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隐形脚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135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隐形脚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设计涉及座椅脚垫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现有的车用脚垫或其他脚 垫,在脚垫前部适当位置嵌入隐形脚踏器,或其他需要隐形脚踏器独立存在的 领域。
背景技术
较长时间乘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坐在除了正驾位置以外的其他座位, 无论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近或相异,均存在以下问题
1. 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近,座椅和靠背成垂直 若大腿和小腿成垂直,鞋底整个踩在脚垫上,较舒适;
若大腿和小腿成一定角度,鞋底整个踩在脚垫上,小腿和脚之间的韧带绷直,
不舒适,时间长了会拉伤;鞋底后跟踩在脚垫上,鞋底前半部自然悬空上翘, 易麻木和疲劳,女士若穿的是细高跟鞋,更是不方便,不舒适。
2. 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近,座椅和靠背成角度(膝盖处高,落臀处低) 无论大腿和小腿成垂直或成一定角度,鞋底整个踩在脚垫上,小腿和脚之间的 韧带绷直,不舒适,时间长了也会拉伤;鞋底后跟踩在脚垫上,鞋底前半部自 然悬空上翘,也易麻木和疲劳,女士若穿的是细高跟鞋,那更是不方便,不舒 适。
3. 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异
若座椅高度比膝盖以下到脚后跟的长度高,人的整个小腿和脚处于悬空状(小轿 车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舒适,易麻木和疲劳。
若座椅高度比膝盖以下到脚后跟的长度矮,大腿和小腿必成一定角度,将鞋底 整个踩在脚垫上,小腿和脚之间的韧带绷直,不舒适,时间长了会拉伤;将鞋 底后跟踩在脚垫上,鞋底前半部自然悬空上翘,同样易麻木和疲劳,女士若穿 的是细高跟鞋,更是不方便,不舒适。
目前,以上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市场需要能解决以上问题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用隐形脚踏器。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多用隐形脚踏器由框体和内板构成,内板又分为前板和后板,后板根部与
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可进行扇状活动;前板和后板间亦釆用合页形式相
连,前板上开有内陷拉手槽,用手将拉手槽向自己身体方向抠起,前后板在中 间上方呈三角拱起,前板沿头落于框座卡槽中,起到三角固定作用,卡槽共两
个,可调节三角面斜度;将前板抬起与后板一起平置于盒中,平直时前板沿头 与框体的微凸碰卡呈阻尼状卡起。
3有益效果
能有效缓解人们由于较长时间乘车、学习、开会、办公、看电视等而引起 的腿、脚疲劳,从而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本设计适用于各种汽车、火 车、飞机、轮船、会议室、办公室、剧院、图书馆、教室、居家;结构简单, 成本低、易于加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所有附图中各相同位置标识一致)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人坐下后脚后跟着地示意图; 图4是人坐下后脚掌着地示意图5是座椅、人腿脚与地面及本设计斜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6是座椅、人腿脚与地面及本设计顶部接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嵌入汽车脚垫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l为框体,2为后板,3为前板和后板间合页形式相连,4为前板,
5为拉手槽,6为框座卡槽,7为后板根部与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 8为微凸碰卡。
具体实施方式
以汽车脚垫为例加以说明,如


图1一图7所示,本设计可将现有的汽车脚垫 进行改造,在脚垫前部适当位置嵌入多用隐形脚踏器,并保留了现有汽车脚垫 的所有作用。其中多用隐形脚踏器由框体l和内板构成,内板又分为前板4和 后板2,后板根部与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7,可进行扇状活动;前板4和后 板2间亦采用合页形式相连,前板上开有内陷拉手槽5,使用时,用手将拉手槽 5向自己身体方向抠起,前后板在中间上方呈三角拱起,前板4沿头落于框座卡 槽6中,起到三角固定作用,卡槽共两个,可调节三角面斜度;不用时,将前 板4抬起与后板2 —起平置于盒中,平直时前板沿头与框体1的微凸碰卡8呈 阻尼状卡起。
权利要求1. 一种多用隐形脚踏器,其特征是由框体(1)和内板构成,内板设置为前板(4)和后板(2),后板根部与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7);前板(4)和后板(2)间亦采用合页形式相连,前板(4)上开有内陷拉手槽(5),前板(4)沿头落于框座卡槽(6)中,卡槽共两个,平直时前板沿头与框体(1)的微凸碰卡(8)呈阻尼状卡起。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隐形脚踏器,适用较长时间呈坐态引起腿脚疲劳的人群,其特征是由框体(1)和内板构成,内板又分为前板(4)和后板(2),后板根部与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7),可进行扇状活动;前板(4)和后板(2)间亦采用合页形式相连,前板(4)上开有内陷拉手槽(5),用手将拉手槽(5)向自己身体方向抠起,前后板在中间上方呈三角拱起,前板(4)沿头落于框座卡槽(6)中,起到三角固定作用,卡槽共两个,可调节三角面斜度;将前板(4)抬起与后板(2)一起平置于盒中,平直时前板沿头与框体(1)的微凸碰卡(8)呈阻尼状卡起;本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生产。
文档编号B60N3/06GK201240302SQ20072008172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日
发明者谭铭玺, 赵晓江, 赵雪婷, 郭晓萍 申请人:赵晓江;郭晓萍;陈 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