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11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席用的安全气囊(airbag)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汽车的驾驶席用的安全气囊装置,有在转向装置的转 向轴延长上的部分固定装饰用部件,在其中心部件周围折叠并收纳安全气 囊,并且用安全气囊罩覆盖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装置,因为尤其具备了喇
叭(警笛)功能等的多功能的装饰部件的重量较重,所以有如下等问题 展开时它们和安全气囊一起飞出,或用于保持装饰部件的罩飞散而碰撞到 乘客。
因此,公知有如下的安全气囊装置在安全气囊展开时,通过安全气 囊的膨胀打开气囊,并且使罩不易飞散,同时使装饰部件不和安全气囊一 起飞出到乘客一侧。
图25是表示其一个例子的德国专利第1974991C2号说明书中记载的 安全气囊装置。如图所示,将设置于转向手柄24R的中央部的装饰部件 21R嵌于安装于手柄轴的由非弹性基材构成的导向套筒IOR,且将所述套 筒10R的乘客侧的端部22R形成为比所述装饰部件IOR的直径小的小径, 由此如图所示,在安全气囊1R展开时,通过所述套筒10R进行保持使得 装饰部件21R不和展开的安全气囊1R—起移动。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安全气囊装置中,因为在安全气囊膨胀时,较大 的力集中在安全气囊罩的安装部,所以需要特别地强化安装部,从而有增 加成本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现有的安全气囊装置中,不仅需要另行设置由非弹性基材构成的导向套筒IOR,进而需要加工导向套筒IOR使得在导向套筒10R 内收容保持装饰部件21R,从而有制造繁杂、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常是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第一目的在 于,通过简易的结构实现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能够防止在安全气囊展开 时具有装饰部件等的安全气囊罩飞散、防止装饰部件与安全气囊一起飞出 到乘客侧,与现有的结构相比大幅地降低其制造成本。
具体地说,在安全气囊膨胀时保留具有装饰部件等的安全气囊罩的中 央部,从而能够容易地分割开放安全气囊罩,不需要如现有那样进行安全 气囊罩安装部的加强,且降低安全气囊展开时(膨胀时)对乘客的伤害性。
其第二目的在于,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安全气囊罩可以保留具有装饰部 件等的其中央部,并能够容易地分割开放。
第三目的在于,以简易的结构防止安全气囊膨胀时的气体泄漏。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产生气体的增 压泵、以该增压泵产生的气体能够膨胀的安全气囊、覆盖该安全气囊的安 全气囊罩、以及固定所述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罩的基板,在安全气囊利用 来自增压泵的气体而膨胀时、所述安全气囊罩能够向外方开放,其特征在 于,所述安全气囊罩具有由撕裂线等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形成开口的多个开 放片,该开放片被固定于在所述基板设置的多个能够塑性变形的安装部, 各开放片通过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而相互完全分开独立,并分别使被固定 的各安装部塑性变形而向外方开放。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安 全气囊装置中,所述安全气囊罩在其大致中央部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地被固 定于基板的固定部。
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安 全气囊装置中,所述安全气囊罩在其内面具有用于残留所述固定部并向外 方开放各开放片的撕裂线,该撕裂线由划分所述固定部及各开放片的大致 圆形的撕裂线、及从该圆形撕裂线向半径方向外方延伸的多个撕裂线构成。
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二或第三技术方案所 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安全气囊罩的固定部具有装饰部件等。
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一至第四技术方案中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基板的周缘配置。
本发明第六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产生气体的增 压泵、以在该增压泵产生的气体能够膨胀的安全气囊、折叠收纳安全气囊 且在安全气囊膨胀时能够扩开的安全气囊罩、在中央部具有用于嵌装增压 泵的开口部的基板、以及在与该基板之间夹持所述安全气囊的缓冲板,其 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在其表面形成有用于收容连结部件的夹持部的凹状 部,且在安全气囊膨胀时通过撕裂线等扩开的所述安全气囊罩的中央部、 和所述安全气囊一起连结于由所述基板和所述缓冲板夹持的所述连结部 件,在安全气囊由于来自增压泵的气体而越过安全气囊罩中央部并向前方 膨胀时,该连结部件在安全气囊展开时保持所述安全气囊罩的中央部。
本发明第七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六技术方案所述的安 全气囊装置中,在所述连结部件设置有孔或凹坑,并且在缓冲板的所述凹 状部设置有能够配合于所述孔或凹坑的突起。
本发明第八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六技术方案所述的安 全气囊装置中,在所述凹状部,所述连结部件被紧固固定于增压泵固定用 的螺栓。
本发明第九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六至第八技术方案中 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连结部件是金属部件。
本发明第十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产生气体的增 压泵、以在该增压泵产生的气体能够膨胀的安全气囊、覆盖该安全气囊的 安全气囊罩、以及固定所述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罩的基板,在安全气囊利 用来自增压泵的气体而膨胀时、所述安全气囊罩能够向外方开放,其特征 在于,所述安全气囊罩在其大致中央部具有直接或间接地被固定于基板 的固定部、和形成在该固定部的周围的多个开放片,所述安全气囊构成为 具有在膨胀时被所述固定部防脱制约的筒状部,由此能够越过固定部而向前方膨胀,在所述安全气囊罩的所述固定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向安 全气囊的展开方向依次扩径的锥状周面,展开时对安全气囊进行引导,并 且将所述筒状部的前端侧开口部防脱卡止在大直径部分。
