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头的护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78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头的护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头的护盖结构。
背景技术随着经济发达,人们代步的工具"汽车"数量也日趋渐增,几乎可说是每 户家庭都有一台汽车,而目前汽车种类相当繁多,则购买者可依其需求添购较 为合适的汽车使用,而汽车设计不只是在追求美感及表面上的外观造型,而且 也应包含解决模具、治具、夹具、组装等工程上的问题,所以说造型设计只在 汽车设计过程中的一环,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汽车对现代社会而言, 不只是作为代步的交通工具而已,而且也是表达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汽车的 外观造型对消费大众而言是非常的感性,同时也是非常理性。总而言之,汽车 设计除了强调舒适性、安全性外,外观造型及内装造型的美感,才是整体过程 中,重要决定性的步骤。而由于台湾处在亚热带地区,每年平均温度高达22度以上,尤其夏天较为 闷热的温度常让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温度提高,进而使内部引擎温度升高而致使 汽车的寿命降低,是以相关业者无不竭尽所能的设计出各种降低引擎温度的结 构,防止引擎在太热的环境使得进气温度过高,或是引擎冷却水循环不良,进 而造成引擎高温而爆震。一般当汽车引擎在运转时,由于燃料燃烧所散发的热能,使得引擎室内的 温度急剧升高,因此,必须凭借冷却系统、风扇或水箱等各式散热结构予以适 当散热,以确保引擎作动的安全性与效能,然而此种冷却系统、风扇或水箱虽 可将引擎运作所散发出的热源予以排出,但热源也无法有效排出汽车的引擎盖 外,也造成温度囤积在引擎室内导致引擎寿命降低的缺失。所以,请参阅图7、图8、所示,是现有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组装后的立 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一般汽车A在引擎盖A1与车头A2位置都会开设一开 口All、 A21,而以引擎盖A1的开口 All所提供引擎的热源降低及排散的作用,所述的开口 All可当作进气口及散热口使用,当汽车A行驶途中受到风力 的吹送时,即可使低温空气由引擎盖A1的开口 All进入至引擎室内,即可使 引擎室内的热源与低温空气混合,达到降低温度的功效,而引擎的热源也可由 开口A11散出,达到排热的效果。
此外,车头A2位置的开口 A21通常会装设一水箱护罩A22,并以水箱护 罩A22通过固定胶粘固在汽车A的车头A2处,或利用螺丝B将水箱护罩A22 锁固在车头A2处,且水箱护罩A22上包含有数个肋条,而肋条一般可为横向 或纵向排列,相邻肋条间设有间隙,以提供大量空气能由间隙进入引擎室中散 热,也可使行驶中的引擎热气散发出来,达到降低及排散引擎的热源的作用。
然而,上述结构仍存在部份缺失有待改善, 一般现有引擎盖A1的开口 All 都会装设具蜂巢状护网A13的护盖A12,则通过螺丝B将护盖A12锁固在开口 All上,并在车头A2位置的开口 A21也相同利用螺丝B将水箱护罩A22锁固, 当护盖A12及水箱护罩A22损坏、破裂时,使用者在拆解步骤上繁瑣困难,相 当耗时费工,而其零件繁多成本相对提高,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再者,通过 螺丝B锁固时,螺丝B锁入尺寸小的螺孔时较不好对位锁固,且容易发生一不 小心刮到汽车A引擎盖A1上昂贵面板的情形;倘若护盖A12及水箱护罩A22 需维修时,必须将锁固的螺丝B——拆卸,进而造成维修时间增长,且螺丝B 体积小,在拆卸时更加困难。
因此,上述现有结构存在有待改良的空间,而有待从事此行业者作进一步 研发与改良,即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与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头的护盖结构, 解决现有结构引擎盖上的护盖及车头位置的水箱护罩拆解时,必须将螺丝或各 式固定构件拆解的缺失与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头的护盖结构,是在车头所具的开口处设置有护盖,且护盖表面为 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通孔周围的边框内侧设有快拆结构将护盖迅速装卸 在车头所具的开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l.本实用新型利用护盖的边框内侧设有快拆结构,而快拆结构提供不需使用手工具,即可使护盖快速在车头所具的开口进行装卸,进而达到装卸容易、组 装便利的功效。2.