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66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上,其制动系统大多为液压式人力控制。它通过操纵者施加在脚踏板上的压力将制动泵内的液压油泵入制动器内,使其进行拖拉机制动。由于操纵者的踏力有限,所以传递到制动器内的油压也有限。随着拖拉机功率段的不断增加,整车重量也在不断增加,现有装置的制动压力已不能满足整车制动需求。为满足不断增大的拖拉机功率的需求,必须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并能满足整机所有制动性能的制动操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日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操纵简便的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它通过充液阀,蓄能器,助力转向双路动力制动阀等元件,向制动单元提供有效的制动压力,以满足拖拉机整机制动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主要包括吸油滤油器、油泵、溢流阀、单向阀、节流口、高压滤油器、充液阀、压力表、蓄能器、制动低压报警开关、双路动力制动阀、左动力制动阀、梭阀、单向阀、制动尾灯压力开关、右动力制动阀、压力设定件、压力补偿器;吸油滤油器装在拖拉机的油箱内,油泵安装在拖拉机的一侧;吸油滤油器与油泵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充液阀装在拖拉机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油泵连接;双路动力制动阀安装在驾驶室底板上,双路动力制动阀与充液阀通过油管连接。充液阀内并排布置压力补偿器和压力设定件,通过内部油道相沟通,并通过内部油道与单向阀的出口相通;溢流阀与压力补偿器通过内部油道连接;高压滤油器与单向阀通过节流口串接在一起;压力表、蓄能器、制动低压报警开关串接在一起,通过内部油道与单向阀的出油口相通。双路动力制动阀的两侧分置左动力制动阀,右动力制动阀;中间布置有单向阀、制动尾灯压力开关,通过梭阀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内部油道与左动力制动阀右动力制动阀相通。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可借用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不必再另找泵源;系统充分满足了整机制动的各个要求;满足了大功率拖拉机的制动性能;系统结构严
谨,缜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左制动状态示意图;[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左、右同时制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 3所示,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主要包括吸油滤油器1、油泵2、溢流阀3、单向阀4、节流口 5、高压滤油器6、充液阀7、压力表8、蓄能器9、制动低压报警开关10、双路动力制动阀11、左动力制动阀12、梭阀13、单向阀14、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右动力制动阀16、压力设定件17、压力补偿器18 ;吸油滤油器1装在拖拉机的油箱内,油泵2安装在拖拉机的一侧;吸油滤油器1与油泵2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充液阀7装在拖拉机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油泵2连接;双路动力制动阀11安装在驾驶室底板上,双路动力制动阀11与充液阀7通过油管连接。充液阀7内包括溢流阀3、单向阀4、节流口 5、高压滤油器6、压力表8、蓄能器9、 制动低压报警开关10、压力设定件17、压力补偿器18 ;充液阀7内并排布置压力补偿器18 和压力设定件17,通过内部油道相沟通,并通过内部油道与单向阀4的出口相通;溢流阀3 与压力补偿器18通过内部油道连接;高压滤油器6与单向阀4通过节流口 5串接在一起; 压力表8、蓄能器9、制动低压报警开关10串接在一起,通过内部油道与单向阀4的出油口相通。双路动力制动阀11内包括左动力制动阀12、梭阀13、单向阀14、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右动力制动阀16 ;双路动力制动阀11的两侧分置左动力制动阀12,右动力制动阀 16 ;中间布置有单向阀14、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通过梭阀13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内部油道与左动力制动阀12,右动力制动阀16相通。起始状态下,充液阀7部分油泵2来油经过吸油滤油器1将压力油送至充液阀7 内压力补偿器18的进口端P,压力补偿器18初始状态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位于右位,P 口油通过压力补偿器18内的油道通过高压滤油器6、节流口 5单向阀4 一路进入蓄能器9进行充液,一路进入压力设定件17 ;压力设定件17初始状态在右端弹簧作用下处于左位;进入压力设定件17的油液一路直接作用在压力补偿器18的左端,压力补偿器18在压力油及弹簧的作用下仍处于右位;另一路则作为信号油路作用在压力补偿器18的左端;当油泵2来油压力超过压力设定件17的弹簧设定压力时,压力设定件17在左端油压及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左位,信号油路中的油液与油箱相通。压力补偿器18在压力油及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左位。油泵来油直接进入下一腔,单向阀4关闭。至此充液过程结束,泵的流量以最小的压降通过充液阀。双路动力制动阀11部分双路动力制动阀11包括左动力制动阀12、梭阀13、单向阀14、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右动力制动阀16、等元件;它即可满足左,右轮的单边制动,亦可联动。起始状态油泵来油进入左动力制动阀12、右动力制动阀16的进油腔,在未踩左, 右脚踏板时,油泵来油不进入制动腔;左、右制动腔的油液通过左动力制动阀12、右动力制动阀16的内部油道直通油箱;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低于设定的制动压力处于开启状态,制动尾灯不亮。当驾驶员踩下左制动踏板时(单边以左制动为例),进入双路动力制动阀11的油
