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柔性的防护篷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8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柔性的防护篷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具有柔性的防护篷、巻轴、 支架以及所述防护篷的沿退巻方向处于前面的端面边缘,其中所述防 护篷能够巻绕和退巻地保持在所述巻轴上,所述巻轴能够转动地支承 在所述支架中,所述支架以其对置的侧面区域能够沿所述防护篷的巻 绕或退巻方向纵向移动地在固定的导向装置中导引,并且所述防护篷 的前面的端面边缘在所述防护篷的至少部分退巻的状态中保持位置固 定。
背景技术
一种所述的保护装置通常作为遮阳巻帘是众所周知的。所述保护 装置具有柔性的防护篷,所述防护篷以一个端部保持在能够转动地支 承在一个外壳中的巻轴上。所述防护篷的另一个自由端部则位置固定 地得到固定。用作巻轴的支架的外壳以其对置的侧面区域能够纵向移 动地在导轨中导引。在所述外壳移动时,在一个端部上保持位置固定 的防护篷必然从所述巻轴上退巻或者巻绕在该巻轴上。此外,为所述 巻轴配设了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沿巻绕方向向所述巻轴加载转矩。 在所述防护篷的对置的侧面边缘和所述导引外壳的导轨之间留有缝 隙,所述保护装置没有为该缝隙提供遮阳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 置实现了改进的保护作用。
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即至少在所述支架的移动长度上 为所述对置的側面区域分别配设至少一个柔性的遮盖型材,所述遮盖 型材位置固定地平行于导向装置延伸并且横向于移动方向朝所述防护 篷的中心伸出,使得所述遮盖型材至少部分地盖住所述防护篷的相应 的侧面边缘以及所述支架的相应的侧面区域。所述遮盖型材的柔性能 够在所述支架的侧面区域的相应的当前位置的范围内调整所述遮盖型 材并使其暂时偏移,从而在所述支架的移动过程中也保持相应的遮盖。 按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适合于将所述保护装置用在汽 车中并且在那里尤其用作汽车车窗玻璃或玻璃顶盖的遮阳装置或遮光 装置以及用作货舱保护装置,用于要么大致水平地遮盖货舱,要么用 于能够大致垂直地将货舱与乘客车厢隔开。每个遮盖型材可以构造为 单构件或多构件的。对于按本发明的功能来说,以下做法就已足够,
将相应的遮盖型材配设给所述支架的相应的侧面区域以及所述防护篷 的相应的侧面边缘。但是也可以如此构造所述遮盖型材,从而从两面
面^行遮』。所述支架连同其侧面区i可以"造为封闭的外壳,尤其 构造为盒式外壳,或者构造为敞开的支架,所述敞开的支架具有优选 杯状的形状稳定的侧面区域以及在所述侧面区域之间的刚性的横向连 接部。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为所述防护篷的前面的端面边缘和/或所 述防护篷的侧面边缘配设用于位置固定地固定所述防护篷的夹紧件, 所述夹紧件为至少暂时释放所述端面边缘或者侧面边缘构造为能够松 开的。所述夹紧件一方面可以用于在所述支架的移动过程中并且由此 在所述防护篷的巻绕或退巻过程中固定所述防护篷的前面的端面边 缘。作为补充方案或替代方案,所述夹紧件用于在部分或完全拉出的 状态中将所述防护篷保持拉紧,方法是所述夹紧件传力连接地固定所 述防护篷的相应的侧面边缘。
在本发明的另 一种设计方案中,将所述夹紧件在空间上配设给所 述遮盖型材。夹紧功能和遮盖功能可以集成在一个共同的型材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的遮盖型材集 成在相应地沿位置固定的导向装置延伸的双唇型材中,所述双唇型材
