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储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36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储物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储物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的车辆在车厢内地板上,在两排座椅之间的通道配 置储物箱。这种后储物箱例如被用作收纳小物品等的储存空间。由 于这种后储物箱被配置在通道上,所以例如会妨碍乘客在通道上移 动。为解决此问题,可使后储物箱向车辆前方翻起,从而空出通道。 类似这样的技术(使扶手向车辆前方翻起以确保车辆中央空间的技
术)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昭61-175055号中有所公开。
该文献中公开的是通过将设置于扶手上的保持带挂在顶棚上来 保持扶手翻起状态的结构。然而,在扶手与顶棚之间挂着保持带却 会导致较差的外观效果,另外,也不易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储物 箱,其具有状态保持功能,从而使储物箱主体的翻起状态能够得到 保持。
本发明的后储物箱配置在车厢内地板上的两排座椅之间的通道 上,具有储物箱主体、铰链轴和支承部件,其中,由所述铰链轴将 所述储物箱主体铰接在所述地板上,从而使该储物箱主体可在水平 橫卧在所述通道上的水平状态、和向车辆前方且所述通道外侧方向 翻起的翻起状态之间旋转;所述支承部件介于所述储物箱主体和所 述地板之间,可对所述储物箱主体进行支承,由此将所述储物箱主 体保持在所述翻起状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具有以下结构
储物箱主体具有下表面壁,该下表面壁在所述储物箱主体处于所 述水平状态时面朝所述地板,在所述下表面壁上设置有当所述储物 箱主体向所述车辆前方翻起时向外部露出而可^f吏用的收纳部。这样, 在储物箱主体翻起时,也可在储物箱主体内收纳小物品等,使用方 便。
在所述储物箱主体的顶端部设置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可将所 述储物箱主体相对于所述地板锁定;所述支承部件由具有活塞杆的 气缸装置构成;当所述锁定装置的锁定被解除时,所述活塞杆伸展, 从而全长变长。
这样,当解除锁定装置的锁定时,气缸装置的活塞杆伸展而使全 长变长,从而将储物箱主体从下方擎起,由此,处于水平状态的储 物箱主体绕铰链轴旋转而向车辆前方翻起。因此,要使储物箱主体 向车辆前方翻起时,乘客只需解除锁定操作即可,不需用手将储物 箱主体扶起等操作,因此操作性良好,而且能将储物箱主体保持为 翻起状态, -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后储物箱中,储物箱主体的翻起状态能够得到保持,且 对这种状态进行保持的支承部件设置在储物箱主体和地板之间。因 此,在对储物箱主体进行保持时,即使要对支承部件进行操作,也 可由操作者坐在后排座椅上的姿势下直接实施,所以操作性良好。 另外,由于支承部件不易被看到,所以不会影响外观。


图1是从后方看实施方式1中所适用的车辆车厢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储物箱主体的翻起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储物箱主体的支承构造的图。 图4是安装座及其周边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阻尼撑杆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锁定装置的结构的图(表示锁定状态)。
图7是表示解锁操作部的结构的图(表示解除锁定前的状态)。 图8是表示解锁操作部的结构的图(表示解除锁定时的状态)。 图9是表示锁定装置的结构的图(表示解除锁定的状态)。 图IO是表示储物箱主体翻起动作过程的图。 图11是表示储物箱主体翻起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收纳部为开放状态的储物箱主体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所适用的保持构造(将储物箱主体保 持为翻起状态的保持构造)的图。
