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13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等的车辆用前照灯(前灯),特别涉及一种能够 切换行驶光束与错车光束的车辆用灯。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照灯构成为能够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其中,行驶光束 用于照亮前面远方,错车光束在对面车或先行车等其他车辆存在的情况下, 防止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并照明本车的前方。然而,在行驶光束 和错车光束中,行驶光束主要照明车辆的正面区域,与此相对,错车光束 照明除车辆正面区域以外的近前方区域,两者的配光图案大不相同,因此, 在切换时,本车前方的照明状况有大的变化,给本车驾驶者带来不协调感, 或者在安全行驶上存在问题。例如,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由 于从以高光度照明本车前方的宽区域的状态,变为以比行驶光束的光度更 低的光度只照明本车近前方区域的状态,因此,本车前方的周围及远前方 区域变暗,导致本车驾驶者的可视性降低,给本车驾驶者带来不安感。另 外,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对因错车光束不能进行充分照明而 本车驾驶者不能确认的本车周围以及处在远前方的其他车辆照射行驶光 束,对该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在安全行驶上存在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在专利文献l中,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即能够控制 错车光束的光轴方向,测定本车与先行车的车间距离,才艮据车间距离将错 车光束的光轴上下偏转,从而防止对先行车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另一方面,
也提高了本车驾驶者的远方可视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另一 种技术方案,即利用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其他车辆,基于与其他车辆的相对 距离,独立地控制左右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和近光光束的光量,从而消除对 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提高本车驾驶者的前方可视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517号7>才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61082号7>报根据专利文献l的技术,虽然通过错车光束的照明,能够改善本车驾 驶者的远方的可视性,但是不能消除在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时存在的 所述的本车驾驶者感到不协调感,或者不能解决可靠地防止对其他车辆驾 驶者造成眩目感的问题。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的技术,虽然在将行驶光 束和错车光束分别照射其他车辆时,能够防止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 感,能够进行适当的照明,但是,没有解决在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时 存在的所述的驾驶者感到的不协调感,或者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的眩目 感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能够改善在切换行驶光束与错车 光束时的过渡状态,防止对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 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
本发明是构成为能够切换错车光束和行驶光束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
于,行驶光束能够照明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该第1照明区域为 车辆正面中央,该第2照明区域包括比该第1照明区域靠左右方向两侧的
水平方向的上部;对车辆用灯的开灯状态进行控制的开灯控制装置,在从
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增加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增加第l照明
区域的光度,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减少第l照明区域的光度
后,减少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