和所述防护篷的所属的侧面边缘,其中两条唇臂构造为可弹性变形的。 根据所述保护装置是布置在汽车客舱的边界的区域中如汽车车窗玻璃 的区域中还是布置在玻璃车顶中还是如在货舱盖板或货舱隔离件上的 情况一样基本上在中央布置在汽车客舱中,"在上侧和下侧,,这个表 述-如此前已解释的一样-也可以#1 "在外側和内侧"所取代。以相同的 方式,也可以使用"在前面和背面"这个概念,如果在汽车客舱内部 的布置通过一种这样的表述更容易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所述唇臂的弹性可变形性能够使其与所述支架的相应的移动相匹 配,方法是所述唇臂在所述支架的相应的侧面区域的当前位置的高度 上有弹性地撑开并且在所述支架朝一个或另一个方向继续运动之后又 相应地闭合。
优选所述双唇型材构造为弹性体空心型材,该弹性体空心型材除 了两条唇臂之外还设有一体成形的、位置固定地得到保持的紧固型材。 所述双唇型材优选构造为单构件的。至少在所述唇臂的区域中,所述 空心型材构造成敞开的,即所述唇臂没有形状配合或材料连接地彼此 相连接。所述紧固型材能够位置固定地固定所述双唇型材。在一种优 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型材保持在用于使支架纵向移动而进行导 引的导轨型材的槽中,所述导轨型材固定在汽车上并且由此得到位置 固定。所述双唇型材的单构件性能够实现筒单且成本低廉的制造。弹 性体材料的使用保证唇臂的必要的柔性以及所期望的弹性复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双唇型材的两条唇臂平行于 用于所述支架的所属的侧面区域的导向装置延伸,并且构造为弹性的 且柔性的,使得其能够围绕着所述支架的侧面区域的外壳区段撑开并 且至少以线性的接触紧贴着所述外壳区段。所述唇臂由此相应地在一 个区域中敞开,所述支架的相应的侧面区域相应地处于该区域中。代 替线性接触,面状的接触也为"至少以线性的接触,,这个表述所包括。 重要的是遮盖功能,而在所述唇臂紧贴着所述外壳区段时没有引起大 的摩擦阻力,所述摩擦阻力阻碍了所述支架的移动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唇臂在未承受负荷的静止位 置中彼此挤压并且在所述防护篷的侧面边缘处于所述唇臂之间时向该 侧面边缘施加附着力,从而向该侧面边缘向里施加夹紧作用以及尤其 施加支持功能,以防止横向于拉出方向的运动。因为在所述支架的两 侧并且由此也在所述防护篷的两侧分别设置了双唇型材,所以所述防 护篷的两个侧面边缘被夹紧,从而在拉出的状态中防止所述防护篷下 垂或起皱。有利的是,所述防护篷尤其在出现较大的温度波动时可以 沿横向方向收缩不损坏防护篷,因为它在侧面没有形状配合连接地而 仅仅传力连接地得到保持。限制所述唇臂的这种夹紧力,使得所述防 护篷的侧面边缘在相应的收缩过程中可以沿4黄向方向滑动。所述防护 篷的侧面边缘的夹紧尤其在所述防护篷用作在货舱和乘客舱之间能够
大致垂直撑开的隔开结构的情况下使得所述防护篷可以为伸入该防护 篷中的物品形成支持功能。所述唇臂由此形成本发明意义上的夹紧件, 其中所述夹紧功能不仅沿纵向方向而且沿横向方向固定着所述侧面边 缘。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用于巻轴的支架包括一个外 壳,在侧面区域中的外壳区段集成在该外壳中,并且该外壳在横截面 中看朝两侧呈楔形展平。所述外壳的展平的区域实现了作用于所述双 唇型材的唇臂的楔形作用,其中一个展平部位用于在一个纵向移动方 向上产生楔形作用,并且另一个展平部位用于在相反的纵向移动方向 上产生楔形作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从权利要求以及从下面对本发明优选的 实施方式所作的说明中获得,在此借助于附图示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
方式。其中
图1是在汽车的玻璃车顶区域中的按本发明的保护装置的一种实 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按图1的保护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用于类似于图1和2的保护装置的巻轴的外壳,
图4是保护装置的类似于图3的另一个外壳,
图5是按本发明的保护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在防护篷的侧面 边缘的夹紧区域中的部分区域的示意图,
图6是按图5的保护装置的在用于接纳用于图5所示的防护篷的
