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445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系统,其包括可以覆盖车辆前柱的前表面侧的气囊。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这样的气囊系统,当车辆撞到行人时,为了避免行人与前柱直接强力接 触,该气囊系统使气囊充气来覆盖车辆前柱的前表面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所提及的这种常规气囊系统中,气囊折叠后安装在前侧门的前缘侧,而用于供 应充气气体进入气囊的充气器,则布置在前侧门中腰线之下的位置。充气器包括与气囊连 接的供应管,用于供应充气气体进入气囊。专利文献1 JP-A-2009-6957然而,在该常规气囊系统中,折叠并收纳的气囊,安装在靠近于前柱的前侧门的窗 框或窗口框架的前缘侧、或者安装在外部后视镜自身的一部分中。这些气囊安装部分自身 不够坚硬,以及,为了保证气囊的稳定充气形式,在将气囊安装在前侧门中的安装强度方 面,仍然存在改进余地。例如,如果以折叠状态收纳的气囊的安装强度较低,当气囊充气时, 安装部分变形,并且不再能够保证稳定的气囊支撑状态,这样则难以保证气囊覆盖前柱的 预定形式。另外,在常规气囊系统中,需要设置从充气器延伸的供应管的空间,因此,对于减 小安装空间仍然存在改进余地。

发明内容
考虑到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系统,能 减小安装空间,并且能够在保证安装强度的状况下安装在前侧门中。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气囊的气囊系统,其可以覆盖车辆前柱的前表面侧,并 且适合于在靠近腰线的部分且在面向车辆外侧的一侧安装在前柱下端侧处的前侧门中,气 囊系统包括气囊;充气器,用于供应充气气体进入气囊;壳部,包括用于允许气囊从中突 出的突出用开口,并适合于收纳折叠的气囊和充气器;气囊盖,适合于遮盖壳部中的突出用 开口,气囊盖具有门部,当气囊充气时,门部被气囊推开,以允许正在充气的气囊从门部突 出,而气囊盖则保持在壳部上;以及,安装单元,被安装设置成自保持气囊、充气器和气囊盖 的壳部延伸,安装单元用于将气囊系统安装在前侧门中的安装部上,其中用于加强前侧门 的外板的外加强件,构造为前侧门中安装安装单元的安装部,以及其中经外板中的开口将 安装单元安装在外加强件上的安装部处,从而将气囊系统安装在前侧门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气囊系统中,在受到触发时从充气器供应充气气体进入气囊的情 况下,气囊由充气气体进行充气,推开气囊盖中的门部,并经由壳部中的突出用开口从气囊 盖突出,以便覆盖前柱的前表面侧。另外,气囊系统没有直接安装在前侧门窗框的前缘侧或外部后视镜自身上,而是 利用自保持气囊、充气器和气囊盖的壳部延伸的安装单元,安装在用于加强外板的高刚性外加强件上,因此,通过保证足够高的安装强度,可以将气囊系统安装在前侧门中。为此,即 使正在充气的气囊试图推开气囊盖以从壳部突出时,壳部保持在外加强件上,同时维持稳 定的姿势,并以稳定的方式保持支撑气囊。因此,气囊可以如所设计的那样经由壳部中的突 出用开口从气囊盖突出,从而完成充气。用于供应充气气体进入气囊的充气器,也保持并安装在收纳气囊的壳部中,这可 以省去设置常规供应管。因此,气囊系统并不笨重,并因此可以使其尺寸紧凑,从而减小安 装空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气囊系统可以安装在前侧门中,同时减小安装空间并保证安 装强度。前侧门包括相邻于气囊系统的后部安装的外部后视镜,以及,外部后视镜包括镜 主体,从前侧门向车辆外侧凸出;以及,安装基部,其保持镜主体、并具有将外部后视镜安装 至前侧门的安装单元。优选的是,在这种结构中,安装基部的安装单元也经由前侧门的外板 中的开口安装在外加强件上,以及,优选的是,外加强件上用于安装气囊系统的安装单元的 安装部,与外加强件上用于安装安装基部的安装单元的安装部的前侧相邻布置。在这种结构中,外部后视镜和气囊系统二者都能以较高安装强度安装在前侧门上 和前侧门中。气囊系统安装在外部后视镜前侧,因此,与气囊系统布置在外部后视镜后侧相 比,当完成充气时,气囊可以顺利覆盖前柱上从其下端延伸至其上部的区域的整个前表面。 