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550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
背景技术
现今全球海上风电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09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689MW,同比增长100%,远高于30. 1%的陆上风电增长速度。事实上,由于陆地上经济可开发的风资源越来越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近海和潮间带发展的趋势,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开发的主战场。近年来,国家加快了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推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海上和潮间带风电基地建设的规划,并开始了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 — 2000万kW。 2010年后平均每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50万kW。
目前,潮间带风电施工环节存在诸多世界级难题。在中国,东部沿海特有的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广阔潮间带是建设风电场的理想区域,但是在这样的区域,现有风电场的施工机械却无法发挥作用,海上的施工船只进不来,陆地机械也无法进入并施工,特别是对于潮间带淤泥带区域,现有作为风机运输的水陆两栖履带专用运载车或工程车均无法通过,如今潮间带风机运输和安装的方法是从陆地修路,按土石工程作业,直到潮间带的施工地点, 不仅存在实施难度大,工程造价高,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还会因为土石工程破坏潮间带的生态环境。目前针对此情况设计出一种履带式运输车辆,用于在潮间带、沼泽区等对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的运输,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7691. 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潮间带、潮下带进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物资运输的履带式滩涂运输车,但是这种车辆也只能承受约30吨位的设备,对于大吨位的设备或重型机械无法运输。另外一方面,对于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往往需要陆路和水路双向进行,而水路运输需要另外一套方案来进行,此种运输车对于水路运输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该平台既能作为浮力平台进行水路运输,又能用于在陆地或潮间带区域配合运输车来运输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涉及的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在所述浮力基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 所述若干弹性浮球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浮力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通道,位于所述限位槽末端的弹性浮球可通过所述循环通道回到所述限位槽的前端并形成循环,整个循环系统以及弹性浮球的滚动类似于一个巨大的滚珠轴承,以减少运载时的压力和阻力。在陆地或潮间带运输时,本发明的承重运载平台可配合前述提到的运输车辆,该运输车辆用于牵引所述承重运载平台,所述承重运载平台承载所要运输的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依靠运输车提供的牵引力并通过弹性浮球的接地支承及滚动随着运输车一起行进,该弹性浮球本身具有一定浮力而且由于它在受重压时变形压缩,增大了接地面积,减少了对地压强,减少了运输车承载的所运输设备的重量,故而能运输大吨位的设备或机械,能在沙地、沼泽地等特殊环境下通过滚动或摩擦的方式移动。而在近海区域进行水路运输时, 所述弹性浮球在浮力基台底部的限位槽内形成浮力单元,依靠弹性浮球以及浮力基台本身的浮力来承载所运输的设备或机械,动力方面可由牵引船只引导行进,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所述弹性浮球的数量来调节所述承重运载平台的吃水深浅,适应不同海况。具体来说,所述循环通道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通过的封闭通道,或者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滚动的槽,弹性浮球由承重运载平台尾部收集通过该循环通道输送到前端,形成循环。进一步,为了方便弹性浮球在通道内滚动循环起来,所述封闭通道或供所述弹性浮球滚动的槽相对于所述浮力基台从末端至前端倾斜一定角度。进一步,所述弹性浮球为实心结构,其内芯为高分子发泡材料,外表包覆有高分子弹性材料。进一步,所述循环通道在浮力基台的前末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一便于弹性浮球进入或排出的端口。进一步,所述浮力基台的底面与前端面之间呈圆弧过渡结构,所述浮力基台的底面与后端面之间也呈圆弧过渡结构。或者所述浮力基台的前端面、后端面均与底面形成一钝角。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在所述浮力基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若干弹性浮球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弹性浮球的两侧伸出有轴体,在所述限位槽内侧两壁上安设有与所述轴体配合的法兰孔,所述法兰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轴体的直径。与上述方案相同,所述弹性浮球为实心结构,其内芯为高分子发泡材料,外表包覆有高分子弹性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其浮力基台和弹性浮球提供浮力既可以用于水中的运输,又可以配合运输车在陆地或潮间带区域利用弹性浮球的接地支承、压缩变形等特性来承受接地压力,并通过弹性浮球的滚动或摩擦方式移动,减少运输车所承载的压力,从而可运输大而重的风电设备和重型机械设备,而且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维护,能适用复杂的路况。在所述封闭通道或滚动槽相对于所述浮力基台从末端至前端倾斜一定角度,这样限位槽内滚动的弹性浮球依次从末端冒出进入封闭通道或滚动槽,依靠本身的重力滚动回到前端,然后随着平台的前进又进入限位槽内,整个过程循环复始。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配合运输车在陆地或潮间带运输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弹性浮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限位槽及弹性浮球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201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202,该弹性浮球202根据浮力需求设计为大尺寸,然后又有足够的强度和受挤压的变形弹性,能够适应潮间带较差路况上的滚动而不易损坏;其具体结构见图4,该弹性浮球202 为实心结构,其内芯2022为高分子发泡材料(PE、PU、PS、EVA等发泡材料),外层2021包覆有高分子弹性材料(橡胶、聚氨酯、聚脲弹性体等)。所述浮力基台201的底部205设置有限位槽206,所述若干弹性浮球202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206内,在所述浮力基台201 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通道203,位于所述限位槽206末端的弹性浮球202可通过所述循环通道203回到所述限位槽206的前端并形成循环。