本发明第十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技术方案所述的 安全气囊装置中,在所述安全气囊罩内面设置有划分所述固定部及固定部 周围的所述多个开放片的一系列的撕裂线,所述开放片在安全气囊的展开 时通过所述撕裂线能够向外方开放。
本发明第十二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一技术方案所述 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撕裂线作为形成于安全气囊罩内面的槽而形成, 并且在形成于所述固定部的周围的撕裂线预先形成有切断的部分。
本发明第十三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至第十二技术方 案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安全气囊罩的多个开放片在 所述固定部的周围能够向外方开放,并且展开后相互离开。
本发明第十四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至第十三技术方 案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在所述凹部收纳装饰部件或喇叭 装置。
本发明第十五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四技术方案所述 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装饰部件以不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的方式覆盖在 安全气囊罩的凹部的周围形成的撕裂线的所述切断部。
本发明第十六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产生气体的 增压泵、以在该增压泵产生的气体能够膨胀的安全气囊、覆盖安全气囊的 安全气囊罩、以及固定它们的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气嚢的一部分形 成有对具有至少错位的孔部的至少两片基布进行对合而得到的开口孔
部,在安全气囊罩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直接或间接被固定安装于基板的凹 部,该凹部具有向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依次扩径的锥状周面,通过该周面 对所述开口孔部的各自的孔部进行引导,安全气囊膨胀。
本发明第十七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六技术方案所述 的安全气囊装置中,在展开时凹部按照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周围或内侧的撕 裂线而分离。本发明第十八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六技术方案所述 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凹部由可以容易地与安全气囊罩分离的至少一个 连接部连接。
本发明第十九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如本发明第十六至第十八技术 方案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在所述凹部收纳有装饰部件或 喇叭装置。
(发明效果)
(1) 因为开放片通过安全气囊的展开而从固定部以及其它的开放片 分开,向外方开放,所以开放片不妨碍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从而可以顺 利且可靠地展开安全气囊。
(2) 因为安装部变形而吸收力,所以不需要强化安全气囊罩的安装部。
(3) 即使在乘客接触了安全气囊罩的情况下,安全气囊的展开力(膨 胀力)也通过各幵放片开放而被分散,所以,可以降低对乘客带来的伤害 性。
并且,因为通过减小开放片,即使在乘客接触了安全气囊的情况下, 各开放片也容易幵放,所以可以降低对乘客带来的伤害性。
(4) 因为在覆盖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罩内面设置了多个撕裂线,所 以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可以沿该撕裂线容易地分割所述安全气囊罩。并且, 此时,因为由中央部的圆形的撕裂线、和从该圆形撕裂线向半径方向外方 延伸的多个撕裂线来构成撕裂线,所以在安全气囊膨胀时、能够将安全气 囊罩的安装了装饰部件等的中央部作为实质上不动的固定部,通过这样的 简单的结构,能够完全防止在安全气囊的展开时、装饰部件等和安全气囊
一起飞出到乘客侧。并且,若在撕裂线设置预先切断了的切断部,则在安 全气囊膨胀时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安全气囊罩的扩开或开放,并且通过利用 装饰部件覆盖撕裂线的切断部使得不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从而也不会有 损于安全气囊装置的外观。
(5) 因为将安全气囊罩的各开放片安装于在基板的安全气囊展开时 可以塑性变形的安装片,所以在安全气囊展开时、不会作用有一次变形了的安装片欲弹性复位而返回到原始状态的力,从而可以顺利且可靠地展开 安全气囊。
(6) 因为利用用于窄装固定增压泵的基板和缓冲板,与安全气囊同 样地窄装固定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在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将安全气囊 罩的中央部的装饰部件安装部分不动地固定,所以通过共用化安装部件, 不需要另外的机构,从而可以将连结部件牢固地安装于基板。
因而,能够以简易的结构防止在安全气囊展开时装饰部件等和安全气 囊一起飞出到乘客侧,且通过简化结构,能够以低成本制造所述安全气囊 装置。