顺便提及,例如,在气囊系统布置在外部后视镜后侧的情况下,前柱的下端跨越外部后视镜 布置在气囊系统前面。因此,即使气囊试图充气从而覆盖前柱下端的前表面侧,气囊与布置 在其前面的外部后视镜互相影响(或接触),从而使其容易从前柱下端升起。于是,在气囊 的前侧这样升起的情况下,气囊不能覆盖前柱下端的前表面侧,因此,气囊不能以稳定方式 保护行人。另外,在气囊系统布置在外部后视镜前侧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气囊包括邻接支撑 部,当气囊完成充气时,邻接支撑部与镜主体外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邻接以支撑于其上,以 及,当气囊完成充气时,优选的是,邻接支撑部支撑在镜主体的外部表面上,以抑制气囊沿 左右方向朝车辆外侧方向移动。在这种结构中,当完成充气的气囊承受行人时,即使气囊受到行人强力挤压,但借 助于邻接支撑部可以使气囊避免朝车辆外侧横向移位,从而使其不会从前柱的前表面侧移 位,因此,能够准确无误地承受行人。另外,优选的是,外部后视镜和气囊系统构造为外部后视镜和气囊系统装配在一 起的装配件,以及,优选的是,通过将安装基部的安装单元和气囊系统的安装单元经由外板 中的开口安装在外加强件上相邻的安装部处,将装配件安装在前侧门中。在这种结构中,当在外加强件上安装外部后视镜和气囊系统时,外部后视镜和气 囊系统可以作为用于安装的一体目标进行处理,藉此,可以高效地执行外部后视镜和气囊 系统在前侧门上和前侧门中的安装工作。优选的是,气囊系统与防水结构一起安装在前侧门中,在防水结构中,在位于前侧 门面向车辆外侧的一侧的外板中开口的周缘上、以及位于前侧门内侧的外加强件的安装部 的周缘上分别安装密封件。在这种结构中,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中气囊系统安装在从外板(位于前侧门面向车辆外侧的一侧,该侧容易暴露于雨水)至外加强件内表面侧(容易暴露于沿位于前 侧门内部的门玻璃向下流的雨水)延伸的区域中,也可以由防水结构阻止雨水或杂质进入 气囊系统的渗透,从而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以稳定方式操作气囊系统。


图1是车辆的轴测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的安装状态,完成充 气的气囊用双点划线示出;图2是车辆的侧视图,示出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的安装状态;图3是车辆的俯视图,示出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的安装状态;图4是沿车辆左右方向的示意性竖向剖视图,示出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的安装 状态,该图与沿图2中线IV-IV的剖视图相对应;图5是示意性水平剖面图,示出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的安装状态,该图为沿图4 中线V-V的剖面图;图6是图示本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气囊的展平状态的图;图7是沿图6中线VII-VII的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的竖向剖面图;图8是放大的竖向剖面图,示出本实施方案带有折叠的气囊膨胀支撑部的气囊单 独充气的状态;以及图9是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剖视图,示出受到触发时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的 气囊系统M安装在各前侧门11中,前侧门11相邻于左右前柱的后侧布置。如图9所示,各 左右前柱包括外板2、内板3、以及布置在外板2与内板3之间的加强件4,且这些外板2、内 板3和加强件4均由钢板等制成。因此,前柱1安装作为车辆的高刚性结构件。在图1中, 用附图标记6标注的部件是窗框胶条,而用附图标记7标注的部件是挡风玻璃。另外,在图 1中,用附图标记8标注的部件是机罩板,而用附图标记9标注的部件是前保险杠。