根据本发明,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最初通过增加第2照 明区域的光度来照亮本车前方的周围区域,接着通过增加第l照明区域的 光度来照亮本车正面区域直到远方区域,最后以规定光度照亮本车前方的 所有区域。由此,本车前方区域不会突然照亮,不会给驾驶者带来不协调 感。另一方面,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最初只降低第l照明区 域的光度,之后再降低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最后熄灭第l照明区域和第 2照明区域的照明,只用错车光束灯进行照明。因此,即使在本车正面区 域的照明变暗的时候,也能够确保周围区域的明亮的照明,之后周围区域 的照明继续变暗,所以防止本车前方乃至周围区域的照明突然变暗,给驾 驶者不会带来不协调感,从而在安全行驶上不会发生不期望的状况。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方块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3 (a)、 (b)是表示错车光束与行驶光束的配光图案的图4是用于说明切换光束动作的流程图5(a) ~ (c)是表示实施例1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切换光束动作的流程图7是表示实施例3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8 (a)、 (b)是表示实施例3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9是表示实施例4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IO是表示实施例5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11 (a) ~ (d)是表示实施例5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12是表示实施例6的前照灯的大致结构的剖面图13(a) ~ (c)是表示实施例6的切换光束时的配光图案的图14 (a) ~ (c)是表示实施例6的变形例的切^^时的配光图案的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7的照明控制动作的流程图16(a) ~ (c)是用于说明实施例7及变形例的控制表的特性图17是表示实施例7的车间距离与照明状态的相关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RHL、 LHL:前照灯,RLBL、 LLBL:错车光束灯,RHBL、 LHBL: 行驶光束灯,ECU:开灯控制装置,LSW:灯开关,BSW:光束开关,FMD: 前方车辆检测装置,LBP: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HBP*:行驶光束的配光 图案,SA1:第l照明区域,SA2:第2照明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中,优选结构为具有4全测存在于本车前方的车辆的前方车辆 检测装置,当通过前方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离 达到第l规定距离以上时,开灯控制装置对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进 行控制。当前方车辆存在于第1规定距离以上的前方时,即使切换到行驶 光束,也不会对前方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明亮地 照明本车前方区域,保证安全行驶。在这种情况下,开灯控制装置在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达到第1规定距离以上时,只增加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 在达到比第1规定距离大的第2规定距离以上时,增加第1照明区域的光 度。由此,不仅防止对前方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而且在向行驶光束切 换时,从周围向正面增加光度,因此,能够防止对本车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
或者,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存在于本车前方的车辆的前方车辆检测
装置,开灯控制装置将上述第1照明区域或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控制在基 于前方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设定的光度。当保持 规定的车间距离继续行驶时,将第1、第2照明区域控制在最适合于该车 间距离的光度, 一方面防止对前方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另一方面提高 本车驾驶者的前方的可视性。
在本发明中,将第2照明区域定义为包围第l照明区域的环状区域, 或者定义为第1照明区域的左右两侧区域,或者定义为第1照明区域的上 侧区域的任意区域,因此,既能防止对本车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又能够 确保明亮地照明本车前方区域,保证安全行驶。
实施例1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l是表示整体结构的图,左右的前 照灯LHL、 RHL连接在开灯控制装置ECU上,还连接有通过驾驶者进行 开关(ON.OFF)操作的灯开关LSW和光束开关(调光开关(于V7 — 7 < :y于))BSW。通过该光束开关BSW切换各前照灯LHL、 RHL的行驶 光束(远光灯)和错车光束(近光灯)。另外,在未图示的汽车前部,设有 用于检测存在于本车前方区域的对面车或先行车等其他车辆的前方车辆检 测装置FMD,根据该前方车辆检测装置FMD的检测输出,上述开灯控制 装置ECU能够控制上述各前照灯LHL、 RHL的开灯。