图14是表示气缸装置改型例的图。
符号说明
50 后储物箱
51 储物箱主体 55 支承架
57 收纳部 60 安装座 70 连接部件
80 阻尼撑杆(实施方式中的阻尼撑杆是,技术方案中记载的 "气缸装置(支承部件)"的一例)
81 气缸 87 活塞杆 90 锁定装置
220 支承杆(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杆是,技术方案中记载的"支 承部件"的一例)
ST 撞针
P 管(本实施方式中的管是,技术方案中记载的"铰链轴" 的一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其中, 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分别指车辆的前、后方向。图1是从后方看实 施方式1中所适用的车辆车厢内的立体图。在图1中,左侧对应于 车辆前侧,右侧对应于车辆后侧。如图1所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 的车辆中,驾驶席10与副驾驶席20呈横排状配置于车厢前排,在 车厢后排配置有长座椅30。
另外,在车辆的地板FB上,在驾驶席10和副驾驶席20之间配 置有前储物箱40,此外在前储物箱40后侧配置有后储物箱50。该 后储物箱50位于设置在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之间的通道U上。
后储物箱50如下文将要详述那样,包括储物箱主体51、连接 部件70、阻尼撑杆80等。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阻尼撑杆80是技 术方案中记载的"支承部件"及"气缸装置"的一例。
储物箱主体51由合成树脂制成,大致呈箱形,且其上部设有盖 部件54。盖部件54可绕设于其前端的铰链轴(图示省略)进行开闭。 因此,如图l所示,储物箱主体51的顶部可以打开。由此,乘客能 够在储物箱主体51的内部收纳小物件等,或者将收纳的小物件取出。
图2是表示储物箱主体51的翻起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 后储物箱50的储物箱主体51可以从水平横卧于通路U的上的水平 状态(参照图1),向前储物箱40的上方翻起(参照图2)。以下 参照图3 图9对储物箱主体51进行上述翻起动作的具体结构进行说 明。
图3是表示储物箱主体的支承构造的图。图4是安装座60及其 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其中,在图3中,左侧对应于车辆前侧,右侧 对应于车辆后侧。在图4中,左侧对应于车宽方向左侧,右侧对应 于车宽方向右侧。在车辆的地板FB上,在储物箱主体51前侧固定 有金属制的安装座60。如图3、图4所示,安装座60上呈平板状的 底板61两侧(车宽方向两侧)设有一对支7 c壁63R、 63L。在以下 的说明中,称车宽方向两侧为左、右。两支承壁63R、 63L的上部呈阶梯状,两支承壁63R、 63L的后 部比前部更向上方伸出。安装管P时,使其在车宽方向上横跨支承 壁63R和支承壁63L的上端后部。本实施方式中,管P为技术方案 中记载的"铰链轴"的一例。
另一方面,储物箱主体51的下部区域前后配置有收纳部57和下 文将要讲述的锁定装置90。进而,在收纳部57及锁定装置90的上 侧配置有金属制成的支承架55。如图2所示,通过在下表面壁56 的中央部形成由凹陷而构成上述收纳部57。该收纳部57上设置有开 闭盖58,该开闭盖58能够以铰链轴(省略图示)为轴进行开闭。
上述支承架55呈尺寸略小于储物箱主体51的框架状。支承架 55固定在储物箱主体51上,从而不能相对于储物箱主体51移动。 而且,上述锁定装置90固定在上述支承架55的后端部,连接部件 70R、 70L固定在支承架55的前端部。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各连接部件70R、 70L分别包括相互垂 直的第一臂71和第二臂75,并大致呈L字形。而且,连接部件70R 的第二臂75的末端部被固定在支承架55的前侧右端部,连接部件 70L的第二臂75的末端部被固定在支承架55的前侧左端部。