(7) 能够以简易的结构防止安全气囊膨胀时的气体泄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主视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3是基板的背面的立体图4是连结部件的立体图5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缓冲板,图5A是其后视图,图5B是侧视图; 图6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缓冲板,图6A是其后视图,图6B是侧视图; 图7是中心部件主体的剖面图8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图8A是其剖面图,图8B是其后 视图9A是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剖面图,图9B是第三实施例的安 全气囊的剖面图IO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图10A是其分解立体图,图10B 是其缝合状态的立体图11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图IIA是其分解立体图,图11B 是其缝合状态的立体图12A是第五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剖面图,图12B是其后视图13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罩,图13A是其立体图,图13B是 其后视图;图M是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罩的立体图15是从基板的背侧观察安全气囊已膨胀时的安全气囊罩的扩开的 样子的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膨胀的初期状态的剖面图1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完成了膨胀时的状态的剖面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完成了膨胀时的状态的剖面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膨胀的初期状态的剖面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完成了膨胀时的状态的剖面图21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膨胀的初期状态的剖面图22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完成了膨胀时的状态的剖面图23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变更例的安全气囊的后视图,图23B
及图23C是表示该安全气囊的主要部分剖面图24A是第二变更例的安全气囊的后视图,图24B是表示该安全气
囊的主要部分剖面图25是现有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
10—转向盘;16—基板;18—增压泵;20—支承部件;22、 22' —缓 冲板;28、 28' —连结部件;30—中心部件;32—中心主体部;40—安全 气囊;46—筒状体;50—安全气囊罩;52—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驾驶席用的安全气囊装置进 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安全气囊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安全气囊 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侧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被组装进车辆的转向 装置,具有支承部件20、中心部件30、安全气囊40、及安全气囊罩50。
支承部件20是安装于转向轴(未图示)的端部侧、配置于转向盘10 的大致中央部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基板(baseplate) 16、缓冲 板(cushionplate) 22及连结部件28。图3是表示基板16的背面的立体图。
基板16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可以嵌装增压泵 (inflator) 18的孔16h,并且在其背面侧、从所述圆板面切割竖立形成有 安全气囊罩用安装片16a、和用于基板16自身的安装的安装片16b。另外,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将驾驶席侧称为表侧,将其相反侧称为背侧。
图4是如图2所示的连结部件28的立体图,图4A表示其第一实施例, 图4B表示第二实施例。
如图4A、 4B所示,连结部件28、 28'由板状的金属片构成,所述板 状的金属片由以下部分构成具有安装螺栓27嵌合的孔28ah、 28ah'的 中央部28a、 28a';在所述连结部件28、 28'的两侧弯折为与所述中央 部28a、 28a'呈大致直角而形成的脚部28b、 28b';及进而在脚部28b、 28b'弯折为大致直角而形成的安装脚28c、 28c'。另外,如后所述,在 第一实施例的安装脚28c形成有用于与缓冲板22组合时的定位的孔或凹 坑28d。并且,在第二实施例的安装脚28c'形成有与后述的缓冲板22' 的安装孔22a'及基板16的安装孔16c对应的安装孔28e',由未图示的 螺栓共同紧固。
图5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缓冲板,图5A是其后视图,图5B是以剖面 表示其一部分的侧视图,图6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缓冲板,图6A是第二实 施例的缓冲板的后视图,图6B是以剖面表示其一部分的侧视图。
第一实施例的缓冲板22,如其后视图即图5A所示,呈大致矩形状, 在其中央部设置有增压泵18的插入孔22h,且在该插入孔22h的周围的各 角部设置有孔22a,所述孔22a插入用于将缓冲板22安装于基板16的螺 钉或铆钉22e等。
并且,缓冲板22的背面构成可以经由安全气囊40接触于基板16的 表面侧的接触面22b,并且在该接触面22b,如其侧视图即图5B明确地所 示,形成有例如以拉深加工形成的凹状部22c。该凹状部22c,在将缓冲 板22连结于基板16时,形成为与连结部件28的安装脚28c的厚度大致 相等的深度。并且,在该凹状部22c形成有与设置于连结部件的安装脚28c 的孔或凹坑28d相对应、并能够与其配合的凸部22d。
通过该结构,在连结基板16和缓冲板22时,可以在基板16的表面和缓冲板的接触面22b之间夹持固定安全气囊40,并且可以在基板16的 所述表面侧和缓冲板22的所述凹状部22c之间夹持固定连结部件28的安 装脚28c。
在此,在第一实施例的缓冲板22,通过其凸部22d和连结部件28的 孔或凹坑28d配合,在由基板16和缓冲板22夹持连结部件28时,可以 容易地进行连结部件28的定位。
图6A、 B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缓冲板22'。图中,对于与图5A、 B相 同或与之相对应的部位,在相同的符号上标注"'"。缓冲板的第二实施 例和第一实施例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凹状部和安装孔在第一实施例中, 安装孔22a配置于凹状部22c的外侧,相对于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安装孔 22a'配置于凹状部22c'内,缓冲板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在其它点 上一致。在使用该第二实施例的缓冲板22'的情况下,同时使用第二实施 例的连结部件28',在连结基板16和缓冲板22'时,在基板16的表面 和缓冲板的接触面22' b之间夹持安全气囊40,并且在基板16的所述表 面侧和缓冲板22'的所述凹状部22c'之间夹持连结部件28'的安装脚 28c',进而,对缓冲板22'的安装孔22a'、连结部件28'的孔28e'及 基板16的孔16c插通螺钉而共同紧固。