上述左右前照灯LHL、 RHL是其内部结构为左右对称而其他结构相 同,并且在各灯罩LH内分别内装有行驶光束灯RHBL、 LHBL和错车光 束灯LLBL、 RLBL的所谓4灯式结构。图2是表示右前照灯RHL的大致 结构的图,示出了内装在灯罩LH内的行驶光束灯RHBL的结构。另外, 由于错车光束灯RLBL依旧使用现有的灯,所以在此省略对其说明,当开 灯时如图3(a)所示,进行照明本车前方的近前方区域的错车光束配光图案 LBP的照明。上述灯罩LH由将前面开口且做成容器状的灯体11和安装在该灯体11的前面开口的前面透镜12构成。如图2所示,行驶光束灯RHBL 具有做成旋转抛物面体(抛物线)的反射镜13,在该反射镜13的焦点位 置配置有Hl光源,在比该Hl光源稍靠前侧配置有光源H2。在此使用一 体地内装有两个灯丝的所谓的H4灯泡14,将该H4灯泡14后侧的R灯丝 141作为上述H1光源,将前侧的F灯丝142作为上述H2光源。另外,在 上述F灯丝142的上侧区域设有遮光用的内遮光罩14a。虽然通常在以H4 灯泡14作为双灯式光源使用时,内遮光罩14a以朝向F灯丝142下侧的方 式安装在反射镜上,但是,在此内遮光罩14a以朝向F灯丝142上侧的方 式被安装。左前照灯LHL的行驶光束灯LHBL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在该前照灯RHL、 LHL中,如果开启R灯丝141即Hl光源时,反射 镜13反射的光以大体平行于灯光轴Lx的光束发射,并由前面透镜12聚 光,形成如图3 (b)所示照明第1照明区域SA1的配光图案HBPl,该第1
域。另外,如果开启F灯丝142即H2光源,由于朝向上方射出的光被内 遮光罩14a遮光,因此只有朝向下方射出的光被反射镜13反射并朝向前方。 因此,如图3(b)所示,形成照明第2照明区域SA2的配光图案HBP2,该 第2照明区域SA2是比上述第1照明区域SA1靠左右方向两侧的水平方 向的上部的、构成半圆环状的区域。于是,将这些配光图案HBP1和HBP2 重叠,成为行驶光束配光图案HBP。
如图1所示,上述前方车辆检测装置FMD具有使用CCD或MOS等 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机CAM和图像识别装置VP,该图像识别装置VP是 将该摄像机CAM拍摄的图像进行信号处理并进行图像解析,识别摄像范 围内的处于本车前方的对面车或先行车等前方车辆,据此才企测被识别的前 方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车间距离)。如果基于该检测的前方车辆的信息, 将检测信号输出给上述开灯控制装置ECU,则该开灯控制装置ECU基于 该检测信号切换上述前照灯RHL、 LHL的开灯状态即错车光束和行驶光 束,进而分别对切换到行驶光束时的开灯状态和切换到错车光束时的熄灯 状态进行控制。另外,该前方车辆检测装置FMD可以由毫米波雷达等其 他装置构成,只要是能够检测本车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的装置即可。
上述开灯控制装置ECU在打开上述灯开关LSW时,向上述前照灯 RHL、 LHL供给电力并开灯。这时,才艮据上述光束开关BSW的切换状态,控制上述前照灯RHL、 LHL的错车光束灯RLBL、 LLBL和行驶光束灯 RHBL、 LHBL的开灯或熄灯。也就是,光束开关BSW在切换到^"车光束 时,只开启错车光束灯RLBL、 LLBL,在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同时开启错 车光束灯RLBL、 LLBL和行驶光束灯RHBL、 LHBL。另外,上述开灯控 制装置ECU基于来自上述车辆检测装置FMD的检测信号,也能够对上述 错车光束灯RLBL、 LLBL和行驶光束灯RHBL、 LHBL的开灯或熄灯进4亍 控制。进一步,开灯控制装置ECU特别是在控制行驶光束灯RHBL、 LHBL 的开灯或熄灯之际,能够独立地控制向行驶光束灯RHBL、 LHBL的Hl 光源141和H2光源142分别供给电力时以及切断电力时的开灯和熄灯的 时机。例如,经规定时间进行电力的供给和停止,据此,逐渐使由Hl光 源141和H2光源142进^f亍的各照明变亮或变暗。
根据以上结构,如图4中流程图所示那样,如果驾驶者打开灯开关 LSW(Sll),开灯控制装置ECU只开启错车光束灯RLBL、 LLBL(S12)。 由此,变成如图5 (a)所示的配光图案LBP的照明,对本车的近前方区 域进行照明。另一方面,如果驾驶者操作光束开关BSW切换到行驶光束 时(S13 ),开灯控制装置ECU在开启错车光束灯RLBL、 LLBL的基础上, 再开启行驶光束灯RHBL、 LHBL(S14)。开灯控制装置ECU通过对行驶 光束灯的HI光源141和H2光源142进行开灯,从而形成如图5(c)所示的、 在由错车光束灯RLBL、 LLBL形成的配光图案LBP的基础上,将Hl光 源141的第1照明区域SA1的配光HBP1和H2光源142的第2照明区域 SA2的配光HBP2重叠,形成行驶光束的配光。如果将光束开关BSW关 闭而切换到错车光束(S15),开灯控制装置ECU只对行驶光束灯RHBL、 LHBL进行熄灯(S16),返回到如图5(a)所示的的配光。
在此,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的步骤S14中,开灯控制装置 ECU分别对4亍马史光束灯的R灯丝141和F灯丝142即Hl光源141和H2 光源142进行开灯,此时独立地控制两个光源的开灯状态。也就是,开灯 控制装置ECU在最初只对H2光源142进行开灯,增加第2照明区域SA2 的光度(S141 ),然后对Hl光源141进行开灯,增加第1照明区域SA1 的光度(S142 ),最后分别以规定的光度照明第1照明区域SA1和第2照 明区域SA2。另外,虽然在步骤S16中,从行驶光束的配光关闭光束开关 BSW而返回到错车光束之际,开灯控制装置ECU对行驶光束灯进行熄灯,切换到只有错车光束的配光,但是最初只对HI光源141进行熄灯,减少
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S161 ),然后对H2光源142进行熄灯,减少 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S162 ),最后对第1照明区域SA1和第2照明 区域SA2进行熄灯。