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行说明,前后、竖向和左右方向,分别对应于向前行驶的车 辆V的前后、竖向和左右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具体说明的气囊系统M包括气囊40,其适合于覆盖车辆V的 右前柱1的前表面la侧。由于包括适合于覆盖车辆V的左前柱1的前表面la侧的气囊40 的气囊系统M,与用于右前柱的气囊系统M具有对称形状,且其构造相同,因此,用于左前柱 的气囊系统的说明此处从略。安装有本实施方案气囊系统M的前侧门11,相邻于前柱1的后侧布置。前侧门11 包括侧窗12,通过升降门玻璃13可以打开及关闭侧窗12 ;窗框或窗框部16,在侧窗12的 前、后及其上缘围住侧窗12 ;以及,门主体部17,其位于侧窗12之下。后视镜30和气囊系 统M安装在门主体部17上和门主体部17中的一部分,该部分位于侧窗12正下方的腰线14 的前端侧、并靠近于侧窗12。如图4所示,门主体部17包括外板18,布置在门主体部17面向车辆外侧0的一 侧或其外侧;外加强件19,与外板18面向车辆内侧I的一侧或内侧相连接从而加强外板18 ;门装饰条25,布置在门主体部17面向车辆内侧I的一侧或内侧;内板23,布置在门装饰 条25面向车辆外侧0的一侧;以及,内加强件24,与内板23面向车辆外侧0的一侧或外侧 相连接从而加强内板23。外板18、外加强件19、内板23、以及内加强件24根据需要由预定 钢板等形成,以及,在外加强件19与内加强件24之间设置空间H,用于门玻璃13的升降。用于门玻璃13的密封条28、28,分别安装在外加强件19的上端19a和内加强件24 的上端24a。另外,利用卷边或焊接,使包括外板18的上端18a和外加强件19的上端19a 的周缘连接在一起,以及,特别地,将具有密封唇的外压条(outer molding) 27适配在上端 18a、19a上,使得外板18和外加强件19互相连接以保证防水。另外,如图4、图5所示,在外板18中形成开口 18b,通过开口 18b可以插入外部后 视镜30和气囊系统M。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开口 18b形成为单个矩形开口,通过单个 矩形开口可以插入装配件AM,以及,外部后视镜30和气囊系统M整体方式装配成为装配件 AM。外加强件19中的一部分构造为用于安装装配件AM的安装部20(20F、20B),该部分与外 板18中开口 18b面向车辆内侧I的一侧相对。在安装部20中形成多个(本实施方案中为 3个)安装孔20a,通过安装孔20a可以在外加强件19上安装装配件AM。通过使从装配件 AM延伸的螺栓33、59 (其作为安装单元)穿过安装孔20a,然后将螺帽20分别紧固到螺栓 33,59上,使装配件AM安装在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处。此外,在位于面对安装部20面向车辆内侧I的一侧的部分,在内板23和内加强件 24中分别形成工作开口 23a、24b,以便将螺帽21分别紧固到螺栓33、59上。此外,为了保证安装部20的防水性,在面向车辆内侧I的安装部20的一侧,也就 是面向门玻璃13在其中升降的空间H的安装部20的一侧,将片状密封材料73沿其外周缘 73a结合至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周边。螺栓33、59穿过外加强件19中的安装孔20a, 在螺栓33、59上分别紧固螺帽21之后,利用工作开口 23a、24b,将此密封材料73结合至安 装部20的周边。如图1至图3和图9中所示,外部后视镜30安装在位于前柱1之下的门主体部17 的腰线14处的区域中,从而使外部后视镜30相邻于气囊系统M的后部布置。如图5所示, 外部后视镜30包括镜主体31,从前侧门11向车辆外侧0凸出;以及,安装基部32,其具 有螺栓33作为安装单元,安装基部32用于将镜主体31保持并安装在外加强件19的安装 部20(20B)上。安装基部32包括未示出的电机,用于转动镜主体31并且可转动方式保持 镜主体31。另外,安装基部32还起到这样的作用,将镜主体31置于折叠位置HP和使用位 置UP,折叠位置HP是自其近端部31b侧延伸的镜主体31的末端31a侧沿外板18停留的位 置,而使用位置UP则是自近端部31b侧延伸的末端侧31a指向车辆外侧0的位置。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保持镜主体31的安装基部32进行安装,使得面向车辆外侧0 的表面被盖件35的镜侧部36所覆盖,盖件35整体形成并包括于装配件AM。