巻轴的外壳的区域中的示意图,
图7是按本发明的保护装置的类似于图5和6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并且
图8是用于按本发明的保护装置的类似于图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的外壳。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图1的轿车1的形式的汽车在车顶区域中具有车顶开口,该车 顶开口通过玻璃车顶2封闭。为了尽管存在玻璃车顶2还能够为车内 乘客提供遮阳保护,设置了保护装置3,该保护装置3在汽车内部大致 平行地布置在玻璃车顶2的下方。
如借助于图2示意示出的,所述保护装置3在汽车1的车身支承 结构的对置的侧面的车顶框架的区域中具有两个导向型材9,所述导向 型材9固定在侧面的车顶框架上并且由此相对于汽车1位置固定地进 行布置。所述导向型材9至少基本上在所述玻璃车顶2的长度上沿汽 车纵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对置的导向型材9彼此平行定向。在所述 导向型材9之间沿汽车横向方向并且由此横向于所述导向型材9的纵 向伸长方向延伸着盒式外壳7,该盒式外壳7用作巻轴6的支架,所述 巻轴6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盒式外壳7中。在所述巻轴6上能够巻 绕和退巻地保持着防护篷形式的柔性的表面结构。所述防护篷的长度-沿汽车纵向方向看-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有待遮盖的玻璃车顶区域 的长度。所述防护篷4的宽度稍小于所述导向型材9彼此间的间距。 所述防护篷4的端部区域以原理上公开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巻轴6上。
域5设置在所述防护篷4的自由端部上。该端部区域5可以i殳有形状 稳定的异形条边,该异形条边在所述防护篷4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且 位置固定地保持在所述导向型材9的端部区域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 方式中,所述端部区域5由此构成所述保护装置3的车尾側的端部。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区域5如能够借助于图l看出的 一样没有设置附加的形状稳定的异形条边。
所述盒式外壳7借助于导轨装置10、 11 (图2)能够沿所述导向 型材9移动地来布置。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由相关的操作人员用手 从汽车内部使所述盒式外壳7进行纵向移动。因为所述防护篷4的端 部区域5以及该防护篷4的其它表面区段-如下面还要解释的-位置固定 地固定在所述导向型材9之间,所以所述防护篷4在所述盒式外壳7 沿汽车纵向方向向前移动时势必从所述巻轴6上退巻并且因此将所述 防护篷4从所述盒式外壳7中拉出来。此外,在所述盒式外壳7中设 置了相应的出口缝隙15 (图3、 4、 7、 8)。此外,所述巻轴6-以未详 细示出的方式-设有复位弹簧装置,该复位弹簧装置沿巻绕方向向所述 巻轴6加载一个受到限制的转矩。所述复位弹簧装置设计成具有较小 的复位力,从而不会克服所述盒式外壳7或被拉出的防护篷4的相应 的自锁功能,并且因此不会使所述盒式外壳7意外移动或者不会使所 述防护篷4意外巻起。
在按图2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盒式外壳7的在该盒式外壳7的对 置的侧面区域上的纵向移动相应地通过导向装置来实现,所述导向装 置由大致水平和径向向里突出的导向接片11以及布置在所述盒式外壳 7的端面上的滑座10构成。所述导向接片11在所述导向型材的大约一 半高度上埋入到紧固型材区段12中,而所述紧固型材区段12则又是 接下来详细说明的双唇型材8的一部分。所述导向接片ll在所述导向 型材9的整个导向长度上延伸,并且借助于所述紧固型材区段12位置 固定地保持在所述导向型材9的相应的月牙凹中。每个导向型材9的 月牙凹都朝汽车中心向里敞开。