另一方面,上述两连接部件70R、 70L的第一臂71的末端部分别形 成有轴孔(未图示)。通过在该轴孔中插入管P,将两连接部件70R、 70L以可旋转的方式装配于安装座60上。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 过连接部件70R、 70L将储物箱主体51以可相对于安装座60旋转的方 式与其连接,且储物箱主体51能够以管P为轴,向车辆前侧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连接部件70R、 70L的第一臂71的末端 分别向外侧弯折来形成旋转止挡部72。由此,当储物箱主体51旋转 约90度时,则各旋转止挡部72分别与支承壁60R、 60L的台阶部 64抵接,使储物箱主体51无法进一步向车辆前侧旋转。
另外,如图3所示,在地板FB上与锁定装置90对应的部位设 置有撞针ST。因此,通过使锁定装置90与撞针ST锁合,可将储物 箱主体51保持为如图1、图3所示的水平状态。在锁定装置90与撞针ST锁合的状态下,各连接部件70R、 70L的第一臂71处于沿竖 直方向的直立状态,而第二臂75处于平行于地板FB上表面的状态。 另如图3、图4所示,安装座60与连接部件70之间安装有阻尼 撑杆80R、 80L。阻尼撑杆80R、 80L对应于左右连接部件70R、 70L 设置在左右。
图5是表示阻尼撑杆80R、 80L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 上述阻尼撑杆80R、 80L主要包括筒状的气缸81和活塞杆87。在气 缸81的供活塞杆87进出的开口部装有密封部件85,由此将气缸81 内部密封起来。该气缸81内部由活塞88划分成为第一气室82和第 二气室83,两气室82、 83中分别封入有加压气体。
该阻尼撑杆80^皮:没置为,无论活塞杆87处于什么位置,第一气室 82的压力始终大于第二气室83。即,当止挡部87B处于与密封部件85 抵接的状态(如图5所示的状态)时,活塞杆87处于最大伸出状态(初 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时,第一气室82的压力大于第二气室83。根 据上述结构,活塞杆87上始终作用有沿伸展方向的推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阻尼撑杆80R、 80L内部形成有使油循环的 油道(未图示)。当活塞杆87沿气缸81的长度方向(图5中的左右方 向)移动时,油就在油道里循环。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作用于活塞杆87 的力被油的粘性阻力适度地緩沖,使得活塞杆87平滑地移动。
安装架69^皮固定在安装座60上,上述阻尼撑杆80R、 80L上的 气缸侧的末端部81A被轴支固定在该安装架69上。另一方面,阻尼 撑杆80R、 80L上的杆侧的末端部87A通过轴固定在第一臂71上的 靠近管P—侧的位置上。在如图3所示的由锁定装置90加锁的状态 下,在管P下方,阻尼撑杆80R、 80L呈轴线相对于车辆后方倾斜^L 定角度的状态。
在上述锁定状态下,阻尼撑杆80向安装架69上的轴固定点与向 第一臂71上的轴固定点这两点间的距离Ll比阻尼撑杆80的初始状 态(安装之前的自然状态)的全长L。短。因此,阻尼撑杆80R、 80L 的活塞杆87成为被压入的状态,在被压入的活塞杆87上,因两气室82、 83的压力差,作用有朝向复原方向(伸展方向)的推斥力Fl。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推斥力Fl的值被设定的较大,即,将推斥 力Fl换算成以管P为中心的力矩时,该力矩应可单独使储物箱主体 51旋转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上述安装座60及阻尼撑 杆80被收纳在前储物箱40内部从而不向外部露出。通过在前储物 箱40的后端面上竖直开槽形成一对回避槽41 (参照图2),连接部 件70R、 70L经由回避槽41而向储物箱主体51侧伸出。
接下来对锁定装置90及解锁操作部100进行说明。
图6是锁定装置的结构图。锁定装置90具有锁片91、锁闩93、 锁杆97。该锁片91上形成有如图6中向下方开口的锁槽91A。并且 锁片91上靠锁槽91A —侧(图6右侧)设置有锁闩93,该锁闩93 可绕轴Cl旋转,锁槽91A的另一侧(图6中左侧)安装有锁杆97, 该锁杆97可绕轴C2旋转。
锁闩93呈平板状,且外周局部设有卡止爪95。当锁闩93位于图6 所示锁定位置时,该卡止爪95将锁槽91A关闭,并与撞针ST卡止。
锁杆97与锁闩93同样为平板状,在锁杆97的外周局部设置突 起部98。并且,在锁杆97的自由端钩挂有锁定弹簧99,该锁定弹 簧99向图6所示的A方向对锁杆97施加作用力。
因此,在锁杆97的突起部98与锁闩93 4氐"l妄,将位于锁定位置 的锁闩93推向锁定方向(图6所示的R方向),锁闩93会维持将 撞针ST锁住的状态。由上可知,当锁定装置90加锁时,储物箱主 体51被保持为图1、图3所示的水平状态。