如图1至图3所示,气囊系统M安装于前侧门11面向车辆外侧0—侧的部分上,这 部分位于前柱1的下端lb侧并靠近于腰线14的前端侧,以及,气囊系统M相邻于外部后视 镜30的前部布置。如图4、图5所示,气囊系统M包括挠性的囊状气囊40 ;充气器55,用 于供应充气气体进入气囊40 ;气囊盖65 ;壳部61,其保持气囊40、充气器55和气囊盖65 ; 以及,螺栓59,作为安装单元,用于将壳部61连同气囊系统M —起安装在外加强件19上。如图4、图5所示,充气器55包括圆筒形主体56,其具有多个出气口 56a,并在前
6后方向延伸;以及,扩散器57,其包围并保持主体56,以扣紧主体56。充气器55收纳在气 囊40内部。在扩散器57上设置多个(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为2个)螺栓59,螺栓59通过 气囊40中所形成的安装孔50a(参见图5至图8)凸出到气囊40的外部。这些螺栓59构 造为安装单元,将这些螺栓59插进壳部61中所形成的安装孔62a,以便将壳部61连同气囊 系统M —起安装在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 (20F)处。壳部61具有大致长方体盒状外形,其具有突出用开口 61a,并且壳部61由金属板 材制成,气囊40可以通过突出用开口 61a突出。壳部61容纳并保持折叠的气囊40,并且 也保持充气器55、以及气囊盖65。利用上述螺栓59,将壳部61牢固地安装在外加强件19 上。壳部61包括矩形板状底壁62,其包括安装孔62a,螺栓59穿过安装孔62a ;大致四角 柱状周壁63,自底壁62的外周缘向车辆外侧0延伸。在周壁63的顶部和底部,在彼此正 对的上壁63a和下壁63b上,各形成具有倒U形截面的多个锁定爪63c,用于锁定气囊盖65 的安装壁部69。螺栓59作为安装单元,自安装在气囊40内部的充气器55的扩散器57延 伸,通过使螺栓59经由底壁62穿过外加强件19的安装孔20a,并将螺帽21分别扣紧至螺 栓59,使得由扩散器压抵气囊40中沿安装孔50a周缘的安装部50,将壳部61连同充气器 55和气囊盖65 —起,安装在外加强件19上。于是,使壳部61安装在外加强件19上,而从 底壁62延伸至突出用开口 61a的一侧则斜向上朝向车辆外侧0。气囊盖65具有大致半圆柱形状,并且由合成树脂制成。气囊盖65具有门部66,门 部66遮盖壳部61中的突出用开口 61a,以及,门部66适合于由充气气囊40推开,使得经充 气的气囊40能从中突出。门部66构造成具有薄的破裂预期部,从车辆外侧0观察时,破裂 预期部类似倒U形。当门部66受到充气的气囊40推压时,使破裂预期部破裂,从而允许门 部66绕其下缘侧向下打开,该门部66的下缘侧作为铰接部67。另外,在门部66周缘的后表面侧(面向车辆内侧I)上,气囊盖65包括向车辆内 侧I延伸的大致四角柱状壁部69,以及,在安装壁部69的顶部和底部彼此正对的上壁69a 和下壁69b中,形成多个锁定孔69c,壳部61的各锁定爪63c穿过锁定孔69c,用于锁定安 装壁部69。另外,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在盖件35的前侧,气囊盖65构造为气囊侧部37。 盖件35的外周缘减薄,从而形成为与开口周缘18c压接触的翅片部38,开口周缘18c是外 板18中开口 18b的周缘。在翅片部38的末端设置胶带状密封材料71,从而保证开口周缘 18c的防水性,藉此,保证开口周缘18c与气囊盖65外周缘的整个周线之间的防水性。如图6至图9所示,气囊40包括挠性囊状囊主体41,由供应进入其中的充气气体 使囊主体41充气。囊主体41包括膨胀覆盖部42和膨胀支撑部46,当完成充气时,膨胀支 撑部46布置在膨胀覆盖部42的下表面侧上。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气囊包括连接带52, 连接带52构造成与囊主体41分开的部件,以及,此连接带52将膨胀覆盖部42与壳部61 的侧面连接。囊主体41具有车身侧壁41a和外侧壁41b,当囊主体41完成充气时,车身侧壁 41a布置在前柱1侧,而外侧壁41b则布置在与车身侧壁41a相对的一侧。囊主体41形成 为平囊,其中由周边闭合部51使展平的车身侧壁41a和外侧壁41b的外周缘彼此结合,以 及,由分隔闭合部48使位于囊主体41内侧的车身侧壁41a和外侧壁41b的预定部分彼此 结合。