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油门控制机构、油门控制装置和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78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的油门控制机构、油门控制装置和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 一种包括该机动车油门控 制机构的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该油门控制装置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机动车 一般设有油门控制装置和刹车装置。现有的机动车大多独立地 设置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驾马史员通过踩踏其右下方的两个踏板来实现对机动车的控制当踩下制动,务板时,实现刹车;踏下加速踏板时,增大节 气门开度,实现对发动机的加油。在现有的油门控制装置中,在加速踏板的后面釆用不同的机构对发动 机的节气门进行控制,有的采用拉线机构,有的采用踏板推杆机构,还有 的采用传感器系统进行控制。前两者属于机械式控制,后者属于较先进的 电子式控制。当驾驶员用脚以不同程度踩踏加速踏板时,借助于设置在加 速踏板后面的部件可控制发动机节气门的开度,由此控制进入发动机内的 油量并实现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控制。由于机动车的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均设置在驾驶员的右脚下方,慌乱 中驾驶员很容易发生误操作,例如,在需要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误将加速踏 板当作制动踏板踩下,由此产生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另外,当机动车高速行驶时, 一旦遇到前车紧急刹车,后面的车辆需 要立即作出反应。如果驾驶员能够及时刹车,便可以避免后车发生追尾事 故。在这种情况下,哪怕驾驶员能够将刹车时间提前十分之一秒,都有可 能避免一场交通事故的发生。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油门控制装置和刹车装置, 在上述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必须迅速将其右脚从加速踏板转移至制动踏板,这种动作往往需要延迟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于避免交通事故来说往往 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上述缺陷,有人对机动车的油门及刹车机构进行了 一些改进。在89204091.2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采用了一种机动车刹车、加速 踏板一体化的装置。该装置把一中空的加速踏板套装在制动踏板的外面, 脚加速,备板的铰接轴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弧形中部,将剎车、油门两块踏板 集于一起,由一只脚操纵,可联动,可分动,脚踏下去,油门減小、刹住 车,脚松开,在回位弹簧作用下,油门加大,制动踏板、加速踏板恢复原 位。采用该装置可免去危急情况刹车时,脚由加速踏板上移到制动踏板上 的时间。在200420020266.4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采用了另外一种机动车油 门和刹车踏板,这种踏板将油门和刹车控制装置集成于一个踏板上。踏板 的上方为油门控制部位,踩下后可完成向机动车供油;踏板的下方为刹车 控制部位,踩下后可使机动车减速、刹车。踏板的中间有一固定于机动车 的轴,踏板围绕其转动。上述改进无疑都有利于减少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移动脚掌的时间。但 是,将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合并为一块踏板,仅靠一只脚进行操作,同时 考虑到多数驾驶员的习惯动作,上述技术方案仍然解决不了驾驶员误操作 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对机动车的 油门控制装置作进一步改进。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包括操纵 部件和传递部件,所述传递部件分别与所述操纵部件和用于改变节气门开 度的节气门控制单元相联,使得所述操纵部件的运动可经由所述传递部件 传给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以改变节气门开度,其中,所述操纵部件i殳置在 驾驶员的大腿或者膝盖部分可触及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操纵部件设置在驾驶员的大腿或者膝盖部分的外侧,使 得驾驶员通过右腿向右侧摆动或左腿向左侧摆动能够使所述操纵部件运 动。这样,驾驶员用大腿或膝盖部分操纵所述操纵部件,并经由所述传递 部件将油门控制动作传给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以改变节气门开度,从而实 现对发动机进油量的控制。并且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油门控制机构既 可用于左侧驾驶的车辆,也可用于右侧驾驶的车辆。在本实用新型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可包括与所述传递部件相连的机动车加速踏板。在本实用新型的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包括在传统 机动车加速踏板下游与所述传递部件直接相连的用于直接改变节气门开度 的部件。优选地,所述操纵部件设计成可绕一轴线旋转。在此,所述操纵部件 优选为杆状件,其上端位于驾驶员的大腿或膝盖部分附近以便于被操纵, 下端与所述传递部件相连。杆状的操纵部件可以是整体式结构,也可设计成可折叠或可伸缩的。 这样当车辆未行驶时可将操纵杆折叠或收缩起来,从而不影响驾驶员的进出车辆或在车辆内的其它活动。优选地,所述操纵部件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上,从而可随座椅一起前后 调整,保持与大腿或膝盖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利于被操纵。所述传递部件可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不发生伸缩变形的拉线机构。优选地,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鲍顿拉索(Bowden cable)沖几构。