锁定装置9 0被整体收纳于储物箱主体51内部,且不向外部露出。 另外,在储物箱主体51上,在与锁定装置90的锁槽91A相对应的 位置设置有锁孔56A (参照图2)。因此,撞针ST可经由锁孔56A 进入储物箱主体51内部,从而可使箱内部的锁定装置90顺利加锁 而不受到阻碍。
接下来对解锁操作部100进行说明。图7及图8是解锁操作部100的结构图。图7表示的是解除锁定前的状态;图8表示的是解除 锁定时的状态。
解锁操作部100用于解除锁定装置90与撞针ST之间的锁定, 其与锁定装置90同样收纳在储物箱主体51内部。该解锁操作部100 具有推针110、连接件120、 一对杆单元130R、 130L等。
推针110用于将锁杆97推向锁定解除方向(图7中所示的B方 向)。如图7所示,该推针110轴线水平地横向设置。该推针110 的末端以细樣i:的间隔与锁杆97的自由端部相对。推针110的基端设 有嵌合部113。
连接件120由金属制成,大致呈L字形,如图7所示,其以可绕轴 C3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锁闩93的右侧。连接件120的顶端部形成有导向 槽121。该导向槽121中插入有设置于上述推针IIO后端的嵌合部113。
另外,上述连接件120上,在轴C3两侧(图7中上下两侧)设 置有第一连接销123和第二连接销125。
另外,锁片91两侧(图7中左右两侧)分别配置有杆单元130R、 130L。两杆单元130R、 130L呈左右对称形状,且分别具有可绕铰链 轴C4旋转的操作杆132R、 132L。如图2所示,该两才乘作杆132R、 132L分别伸出到储物箱主体51的左、右侧面52R、 52L上。可从外 部对操作杆132R、 132L进行操作。
下面继续参照图7进行说明,两操作杆132R、 132L上一体形成有 圆形的推入部135。在图7中右侧的操作杆132R的推入部135与上述 第一连接销123之间跨设有第一杆140R;在图7中左侧的操作杆132L 的推入部135与上述第二连接销125之间跨设有第二杆140L。
通过以上^L明可知,将左、右#:作杆132R、 132L中任一方(也 可以是双方)的杆顶端133向外侧拉时,连接件120会绕轴C3沿图 7中所示的箭头G方向转动。随即,推针110向锁杆97侧(如图7 所示的左方)滑动,从而将锁杆97推向锁定解除方向(参照图8)。 由此,锁杆97对锁闩93的推压解除,锁定装置90对撞针ST的锁 定成为可解除状态。图9是表示锁定解除状态下的锁定装置90的图。本实施方式中, 当锁闩93朝向锁定解除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后,如图9所示,锁闩93 外周的缘部93A与锁杆97外周的缘97A卡止而成为平衡状态。锁 闩93与锁杆97在该位置保持不动。
在该平衡状态下,锁闩93的卡止爪95退到锁定槽91A的右端, 将锁定槽91A开放。由以上说明可知,如果将撞针ST再次向锁定 槽91A的里侧推入,则可由上述锁定装置90将撞针ST再次锁定。
接下来对锁定解除后的储物箱主体5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 锁定装置90进行锁定时,阻尼撑杆80R、 80L的活塞杆87被压成全 长L变短的状态。
因此, 一旦锁定装置90的锁定解除,活塞杆87就会有伸展,使 全长L变长的趋势。因此连接部件70R、 70L被活塞杆87朝向斜上 方(图3所示的推斥力Fl的方向)推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定解除时,经由阻尼撑杆80R、 80L 的活塞杆87作用在连接部件70R、70L上的推斥力Fl的大小被设定 得稍大,即设定成能够单独使储物箱主体51旋转的值。
通过以上说明可知,在锁定解除后,连接部件70R、 70L以及储 物箱主体51开始以管P为轴向车辆前方自动旋转。
图IO是表示储物箱主体翻起动作过程的图。图ll是表示储物箱 主体的翻起状态的图。在图10、图11中,左侧对应于车辆前侧,右 侧对应于车辆后侧。在储物箱主体51朝向车辆前方开始旋转后,各 阻尼撑杆80随之绕安装架69侧的轴支点旋转,同时使活塞杆87伸 展(参照图10)。
由此,储物箱主体51进一步朝向车辆前方持续旋转。之后,当 旋转角度成为约90度时,连接部件70R、 70L的旋转止挡部72与设 置于支承壁63R、 63L上端面上的台阶部64相抵接,进一步的旋转 动作受到限制。如图11所示,在该状态下,储物箱主体51整体成 为向前储物箱40上方翻起的状态。