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囊主体41是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通过中空织造(hollowweave)织成的囊。膨胀覆盖部42包括柱覆盖部43,可以覆盖从前柱1的下端lb向上端lc侧延伸 的前柱1的前表面侧la的部分;以及,膨胀连接部44,其一侧面对柱覆盖部43的下侧,在前 后方向的长度尺寸比柱覆盖部43的长度尺寸短。在柱覆盖部43的前缘43a和膨胀连接部 44的前缘44a,柱覆盖部43和膨胀连接部44彼此间以线状方式连续延伸,看上去前缘43a、 44a侧在竖向延伸;以及,膨胀连接部44的后缘44b侧构造成比柱覆盖部43的后缘43b更 向前凹进,以使后缘44b与外部后视镜30的镜主体31的外部表面(内表面31d和上表面 31c)上的一部分压接触,这部分位于膨胀连接部44的后缘44b侧附近。膨胀连接部44在其内部结合有充气器55,并在膨胀连接部44的下端侧设置安装 部50,借助于自充气器55的扩散器57延伸的螺栓59,在安装部50处将气囊40安装在壳 部61和外加强件19上。在膨胀连接部44的车身侧壁41a上的部分中,安装部50包括螺 栓59穿过其中的安装孔50a。膨胀连接部44安装成自安装部50附近支撑柱覆盖部43,使 得柱覆盖部43可以覆盖远离安装部50的前柱1的下端lb侧的整个表面。另外,膨胀连接 部44包括在其自身与柱覆盖部43之间的分隔闭合部48的上闭合部48a,上闭合部48a自 后缘43b、44b侧向前然后向下延伸,从而形成倒L形,藉此,膨胀连接部44与柱覆盖部43 分开。在没有被分隔闭合部48分开的上闭合部48a的前侧,设置竖向单元部44c。当充气 时,此竖向单元部44c适合于充气成竖向杆状外形,以竖向线状方式连接膨胀连接部44与 柱覆盖部43,从而牢固结实地支撑柱覆盖部43。在膨胀连接部44中,当气囊40充气时,在面向车身侧壁41a —侧上靠近于后缘 44b的部分,适合于与外部后视镜30的镜主体31外部表面的上表面31c和面对门玻璃13 的内表面31d邻接,而膨胀连接部44的这部分构造为邻接支撑部45,邻接支撑部45可以抑 制柱覆盖部43在左右方向朝车辆外侧0的移动(横向移位)。膨胀支撑部46布置在膨胀连接部44之下,同时,由分隔闭合部48的下闭合部48b 使膨胀支撑部46与膨胀连接部44分开。下闭合部48b断续设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以连 接周边闭合部51的前缘51c与后缘51d。在膨胀支撑部46中,未被下闭合部48b封闭的部 分构造为进气口 46a,允许充气气体通过进气口 46a从膨胀连接部44流进膨胀支撑部46。如图7、图8所示,当折叠气囊40时,通过在靠近于下闭合部48b设置的折叠线FC 处进行折叠,使得周边闭合部51的下缘接近位于面向膨胀连接部44的车身侧壁41a —侧 的安装部50的附近,并将扩散器57的螺栓59穿过下缘51b处所设置的连接孔51e,利用 螺栓59将此膨胀支撑部46连接至安装部50。以这种方式,通过将膨胀支撑部46连接到 面向车身侧壁41a —侧的安装部50上,当气囊40充气时,这样折叠的膨胀支撑部46,能够 膨胀成面向车辆内侧I,以与外板18或气囊盖65相邻接,从而如楔形物那样从膨胀连接部 44的下表面侧支撑膨胀连接部44。因此,在没有设置外部后视镜30的镜主体31的部分, 膨胀连接部44可以阻止柱覆盖部43向下或朝车辆外侧0移位。如图6、图7所示,在连接带52中,通过缝合等使近端部52a与周边闭合部51的 上缘51a连接。如图8所示,当折叠气囊40时,通过将螺栓59穿过在末端部52b处所设置 的连接孔52c,利用螺栓59,在远离近端部52a的末端部52b处,将连接带52连接至安装部 50。连接带52设置成压下柱覆盖部43,以使其在气囊40充气时不从前柱的前表面la升 起,并在面向车身侧壁41a —侧上将柱覆盖部43的上缘43c拉向安装部50 —侧。为此,连接带52从近端部52a到末端部52b的长度尺寸设定为这样的尺寸,使得连接带52能够以 上述方式在上缘43c处拉住柱覆盖部43。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借助于设置在安装部50中的未示出的切口状装配孔,使 扩散器57的螺栓59从安装孔50a伸出,通过将充气器55安装在膨胀连接部44中的安装 部50处,将膨胀支撑部46折叠到膨胀连接部44上,并利用螺栓59和连接孔51e,使周边 闭合部51的下缘51b与安装部50连接,从而将气囊40折叠成可以贮存在壳部61中的预 定形状。