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52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胎冠胶,尤其是一种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轮胎滚动时与路面接触的外胎胎冠部位的那一层厚的橡胶叫做胎冠胶。胎冠由花纹部分和花纹沟下的胶层组成,其作用是保证轮胎必要的耐磨性、缓和帘布所受的冲击与震动、防止帘布层和内胎受机械损伤和潮湿、保证与路面有足够的抓着力,并减少车辆震动,胎面在车轮滚动过程中受伸张、压缩和弯曲变形,其变形值大于帘布层的变形。因此,胎面花纹必须保证外胎与路面有良好的接着力、高度耐磨性能、以及易于导出帘布层中的热量,而整个胎面胶必须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力、弹性、耐磨耗、耐切割、耐撕裂、耐多次变形、耐老化等。目前,摩托车胎冠胶配方都是由天然胶、合成胶、炭黑、氧化锌、硫磺、防老剂、促进剂等按一定比例组成。天然胶为战略物资,我国主要依懒于进口,现在橡胶价格飞涨,天然胶为40元/公斤,丁苯胶(SBR1500或1502)为沈.9元/公斤,顺丁胶(BR9000)为33. 2 元/公斤,充油丁苯胶(SBR1712)为22.3元/公斤,由于国家对再生胶行业退税的取消,胎面再生胶也由原来的3. 5元/公斤上涨至3. 9元/公斤。材料成本的上涨对工厂的压力很大,如何调整配方在不降低轮胎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的降低轮胎的材料成本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特征是,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137. 5份充油丁苯橡胶、1. 8 2. 1份硫磺、3 3. 5份氧化锌、2 2. 5份硬脂酸、 1. 1 1. 2份促进剂A、l. 1 1. 25份促进剂Β、0· 1 0. 15份促进剂C、95 100份炭黑、 12 16份芳烃油、6 8份固体古马隆、3 5份物理塑解剂、1. 5 2份防老剂A、1 1. 5 份防老剂B、1 1. 5份防老剂C、1. 5 2. 5份石蜡。所述促进剂A为促进剂CBS。所述促进剂B为促进剂DM。所述促进剂C为促进剂TMTD。所述防老剂A为防老剂4010NA。
所述防老剂B为防老剂FHD-60。所述防老剂C为防老剂RD。所述炭黑为炭黑N330。本发明使材料的成本大幅下降,而且提高了轮胎的物理机械性能;本发明所述的胎冠胶的配料简单,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胎冠胶的胎面,表面光滑,内部致密细腻无气泡,用该胎冠胶硫化出来的轮胎也很正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规格和厂家如表1所示。表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137. 5份充油丁苯橡胶、1. 8 2. 1份硫磺、3 3. 5份氧化锌、2 2. 5份硬脂酸、1. 1 1. 2份促进剂A、1. 1 1. 25份促进剂Β、0· 1 0. 15份促进剂C、95 100份炭黑、12 16 份芳烃油、6 8份固体古马隆、3 5份物理塑解剂、1. 5 2份防老剂A、1 1. 5份防老剂B、1 1. 5份防老剂C、1. 5 2. 5份石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所述促进剂A为促进剂CB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所述促进剂B为促进剂D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所述促进剂C为促进剂 TMTD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所述防老剂A为防老剂 401ON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所述防老剂B为防老剂 FHD-60o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所述防老剂C为防老剂RD。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其特征是所述炭黑为炭黑N3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特征是,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137.5份充油丁苯橡胶、1.8~2.1份硫磺、3~3.5份氧化锌、2~2.5份硬脂酸、1.1~1.2份促进剂A、1.1~1.25份促进剂B、0.1~0.15份促进剂C、95~100份炭黑、12~16份芳烃油、6~8份固体古马隆、3~5份物理塑解剂、1.5~2份防老剂A、1~1.5份防老剂B、1~1.5份防老剂C、1.5~2.5份石蜡。所述促进剂A为促进剂CBS。所述促进剂B为促进剂DM。所述促进剂C为促进剂TMTD。所述防老剂A为防老剂4010NA。所述防老剂B为防老剂FHD-60。所述防老剂C为防老剂RD。所述炭黑为炭黑N330。本发明所述的胎冠胶配料简单,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胎冠胶的胎面,表面光滑,内部致密细腻无气泡。
文档编号B60C1/00GK102226019SQ20111015519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丁振洪, 张爱林 申请人: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