如前所述,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由于最初增加第2照明 区域SA2的光度,所以如图5(b)所示,形成由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LBP 和第2照明区域的配光图案HBP2构成的配光图案。在向这种配光图案切 换的过程中,本车前方的周围区域最初变亮。接着,通过增加第l照明区 域SA1的光度,如图5 (c)所示,形成重叠有第1照明区域SA1的配光 图案HBP1的配光图案,本车正面区域变亮,最终成为行驶光束的配光。 因此,在向行驶光束切换时,不会使本车前方区域突然变亮,不会对驾驶 者造成不协调感。另外,由于从周围区域向正面区域依次变亮,所以,假 设驾驶者没有看出对面车或先行车的情况下,在其途中的时点能够确认其 他车辆,因此在那时刻能够立即停止向行驶光束的切换,提前防止对其他 车辆造成眩目感。
另一方面,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从如图5(c)所示的行 驶光束的配光图案变换到如图5(b)所示最初只降低第1照明区域SA1 的光量,之后再降低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最后对第1照明区域SA1 和第2照明区域SA2进行熄灯的如图5(a)所示的由错车光束灯形成的配 光图案LBP。因此,在途中的如图5 (b)所示的配光图案中,即使在本车 正面区域的照明变暗的时候,也能够确保周围区域的明亮的照明,之后, 由于周围区域的照明逐渐变暗,所以,能够防止本车前方乃至周围区域的
在问题。另外,不会给驾驶者带来不协调感。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虽然通过驾驶者操作的光束开关BSW,对错车光束 和行驶光束进行切换,但是,在实施例2中,基于前方车辆检测装置FMD 的才企测输出,对错车光束和行驶光束进行切换。如图6中流程图所示,如 果打开灯开关LSW时(S21),错车光束灯RLBL、 LLBH被开灯(S22 )。 在该状态下,前方车辆检测装置FMD纟全测例如先行车,4企测本车与先行 车的车间距离。当车间距离小于规定的第1规定距离时,开灯控制装置ECU只对错车光束灯进行开灯,而对行驶光束灯不进行开灯。也就是,变成如
图5 (a)所示的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LBP的照明。当车间距离达到第1 规定距离以上时(S23 ),开灯控制装置ECU只对行驶光束灯RHBL、 LHBL 的H2光源142进行开灯,增加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S24 )。因此, 变成如图5 (b)所示的行驶光束的配光图案LBP+HBP2的照明。因此,
明亮地照明本车的正前方区域和周围区域,不会对先行车造成眩目感,提 高本车前方的可视性,从而确保安全行驶。
另外,在此,和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达到比第1规定距离更大的第2 规定距离以上时(S25),开灯控制装置ECU继续对H1光源141进行开灯, 增加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S26),因此变成如图5(c)所示的行驶 光束的配光图案LBP+HBP1+HBP2的照明,/人而既能够防止对在远前方移 动的先行车产生眩目感,也能提高本车远前方区域及周围区域的可视性, 从而确保安全行驶。
另外,在该实施例2中,虽然省略了流程图的图示,但是,当与前方 车辆的车间距离再次小于第2规定距离时,先熄灭H1光源14,当进一步 小于第l规定距离时,再熄灭H2光源142,使行驶光束灯熄灭,返回到错 车光束的照明,乂人而,既防止对接近的前方车辆造成眩目感,也能避免本 车前方区域突然变暗,提高本车前方的可视性,从而确保安全行驶。
实施例3
图7是实施例3的行驶光束灯RHBL (LHBL)的大致结构图。该灯 作为投射式灯而构成,其结构包括做成大致旋转椭圓面形状的反射镜21、 安装在该反射镜21的前面开口的圆筒状的支架22以及配设在该支架22 的前面开口的聚光透镜23。在上述反射镜21的内部,具有由配置在反射 镜21的第1焦点上的灯泡构成的单一的H光源24。上述聚光透镜23作为 凸透镜而构成,其通过设在上述支架22上的滑动机构25,如图7中的箭 头所示,沿灯光轴Lx在规定长度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上 述滑动机构25通过如图1所示的开灯控制装置ECU进行控制,随着H光 源24的开灯或熄灯控制,可进行聚光透镜23的位置调整。
在该行驶光束灯RHBL (LHBL)中,如果将聚光透镜23调整到图7 中实线所示的稳定位置,由于聚光透镜23的后侧焦点与反射镜21的第2 焦点大致一致,因此从H光源24射出并经反射镜21反射的光,通过聚光透镜23,作为与灯光轴Lx大致平行的光束射出,因此如图8(a)所示, 形成照明比第1照明区域SA1稍宽的区域的配光图案HBPl,该第1照明
将聚光透镜23从稳定位置向图7中点划线所示的光轴方向后方进行位置调 整,由于聚光透镜23的后侧焦点比反射镜21的第2焦点位于更后侧,从 H光源24射出并经反射镜21反射的光,通过聚光透镜23,作为扩散光束 射出,因此如图8(b)所示,形成照明第2照明区域SA2的配光图案HBP2, 该第2照明区域SA2是在比第1照明区域SA1靠左右方向的两侧的水平 方向的从上部到下部的圓环状的区域。
在具有该行驶光束灯RHBL (LHBL)的前照灯中,在从错车光束切 换到行驶光束时,开始开启行驶光束灯RHBL (LHBL),同时将聚光透镜 23从后方位置向前方的稳定位置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行驶光束灯的配光 最初与图5(b)所示的同样,变成形成为圆环状的第2照明区域SA2的配光 图案,由于随着聚光透镜23向前方移动,照明区域向中央聚焦,所以第2 照明区域SA2的光度降低,另一方面,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逐渐增 加,最终与图5 (c)所示的同样,变成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高、第2 照明区域SA2的光度为比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低的配光图案。也就 是,本车前方的周围区域逐渐变亮,接着本车正面区域逐渐变亮,最终变 成行驶光束的配光。因此,本车前方区域不会突然变亮,不会给驾驶者带 来不协调感。另外,由于从周围区域逐渐地变亮,所以,假如驾驶者没有 看见对面车或先行车的情况下,在该时点也能够确认其他车辆,所以,此 时能够立即停止向行驶光束的切换,提前防止对其他车辆造成眩目感。