增压泵18形成为大致厚圆板状,构成为在规定的冲击检测时可以喷 射气体。该增压泵18贯通基板16的孔16h,且紧贴于基板16背面侧,经 由基板16的安装孔16c,通过安装螺栓与缓冲板22、 22'等一起固定。 即,增压泵18在突出配置于基板16的表侧的状态下被固定,来自该增压 泵18的喷射气体在基板16的表侧被喷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中心部件30具有中心主体部32和安 装于该中心主体部32的喇叭开关机构部34。另外,中心部件30,也可以 不具有喇叭开关机构部34,而具有例如汽车的标志形状等装饰形状,或除 了具有喇叭开关机构部34之外,还可以具有例如汽车的标志形状等装饰 形状。
如图7所示,中心主体部32形成为大致碗状,其表面侧即驾驶员侧 开口 ,并且在中心主体部32的底的部分32a形成有所述安装螺栓27可以 插通的插通孔32ah。因此,中心部件30,从中心主体部32的底部32a的孔32ah将螺栓 27插通安全气囊罩50的中央的凹部52的孔52h及连结部件28、 28'的 连结孔28ah、 28ah',且从连结部件28、 28'的背侧将螺母25紧固于该 螺栓27,由此,经由安全气囊罩50的中央的凹部52安装固定于连结部件 28、 28',这样配置于转向盘10的大致中央部、即转向轴12的轴方向延 长上。
如图2所示,喇叭开关机构部34具有闭塞中心主体部32的开口部的 操作部34a、对该操作部34a向表面侧施力的弹簧等施力部34b、及通过 电线电连接于喇叭并对应于操作部34a的压动操作而开闭的接点部,喇叭 开关机构部34被组装进中心主体部32内。而且,通过压动操作在转向盘 10的大致中央部配置的操作部34a,接点部的接点关闭,并产生声音。
图8A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的剖面 图,图8B是表示该安全气囊40的后视图。
如图8A、 8B所示,安全气囊40构成为可以膨胀展开为袋状。更具 体地说,例如,通过缝合两片大致圆形状的外周缘部彼此,形成为可以展 开为扁平的球状(椭圆体状)的袋状。
在该安全气囊40的背侧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 另外,在图8A中,形成于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外周围的小孔42hb是 螺钉固定用的孔。
将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周缘部夹持于基板16的孔16h的周缘的表 面和缓冲板22、 22'的接触面或背面22b、 22b'之间,安全气囊40就被 安装于支承部件20。在该状态下,成为如下的结构增压泵18的气体喷 出部分(增压泵的表侧部分)被配置于安全气囊40内,来自该增压泵18 的喷出气体被导入到安全气囊40内,安全气囊40可以从转向装置朝向驾
驶席膨胀展开为袋状。
另外,在安全气囊40的背侧即与安全气囊40的膨胀展开方向相反的 一侧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44h。该贯通孔44h具有可以贯通所述中心部 件30的开口形状及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和安 全气囊40的后视中的外周缘部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有贯通孔44h。并且, 在贯通孔44h的外周部缝有环状的加强布。安全气囊40构成为安装于基板16和缓冲板22,在使连结部件28 通过贯通孔44h而露出在安全气囊40的外部的状态下折叠安全气囊40, 且在安全气囊40的膨胀展开时,其贯通孔44h可以穿过连结于连结部件 28而不动的安全气囊罩的中央的凹部52。
图9A、图9B分别是表示第二、第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的剖面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40的制作顺序的说明 图。
如图9、图10A以及图10B所示,该安全气囊40是通过缝合两片基 布41A、41B而构成的,具有可以膨胀展开为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部44、 和朝向安全气囊主体部44的内部延伸的筒状部46。
安全气囊主体部44形成为可以展开为扁平的球状(大致椭圆体状) 的袋状。并且,在该安全气囊主体部44的外周部形成有安全气囊罩的上 述凹部52可以通过的插通孔44h。在安全气囊主体部44的背侧的大致中 央部形成有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并且在该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周围 形成有螺钉固定用的小孔42hb。
安全气囊40,将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周缘部夹持于基板16的孔部 16h的周缘部和托架体22的框部24之间,而被安装于支承部件20。在该 状态下,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增压泵18的气体喷出部分(增压泵的表侧 部分)被配置于安全气囊40内,来自该增压泵18的喷出气体被导入到安 全气囊40内,安全气囊主体部44可以从转向装置朝向驾驶席展开。
筒状部46形成为从上述插通孔44h朝向安全气囊主体部44内延伸的 近似筒状。筒状部46的前端侧开口部46a可以卡止于上述安全气囊罩的 凹部52并形成为防脱状。具体地说,筒状部46的前端侧开口部46a的开 口直径形成为比所述凹部2的最大外径小。
另外,筒状部46中除去前端侧开口部46a的周围机体部46b形成为 所述凹部52可以通过。更具体地说,该周围机体部46b的内径比所述凹 部52的最大外径大。另外,该筒状部46的插通孔、周围机体部46b及前 端侧开口部46a均被设定为连结部件28、 28'可以穿过的大小。
在折叠了安全气囊40的状态下,筒状部46绕中心部件30被折叠, 并且在其周围折叠安全气囊主体部44。另外,在折叠了安全气囊40的状态下,优选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筒状部46的前端侧开口部46及插通孔 44h处于完全一致的状态。于是,可以使连结部件28、 28'通过安全气囊 安装孔42ha、筒状部46的前端侧开口部46a及插通孔44h,而容易地使 连结部件28、 28'露出在安全气囊40的表侧。
该安全气囊40是如下述那样通过缝合两片基布41A、 41B而制作的。 即,首先,如图10A所示,准备两片基布。基布41A、 41B通过在袋形成 布部42A、 42B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延伸设置筒形成布部43A、 43B而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袋形成布部42A、 42B形成为大致圆形状,不过也不一 定必须是大致圆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大致方形状。筒形成布部43A、 43B 形成为大致带状,从袋形成布部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朝向其径向外侧延伸设 置。各筒形成布部43A、 43B的前端部形成为宽度稍微变窄。另外,在一 方侧的袋形成布部42A的大致中心部形成有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并且 在该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周围形成有螺钉固定用的小孔42hb。