然后,在这样折叠的气囊40中,利用螺栓59和连接孔52c,使连接带52的末端部 52b与安装部50连接,于是,在使螺栓59从底壁62伸出的情况下,将这样折叠的气囊40收 纳在壳部61内。在此之后,用锁定爪63c锁定盖件35的气囊盖65的安装壁部69 (其遮盖 已经对应安装的外部后视镜30),由此,将气囊盖65装配到壳部61上,藉此,可以形成装配 件AM。然后,将装配件AM从形成在外板18中的矩形开口 18b向外加强件19 一侧插入, 矩形开口 18b为装配件AM提供通道,螺栓33、59作为安装单元,用于将装配件AM固定到外 加强件19上。然后,将各螺栓33、59分别穿过安装孔20a,并使壳部61的底壁62和安装基 部32的底部32a与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邻接。接着,将螺帽21分别紧固至螺栓33、 59。这样,结合有气囊系统M和外部后视镜30的装配件AM,就可以整体方式安装在外加强 件19的安装部20上。应当注意到,在装配件AM插入外板18中的开口 18b之前,将预定的密封材料71 粘贴至盖件35外周缘上的翅片部38。为此,当螺帽21分别紧固至螺栓33、59时,由于壳 部61和安装基部32受到紧固而移向车辆内侧I,翅片部38压抵外板18的开口周缘18c, 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由密封材料71所提供的防水性。在装配件AM已经安装于外加强件19之后,利用将螺帽21紧固至螺栓33、59时所 使用的工作开口 23a、24b,粘贴密封材料73以遮盖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面向车辆内侧 I的一侧。此外,还粘贴片状密封材料75来封闭内加强件24的工作开口 24b,以防止沿门 玻璃13流下的雨水渗透进入门装饰条25 —侧。然后,将门装饰条25装配进入前侧门11, 接着,将如此装配的前侧门11装配到车辆V上,藉此,可以将气囊系统M安装在车辆V中。当装配件AM安装在外加强件19上时,用于对安装在外部后视镜30的安装基部32 中的驱动电动机和操作充气器55的引线(未示出),铺设在气囊40的下侧,这里容易保证 防水性。然后,当前侧门11装配到车辆V上时,可以将上述引线连同用于驱动升降门玻璃 13的电动机的引线一起连接至预定控制单元。然后,在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M安装在车辆V中之后,当对其进行触发时,充气 气体从充气器55的主体56的放气口 56a送入气囊40,气囊40由于送入的充气气体而膨 胀,推开气囊盖65的门部66,并经由壳部61中的突出用开口 61a从气囊盖65伸出,以覆盖 前柱1的前表面la侧。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M不是安装在前侧门窗框的前缘侧或外部后视镜自身上, 而是直接安装在用于加强外板18的高刚性外加强件19上,藉此可以将气囊系统安装在前 侧门11中同时保证足够高的安装强度。为此,即使正在充气的气囊40试图推开气囊盖65 而从壳部61突出时,壳部61也保持在外加强件19上同时维持稳定的姿势,气囊40则经由 壳部61中的突出用开口 61a从气囊盖65伸出,同时维持稳定的支撑状态,以便气囊40完成充气。供应充气气体进入气囊40的充气器55,也保持在收纳气囊40的壳部61中,而这 省去了使用常规充气气体供应管,从而避免气囊40笨重。因此,气囊系统M在尺寸上更为 紧凑。特别地,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充气器55收纳在气囊40内,使得气囊系统M尺寸 上更加紧凑。此外,充气器55的扩散器57包括作为安装单元的螺栓59,其用于将充气器 55安装到外加强件19上。这使得充气器55和气囊40 二者都能由螺栓59进行固定,以安 装在外加强件19上,因此,这种结构省去了将气囊40安装在壳部61上的分开设置的安装 单元。因此,气囊系统M可以更为紧凑。因此,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M可以安装在前侧门11中,同时使安装空间更小并 保证安装强度。除了螺栓和螺帽之外,也可以使用铆钉作为安装单元,将气囊系统M安装到外加 强件19上。