所述传递部件也可包括任何形式的可将所述操纵部件的运动转换成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的最终所需的运动的连杆机构或连杆-拉线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形式中,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随所述操纵部件转动的传动轴和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相连而另一端与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相连的在长度方向上不发生伸缩变形的柔性拉线。优选地,所述传动轴设计成长度可变的或可相对于一固定位置前后移动的,从而可适应所述操纵部件在前后位置上的变化。优选地,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杆件部分和可相对于该第一杆件部分沿 轴向滑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第二杆件部分,所述第二杆件部分通过所述柔 性拉线与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一杆件部分可固定在车辆座椅 上,所述第二杆件部分可固定在机动车底板上。优选地,所述第 一杆件部分和第二杆件部分通过键槽配合形式接合, 从而实现沿轴向的相对滑动以及阻止绕轴向的相对转动。当然,也可采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已知的任何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这种要求的运动。除了机械式的结构外,所述传递部件也可以是电子控制式的。例如, 可为所述操纵部件设置电子传感器,将所述传递部件构造成包括可控制所 述节气门控制单元的动作以改变节气门开度的电子控制器。这样,所述电 子传感器检测所述操纵部件的动作尺度并转化为电信号传给所述电子控制 器,再由该电子控制器通过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控制节气门开度。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还通过一种包括所述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的机 动车油门控制装置来实现,即在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的基础 上结合可改变节气门开度的节气门控制单元,例如加速踏板或加速踏板下 游的用于直接改变节气门开度的部件,构成可用驾驶员的大腿或膝盖部分 才喿作的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由于将油门控制装置的 控制末端从驾驶员的脚掌改为大腿或膝盖部分,因而驾驶员可通过身体的 两个不同部位对加油与刹车分别进行控制。例如,在正常行驶时,驾^^员 可依靠右脚控制刹车,而依靠右侧大腿操作操纵杆控制加油量。由于脚掌 与大腿的运动方向完全不同, 一个是上下运动, 一个是左右运动,故而两 者不易发生混淆。这样就可从根本上防止驾驶员的误操作。此外,在驾驶 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的脚掌只分管刹车,可以始终放在制动踏板附近,因 此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立即将车刹住,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某些交通事故 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既可用于现有车辆的改造,即在不 拆除现有加速踏板的情况下,将所述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直接与加速踏板相连;又可用于新车设计,即取消现有的加速踏板,将所迷机动车油门控 制机构与加速踏板下游的用于直接改变节气门开度的部件相连。因此,本 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油门控制装置的机动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l所示的实施例在操纵杆被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的另 一 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两根轴在相互套接状态下沿A-A线的横剖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为 1操纵杆,2操纵杆折叠转动轴,3限位挡块,4操纵杆枢转轴,5操 纵杆支架,6操纵杆挡板,7油门拉线,8油门拉线外皮,9油门拉线固 定座,10加速踏板,11制动踏板,12驾驶员座椅,13驾驶员右腿,14前 传动轴,15轴承,16后传动轴,17摆杆,18油门拉线,19定滑轮,20 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的 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l所示,该实施例以左驾驶车辆为例,在驾驶员的右腿13旁边设 有操纵杆1,该操纵杆1的上端部位于驾驶员座椅12的右前方靠近驾驶员 右大腿外侧的部位。操纵杆1通过操纵杆枢转轴4可枢转地安装在操纵杆 支架5上,而操纵杆支架5固定在驾驶员座椅12上,由此操纵杆l可随着 座椅一起前后移动。在该实施例中传递部件采用拉线机构,在此为鲍顿拉索机构。如图所 示,该机构包括类似于自行车的钢丝闸线的油门拉线7,油门拉线7可由 多股钢丝组成,在长度方向上不会发生伸缩变形,其外面包覆油门拉线外 皮8,油门拉线外皮8具有一定的柔性,在长度方向上也不发生伸缩变形。 油门拉线7的一端连接在操纵杆1的下端,另一端与加速踏板10的背面相连。外皮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操纵杆支架5和油门拉线固定座9上。在操 纵杆1的下部设有限位挡块3,其可对操纵杆1的摆动范围进行限制。当驾驶员的右腿外摆推动操纵杆l摆动时,油门拉线7被拉动,由此 带动加速踏板10下移,使油门加大。当驾驶员回摆右腿时,加速踏板IO 上移,油门收回。此处拉线机构不限于鲍顿拉索,例如,也可省去外皮8而用绷紧的拉 线通过变向机构如定滑轮直接将操纵杆1的下端与加速踏板背面相连。在图l所示的实施例中,操纵杆l被设计成可折叠的形式,即操纵杆 1分成上下两部分,通过操纵杆折叠转动轴2将这两部分铰接在一起。当 操纵杆l折叠时,其上部靠在限位挡块3上。图2示出操纵杆1被折叠后 的状态。尤其在操纵杆设在驾驶员右侧的情况下对于右驾驶车辆而言,采 用折叠式的结构有利于驾驶员出入座椅,另外也可避免妨碍驾驶员在车内 的其它活动。显然,将操纵杆l设计成伸缩式的也同样可实现该效果。当车辆正常行驶时,驾驶员的右脚放在制动踏板ll附近,其右腿可灵 活摆动,通过用大腿或膝盖部分对操纵杆l进行控制,实现油门的加油和 收油。由于驾驶员的右脚始终位于制动踏板11附近,遇到紧急刹车的情况, 驾驶员可迅速作出反应,使车辆及时停住。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油门控制机构与车辆中现有的加速踏 板相连,这种结构形式适合于对现行车辆的改造。对于新车辆设计来说, 也可取消加速踏板10,将油门拉线7与加速踏板下游的用于直接改变节气 门开度的部件相连,通过油门拉线7直接控制发动机的进油量。