对两基布41A、 41B的外周缘部中除去延伸设置有筒形成布部43A、 43B的部分之外的部分彼此进行缝合,并且对两筒形成布部43A、 43B的 两侧缘部彼此进行缝合(参照图IOB)。
最后,从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拉出袋形成布部42A、 42B,将由两袋 形成布部42A、 42B构成的袋状部分里外翻转。
如上所述,通过缝合上述两袋形成布部42A、 42B的外周缘部彼此, 形成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部44。另外,两袋形成布部42A、 42B的外周缘 部中延伸设置有筒形成布部43A、 43B的部分是非缝合部分,在此形成上 述凹部52可以通过的插通孔44h。进而,通过缝合上述两筒形成布部43A、 43B的两侧缘部彼此,形成从插通孔44h朝向安全气囊主体部44内延伸 的筒状部46。
另外,优选的筒状部46的长度尺寸是,在将本安全气囊40安装于支 承部件20、使安全气囊主体部44无任何制约地自然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 具有比连结所述凹部52和插通孔44h的距离大的长度尺寸。
图11A及11B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制作工序的说明图。 该变形例的安全气囊由两片基布141A、 141B构成。各基布141A、 141B通过在袋形成布部142A、142B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延伸设置筒形成布部143A、 143B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袋形成布部142A、 142B形成 为大致圆形状,筒形成布部143A、 143B形成为大致带状。而且,筒形成 布部143A、 143B沿袋形成布部142A、 142B的外周部的切线方向延伸。 并且,在一方侧的袋形成布部142A形成有安全气囊安装孔142ha。进而, 在一方侧的筒形成布部143A形成有卡止用的插通孔143Ah。该插通孔 143Ah具有比所述凹部52的最大外径小的开口直径,形成为可以卡止于 所述凹部52。该插通孔43Ah也可以形成于筒形成布部143B侧。
而且,遍及整体地缝合两基布141A、 141B的外周的缘部(参照图 IIB)。
最后,若从安全气囊安装孔142ha拉出袋形成布部142A、 142B,将 由两袋形成布部142A、 142B构成的袋状部分里外翻转,则由此制作变形 例的安全气囊。
图12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的剖面图,图12B是表示该 安全气囊40的后视图。
如图12A、 12B所示,安全气囊40构成为可以膨胀展开为袋状。更 具体地说,例如,通过对两片大致圆形状的外周缘部彼此进行缝合,形成 为可以展开成扁平的球状(椭圆体状)的袋状。
在该安全气囊40的背侧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 另夕卜,在图12A中,形成于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外周围的小孔42hb是 螺钉固定用的孔。
将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周缘部夹持于基板16的孔16h的周缘的表 面和缓冲板22、 22'的抵接面或背面22b、 22b'之间,安全气囊40就被 安装于支承部件20。在该状态下,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增压泵18的气体 喷出部分(增压泵的表侧部分)被配置于安全气囊40内,来自该增压泵 18的喷出气体被导入到安全气囊40内,安全气囊40可以从转向装置朝向 驾驶席膨胀展开为袋状。
另外,在安全气囊40的背侧、即与安全气囊40的膨胀展开方向相反 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44h (也可以是开口时成为与贯通孔44h大 致相同的直径的狭缝)。该贯通孔44h具有可以贯通安全气囊罩50的中央 的凹部52的开口形状及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和安全气囊40的后视中的外周缘部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有贯通孔44h, 并且在可以相对于安全气囊40的基布进行相对移动的状态下、缝有由与 安全气囊的基布相同的材料形成的挡护布状体46a。在该挡护布状体46a, 具有与安全气囊的贯通孔44h大致相同的直径的孔(或也可以是开口时成 为与所述贯通孔44h大致相同的直径的狭缝)40ah被设置于与所述贯通孔 44h偏离的位置,以使不重叠于所述贯通孔44h,挡护布状体46a的孔40ah 和贯通孔44h,在折叠安全气囊40并收容于安全气囊罩50内时,使挡护 布状体46a和安全气囊的基布相对移动进行对位,在该状态下,由设置于 后述的安全气囊罩的凹部52的背侧的肋进行保持。
安全气囊40被构成为安装于基板16和缓冲板22,在使连结部件 28通过已进行了位置整合的贯通孔44h及挡护布状体46a的孔40ha而露 出在安全气囊40的外部的状态下折叠安全气囊40,且在安全气囊40的膨 胀展开时,该贯通孔44h以及孔40ha可以穿过连结于连结部件28而不动 的安全气囊罩的中央的凹部52。对于这样的安全气囊,也可以与安全气囊 40同样地使用。
图13A是安全气囊罩50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安全气囊罩50由树脂 形成为大致碗状,在其中央部分如上所述具有用于收容中心部件30的大 致圆锥台形的凹部52。
该安全气囊罩50,在覆盖了被叠入在连结部件28、 28'的周围的安 全气囊40的状态下,在所述凹部52的安装孔52h插通螺栓27,而被固定 于连结部件28、 28',并且如后所述经由该安装片16a被螺钉固定于基板 16。
另外,在将中心部件30已安装于安全气囊罩的所述凹部52的状态下, 如图2所示,其操作部34a的表面成为与安全气囊罩50的表面大致齐平 面状态。
图13B是安全气囊罩的后视图。如图所示,在该安全气囊罩50的背 面形成有槽状的撕裂线(tearline),所述撕裂线在安全气囊40的膨胀展开 时,可以残留地切断(裂开)被连结部件28、 28'固定的中央的凹部52。 即,在安全气囊罩50的背面,在中央的凹部52的周围设置有圆形的撕 裂线Lc、及由从该撕裂线Lc放射状延伸的多个例如四个撕裂线L1 L4构成的一系列的撕裂线,使得若受到安全气囊的膨胀压力则可以残留中央
部而分割为多个罩片50a。另外,安全气囊罩50在安全气囊40膨胀时被 分割为各个罩片50a,且按各个罩片50a设置的安装片50b分别被螺钉固 定于从金属制的基板16的圆板部切割立起、并向基板16背侧突出形成 的各安装片16a,从而使得各个罩片50a可以分别独立地开放。