4进入左动力制动阀12,并通过左动力制动阀12内油道一路推开梭阀13,进入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当压力超过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设定压力时,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闭合,制动尾灯亮,提醒随行车辆;另一路则直接推开单向阀14通过左动力制动阀12内油道进入左制动轮进行单边制动;同时制动压力反馈到左动力制动阀12的下腔,与踏板力及弹簧力相平衡,保持油液通过左动力制动阀12的压差一定,使得到左制动轮的制动油液量仅于阀的开度有关;保证了左制动的平顺;同时右动力制动阀16关闭,右轮不制动;当左右制动踏板联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进入双路动力制动阀11的油同时进入左动力制动阀12及右动力制动阀16的进油腔,并各自同过各自的内部油道打开各自单向阀进入左右制动轮,进行拖拉机的制动;梭阀13 —路将压力油导入制动尾灯压力开关 15,当压力超过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设定压力时,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闭合,制动尾灯亮, 提醒随行车辆;另一路平衡了到左右制动腔的压力,保证了左右制动的同步;同时制动压力反馈到左动力制动阀12,右动力制动阀16的下腔,与踏板力及弹簧力相平衡,保持油液通过左动力制动阀12,右动力制动阀16的压差一定,使得到左制动轮及右制动轮的制动油液量仅于阀的开度有关;保证了制动的平顺。蓄能器9的充液压力及充液量保证了当液压系统失效,油泵2无法补充油液时,仍能向双路动力制动阀11提供20次以上的制动压力和流量;确保了拖拉机的安全制动。当到达双路动力制动阀11的油液压力低于制动低压报警开关10的设定压力时, 制动低压报警开关10报警,告诫驾驶员检查液压系统。当蓄能器9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充液阀7部分启动,直至蓄能器9充至设定值。当拖拉机不制动时,液压油直接进入工作油路。各部件按系统原理图由不同通径的管路及密封件连接起来,布置在拖拉机的整机的各个部分,以满足整机的制动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主要包括吸油滤油器(1)、油泵O)、溢流阀(3)、单向阀(4)、节流口 (5)、高压滤油器(6)、充液阀(7)、压力表(8)、蓄能器(9)、制动低压报警开关(10)、双路动力制动阀(11)、左动力制动阀(12)、梭阀(13)、单向阀(14)、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右动力制动阀(16)、压力设定件(17)、压力补偿器(18);其特征在于吸油滤油器(1)装在拖拉机的油箱内,油泵(2)安装在拖拉机的一侧;吸油滤油器(1) 与油泵( 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充液阀(7)装在拖拉机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油泵( 连接; 双路动力制动阀(11)安装在驾驶室底板上,双路动力制动阀(11)与充液阀(7)通过油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充液阀(7) 内并排布置压力补偿器(18)和压力设定件(17),通过内部油道相沟通,并通过内部油道与单向阀(4)的出口相通;溢流阀(3)与压力补偿器(18)通过内部油道连接;高压滤油器(6) 与单向阀(4)通过节流口( 串接在一起;压力表(8)、蓄能器(9)、制动低压报警开关(10) 串接在一起,通过内部油道与单向阀的出油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双路动力制动阀(11)的两侧分置左动力制动阀(12),右动力制动阀(16);中间布置有单向阀(14)、 制动尾灯压力开关(15),通过梭阀(1 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内部油道与左动力制动阀 (12),右动力制动阀(16)相通。
专利摘要拖拉机用液压式动力制动操纵系统,主要包括吸油滤油器、油泵、溢流阀、单向阀、节流口、高压滤油器、充液阀、压力表、蓄能器、制动低压报警开关、双路动力制动阀、左动力制动阀、梭阀、单向阀、制动尾灯压力开关、右动力制动阀、压力设定件、压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吸油滤油器装在拖拉机的油箱内,油泵安装在拖拉机的一侧;吸油滤油器与油泵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充液阀装在拖拉机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油泵连接;双路动力制动阀安装在驾驶室底板上,双路动力制动阀与充液阀通过油管连接。本系统可借用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不必再另找泵源;系统充分满足了整机制动的各个要求;满足了大功率拖拉机的制动性能;系统结构严谨,缜密。
文档编号B60Q1/44GK201932145SQ20102066696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涛, 张凯, 张璐, 杨婉丽, 王巧灵, 王红 申请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