除了本实施方案中的从充气器55延伸的螺栓59之外,也可采用从壳部61自 身延伸的螺栓用作安装单元。在本实施方案中,前侧门11包括外部后视镜30,其相邻于气囊系统M的后部安装。 外部后视镜30包括镜主体31,从前侧门11向车辆外侧0凸出;以及,安装基部32,其保持 镜主体31并具有作为安装单元的螺栓33,用于将镜主体31安装到前侧门11上。此外,安 装基部32的螺栓33还经由外板18中的开口 18b与外加强件19连接。此外,螺栓59作为 气囊系统M的安装单元,固定至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 (20F),安装基部32的螺栓33固定 至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20B),安装部20(20F)与安装部20 (20B)的前侧相邻布置。因为此结构,外部后视镜30和气囊系统M二者都能以较高的安装强度安装在前侧 门11上和前侧门11中。气囊系统M安装在外部后视镜30的前侧,而且,与气囊40布置在 外部后视镜30后侧的情况相比,当气囊40完成充气时,气囊40可以顺利覆盖在前柱1自 下端lb向上延伸的前表面la上。顺便提及,例如,如果气囊系统布置在外部后视镜30的 后侧,就意味着从气囊系统观察前柱1时,前柱1的下端lb比外部后视镜30更向前布置。 因此,即使气囊试图充气以覆盖前柱1的下端lb的前表面la侧,但由于气囊容易自前柱1 的下端lb升起,气囊与布置在其前面的外部后视镜30互相影响(接触)。在气囊前侧升起 的情况下,气囊不能覆盖前柱1的下端lb的前表面la侧,由此,气囊不能以稳定方式保护 行人。相反,如果气囊系统M安装在外部后视镜30的前侧,气囊40包括邻接支撑部45, 当气囊40完成充气时,邻接支撑部45与镜主体31的外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方案 的情况是上表面31c和内表面31d)邻接,从而支撑在其上。因此,当气囊40完成充气时, 邻接支撑部45支撑在镜主体31的外部表面(上表面31c和内表面31d)上,藉此,限制气 囊40在左右方向朝车辆外侧0移位。为此,在本实施方案的气囊系统M中,当已经完成充 气的气囊40承受行人时,即使气囊40受到行人强烈挤压时,也能阻止气囊40横向移位,因 此,气囊40不会自前柱的前表面la侧移位,从而,使其能够适当地承受行人。在本实施方案中,镜主体31上的一部分,与气囊40的邻接支撑部45邻接,并用于 支撑邻接支撑部45,尽管如上所述的该部分由两个表面即上表面31c和内表面31d构成,但 所讨论的这部分也可以由上表面31c和内表面31d中的任意一个构成,只要邻接支撑部45 可以阻止气囊40朝车辆外侧的横向移位。
在本实施方案中,外部后视镜30和气囊系统M装配起来成为装配件AM,以及,经由 设置在外板18中的开口 18b,通过将螺栓33、59(它们作为安装基部32和气囊系统M的安 装单元)分别与外加强件19的相邻的安装部20B、20F连接,从而将装配件AM安装在前侧 门11中。为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当外部后视镜30和气囊系统M安装至外加强件19上时, 它们可以作为整体件(其为装配件AM)安装,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外部后视镜30和气囊 系统M在前侧门11上及其中的安装工作。在结合有外部后视镜30和气囊系统M的装配件AM中,只有盖件35可以共用,镜 侧部36和气囊侧部37在其上延伸。与盖件35相关联,安装基部32和壳部61、或者安装基 部32和充气器55可以互相结合,以将其构造为装配件。在本实施方案中,气囊系统M安装在具有防水结构WP的前侧门11中,其中在位于 前侧门11面向车辆外侧0—侧的外板18的开口周缘18c处、以及在位于前侧门11面向车 辆内侧I 一侧的外加强件19的安装部20的周缘处,分别设置密封材料71、73。为此,在本 实施方案中,即使在气囊系统M安装在从外板18 (其位于前侧门11面向车辆外侧0的一侧, 此处气囊系统M容易暴露于雨水)延伸至外加强件19的内表面侧(此处气囊系统M容易 暴露于经由停留在前侧门11内部的门玻璃13的一部分向下流的雨水)之间的空间中的情 况下,也可以由防水结构WP阻止雨水及杂质渗透进入气囊系统M的内部,藉此,气囊系统M 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以稳定方式保持有效。特别地,在本实施方案中,外部后视镜30和气囊系统M装配在一起成为装配件AM, 以及,在外板18的上端18a和外加强件19的上端19a处(易于理解雨水在此处容易渗入 外板18和外加强件19之间的空间),用外压条27保证防水性。因此,作为用于装配件AM 的防水结构WP,可以仅仅使用两种密封材料,即在面向车辆外侧0的前侧门11的外板18 一侧上的密封材料71,以及在面向前侧门11内部的外加强件19 一侧上的密封材料73,藉 此,可以使气囊系统M结构上比较简单。