图14表示安全气囊罩的其它实施例,是与图13A同样的立体图。该 安全气囊50也在中央的凹部52的周围设置有圆形的撕裂线Lc、及从该 撕裂线Lc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例如四个撕裂线L1 L4,但与图13A所示 的安全气囊罩50的不同点只在于在中央的凹部52周围的圆形的撕裂线 Lc的一部分预先形成有切断部52c,其它的结构是相同的。
通过在安全气囊罩50的撕裂线Lc这样地设置切断部52c,可以在安 全气囊膨胀时更顺利且可靠地开放安全气囊罩50的开放片50a。
另外,因为该切断部52c由装饰部件遮蔽,所以从外部观察不到,从 而不会有损安全气囊装置的外观。
在以上的结构中,若安全气囊40膨胀展开,则安全气囊罩50因该力 而在中心部件30周围的撕裂线L部分被压裂,裂开的罩片残留碗状的中 央的凹部52并分别向外侧开放。此时各罩片50a能够以相互完全分开而 分别独立开放的方式形成有撕裂线,且基板16的安装片16a由塑性变形 自如的材料构成, 一次变形了的安装片50a不返回到原样。
图15是从基板16侧观察已开放的状态的各罩片50a的图。如图所示, 安全气囊罩50被构成为在安全气囊40膨胀时分割成各罩片50a,并且 通过所述安装片16a保持扭转变形状态,安全气囊40受到来自增压泵18 的压力而能够顺利地膨胀。
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形成于安全气囊的孔(或也可以是狭缝)44h、 或筒状部46的部分通过所述断裂残留的安全气囊罩的中央的凹部52的周 围,此时,安全气囊40被所述中央的凹部52的朝向背面外侧的表侧而直 径渐增的圆锥台形状面引导,朝向外方膨胀。即,安全气囊40 —边穿过 或经过所述安全气囊罩的不动的中央的凹部52 —边膨胀。
另外,通过安全气囊这样地膨胀,安全气囊向前方的膨胀因所述穿过 时的阻力而使得其速度稍微变缓。因此,安全气囊首先沿横向膨胀,膨胀的安全气囊40可以缓和直接冲击驾驶员的压力。
接着,对于以上说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在安全气囊40的组装时,首先,在基板16的表面侧区域适当叠入安 全气囊40或安全气囊主体部42及筒状体46,并在安全气囊罩50内,在 使安全气囊40的贯通孔44h或筒状体46的插通孔43h与所述罩的凹部52 相面对的状态下,收纳安全气囊40或安全气囊主体部42及筒状体46,分 别将连结部件28、 28'的安装脚28c、 28c'嵌入缓冲板22、 22'的背面 的凹状部22c、 22c',在该状态下,将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周缘部夹 持于基板16的孔16h的周缘部和缓冲板22、 22'的接触面22b、 22b'之 间,重叠基板16和缓冲板22、 22'。然后利用基板16的增压泵18安装 孔16h、从背侧使螺母25拧合于向安全气囊罩50内突出的安装螺栓27, 并且在中心主体部32内组装喇叭开关机构部34,螺钉固定基板16、缓冲 板22及增压泵。
此时,连结部件28、 28'通过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而被配置于安全 气囊40内,或通过筒状体46的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及前端侧开口部46a 而被配置于筒状体46内。另外,筒状体46的前端侧开口部46a的直径形 成为比安全气囊罩50的中央的凹部52的最大直径还小的小径,或筒状体 46被夹持,在安全气囊膨胀时不从中央的凹部52脱落。由此如图2所示 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组装完成。
说明该安全气囊装置的展开动作。
首先,通过车辆冲撞时等进行的冲击检测,增压泵18点火,在该增 压泵18生成气体,该气体被导入到安全气囊40内。若安全气囊40开始 膨胀,则安全气囊罩50受到该力,沿着撕裂线L1 L4及LC即残留中央 的凹部52而裂开,从而各安全气囊罩片50a放射状地扩开。
在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中,在安全气囊罩50裂开后,在安全气囊 40开始膨胀的初期阶段,如图16所示,安全气囊40以增压泵18周围为 中心稍微膨胀。
进而,若气体被导入到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内,则如图14所示, 所述凹部52脱离贯通孔44h,安全气囊40膨胀。
同样地,在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气囊中,若气体导入到安全气囊40内,则如图15所示,所述凹部52侵入到筒状体46中,同时安全气囊40膨胀。
在安全气囊膨胀了某种程度之后,在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中, 主要是偏在于所述凹部52的下方的部分即安全气囊40的表侧部分及下方 部分继续膨胀,从上方将安全气囊40中形成了贯通孔44h的部分向背侧 推开,如图17所示,安全气囊40膨胀展开成自然膨胀形状即扁平的球状。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膨胀展开成扁 平的球状。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中,因为在安全气囊40膨胀了某 种程度之后,贯通孔44h位于安全气囊40的背面侧,所以气体不会从该 贯通孔44h过量地泄露,并且可以防止泄露的气体喷向驾驶员。若安全气 囊40的膨胀结束,则安全气囊40内的气体通过其背侧的贯通孔44h排出。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中,因为筒状体46的前端开口部 46a阻止所述凹部52的穿过,所以安全气囊40不会膨胀到筒状体46的长 度以上。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40中,在安全气囊罩50裂开后,在 安全气囊主体部44开始膨胀的初期阶段,如图19所示,安全气囊主体部 44以增压泵18的周围为中心膨胀,筒状部46在安全气囊主体部44内向 中心部件30的表侧延长上延伸出。
在安全气囊主体部44膨胀了某种程度之后,主要是安全气囊主体部 44中偏在于中心部件30的下方的部分即安全气囊主体部44中筒状部46 下方的部分继续膨胀,如图20所示,安全气囊主体部44膨胀展开成自然 膨胀形状即扁平的球状,从而将安全气囊主体部44的形成了插通孔44h 的部分向上方推开。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安全气囊装置,因为在展开状态,插通孔44h在 安全气囊主体部44的外周部、即没有指向驾驶席的乘客的位置开口,所 以即使假设气体从插通孔44h泄露,也不易喷到乘客。另外,在本实施方 式中,虽然插通孔44h指向上方,不过也可以指向侧方或下方、斜侧方。 总的来说,插通孔44h在展开状态下只要形成于不指向驾驶席乘客的位置 即可。
另外, 一直以来,为了使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为环形体状,缝合更多的布以成为期望的膨胀曲面形状地来进行制作,不过在本安全气囊装置中, 因为通过缝合两片基布就能够缝制安全气囊40,所以可以更简单地制造安
全气囊40。
