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120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架,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行李架。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车载行李架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客车行李架的安装往往导致外观 不美观;(2)客车行李架,大多数客车企业把它当作一种供乘客储放物品的存放架,很 少企业去考虑它是客车内部的一件重要装饰件,市场上所存在的行李架要麽是铁皮折成 外表喷漆,要麽是注塑型整体塑料架,要麽是超豪华航空行李架。行李架的实用性,经 济耐用性,拆装灵活性往往很少去体现。甚至有时行李架过沉,在路况较差的情况下把 车顶拽变形行李架脱落。有些客户在春运期间为了增加车内空间而把行李架拆掉,就遇 到麻烦把车顶拆坏。因此需要一种克服了上述缺陷的车载行李架。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后外观美观、可拆卸、并且轻 便实用的车载行李架。具体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包括底板、封头、卡齿以及立杆,在所 述底板两边由立杆固定,所述底板两端由封头封装,在所述封头上设有用于固定底板1 和底板2的卡齿6、卡齿7、卡齿8,所述封头3由卡齿6、卡齿7、卡齿8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所述底板与底板之间是可拆卸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载行李架,其中,所述底板1和底板2由塑料板制 成。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载行李架,其中,所述封头由塑料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载行李架,其中,所述立杆由镀锌钢条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载行李架,其中,所述面板定位件由镀锌钢板制 成。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载行李架,其中,所述卡齿由塑料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客车行李架不可拆卸的缺陷, 增加了底板的美观度,行李架更加工整;而且大部分部件采用塑料筑成,并且原理就像 积木游戏一样堆积成型。这样可以做任何长度的行李架,同时也方便拆卸又减轻了重 量,成本相对也降低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组装图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的封头及卡齿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的底板的示意图。[0016]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的封头组装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附 图仅仅是示意图,而且并非完全是按照比例绘制的,这些附图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 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图1为车载行李架组装图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包括底板、 封头和立杆。图2示出了封头和卡齿。在该封头3上设有用于安装卡齿的卡槽9和卡槽10。图3示出了底板1,该底板的两边有突出的板槽11和板槽12。本实用新型对底 板的大小、形状和数量没有具体限制,只要它们满足安装需要即可。图4为车载行李架封头组装图,包括底板、封头和卡齿。封头3用于固定底板 两端,卡齿6和卡齿8安装于卡槽9,卡齿7安装于卡槽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的底板和封头可以由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的立杆可以由不锈钢板、镀锌钢板或类似材料切 割打磨制成。以下描述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的安装方法。在安装时,首先将各底板两边通过板槽固定在立杆4和立杆5上;然后将底板两 端用封头3封装,再用卡齿6、卡齿7、卡齿8固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是,可以以多种方式对上述特征或部件加以组 合、改变、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 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行李架,包括底板(1)、底板(2)、封头(3)、立杆(4)、立杆(5),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封头(3)上设有用于固定底板(1)和底板(2)的卡齿(6)、卡齿(7)、卡 齿(8),所述底板⑴和底板(2)两边由立杆(4)、立杆(5)固定,所述底板⑴和底板 ⑵两端由封头⑶封装,所述封头(3)由卡齿(6)、卡齿(7)、卡齿(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底板(2)可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底板(2)由 塑料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3)由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5)和立杆(4)由镀锌 钢条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6)、卡齿(7)、卡齿 (8)由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行李架,其包括底板(1)和底板(2)、封头(3)、立杆(5)和立杆(6)、卡齿(6)、卡齿(7)、卡齿(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使得安装后提高了美观度,而且由于能够保材料轻便、底板与底板之间可拆卸,从而大大增加了灵活性和实用性。
文档编号B60R7/04GK201792801SQ200920297248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季春来, 祈芳, 赵双武, 陈小华, 黄桂龙 申请人: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