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中心纠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69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中心纠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车用中心纠偏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在行使当中遇到低洼不平的路面极易发生翻身事故,如果车速过快那就更 不用说了,四轮的车子本身的稳定性再加上避震装置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是三轮车,自身 平稳性不强,再加上没有任何避震装置,即使有也是避震效果也不好的弹簧而已,因为一套 好的避震装置成本相对来说成本比较高,连面包车都难以承受安装的成本。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平衡车身的方法,比如专利号为99258267.9的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一种车身平衡扭力拉杆,它包括两端设有连接孔的扭力拉杆、至少两相组设于扭力拉 杆连接孔内的转接块、定位板及底座;于转接块上设有将转接块紧密固定于扭力拉杆内的 调节螺母;定位板藉由固定元件将两转接块及方形垫块固定在底座的底座柱上,底座以其 上固定孔固定于车身上。其不足之处是结构太复杂,安装不容易,操作也不便,平衡效果较 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车俩行驶当中车身不平稳性的问题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不高,不需要人为操作方便,能够稳定的保持车身平正行驶 的车用中心纠偏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用中心纠偏器, 该纠偏器包括后桥顶梁连接部分、车架连接部分和纠偏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桥顶梁 连接部分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后桥顶梁连接件,两后桥顶梁连接件后端分别与车后桥相连, 前端分别与纠偏部分的平衡杆两端相连,平衡杆两端下方均设有车架连接座,车架连接座 通过缓冲弹簧与平衡杆连接;平衡杆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纠偏部分还包括有纠偏中心 轴,纠偏中心轴垂直设于平衡杆中心位置并再与车身架转动配合,纠偏中心轴与车把处于 同一横向中心线上。平衡杆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平衡杆与车后桥的平衡就存在连带关系。当路况不 平或因爆胎直接导致车后桥不平衡,车后桥不平衡间接导致平衡杆以纠偏中心轴为中心左 右失去平衡,平衡杆的两端弹簧分别产生不同形变并作出不同恢复平衡的形变,使得平衡 杆恢复平衡,保证车身平正。纠偏中心轴作为平衡杆前端的一个支撑点,也是一个转动点, 使得平衡杆机动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两后桥顶梁连接件中部分别通过车架连接件与车身架相连,两后 桥顶梁连接件均为弹簧钢板,车架连接件为带两支脚的横杆;横杆的两支脚与两弹簧钢板 中部固定连接。后桥顶梁连接件中部与车身架相连,减轻了纠偏中心轴作为平衡杆前端的 一个支撑点的压力,延长了纠偏中心轴的使用寿命,缓解了缓冲弹簧的恢复形变的阻力,弹 簧钢板起到缓冲和能量释放作用,使得车身不至于很颠簸。[0008]作为优选,所述两后桥顶梁连接件中部分别通过车架连接件与车身架相连,两后 桥顶梁连接件均为钢管,车架连接件为两外套设有弹簧的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与钢管的中 部固定连接。后桥顶梁连接件中部与车身架相连,减轻了纠偏中心轴作为平衡杆前端的一 个支撑点的压力,延长了纠偏中心轴的使用寿命,缓解了缓冲弹簧的恢复形变的阻力,弹簧 钢板起到缓冲和能量释放作用,使得车身不至于很颠簸。作为优选,所述两后桥顶梁连接件前端分别通过支撑座与纠偏部分的平衡杆两端 相连。支撑使得后桥顶梁连接件与平衡杆间的连接配合关系更牢靠,也方便安装与拆卸,增 加了后桥顶梁连接件前端的牢固性,减轻了后桥顶梁连接件前端承重力。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弹簧设于车架连接座上的弹簧座内。这样缓冲弹簧的布局合 理,更有效的更敏感的产生形变来达到更好的纠偏效果。有益效果(1)平衡杆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平衡杆与车后桥的平衡就存在连带 关系。当路况不平或因爆胎直接导致车后桥不平衡,车后桥不平衡间接导致平衡杆以纠偏 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失去平衡,平衡杆的两端弹簧分别产生不同形变并作出不同恢复平衡的 形变,使得平衡杆恢复平衡,保证车身平正。(2)纠偏中心轴作为平衡杆前端的一个支撑点,也是一个转动点,使得平衡杆机动 性更好。(3)后桥顶梁连接件中部与车身架相连,减轻了纠偏中心轴作为平衡杆前端的一 个支撑点的压力,延长了纠偏中心轴的使用寿命,缓解了缓冲弹簧的恢复形变的阻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心纠偏器,该纠偏器包括后桥顶梁连接部分、 车架连接部分和纠偏部分,后桥顶梁连接部分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弹簧钢板6,两弹簧钢板6 后端分别与车后桥相连,前端分别通过支撑座5与纠偏部分的平衡杆2两端相连,平衡杆2 两端下方均设有车架连接座3,平衡杆2的端部通过缓冲弹簧4与车架连接座3连接,缓冲 弹簧4设于车架连接座3上的弹簧座7内。