本实用新型利用快拆结构运用在车头前侧水箱所具的开口上的护盖,即可 使水箱的护盖不必使用手工具即可快速装卸的功效,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 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水箱护盖的立体外观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图3C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现有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8是现有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l-护盖;ll-通孔;13-滤网;12-边框;2-快拆结构;21-支 臂;24-嵌扣部;22-勾部;25-卡扣部;23-导斜面;26-拨动部;3-车头;31-开口; A-汽车;Al-引擎盖;A2-车头;All-开口; A21-开口; Al2-护盖;A22-水 箱护罩;Al3-蜂巢状护网;B-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制程,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绘图 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加说明其制程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l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 实用新型车头的护盖结构是通过快拆结构2活动装设在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上, 其中所述的护盖1表面为开设有通孔11,而通孔11周围则设有边框12,且边 框12内侧为设有具快速拆卸效果的快拆结构2,而快拆结构2为具有数个可弹 性摆动的支臂21,且支臂21末端则反向弯折为具导斜面23的勾部22,并在通孔11处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滤网13。
请同时参阅图1、图2A、图2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立体 分解图及水箱护盖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车头的护盖结构主要装设在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上,而此开口 31可为车头3引擎盖、 水箱的进气孔或任何具进气效果的进气孔,并通过快拆结构2将护盖1快速安 装在车头3引擎盖上所具的开口 31,与安装在车头3前侧水箱所具的开口 31的 护盖l上(如图l所示),在组装时,是先将快拆结构2对位车头3上所具的 开口 31,而快拆结构2的勾部22外径为大于开口 31内径,当护盖l施以加压 力组装在开口 31内时,即可使导斜面23抵持在开口 31内缘,此刻持续施以向 下挤压力时,便可使支臂21向内呈弹性摆动状态,之后护盖1的边框12则会 抵靠开口 31外表面,即可得知勾部22已卡扣在开口 31内侧呈一定位,而使护 盖1达到不需任何手工具即可快速组装的功效,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 均应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而使用者欲将护盖1拆换时,只需将车头3的引擎盖打开,即可从引擎室 内侧拆换护盖1,是先将快拆结构2的勾部22上导斜面23向内侧按压,使勾部 22的外径与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内径相同,便可施以向外挤压力,而勾部22 则会在开口 31内滑动位移,进而带动护盖1脱离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外,达 到省时省工,并不需^f吏用手工具即可进行快速卸下护盖1的功效。
请参阅图3A、图3B、图3C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 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及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 型的护盖1可使用在各种车头3的引擎盖上,是先将护盖1上快拆结构2对位 引擎盖上相对应的开口 31,而快拆结构2的勾部22尺寸为大于开口 31内径, 当护盖1的边框12施以向下加压力,即可使导斜面23顺着开口 31滑入,此外 勾部22将抵持在开口 31内》彖(如图3B所示),持续施以向下寺齐压力时,即可 使快拆结构2的勾部22在开口 31内缘挤压,进而带动支臂21向内呈弹性摆动 状态,之后护盖1的边框12则会抵靠引擎盖外表面,即可得知勾部22已卡扣 引擎盖内侧表面呈 一 定位,以此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组装配置的优越设计。
而使用者欲将护盖1拆换时,只需将车头3引擎盖打开,即可将护盖l上 的快拆结构2进行拆换,是先将快拆结构2的勾部22导斜面23向内侧按压, 使勾部22的外径与引擎盖的开口 31内径相同,便可施以向上挤压力,而勾部 22则会在开口 31内滑动位移,进而带动护盖l脱离引擎盖的开口 31外,也不需使用手工具即可进行拆卸作业,即可具有简.易拆卸、组装步骤简单、省时省 力,且扣合牢靠、装卸容易的功效。
另以,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护盖1通过快拆结构2的优越结构设计相当实用,
其可适用在各种车头3引擎盖上所具的开口 31,或车头3前侧水箱所具的开口 31上使用(如图4所示),也可使用车头3上任何具进气效果的进气孔,并提 供使用者可依其需求更换护盖1在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上,在各零件损坏、破 裂时,可不需使用手工具即可快速拆卸护盖1更换的功效,而其主要结构并非 限定快拆结构2的结构设计,其仅在达到装卸简单、组装容易的功效即可,进 而具有省时、省力,便于大量制造的效用。