另外,因为在安全气囊40的展开状态时,筒状部46的前端部以防脱 状卡止于所述凹部52,所以在安全气囊40的组装阶段,不需要将筒状部 46的前端部安装固定于所述凹部52侧。因此,能够以比较简易的结构且 容易地进行安全气囊40的组装作业。
而且,因为所述凹部52具有朝向安全气囊40的展开方向而依次扩径 的锥状周面,所以在安全气囊40的展开时,筒状部46的前端侧开口部46a 沿所述凹部52的锥状周面依次张开,且向安全气囊40的展开方向移动, 并防脱卡止于所述凹部52的大直径部分。因而,有如下的优点筒状部 46的前端侧开口部46a稳定、可靠地防脱卡止于防脱卡止部30a。
在此,所述凹部52不一定必须形成为具有锥状周面的圆锥台形状, 也可以形成凸缘状地突出的部分,在该凸缘状的部分防脱卡止筒状部46 的前端侧开口部46a。
进而,筒状部46在安全气囊主体部44自然地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 具有比连结插通孔44h和所述凹部52的距离大的长度尺寸,由此,在安 全气囊40的膨胀展开时,不会对筒状部46施加因膨胀而产生的较大的力, 所以在筒状部46和所述凹部52的安装部分等不需要牢固的加强,从而可 以比较低成本地制造安全气囊装置。
另外,在第五实施例的安全气囊中,在安全气囊膨胀时,形成于安全 气囊的贯通孔42ha和所述挡护布状体46a的孔40ah的部分通过所述断裂 残留的安全气囊罩的中央的凹部52周围,此时,安全气囊40被所述中央 的凹部52的朝向背面外侧的表侧而直径渐增的圆锥台形状面引导,向外 方膨胀。即,安全气囊40 —边穿过所述安全气囊罩的不动的中央的凹部 52的周围、 一边膨胀。贯通孔42ha和所述挡护布状体46a的孔40ah,若 分别穿过凹部52,则同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关系即相互偏离的状态,由此 安全气囊40的贯通孔42ha分别被布片完全封闭,防止气体泄漏。
另外,通过安全气囊这样地膨胀,安全气囊向前方的膨胀因所述穿过 时的阻力而使得其速度稍微变缓。因此,安全气囊首先沿横向膨胀,膨胀的安全气囊40可以缓和直接冲击驾驶者的压力。
说明该安全气囊装置的展开动作。
首先,通过车辆冲撞时等进行的冲击检测,增压泵18点火,在该增 压泵18生成气体,该气体被导入到安全气囊40内。若安全气囊40开始 膨胀,则安全气囊罩50受到该力,沿着撕裂线L1 L4及LC即残留中央 的凹部52而裂开,从而各安全气囊罩片50a放射状地开放或扩开。此时 如上所述,由于安全气囊40的贯通孔44h被挡护布状体46a封闭,所以 在安全气囊中挡护布状体46a受到气体压力而紧贴于安全气囊基布,相互 补充地封闭相互的开口,从而可以遮断气体泄漏。
在安全气囊罩50裂开后,在安全气囊40开始膨胀的初期阶段,如图 21所示,安全气囊40以增压泵18的周围为中心稍微膨胀。
若气体进一步导入到安全气囊40内,则所述凹部52脱离贯通孔44h 及孔40ah,安全气囊40膨胀。
在安全气囊膨胀了某种程度之后,主要是在安全气囊40中偏在于所 述凹部52的下方的部分、即安全气囊40的表侧部分及下方部分继续膨胀, 从上方将安全气囊40中形成了贯通孔44h的部分向背侧推开,如图22所 示,安全气囊40膨胀展开成自然的膨胀形状即扁平的球状。
根据以上构成的安全气囊装置,因为可以安装在安全气囊40的展开 时不能飞出的中心部件30,所以可以在安全气囊40的展开时不使中心部 件30飞出的情况下使安全气囊40膨胀展开。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安全气囊罩50的中央的凹部52经由连 结部件28、28'被安装固定于用于安装增压泵的基板16,该连结部件28、 28'在基板16和缓冲板22、 22'的连结时可以和安全气囊40同时安装, 所以通过简化所述凹部52的固定机构,且实现安装用的零件的共用化, 由此可以使结构简化。并且,通过简易的构造,可以防止安全气囊膨胀时 的气体泄漏。
以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安全气囊的变形例。 图23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图23B及图23C分 别是表示该安全气囊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在该安全气囊40C中,形成有与所述贯通孔部44Bh同样的贯通孔部44Ch。另外,贯通孔部44Ch没有必要必须是线条的切缝状,也可以是圆 孔状。另外,在安全气囊安装孔42ha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在此是两个) 弯曲孔43h。
进而,在安全气囊40的外面侧,即在覆盖所述贯通孔部44Ch的区域, 安装有挡护布状体46C,在该挡护布状体46C,在与所述贯通孔部44Ch 不同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贯通孔部46Ch。
具体地说,挡护布状体46C,形成为各顶部带有圆角的大致方形布状, 其周缘部被配置为包围贯通孔部44Ch,并且被缝在安全气囊40C上。另 外,该挡护布状体46C也可以缝在安全气囊40C的内面侧。并且,通过在 挡护布状体46C上形成线状的切缝,形成所述第二贯通孔部46Ch。第二 贯通孔部46Ch形成在与所述贯通孔部44Ch大致垂直相交的位置。
另外,贯通孔部44Ch和第二贯通孔部46Ch没有必要必须大致垂直 相交,也可以倾斜相交,并且,如在下一个变形例中说明的那样,也不需 要相交。总的来说,贯通孔部44Ch和第二贯通孔部46Ch在安全气囊40C 的展开时,只要处于贯通孔部44Ch和第二贯通孔部46Ch相互错位而配 置的位置关系即可。
另外,通过安全气囊40C的膨胀展开,在所述凹部52脱离贯通孔部 44Ch及第二贯通孔部46Ch后,贯通孔部44Ch和第二贯通孔部46Ch返 回到线状,闭塞其开口。而且,在该状态下,贯通孔部44Ch的周缘布部 和第二贯通孔部46Ch的周缘布部相互补充地闭塞相互的开口,因此,更 可靠地防止气体通过贯通孔部44Ch泄漏。
安全气囊40D完全膨胀之后,主要从弯曲孔43h排出气体。
因而,在该安全气囊40C中,可以限制来自贯通孔部44Ch的气体流
图24A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安全气囊的后视图,图25B是表示该安 全气囊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该第二变形例是将所述第一变形例中的第二贯通孔部46Ch配置于不 与贯通孔部44Ch相交的位置的安全气囊40D的例子,gp,将线状的第二 贯通孔46Dh形成于挡护布状体46D中与贯通孔部44Ch大致平行且从 贯通孔部44Ch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关于其它结构,与第二变形例的安全气囊40C相同。
若通过安全气囊40D的膨胀展开,所述凹部52脱离贯通孔部44Ch 及第二贯通孔部46Dh,则贯通孔部44Ch及第二贯通孔部46Dh返回到线 状,闭塞其开口。在该状态下,贯通孔部44Ch的周缘布部及第二贯通孔 部46Dh的周缘布部相互补充地闭塞相互的开口,因此,更可靠地防止来 自安全气囊40D的气体泄漏。此外,贯通孔部44Ch及第二贯通孔部46Dh 没有被配置于相互重复的位置,所以与所述第一变形例相比较,可以进一 步可靠地防止气体通过贯通孔部44Ch泄漏。
因而,在该安全气囊40D中,可以限制来自贯通孔部44Ch的气体流 出量。