权利要求
一种气囊系统,其能够覆盖车辆前柱的前表面侧,并且适合于在所述前柱的下端侧处并靠近腰线的部分安装在前侧门中,所述气囊系统包括气囊;充气器,用于供应充气气体进入所述气囊;壳部,包括用于允许所述气囊从所述壳部突出的突出用开口,并适合于收纳折叠的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气囊盖,适合于遮盖所述壳部中的突出用开口,所述气囊盖具有门部,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门部被所述气囊推开,以允许正在充气的所述气囊从所述门部突出,并且所述气囊盖保持在所述壳部上;以及,安装单元,被安装设置成自保持所述气囊、所述充气器和所述气囊盖的所述壳部延伸,所述安装单元用于将所述气囊系统安装在所述前侧门中的安装部上;其中用于加强所述前侧门的外板的外加强件,构造为在所述前侧门中安装所述安装单元的安装部,以及其中经所述外板中的开口将所述安装单元安装在所述外加强件上的所述安装部处,从而将所述气囊系统安装在所述前侧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系统,其中所述前侧门包括相邻于所述气囊系统的后 部安装的外部后视镜,其中所述外部后视镜包括镜主体,从所述前侧门向所述车辆外侧凸 出;以及,安装基部,其保持所述镜主体、并具有将所述外部后视镜安装至所述前侧门的安 装单元,其中所述安装基部的安装单元经由所述前侧门的外板中的开口安装在所述外加强 件上,以及其中所述外加强件上用于安装所述气囊系统的安装单元的安装部,与所述外加 强件上用于安装所述安装基部的安装单元的安装部的前侧相邻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系统,其中所述气囊包括邻接支撑部,当所述气囊完成 充气时,所述邻接支撑部与所述镜主体外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相邻接以在其上支撑该邻接 支撑部,以及其中当所述气囊完成充气时,所述邻接支撑部支撑在所述镜主体外部表面上, 以抑制所述气囊沿左右方向朝车辆外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系统,其中所述外部后视镜和所述气囊系统构造为使所 述外部后视镜和所述气囊系统装配在一起的装配件,以及其中通过将所述安装基部的安装 单元和所述气囊系统的安装单元经所述外板中的开口安装在所述外加强件上相邻的安装 部处,将所述装配件安装在所述前侧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系统,其中所述气囊系统与防水结构一起安装在所述前 侧门中,在所述防水结构中,在位于所述前侧门面向所述车辆外侧一侧的所述外板中的开 口的周缘上、以及位于所述前侧门内侧的所述外加强件上的所述安装部的周缘上分别安装 密封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系统M,包括气囊40,其覆盖车辆V的前柱1的前表面1a侧;充气器55;气囊盖65;壳部61,其收纳并保持气囊和充气器,并保持气囊盖;以及,螺栓59,其设置成从壳部延伸,用于将气囊系统安装至前侧门11的安装部。对前侧门的外板18进行加强的外加强件19的一部分,构造为与螺栓连接的前侧门的安装部20,通过使螺栓59与外加强件上的安装部20连接,将气囊系统M安装在前侧门的一部分处,该部分在面向车辆外侧的一侧靠近于腰线14布置。
文档编号B60R21/21GK101850755SQ20101014156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井上道夫, 林丈树, 铃木滋幸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