再者,上述说明的快拆结构2是可将护盖1装设在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上, 其快拆结构2也可进一步在边框12 —侧设有可嵌入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内侧 的勾部22,并在远离勾部22的另侧设有可嵌扣在开口 31内预设凹槽的嵌扣部 24(如图5所示),在组装在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时,为先将嵌扣部24嵌入 开口 31内预设的凹槽呈一定位,之后再将快拆结构2的勾部22卡扣在开口 31 内侧表面呈一定位,在拆卸时只需扳动勾部22即可将护盖1拆卸。
另以,所述的快拆结构2也可进一步设有呈半圓状的卡扣部25,并在卡扣 部25末端延伸有拨动部26 (如图6所示),在组装或拆卸护盖1在开口 31内 时,只需扳动拨动部26使卡扣部25装上或卸下开口 31预设的凹槽即可,而此 拨动部26为可露出在开口 31内侧表面外提供方便操作的作用,上述只是快拆 结构2的结构变化,并非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快拆结构2结构方式,只需达到使 护盖1不需使用手工具即可快速装卸开口 31的结构即可,故举凡可达成本实用 新型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合予陈明;而上述的快拆结构2结构为可分别应用在引擎盖的开口 31护盖1使 用,与车头3前侧水箱所具的开口 31护盖1使用或任何具进气效果的进气孔上 护盖l使用。
又,上述的护盖1外形可依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外形设计,可为方形、圆 形或几何形状,并可依使用者需求配合车形做变化设计,依据车形做形式、颜 色、材质的改变,而创设出独特的造型,可增加进气、排热的功效,并可增加 车辆整体外形的视觉美感效果,并具有形式、颜色、材质等变化的新奇视觉观 感,吸引众人目光,如利用其它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在本 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是以,本实用新型车头的护盖结构在使用时,可解决现有的缺失为
1. 本实用新型利用护盖1的边框12内侧设有快拆结构2,而快拆结构2提 供不需使用手工具,即可使护盖1快速在车头3所具的开口 31进行装卸,进而 达到装卸容易、组装便利的功效。
2. 本实用新型利用快拆结构2运用在车头3前侧水箱所具的开口 31上的护 盖1,即可使水箱的护盖1不必使用手工具即可快速装卸的功效,进而提升本实 用新型的适用性。
3. 本实用新型利用护盖1的形状、颜色、材质的变化设计可配合不同车形的 开口31作变化,可增进引擎盖加装护盖1后的视觉美感。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 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头的护盖结构,是在车头所具的开口处设置有护盖,且护盖表面为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通孔周围的边框内侧设有快拆结构将护盖迅速装卸在车头所具的开口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头的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盖的通孔 处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滤网。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头的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盖装设在 车头的开口内,而所述的开口是引擎盖或者水箱上的进气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头的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拆结构具 有数个可弹性摆动的支臂,且支臂末端则反向折弯形成可卡扣开口内侧表面的 勾部,而勾部上设有可扳动的导斜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头的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拆结构是 在边框一侧设有可嵌入车头所具的开口内侧的勾部,并在远离勾部的另侧设有 可嵌扣在开口内预设凹槽的嵌扣部,所述的嵌扣部能够嵌入开口内预设的凹槽 内定位,而所述的勾部能够卡扣在开口内侧表面而定位 。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头的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拆结构设 有可嵌入车头所具的开口内预设凹槽的卡扣部,而卡扣部末端露出在开口内侧 则设有可供扳动的拨动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头的护盖结构,尤指可使车头上的护盖具有简易快速装卸的快拆结构,是在车头的引擎盖、水箱或任何具进气效果的开口处设置有护盖,且护盖表面为开设有通孔,而通孔周围的边框内侧则设有快拆结构,在装卸护盖时,可利用快拆结构将护盖迅速装卸在车头所具的开口处,进而达到不需使用手工具进行装卸即可具有组装快速、便利的功效,同时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及可配合车型做护盖的形状、颜色、材质的变化设计,可增进引擎盖加装护盖后的视觉美感。
文档编号B60R19/52GK201132513SQ20072019441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8日
发明者隋远大 申请人:隋远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