另一方面,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将聚光透镜23从稳定 位置逐渐向后方进行位置调整。由此,从最初的图5(c)所示的状态到图5 (b)所示的状态,即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量逐渐降低,之后第2照明区 域SA2的光度也逐渐降低,最后对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停止照明, 变成图5 (a)所示的仅由错车光束灯进行的照明。因此,即使本车正面区 域的照明变暗,也能确保周围区域的照明,之后,由于周围区域的照明继 续变暗,能够防止前方照明区域突然变暗,不会出现给驾驶者带来不安感 而导致在安全行驶上存在问题,而且对驾驶者也不会产生不协调感。
实施例4图9是表示作为实施例3的变形例的实施例4的行驶光束灯RHBL (LHBL)的概念结构图。在实施例4中,特征是作为光源24A采用LED 等发光元件。其他部分与图7相同。由于LED在光射出方面具有定向性, 所以通过将LED配设在反射镜21上,使光从LED向下方射出,从聚光透 镜23射出的光对比水平线H位于上方的区域进行照明。因而,在该行驶 光束灯中,通过沿灯光轴Lx在前后对聚光透镜23进行位置调整,得到对 第1照明区域SA1和第2照明区域SA2的上半部分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 该第1照明区域SA1是如图8U)所示在本车左右方向中央的水平方向的 车辆正面中央部的区域,该第2照明区域SA2是如图8 (b)所示的环状 图案HBP2中大致比水平线H更上侧的区域,即在比第1照明区域SA1 靠左右方向两侧的水平方向的上部的构成半圓环状的区域。
在实施例4中,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在开始开启行驶光 束灯RHBL (LHBL)之后,如果将聚光透镜23从后方位置向前方的稳定 位置逐渐进行位置调整,则行驶光束灯的配光最初变成图8(b)所示的配 光中只在比水平线H更上侧形成的半圓环状的第2照明区域SA2的照明, 随着聚光透镜23向前方的移动,照明区域向中央聚焦的第1照明区域SA1 的光度逐渐增加,最终变成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高、第2照明区域 SA2的光度比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低的配光。另外,在从行驶光束切 换到错车光束时,将聚光透镜23从稳定位置逐渐向后方进行位置调整。因 此,最初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量逐渐降低,之后第2照明区域SA2的 光度也逐渐降低,最后对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停止照明,仅用错 车光束灯进行照明。因而,可切换到与图5所示相同的配光图案。
在实施例4中,由于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或者在从错车 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的任意情况下,配光图案都不会突然发生变化,在 确保周围的照明的基础上,降低或者增加本车正面区域的光度,因此不会 给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能够确保安全行驶。另外,在实施例4中,作为 光源24A采用LED等发光元件,这种发光元件通过被施加的电力,很容 易进行连续的发光光量的控制,所以,在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的 光度变化时,使光度经时逐渐地变化,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对驾驶者造 成不协调感。
实施例5图IO是实施例5的前照灯的概念结构图。实施例5是左右的前照灯 RHL、 LHL用1个灯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的各配光图案的所谓双灯式 例子。前照灯RHL、 LHL作为投射式灯而构成,其结构包括旋转椭圆面 形状的反射镜21、安装在该反射镜前面开口的支架22、固定地设置在支架 22的前侧开口的聚光透镜23、配置在上述反光镜21的第1焦点位置的卣 素灯等HL光源24B以及在该HL光源24B的前侧位置配置在上述反光镜 21的第2焦点附近位置的旋转遮光罩26,并且通过图1所示的开灯控制装 置ECU能够调整旋转遮光罩26的旋转位置。旋转遮光罩26以放射状配设 有多个遮光罩,在这里至少有4个遮光罩26a 26d。各遮光罩26a 26d 以各自不同的形状配置在不同的旋转位置,通过调整旋转遮光罩26的旋转
位置,能够将任意的遮光罩配置在沿灯光轴Lx的位置上。
如果调整上述旋转遮光罩26的旋转位置,例如调整遮光罩26a,使其 位于朝向灯光轴Lx的位置,则如图11 (a)所示,由于从HL光源24B射 出经反射镜21反射的光的上半区域被遮光罩26a遮住,因此,水平线H 的大致上侧被遮光,而低于水平线H的下侧区域被照明,变成具有所需要 的截止线(力y卜才7,一 y)的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如果对遮光罩2化 进行位置调整,则变成如图11 (b)所示的对水平线H的下侧区域和左右 的若干周围区域即第2照明区域SA2的一部分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如果 对遮光罩26c进行位置调整,则变成如图11 (c)所示的对水平线H的下 侧区域和左右比较宽的周围区域即第2照明区域SA2进行照明的配光图 案。如果对遮光罩26d进行位置调整,则变成如图11 (d)所示的对从本 车的正面到周围区域即第1照明区域SA1和第2照明区域SA2全部进行 照明的配光图案。