此时,如图11所示,阻尼撑杆80的安装架69侧与第一臂71侧的两轴支点间的距离变成L2。该距离L2比之前的距离Ll长,但 比阻尼撑杆80的初始状态的全长L。短。因此,在如图ll所示的旋 转后的状态下,活塞杆87同样为被推入的状态。
因此,在储物箱主体51翻起后,阻尼撑杆80R、 80L的活塞杆 87对连接部件70R、 70L仍有一定的推斥力F2作用。由此,阻尼撑 杆80R、 80L成为从下方支承储物箱主体51的状态,限制储物箱主 体51因自重自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状态。
由此,翻起的储物箱主体51向前方的旋转受到旋转止挡部72 限制,且由将地板FB与连接部件70R、70L跨接起来的阻尼撑杆80R、 80L从下方支承。由此,储物箱主体51被保持为如图2、图ll所示 的翻起状态(状态保持功能)。
图12是表示使收纳部57成为开放状态的储物箱主体的立体图。 当使储物箱主体51翻起时,如图2所示,形成于储物箱主体51的 下表面壁56上的收纳部57位于后排坐席乘客正面对的位置。
因此,通过操作开闭盖58上部的杆59的同时打开开闭盖58, 如图12所示,在翻起时储物箱主体51也能作为小物箱使用。
当要把如图12所示状态的储物箱主体51返回到图l所示的水平 状态时,只需在关闭并锁住开闭盖58后,以比阻尼撑杆80R、 80L 的作用力大的力,将储物箱主体51的后端部向下推压。通过该推压 动作,使储物箱主体51返回图l所示的水平状态,撞针ST被储物 箱主体51的锁定装置90锁定。因此,在锁定后,储物箱主体51维 持在图1所示的水平状态而无需用手保持。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后储物箱50中,可4吏储物箱主体51向车辆前侧翻 起。根据这种结构,如图2所示,可将位于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之 间的通道U在车辆的整个车宽范围内开放。因此,乘客易于在通道 U上移动,例如即使在一侧的车门封闭的情况下也能够筒单地从另 一侧的车门上下车。另外,也可将通道U作为放置行李的空间使用, 能够有效活用车厢内的空间。另外,要使储物箱主体51翻起,只需将锁定装置90解锁。在解 锁后,阻尼撑杆80R、 80L的活塞杆87伸展使全长L变长,并从下 方抬起储物箱主体51。由此,储物箱主体51绕管P旋转,向车辆前 方自动翻起。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当要使储物箱主体51翻起时,乘客只需 进行锁定解除操作即可,不需用手抬起储物箱主体51等操作。因此 对后储物箱的操作变得容易,使用方便。
另外,在以往的结构中(现有技术),为保持翻起部件的翻起状 态,在顶棚和储物箱主体之间连接有保持带。与此不同的是,本实 施方式中依靠阻尼撑杆80将储物箱主体51保持为翻起状态。因此, 不必像以前那样在顶棚和翻起的部件之间连接保持带,使用方便。
而且,阻尼撑杆80R、 80L设置在储物箱主体51左右两侧,所 以能够稳定地保持住翻起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杆132R、 132L设置在储物箱主体 51的左右两侧,无论从左右哪一侧均可进行锁定装置90的解除操 作,所以操作性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座60和阻尼撑杆80配置在前储物箱40 内侧,从外侧是看不到的。因此不会破坏外观,这也是效果之一。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所适用的保持构造的图。
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采用由阻尼撑杆80来保持储物箱主体51 翻起状态。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采用由支承杆220来 保持储物箱主体51翻起状态。支承杆220和滑动座210为本实施方 式中新设的部件。
滑动座210呈单方向较长的块状,被固定在地才反FB上。在该滑 动座210上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槽215。另外,在导向 槽215的端部形成有槽壁向下方凹陷而成的锁定凹部217。
支承杆220呈单方向较长的棒状,其一端部221被连接部件70 的第一臂71轴支固定,另一端部225与导向槽215嵌合。
当储物箱主体51为水平状态时(图1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上述支承杆220的另一端部225位于导向槽215的始端部。