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传递部件为连杆-拉线机构。连杆由前传动轴14 和后传动轴16套接而成,这两#>轴可相对伸缩,但不能相对转动。前传动 轴14的一端与操纵杆1的下端连接,从而可随操纵杆1的枢转而转动。后 传动轴16的一端与摆杆17相连,该摆杆17的末端连接油门拉线18,油 门拉线18通过定滑轮19与加速踏板10背面相连。后传动轴16通过轴承15固定在车厢底板上,轴承15可使用能够在轴向双向限位的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等),且轴承15的内圏与后传动轴 16是过盈配合,从而使后传动轴16只可转动而不发生轴向移动。为了使前传动轴14和后传动轴16可相对滑动而不能相对转动,在该 实施例中采用键槽式配合。例如,在前传动轴14末端的外壁上沿径向安装 定位销20,如图4所示,后传动轴16的内壁与前传动轴14的外壁相配合, 且在后传动轴16的内壁上设置与定位销20的位置、大小相适应的轴向凹 槽,定位销20可在该凹槽内沿轴向滑动,但限制前传动轴14和后传动轴 16发生相对转动。在该实施例中,操纵杆l的枢转轴线是前、后传动轴的轴向中心线, 即其能够以前传动轴14和后传动轴16为轴枢转。仍可将操纵杆1固定在 车辆座椅12上,操纵杆挡板6使前传动轴14和操纵杆1 一起随同驾驶员 座椅12前后移动。同上所述,该实施例中的操纵杆1也被设计成折叠式或伸缩式的结构。在车辆行驶时,例如,当驾驶员的右腿外摆推动操纵杆l摆动时,操 纵杆l的枢转带动前、后传动轴一起转动,使得摆杆17枢转,从而拉动油 门拉线18,由此带动加速踏板10下移,使油门加大。当驾驶员回摆右腿 时,加速3喬板10上移,油门收回。同样,也可将油门拉线18直接与加速踏板下游的用于直接改变节气门 开度的部件相连以进行油门控制。除上述形式的连杆-拉线机构外,能将操纵杆1的运动传递到加速踏板 或用于直接改变节气门开度的部件的其它机构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例如其它形式的连杆机构或连杆-拉线机构。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包括操纵部件和传递部件,所述传递部件分别与所述操纵部件和用于改变节气门开度的节气门控制单元相联,使得所述操纵部件的运动可经由所述传递部件传给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以改变节气门开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部件设置在驾驶员的大腿或者膝盖部分可触及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 纵部件设置在驾驶员的大腿或者膝盖部分的外侧,使得驾驶员通过右腿向 右侧摆动或左腿向左侧摆动能够使所述操纵部件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 气门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传递部件相连的机动车加速踏板。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 气门控制单元包括在传统机动车加速踏板下游与所述传递部件直接相连的 用于直接改变节气门开度的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迷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操纵部件可绕一轴线枢转。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操纵部件是杆状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 纵部件设计成可折叠或可伸缩的。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操纵部件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传递部件包括在长度方向上不发生伸缩变形的拉线机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鲍顿拉索机构。
11、 根据权利要求l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包括将所迷操纵部件的运动转换成所述节气门控制 单元的最终所需的运动的连杆机构或连杆-拉线机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随所述操纵部件转动的传动轴和一端与所述传 动轴相连而另一端与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相连的在长度方向上不发生伸缩 变形的柔性拉线。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传动轴设计成长度可变的或可相对于一固定位置前后移动的。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传动轴包括第一杆件部分和可相对于该第一杆件部分沿轴向滑动但不能相 对转动的第二杆件部分,所述第二杆件部分通过所述柔性拉线与所述节气 门控制单元相连。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 一杆件部分固定在车辆座椅上,所述第二杆件部分固定在机动车底板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 一杆件部分和第二杆件部分通过键槽配合形式实现接合。
1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操纵部件包括电子传感器,所述传递部件包括可控制所述节 气门控制单元的动作以改变节气门开度的电子控制器。
18、 一种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中 任一 元。
19、 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动车油 门控制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包括操纵部件和传递部件,所述传递部件分别与所述操纵部件和用于改变节气门开度的节气门控制单元相联,使得所述操纵部件的运动可经由所述传递部件传给所述节气门控制单元以改变节气门开度,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设置在驾驶员的大腿或者膝盖部分可触及的位置,使得驾驶员能够用大腿或膝盖部分控制所述操纵部件的运动,进而控制机动车发动机的进油量,由此驾驶员的脚掌可专门控制刹车,从而既能提高刹车速度又能解决驾驶员误将油门当成刹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所述机动车油门控制机构的油门控制装置和包括该油门控制装置的机动车。
文档编号B60K26/00GK201099180SQ20072019365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
发明者熊振华 申请人:熊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