在实施例5中,通过选择遮光罩26a,在^"车光束中形成对低于水平 线H的下侧区域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即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在从错车 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如果控制旋转遮光罩26的旋转位置,以遮光罩 26b、 26c、 26d的顺序,经时选择这些遮光罩,4吏它们位于灯光轴Lx的位 置,则由于这些配光图案如图11 (b)、 (c)、 (d)那样地变化,所以,最 初追加对左右周围区域的第2照明区域SA2进行的照明,遮光范围朝向中 央区域逐渐地变窄,变成进一步对第1照明区域SA1进行照明的行驶光束 的配光图案。另外,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通过以相反的顺序变化旋转遮光罩26,最初开始第l照明区域被遮光,之后遮光区域向左右
扩大,最后第2照明区域也被遮光,从而变成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
如前所述,在实施例5中,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或者在
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的任意情况下,配光图案都不会突然发生变
化,在确保周围的照明的基础上,降低或增加本车正面区域的光度,因此,
不会对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从而确保安全行驶。 实施例6
图12是实施例6的前照灯的概念结构图。实施例6与实施例5同样, 是左右的前照灯RHL、LHL用1个灯切换行驶光束和错车光束的各配光图 案的所谓双灯式例子。在此,前照灯RHL、 LHL与实施例2~5同样,作 为投射式灯而构成,在旋转椭圓面形状的反射镜21的前侧开口的位置具有 可变遮光罩27。该可变遮光罩27以遮光图案任意地变化的方式构成,例 如构成为用矩阵状配置的光透过型LCD(液晶)装置构成多个微细的像素, 通过利用由开灯控制装置ECU控制的LCD驱动装置28进行的图案控制, 光不透过部分的图案即遮光图案变化控制为任意图案。
通过改变上述遮光罩27的遮光图案,例如,如图13(a)所示,由于 从HL光源24B射出并经反射镜21反射的光的一部分被遮光罩27遮光, 因此,变成具有对水平线H的下侧进行照明的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LBP 和对左右周围的若干第2照明区域SA2的一部分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 HBP21的配光图案。另外,如图13 (b)所示,能够变成扩大第2照明区 域SA2的左右周围区域的照明区域的配光图案LBP22,并且,如图13(c) 所示,能够变成几乎没有利用遮光罩27的遮光效果,且具有对从本车正面 的第1照明区域SA1到周围第2照明区域SA2进行全部照明的配光图案 HBP1和HBP23的行驶光束的配光图案。
在实施例6中,通过利用可变遮光罩27的控制,在错车光束中设定 主要对低于水平线H的下侧区域进行照明的图13 (a)所示的配光图案, 在行驶光束中设定对本车的正面区域进行照明的图13 (c)所示的配光图 案。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通过对可变遮光罩27的遮光图案进 行控制,使遮光区域逐渐变窄,配光图案如图13 (b)那样,最初只有第1 照明区域SA1被遮光,第2照明区域SA2被照明,接着对第1照明区域 SA1也进行照明,成为行驶光束的配光图案。另外,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通过以相反顺序使可变遮光罩27的遮光图案变化,最初第1
照明区域SA1被遮光,之后遮光区域向上方或左右扩大,最后第2照明区 域SA2也被遮光,从而成为错车光束的配光图案。
如前所述,在实施例6中,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或者在 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的任意情况下,配光图案不会突然发生变化, 在确保周围的照明的基础上,降低或者增加本车正面区域的光度,因此, 不会对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从而确保安全行驶。
在实施例6中,由于能够任意设定可变遮光罩27的遮光图案,所以, 例如如图14 (a)、 (b)、 (c)所示,特别是将对第2照明区域SA2进行部 分照明时的配光图案HBP21、 HBP22、 HBP23,能够设定成从第l照明区 域SA1的上部区域逐渐向左右周围区域扩大或者相反地缩小的配光图案。
实施例7