所述循环通道203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 202通过的封闭通道,或者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202滚动的槽,在本实施例中以开设滚动槽为例,滚动槽相对于所述浮力基台201从末端至前端倾斜一定角度,所述弹性浮球202在其内能自然滚动。上述的滚动槽在浮力基台201的前末两端边界分别向外伸出一便于弹性浮球进入或排出的端口 207、端口 204,所述浮力基台201的前端面208、后端面209均与底面 205形成一钝角,而且所述浮力基台201的底面205与前端面208之间呈圆弧过渡结构,所述浮力基台201的底面205与后端面209之间也呈圆弧过渡结构,当弹性浮球202从前端的端口 207掉出后,随着平台的前进,所述浮力基台201的底面205与具有倾斜度的前端面 208之间的圆弧结构越过掉出的弹性浮球202,弹性浮球202进入底部205的限位槽206继续相对浮力基台201滚动使平台前进。另见图3的俯视图,在所述浮力基台201的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两道循环通道203,相应在底部设置有两道限位槽206,形成两个循环系统, 两侧的循环系统以及弹性浮球类似于两个巨大的滚珠轴承,以减少平台在行进中的阻力。在陆地或潮间带运输时,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承重运载平台2可配合前述提到的运输车,例如由四台运输车1和该承重运载平台2组成的运输系统,二者之间采用连接臂3连接,四台运输车1分别位于承重运载平台2的四个方位,用于承载所述承重运载平台2并牵引前进,所述承重运载平台2依靠限位槽206内弹性浮球202的滚动随着运输车1 一起行进,弹性浮球202运动到限位槽206的末端后沿着圆弧结构被挤压弹出,通过末端端口 204进入上部的循环通道203内,在倾斜角度的重力作用下依次滚动至前端端口 207并掉出,所述浮力基台201前端的圆弧结构挤压并越过掉出的弹性浮球202,使弹性浮球202 又进入限位槽206内。需要运输的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装载在浮力基台201上,整个平台可一定程度的沉陷入淤泥内,浮力基台201本身及其弹性浮球202具有一定的浮力,减少了运输车所承载的重量,故而整个平台加上运输车就能承载大吨位的风电设备或机械。在近海区域进行水路运输时,所述弹性浮球202在浮力基台201底部的限位槽206 内形成浮力单元,依靠弹性浮球202以及浮力基台201本身的浮力来承载所运输的设备或机械,动力方面可由牵引船只引导行进,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所述弹性浮球202的数量来调节所述承重运载平台的吃水深浅,适应不同海况。第二实施例见图5、图6,本实施例中的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2,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201 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202,在所述浮力基台201底部设置有限位槽206,所述若干弹性浮球202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206内,在所述弹性浮球202的两侧伸出有轴体209,在所述限位槽206内侧两壁上安设有与所述轴体209配合的法兰孔210,所述法兰孔210的孔径大于所述轴体209的直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不采用循环通道,而是将弹性浮球202通过轴体209分别安装于限位槽206内,依靠弹性浮球 202滚动使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2前进。所述弹性浮球202为实心结构,其内芯2022为高分子发泡材料(PE、PU、PS、EVA等发泡材料),外层2021包覆有高分子弹性材料(橡胶、聚氨酯、聚脲弹性体等),其外部形态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者长条状的滚动体等,在实际设计时其中的轴体209可以是直接穿过弹性浮球202的中心位置并与之固定连接。该实施例其他特征及原理同上述的第一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在所述浮力基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若干弹性浮球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浮力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通道,位于所述限位槽末端的弹性浮球可通过所述循环通道回到所述限位槽的前端并形成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通道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通过的封闭通道,或者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滚动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通道或供所述弹性浮球滚动的槽相对于所述浮力基台从末端至前端倾斜一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浮球为实心结构,其内芯为高分子发泡材料,外表包覆有高分子弹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通道在浮力基台的前末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一便于弹性浮球进入或排出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基台的底面与前端面之间呈圆弧过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基台的底面与后端面之间呈圆弧过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基台的前端面、后端面均与底面形成一钝角。
9.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在所述浮力基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若干弹性浮球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弹性浮球的两侧伸出有轴体,在所述限位槽内侧两壁上安设有与所述轴体配合的法兰孔,所述法兰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轴体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浮球为实心结构,其内芯为高分子发泡材料,外表包覆有高分子弹性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该平台既能作为浮力平台进行水路运输,又能用于在陆地或潮间带区域配合运输车来运输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所述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在所述浮力基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若干弹性浮球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浮力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通道,位于所述限位槽末端的弹性浮球可通过所述循环通道回到所述限位槽的前端并形成循环。本发明在陆地、潮间带区域配合现有的运输车,利用滚动和摩擦的原理,可减少运输车所承载的压力,从而整体上运载大吨位的物件,取得现有技术上的突破,而且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维护。
文档编号B60F3/00GK102267349SQ20111012007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宋学刚, 宋薇 申请人: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