所述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均在所述凹部52脱离了贯通孔部44Bh、 44Ch之后,限制来自这些各贯通孔部44Bh、 44Ch的气体流出量。由此, 例如,可以由另行设置的弯曲孔43h的设定(孔的大小、形状、位置)来 调整气体泄漏的时刻及泄漏量等,从而可以容易地调整安全气囊的特性 (冲撞吸收特性等)。并且,通过适当调整流出量,也可以不需要另行设 置的弯曲孔。
从另外的观点考虑,即使较大地设定贯通孔部44Bh、 44Ch等的开口, 也可以防止过量的气体泄漏,所以,通过增大该开口形状,可以最小限度 地抑制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的凹部52的卡住。
根据以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因为可以安装在安全气囊40 的展开时不能飞出的中心部件30,所以可以在安全气囊40的展开时不使 中心部件30飞出的情况下使安全气囊40膨胀展开。
另外,因为安全气囊罩50的中央的凹部52经由连结部件28、 28'被 安装固定于用于安装增压泵的基板16,该连结部件28、 28'在基板16和 缓冲板22、 22'的连结时可以和安全气囊40同时安装,所以,通过简化 所述凹部52的固定机构,且实现安装用的零件的共用化,由此可以使结 构简化。
权利要求
1.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产生气体的增压泵、利用在该增压泵产生的气体能够膨胀的安全气囊、折叠收纳安全气囊且在安全气囊膨胀时能够扩开的安全气囊罩、在中央部具有用于嵌装增压泵的开口部的基板、以及在与该基板之间夹持所述安全气囊的缓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在其表面形成有用于收容连结部件的夹持部的凹状部,且在安全气囊膨胀时通过撕裂线扩开的所述安全气囊罩的中央部、和所述安全气囊一起连结于由所述基板和所述缓冲板夹持的所述连结部件,在安全气囊利用来自增压泵的气体而越过安全气囊罩中央部并向前方膨胀时,该连结部件在安全气囊展开时保持所述安全气囊罩的中央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件设置有孔或凹坑,并且在缓冲板的所述凹状部设置有能够配合于所述孔或凹坑的突起。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状部,所述连结部件被紧固固定于增压泵固定用的螺栓。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是金属部件。
5. —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产生气体的增压泵、利用在该增压 泵产生的气体能够膨胀的安全气囊、覆盖该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罩、以及 固定所述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罩的基板,在安全气囊利用来自增压泵的气体而膨胀时、所述安全气囊罩能够向 外方开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罩在其大致中央部具有直接或间接地被固定于基板的 固定部、和形成在该固定部周围的多个开放片,所述安全气囊构成为具有 在膨胀时被所述固定部防脱制约的筒状部,由此能够越过固定部而向前方 膨胀,在所述安全气囊罩的所述固定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向安全气 囊的展开方向依次扩径的锥状周面,展开时对安全气囊进行引导,并且将 所述筒状部的前端侧开口部防脱卡止在大直径部分。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全气囊罩内面设置有划分所述固定部及固定部周围的所述多个开放片的一系列的撕裂线,所述开放片在安全气囊的展开时通过所述 撕裂线能够向外方开放。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撕裂线作为形成于安全气囊罩内面的槽而形成,并且在形成于所述固定部的周围的撕裂线预先形成有被切断的部分。
8. 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罩的多个开放片在所述固定部的周围能够向外方开放, 并且展开后相互离开。
9. 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收纳装饰部件或喇叭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部件以不能够从外部观察确认的方式覆盖在安全气囊罩的凹部的周围形成的撕裂线的所述切断部。
11.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产生气体的增压泵、利用在该增压 泵产生的气体能够膨胀的安全气囊、覆盖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罩、以及固 定它们的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气囊的一部分形成有对具有至少位置错开的孔部的至少两片 基布进行对合而得到的开口孔部,在安全气囊罩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直接或 间接被固定安装于基板的凹部,该凹部具有向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依次扩 径的锥状周面,通过该周面对所述开口孔部的各个的孔部进行引导,安全 气囊膨胀。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展幵时凹部按照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周围或内侧的撕裂线而分离。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由可以容易地与安全气囊罩分离的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
14.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收纳有装饰部件或喇叭装置。
全文摘要
在安全气囊装置中,通过简易的结构实现防止安全气囊膨胀时的装饰部件的飞散。即,在安全气囊展开时,将安全气囊罩(50)的安装有装饰部件的凹部从其它部分分开而自由,并连结于不动的连结部件。为此,在安全气囊罩(50)内面形成有用于划分所述凹部(52)的圆形的撕裂线(Lc);及从该撕裂线(Lc)向半径方向外方延伸、划分各开放片(50a)的多个撕裂线(L1~4)。并且,各开放片(50a)的安装部(50b)被螺钉固定于基板的塑性变形自如的安装片。通过该结构,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所述安全气囊罩的所述凹部保持为不动。
文档编号B60R21/16GK101434226SQ20081018371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30日
发明者东英孝, 佐佐木航, 嘉村诚一郎, 山路直树, 谷山裕之 申请人: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