在按图5到8的实施方式中,为相应的盒式外壳7c-7e的导向选择 了其它导向机构。在那里也相应地为所述盒式外壳7c-7e的对置的端面 配设了导向型材9c、 9d,所述导向型材9c、 9d位置固定地固定在汽车 内部。这些实施方式在基本的布置和功能方面相应于按图1的实施方 式,因而为避免重复在此参照关于图1的说明。在按图5到8的实施 方式中,所述盒式外壳7c-7e的导向不是如在按图2的实施方式中那样 通过相应的大约布置在所述巻轴的旋转轴线的高度上的导向元件来进 行,而是借助于两根悬臂10c-10e进行,所述悬臂10c-10e从所述盒式 外壳7c-7e的上侧面向上并且在侧面向外突出超过所述盒式外壳7c-7e 的所属的端面。在所述盒式外壳7c-7e的对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了悬 臂10c-10e。每根悬臂具有向下伸出的滑动接片,所述滑动接片在所述 导向型材9c、 9d的上侧面的区域中的导槽llc、 lld中能够纵向移动地 得到导引。所述盒式外壳7c-7e的自重将所述悬臂10c-10e的相应的滑 动接片压到所述导槽lld中,从而为所述盒式外壳7c-7e实现了稳定的 滑动支承。通过相应的悬臂10c-10e、所属的滑动接片以及相对应的导 槽llc-lld产生的导向装置由此在径向上布置在所述盒式外壳7c-7e的 外部,使得所述用于盒式外壳7c-7e的对置的导向装置彼此间具有一个 间距,该间距大于相应的盒式外壳7c-7e的沿汽车4黄向方向看的纵向伸 长。
在按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代替滑动导向装置设 置了滚动导向装置或者滚动轴承导向装置。相应的作为滑动导向装置、 滚动导向装置或滚动轴承导向装置的导向装置的布置和结构可以按使 用目的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设计。
为了在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在所述防护篷4-4d的侧面边缘14 和相应的导向型材9-9d之间留下的气隙盖住,并且为了能够将所述防 护篷4-4d固定和/或拉紧在其至少部分退巻的和拉出的功能状态中,为 所述盒式外壳7-7e的每个侧面区域分别配设双唇型材8-8d,所述双唇 型材8-8d位置固定地保持在相应的导向型材9-9d上。所述双唇型材 8-8d构造为敞开的弹性体空心型材,优选构造为橡胶型材,并且在剖 面中具有心形或黑桃形的轮廓。黑桃形轮廓是指一种花蕾状的、具有
在背面连接到花蕾上的突起的轮廓,这就象在朴克牌游戏中的黑桃符 号一样。所述双唇型材8-8d设有一体成形的紧固型材区段12-12d,所 述紧固型材区段12-12d形状配合连接地保持在所述导向型材9-9d的相 应的月牙凹或空心槽中。优选将所述紧固型材区段12-12d从一个端面 纵向拉入所述导向型材9-9d的月牙凹或空心槽中。所述双唇型材8-8d 由此横向于所述防护篷4-4d的巻绕和退巻方向朝汽车中心向里指向。 所述双唇型材8-8d具有两条唇臂(Lippenschenkel) 13-13d,所述唇臂 13-13d按照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在两侧搭接所述防护篷4-4d的所属的侧 面边缘14。所述两条唇臂-关于水平的中间平面,所述防护篷4-4d比如 在该中间平面中撑开-在剖面中构造为彼此镜像对称的,并且相应地在 横截面中凸出拱起。在此,所述唇臂以其自由的端面边缘区域在未承 受负荷的静止位置中相互抵靠。所述两条双唇13-13d构造为弯曲的, 使得其在静止状态中在预应力下相互挤压。因此, 一旦所述防护篷4-4d 的相应的侧面边缘14布置在所述两个彼此对置的双唇型材8-8d的唇臂 13-13d之间,那么所述防护篷4-4d的相应的侧面边缘就通过所述唇臂 13-13d的预应力被夹紧。
除此以外,相应的双唇型材8-8d的唇臂13-13d能够撑开,使得相 应的盒式外壳7-7d的相应的侧面区域如能够借助于图2、 6和7看出的 一样可以伸入所述唇臂13-13d之间。优选如此设计所述唇臂13-13d在 紧邻的附近相对于所述导向型材9-9d的间距以及由此相对于相应的紧 固型材区段12-12d的间距的大小,使得所述盒式外壳7-7d的相应的侧 面区域具有间隙地定位在所述唇臂13-13d的对置的内壁之间。如能够 借助于图2和6看出的,所述唇臂13-13d由此仅仅在一个较窄的范围 内接触到所述盒式外壳7-7d的表面。窄的、优选几乎线性的接触用于 降低在所述盒式外壳和唇臂的内壁之间的附着力或滑动摩擦力。所述