平衡杆2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纠偏部分还包 括有纠偏中心轴1,纠偏中心轴1垂直设于平衡杆2中心位置并并再与车身架转动配合,纠 偏中心轴1与车把处于同一横向中心线上。两弹簧钢板6中部分别通过车架连接部分的带两支脚的横杆8与车身架相连,即 横杆8的两支脚与两弹簧钢板6中部岔口处固定连接。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中心纠偏器,该纠偏器包括后桥顶梁连接部分、车架连 接部分和纠偏部分,后桥顶梁连接部分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钢管9,两钢管9后端分别与车后 桥相连,前端分别通过支撑座5与纠偏部分的平衡杆2两端相连,平衡杆2两端下方均设有 车架连接座3,平衡杆2的端部通过缓冲弹簧4与车架连接座3连接,缓冲弹簧4设于车架连接座3上的弹簧座7内,平衡杆2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纠偏部分还包括有纠偏中心轴1, 纠偏中心轴1垂直设于平衡杆2中心位置并再与车身架转动配合,纠偏中心轴1与车把处 于同一横向中心线上。钢管9两中部分别通过车架连接部分的外套设有弹簧的伸缩支架10与车身架相 连,即伸缩支架10与钢管9的中部固定连接。使用平衡杆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平衡杆与车后桥的平衡就存在连带关系。当路 况不平或因爆胎直接导致车后桥不平衡,车后桥不平衡间接导致平衡杆以纠偏中心轴为中 心左右失去平衡,平衡杆的两端弹簧分别产生不同形变并作出不同恢复平衡的形变,使得 平衡杆恢复平衡,保证车身平正。纠偏中心轴作为平衡杆前端的一个支撑点,也是一个转动 点,使得平衡杆机动性更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重要改进的技术特征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车用中心纠偏器,该纠偏器包括后桥顶梁连接部分、车架连接部分和纠偏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桥顶梁连接部分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后桥顶梁连接件,两后桥顶梁连接件后端分别与车后桥相连,前端分别与纠偏部分的平衡杆两端相连;平衡杆两端下方均设有车架连接座,车架连接座通过缓冲弹簧与平衡杆连接;平衡杆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纠偏部分还包括有纠偏中心轴,纠偏中心轴垂直设于平衡杆中心位置并再与车身架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中心纠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桥顶梁连接件中部 分别通过车架连接件与车身架相连,两后桥顶梁连接件均为弹簧钢板,车架连接件为带两 支脚的横杆;横杆的两支脚与两弹簧钢板中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中心纠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桥顶梁连接件中部 分别通过车架连接件与车身架相连,两后桥顶梁连接件均为钢管,车架连接件为两外套设 有弹簧的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与钢管的中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用中心纠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桥顶梁连接 件前端分别通过支撑座与纠偏部分的平衡杆两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用中心纠偏器,其特征在于,缓冲弹簧设于车架连 接座上的弹簧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中心纠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设于车架连接 座上的弹簧座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中心纠偏器,该纠偏器包括后桥顶梁连接部分、车架连接部分和纠偏部分,后桥顶梁连接部分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后桥顶梁连接件,两后桥顶梁连接件后端分别与车后桥相连,前端分别与纠偏部分的平衡杆两端相连,平衡杆两端下方均设有车架连接座,车架连接座通过缓冲弹簧与平衡杆连接;平衡杆与车后桥相平行设置;纠偏部分还包括有纠偏中心轴,纠偏中心轴垂直设于平衡杆中心位置并再与车身架转动配合。当路况不平或因爆胎直接导致车后桥不平衡,车后桥不平衡间接导致平衡杆以纠偏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失去平衡,平衡杆的两端弹簧分别产生不同形变并作出不同恢复平衡的形变,使得平衡杆恢复平衡,保证车身平正。
文档编号B60G21/04GK201573510SQ20092031344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赵庆华 申请人:赵庆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