在活塞与壳体顶板之间,壳体底部设有进油管节,壳体顶部开有排气孔(3d),排气孔(3d)上设有止逆阀。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单向阀(2)的出 油口上设有螺纹管节,该管节旋接在储能器(3)壳体底部进油管节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总管(5)上单向 阀(2)前面还安装有溢流阀(1):阀体上设有进油、出油通道以及回油通道,由弹簧(lb)作用的滑动阀芯(la)封堵在进油通道与回油通道的变汇点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制动阀(4)的阀 体(4b)底部开有回油口 (4g)。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还具有液压油箱(6);所述溢流阀(1)的回油通道以及制动阀(4)的回油口 (4g)均与液压油箱(6)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装载机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包括从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引出压力油的总管,总管上安装有脚踏制动阀,与总管连接的四条分支管分别与装载机前、后桥上的四个活塞式油缸连通,由活塞运动控制的四个刹车机构,以及经轴承安装在桥体上的轮边减速器壳体,该刹车机构为制动壳体与轮边减速器壳体固联,油缸经油封安装在制动壳体内壁,位于油缸内的活塞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制动壳体内、活塞的行程位置上逐一交替地设置有从动片与主动片,从动片经其上花键与桥体连接,主动片上均布的多个卡舌卡套在制动壳体上的卡槽内,且从动片与主动片之间有转动间隙。它具有刹车性能稳定、可靠、安全,制动作用更合理的特点。
文档编号B60T1/06GK201058603SQ20072008001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
发明者平 杨 申请人:平 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