实施例7是在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达到规定车间距离以上而将错车 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对第2照明区域或第l照明区域的光度进行控制 的例子。图15是其流程图。如果打开灯开关LSW (S31),则错车光束灯 RLBL、 LLBL开启(S32 )。在该状态下,前方车辆检测装置FMD检测例 如先行车,检测本车与先行车的车间距离(S33)。开灯控制装置ECU根 据将该车间距离在预先设定的控制表(S34)中适用后从控制表得到的光 度,对第1照明区域SA1和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进行变化控制(S35 )。 该控制表是将车间距离与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之间的相关 设定的表格。例如,在图16(a)中示出控制表的相对车间距离的光度的 变化控制特性的一个例子。在该图中,横轴表示车间距离,纵轴表示错车 光束照明区域和行驶光束照明区域,特别是在行驶光束照明区域中表示第 1及第2照明区域,用斜线表示照明区域。如该图所示,当车间距离小于 第1规定距离Ll时,进行错车光束的照明,当车间距离达到Ll以上时, 将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增加一级。在直到车间距离达到比第1规定距 离大的第la规定距离Lla的期间保持该状态,当车间距离达到第la规定 距离Lla以上时,将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进一步增加一级。在直到车 间距离达到第2规定距离L2的期间保持该状态,当车间距离达到第2规 定距离L2以上时,此次增加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另外,在该实例 中,第1规定距离Ll和第2规定距离L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2的第1规定距离和第2规定距离。
例如,在实施例7适用于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5的行驶光束灯的情
况下,当车间距离小于第1规定距离L1时,开灯控制装置ECU设定旋转 遮光罩26的遮光罩26a,采用如图11 (a)所示的错车光束。当车间距离 达到第1规定距离Ll以上时,切换到遮光罩26b,如图11 (b)所示那样, 只对第2照明区域SA2的两侧区域进行照明。当车间距离达到第la规定 距离Lla以上时,切换到遮光罩26c,如图11 (c)所示那样,对第2照明 区域SA2的大致全部区域进行照明。当车间距离达到第2规定距离L2以 上时,切换到遮光罩26d,对第2照明区域SA2和第1照明区域SA1进行 照明。通过采用这样的措施,开灯控制装置ECU根据本车与前方车辆之间 的车间距离,对第1照明区域SA1和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进行控制。 特别是,对于第2照明区域SA2,能够以两级不同的光度进行照明。另夕卜, 如前所述,通过对应于车间距离而设定光度,在与先行车辆之间的车间距 离保持为规定距离而行驶时,用对应于该车间距离的光度,对第2照明区 域SA2或第1照明区域SA1进行照明。特别是,对于第2照明区域SA2, 用对应于车间距离的如图11 (b)、 (c)所示的不同的光度能够进行照明。 例如,图17是表示车间距离与照明状态的相关的时序图的一个例子。 当车间距离小于L1时(<T1),用错车光束进行照明,但是,当与先行车 的车间距离变大而车间距离达到第1规定距离Ll以上(Tl)时,设定为 对第2照明区域SA2的左右一部分区域进行照明的光度,当车间距离达到 第la规定距离Lla以上(T2)时,设定为对第2照明区域SA2的大致全 部区域进行照明的光度。另夕卜,当车间距离达到第2规定距离L2以上(T3) 时,设定为对第1照明区域SA1进行照明的光度,变成行驶光束。之后, 当车间距离小于第2规定距离L2T4 T5)时,中止对第1照明区域SA1 的照明,并降低光度。另外,随着车间距离逐渐变小,小到比第2规定距 离L2乃至第la规定距离Lla小时,依次降低第1照明区域SA1、第2照 明区域SA2的光度,当车间距离小于第1规定距离L1 (T6)时,再次用 错车光束进行照明。另一方面,在车间距离大致一定的情况下,在此,当 车间距离保持在第1规定距离L1和第la规定距离Lla之间(T7 TS)时, 第2照明区域SA2保持在只对左右一部分区域进行照明的光度。另外,在 车间距离保持在第la规定距离Lla和第2规定距离L2之间(T9 T10)时,第2照明区域SA2保持在照明全部区域的光度。在这些情况下,第2 照明区域SA2不会#1照明。由此,通过根据车间距离对第2照明区域SA2 和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进行变化控制,才艮据车间距离,将本车前方的 照明区域的光度控制在稳定状态,从而不会对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进而 不会对先行车造成无益的眩目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本车前方的可视性。 在此,实施例5的行驶光束灯使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发生2级变 化,使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发生1级变化,但是,通过增加构成旋转 遮光罩26的遮光罩数目,也可以使第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发生3级以 上细微的变化,也可以使第1照明区域SA1以多个光度发生细微的变化。 另外,该实施例7不仅适用于实施例5的行驶光束灯,还可以适用于图12 所示的实施例6的行驶光束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可变遮光罩27 进行更细致的控制,能够对第2照明区域SA2或第1照明区域SA1进行 细致的光度控制。