唇臂13-13d在所述盒式外壳7-7d的侧面区域的高度上的扩口或撑开仅 仅在弹性范围中进行,从而在所述盒式外壳7-7d纵向移动到另一个导 向区段之后,所述唇臂13-13d又在所述防护篷4-4d的侧面边缘14的 围卡和夹紧下闭合。
为了能够在所述盒式外壳7-7d的区域中有保护性地撑开所述唇臂 13-13d,如能够借助于图7清楚地看出的,所述盒式外壳7-7d在其外 轮廓的区域中朝两个移动方向楔状展平。緩慢的扩口一方面对所述唇 臂13-13d的弹性体材料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盒式外壳7-7d 的楔形结构在所述保护装置的纵向伸长的两个方向上只有在所述盒式 外壳7-7d的近前才将所述唇臂13-13d压开,使得所述防护篷4-4d的 侧面边缘14在所述盒式外壳进行相应的纵向移动时尽可能长时间地被 夹紧并且由此保持拉紧和固定。
按图8的盒式外壳7e同样朝两侧呈楔形展平,从而在横截面中产 生贝壳状的轮廓。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盒式外壳7e包括两个外壳 半壳Gp G2,所述外壳半壳Gp G2构造为彼此大致镜像对称的,并
对置的端面上的侧面部件彼此相连接。在所述两个外壳半壳G,、 G2之 间设置了出口缝隙15。
借助于图3示出了类似的盒式外壳,其中按图3的盒式外壳7a构 造为单构件的空心型材。
按图4的盒式外壳7b具有基本上空心圆筒形的轮廓并且同样构造 为一体的。
所有实施方式的作用原理如借助于附图所示出及此前所说明的一 样解释如下在首次起动所述保护装置3时,将所述防护篷4的自由 端部区域从所述盒式外壳中拉出来并且位置固定地固定在所述导向装 置之间。要么以简单的方式将所述端部区域在其对置的侧面边缘的高 度上夹紧在所述双唇型材的唇臂之间来进行这种固定。要么作为替代 方案,所述防护篷的端部区域可以设有形状稳定的异形条边或者类似 的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位置固定地固定在所述保护装置的对置的导 向装置的相对应的功能部件上或者以其它方式方法得到固定。因为相 应的防护篷的宽度在所有实施方式中大于所述对置的双唇型材的向里 朝汽车中心指向的前缘彼此间的间距,所以所述防护篷以其侧面边缘
14在从所述盒式外壳中拉出时必然被拉入所述双唇型材的唇臂之间, 并且通过所述唇臂的有弹性的预应力被夹紧。不依赖于所述盒式外壳 由此在所述导向装置中被移动多远,所述防护篷的当前相应被拉出的紧。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唇型材的唇臂不仅仅 如此前所说明的一样设有夹紧功能,而且还附加地设有沿所述防护篷 的横向方向并且由此横向于巻绕或退巻方向的拉紧功能。此外,所述 唇臂具有沿横向方向向外的并且由此离开汽车中心或者说防护篷中心 的弹性的预应力分量。这种拉紧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即每 根唇臂在-假想的-未承受负荷的静止位置中不仅会向上或者说向下突 出超过相应相邻的唇臂,而且还会附加地朝所述紧固型材区段12-12d 向里拉回。所述唇臂由此不仅具有朝相邻的唇臂的方向的弯曲力分量, 而且具有朝布置在背面的紧固型材区段的方向的弯曲力分量。
权利要求
1.保护装置,具有柔性的防护篷、卷轴、支架以及所述防护篷的沿退卷方向处于前面的端面边缘,其中所述防护篷能够卷绕和退卷地保持在所述卷轴上,所述卷轴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架中,所述支架以其对置的侧面区域能够沿所述防护篷的卷绕或退卷方向纵向移动地在位置固定的导向装置中导引,并且其中所述防护篷的前面的端面边缘在所述防护篷的至少部分退卷的状态中位置固定地得到保持,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支架(7-7d)的移动长度上为所述对置的侧面区域分别配设至少一个柔性的遮盖型材(8-8d),所述遮盖型材(8-8d)位置固定地平行于所述导向装置(9-9d)延伸并且横向于移动方向朝所述防护篷(4-4d)的中心伸出,使得所述遮盖型材(8-8d)至少部分地盖住所述防护篷(4-4d)的相应的侧面边缘(14)及所述支架(7-7d)的相应的侧面区域。