在该状态下,当乘客将处于水平状态的储物箱主体51向车辆前 方翻起时,则插入导向槽215的支^U干220的端部225在导向槽215 内向车辆前方滑动。
于是,在储物箱主体51旋转约90度,并成为图13中实线所示 的翻起状态(翻起的姿势)后,支承杆220的端部225落入锁定凹 部217,处于无法^v该位置移动的状态。
由此,储物箱主体51与地板FB成为由支承杆220相互连接的 状态,通过支承杆220从下方支承储物箱主体51,储物箱主体51 翻起状态得到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未采用实施方式1所使用的阻尼撑杆80, 所以需要乘客自己用手将处于水平状态的储物箱主体51扶起。另外,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承杆220还具有限制储物箱主体51旋转角 度的止挡件的作用,所以也可不设置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止挡部72。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与不设置阻尼撑杆80相对应,也不设置锁 定装置90及撞针ST。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记载以及附图中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 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 )图14是表示气缸装置的改型例的图。实施方式1的气缸装置 中,是通过利用封入气缸内的高压气体的气压(更详细地说,是第一气 室82与第二气室83的压力差)来在全长L变长的方向上向活塞杆87 上施力。但也可以采用例如图14所示的结构,即在活塞杆87外周装嵌 螺旋弹簧150,利用该螺旋弹簧150的推斥力来在全长L变长的方向上 向活塞杆87上施力,由此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l中的结构。
(2)在实施方式中1中,采用撞针ST和锁定装置90来作为将 储物箱主体51保持为水平状态的机构。此外也可采用例如通过磁力 吸引来使储物箱主体51保持水平状态。
权利要求
1. 一种后储物箱,配置在车厢内地板上的两排座椅之间的通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储物箱主体、铰链轴和支承部件,其中,由所述铰链轴将所述储物箱主体铰接在所述地板上,从而使该储物箱主体可在水平横卧在所述通道上的水平状态、和向车辆前方且所述通道外侧方向翻起的翻起状态之间旋转;所述支承部件介于所述储物箱主体和所述地板之间,可对所述储物箱主体进行支承,由此将所述储物箱主体保持在所述翻起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储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主 体具有下表面壁,该下表面壁在所述储物箱主体处于所述水平状态 时面朝所述地板,在所述下表面壁上设置有当所述储物箱主体向所 述车辆前方翻起时向外部露出而可^f吏用的收纳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储物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 物箱主体的顶端部设置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可将所述储物箱主 体相对于所述地板锁定;所述支承部件由具有活塞杆的气缸装置构 成;当所述锁定装置的锁定被解除时,所述活塞杆伸展,从而全长 变长。
全文摘要
一种后储物箱,其配置在车厢内地板上的两排座椅之间的通道上,并具有储物箱主体、铰链轴和支承部件,其中,由所述铰链轴将所述储物箱主体铰接在所述地板上,从而使该储物箱主体可在水平横卧在所述通道上的水平状态、和向车辆前方且所述通道外侧方向翻起的翻起状态之间旋转;所述支承部件介于所述储物箱主体和所述地板之间,可对所述储物箱主体进行支承,由此将所述储物箱主体保持在所述翻起状态。
文档编号B60R7/04GK101417630SQ20081017163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6日
发明者平井慎司, 辻川正志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