进一步,也可以考虑将实施例7适用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3的灯。但 是,由于实施例1的灯具有切换光源的开启的结构,因此,分别对第2照 明区域SA2和第1照明区域SA1只能进行1级光度控制,从而,根据车 间距离,分别对第2照明区域SA2和第1照明区域SA1进行1级光度控 制。也就是,这种情况下的控制表的特性构成为如图16(b)所示的第2 照明区域SA2和第1照明区域SA1的2级结构。另 一方面,由于实施例3 的灯构成为将聚光透镜23沿光轴方向移动而进行光度控制,所以,对第2 照明区域SA2和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能够进行无级控制。也就是, 控制表的特性变成如图16 (c)所示的从错车光束向行驶光束以直线状变 化的特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采用光束形状从圆环状变化控制为 圆形的灯,所以,变成随着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度的增加,第2照明区 域SA2的光度降低的特性。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说明了根据车间距离对第2照明区域SA2和第 1照明区域SA1双方的光度进行控制的例子,但是,还可以构成为仅对第 2照明区域SA2的光度进行控制,或者构成为仅对第1照明区域SA1的光 度进行控制。另外,在实施例7中,基于控制表设定对应于车间距离的第 l及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但是,还可以利用具有规定计算式的计算器, 算出对应于车间距离的适当的光度,同时进行开灯控制。在本发明中,用于^r测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的前方车辆^r测装置 FMD,并不限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使用摄像机CAM的图像识别装置VP, 还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位置计算传感器或相互位置计算装置。其中,距 离传感器利用毫米波或微米波等无线电计测与前方车辆的间隔;位置计算 传感器基于从GPS传感器得到的本车与其他车辆的位置信息算出位置;相 互位置计算装置基于由路车之间的通信或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得到的信息算 出相互位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用灯,构成为能够切换错车光束和行驶光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光束能够照明第1照明区域和第2照明区域,所述第1照明区域为车辆正面中央,所述第2照明区域包括比所述第1照明区域靠左右方向两侧的水平方向的上部;对所述车辆用灯的开灯状态进行控制的开灯控制装置,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增加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增加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减少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减少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存在于本 车前方的车辆的前方车辆检测装置,所述开灯控制装置在由所述前方车辆^r 测装置检测到的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离达到第l规定距离以上时,从错 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灯控制装置 在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达到所述第l规定距离以上时,只增加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所述开灯控制装置在与前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达到比所述第1 规定距离大的第2规定距离以上时,增加所述第l照明区域的光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存在于本 车前方的车辆的前方车辆4企测装置,所述开灯控制装置将所述第l照明区域 或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控制在基于所述前方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与前 方车辆的车间距离设定的光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2照明区域被定义为包围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环状区域、所述第1照明区域 的左右两侧区域,或者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上侧区域的任意区域。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灯,构成为能够切换错车光束与行驶光束。该车辆用灯在把行驶光束与错车光束切换时,一方面防止对本车驾驶者造成不协调感,另一方面防止对其他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感。其中,行驶光束照明车辆正面中央的第1照明区域SA1以及包括比所述第1照明区域SA1靠左右方向两侧的水平方向的上部的第2照明区域SA2。在从错车光束切换到行驶光束时,增加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增加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而在从行驶光束切换到错车光束时,减少所述第1照明区域的光度后,减少所述第2照明区域的光度。
文档编号B60Q1/00GK101423040SQ20081018421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多良直久, 大石和民, 早川三千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