2. 按权利要求l前序部分或者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为所述防护篷(4-4d)的前面的端面边缘(5)和/或所述防 护篷(4-4d)的侧面边缘(14)配设用于位置固定地固定所述防护篷(4-4d)的夹紧件(13-13d),所述夹紧件(13-13d)为至少暂时释放 所述端面边缘(5)或者侧面边缘(14)构造成能够松开的。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 (13-13d)在空间上配属于所述遮盖型材(8-8d)。
4.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柔性的遮盖型材集成在相应地沿位置固定的导向装置(9-9d )延伸的 双唇型材(8-8d)中,所述双唇型材(8-8d)的两条唇臂(13-13d)在 上侧和下侧搭接所述支架(7-7e)的侧面区域和所述防护篷(4-4d)的 所属的侧面边缘(14),其中所述两条唇臂(13-13d)构造为弹性可变 形的。
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唇型材 (8-8d )构造为弹性体空心型材,该弹性体空心型材除了所述两条唇臂 (13-13d)之外还设有一体成形的、位置固定地得到保持的紧固型材 (12-12d)。
6. 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唇型 材(8-8d)的两条唇臂(13-13d)平行于用于所述支架(7-7e)的所属的侧面区域的导向装置(9-9d)延伸,并且构造为弹性且柔性的,使得 其能够围绕着所述支架(7-7e)的侧面区域的外壳区段撑开并且至少以 线性的接触紧贴着所述外壳区段。
7.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臂(13-13d) 在未承受负荷的静止位置中彼此挤压并且在所述防护篷(4-4d )的侧面 边缘(14)处于所述唇臂之间时向该侧面边缘(14)施加附着力,从 而向该侧面边缘(14)向里施加夹紧作用以及尤其施加支持功能,以 防止横向于拉出方向的运动。
8.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用于巻轴的支架包括外壳(7-7e),在侧面区域上的外壳区段集成在 该外壳(7-7e)中,并且该外壳在横截面中看朝两侧呈楔形展平。
9.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7e) -在横截面中看-不仅在其上侧面的区域中而且在其下侧面的区域中构 造为凸出拱起的。
10. 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e) -在横截面中看-包括两个彼此相连接的外壳半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柔性的防护篷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具有卷轴、支架以及所述防护篷的前面的、位置固定地得到保持的端面边缘,其中所述防护篷能够卷绕和退卷地保持在所述卷轴上,所述卷轴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架中,并且所述支架以其对置的侧面区域能够纵向移动地得到导引。按本发明,至少在所述支架的移动长度上为所述对置的侧面区域分别配设至少一个柔性的遮盖型材,该遮盖型材位置固定地平行于导向装置延伸并且横向于移动方向朝所述防护篷的中心伸出,使得所述遮盖型材盖住所述防护篷的相应的侧面边缘及所述支架的相应的侧面区域。该保护装置用作轿车的遮阳装置。
文档编号B60J7/04GK101353010SQ200810144348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5日
发明者E·莫瑟, G·伦兹, M·欣特纳克, Z·帕普 申请人: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