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镜单元及具有化妆镜单元的遮阳板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065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妆镜单元及具有化妆镜单元的遮阳板本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遮阳板本体上的化妆镜单元,也涉及具有化妆镜单元的遮阳板本体。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2004-237911的日本专利申请(JP-A-2004-237911)描述了安装在车辆用遮阳板的遮阳板本体上的化妆镜单元。在JP-A-2004-237911中所描述的化妆镜单元包括矩形框架;镜子,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盖,其在镜子被遮蔽的镜子遮蔽位置和镜子被显露出的镜子显露位置之间滑动。在由此构造的化妆镜单元中,设置在所述盖的两个端面上的滑动突出部分别安装在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一对相向的侧壁部上的轨道的导槽中,从而将所述盖滑动安装到所述框架上。

发明内容
对于由此构造的化妆镜单元,从所述盖的一个滑动突出部端面到另一个滑动突出部端面的距离被设定为大致等于从一个轨道的导槽底部到另一轨道的导槽底部的距离。因此,按照下述方式,将所述盖安装到所述框架上将所述盖的滑动突出部安装到轨道的导槽中,同时使所述框架的一对侧壁部变形,以加宽所述侧壁部之间的距离(增加所述槽之间的距离)。这样,所述框架可能被扩展变形,结果可能导致无法获得滑动所述盖的预定滑动负荷,或者所述盖发出嘎嘎声,因此,在这方面仍然有改进余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妆镜单元,其改进了盖在框架上的安装性能,并且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化妆镜单元的遮阳板本体。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化妆镜单元。所述化妆镜单元包括框架,其固定于遮阳板本体上;镜子,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以及盖,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遮蔽所述镜子。所述化妆镜单元进一步包括两个相向的壁部,其形成在所述框架上并沿所述框架延伸;以及引导构件,其分别形成在两个壁部上、在两个壁部彼此相向的方向上突出并允许所述盖沿所述壁部滑动。所述引导构件中的每一个的一端是打开的,在两个壁部的至少一个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构件缺失区域,在所述引导构件缺失区域部分地没有形成所述引导构件。所述壁部的端部邻近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化妆镜单元,在两个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构件缺失区域。而且,在引导构件缺失区域中,所述盖沿垂直于由所述框架形成的平面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壁部的端部,并且在引导所述盖时,所述引导构件允许所述盖滑动进入所述框架包围的空间并容纳在其中。也就是说,使用引导构件缺失区域,将所述盖放置在所述壁部的端部,然后所述盖沿所述壁部滑动,同时所述引导构件引导所述盖以使其能够容纳在所述框架包围的空间中。因此,所述盖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所述框架上,而不会导致所述框架变形。结果,能够有效稳定已安装镜子的滑动负荷并避免所述镜子发出嘎嘎声。在两个壁部中的一个的端部,可以设置形成有所述引导构件的引导构件存在区域,而在两个壁部中的另一个的端部,可以设置所述引导构件缺失区域。所述盖的一端用作位于具有所述引导构件存在区域的所述壁部处或附近的枢转中心,而所述盖的另一端通过枢转所述盖放置在具有引导构件缺失区域的所述壁部。这样,所述盖被放置在两个壁部的一侧端部处。也就是说,所述盖沿垂直于由所述框架形成平面的方向放置在所述壁部上。根据上述方案,在所述盖相对于由所述框架形成的平面的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盖的一端挤靠在相对于具有所述引导构件存在区域的壁部上或者该壁部附近的状态下,所述盖被枢转以与由所述框架形成的平面平行,从而能够轻松将所述盖放置在所述框架的壁部的一侧端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用遮阳板。所述车辆用遮阳板包括根据第一方案的化妆镜单元;以及遮阳板本体,其具有容纳所述化妆镜单元的容纳部。由此,可以提供具有所述化妆镜单元的车辆用遮阳板,所述化妆镜单元允许所述盖被很容易地安装到所述框架上,并能够有效稳定已安装镜子的滑动负荷并避免所述镜子发出嘎嘎声。根据上述方案,提供了已改进所述盖在所述框架上的安装性能的所述化妆镜单元,以及具有所述化妆镜单元的所述遮阳板本体。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构件,其中图1为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化妆镜单元的车辆用遮阳板构造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化妆镜单元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A至图3D为示出组装化妆镜单元的操作步骤的视图;图4为从化妆镜单元的前表面侧观察时组装后的化妆镜单元的俯视图;图5为从化妆镜单元的后表面侧观察时滑盖组装到框架上的化妆镜单元的仰视图;图6为沿图4中的线VI-VI的剖视图;图7A至图7C为在滑盖被组装到框架上的操作步骤中沿图4中的线VII-VII的剖视图;图8A为示出化妆镜单元组装到遮阳板本体之前的结构剖视图;图8B为示出化妆镜单元组装到遮阳板本体之后的结构剖视图;以及图9为示出与图8B不同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化妆镜单元通过所述结构组装到遮阳板本体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化妆镜单元。根据本实施例的所述化妆镜单元用于组装到车辆用遮阳板上。如图1所示,所述车辆用遮阳板101 主要由大致矩形的遮阳板本体103和支撑轴105形成。所述遮阳板本体103形成所述遮阳板101的轮廓形状。所述支撑轴105用于将所述遮阳板本体103安装到车辆上。所述支撑轴105形成为大致L形状,并具有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垂直轴部和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轴部。所述支撑轴105的水平轴部组装到位于所述遮阳板本体103的上边缘部的一个拐角的轴承部(为了方便起见未示出)。这样,所述遮阳板本体103可以绕所述水平轴部的轴线相对枢转。所述支撑轴105的垂直轴部通过安装托架107枢转地安装到驾驶室顶篷表面(为了方便起见未示出)的前侧拐角部,因此,所述遮阳板本体103的纵向与车辆的横向同向。安装在驾驶室的顶篷表面上的遮阳板101绕所述水平轴部的轴线枢转,从而在存储位置和遮蔽位置之间变换位置,其中,在所述存储位置,遮阳板101放置为面向驾驶室的顶篷表面,在所述遮蔽位置,遮阳板101放置为面向挡风玻璃。此外,所述遮阳板101绕所述垂直轴部枢转,从而能够在所述遮阳板101朝向挡风玻璃的前部位置和所述遮阳板101 朝向侧车窗玻璃的侧部位置之间变换位置。另外,所述遮阳板本体103具有位于上边缘部的自由端侧的支撑轴109。所述支撑轴109通过固定于驾驶室的顶篷表面的吊钩(为了方便起见未示出)进行可拆卸锚固。这样,当所述遮阳板101的位置从所述存储位置变换到所述遮蔽位置,或者从所述遮蔽位置变换到所述存储位置时,所述遮阳板本体103能够稳定地枢转。大致矩形的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111(参见图8A)形成在所述遮阳板本体103的前表面侧(在所述遮阳板101的遮蔽位置处朝向乘员的表面)。所述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 111在沿所述支撑轴105的水平轴的方向上长,并且用于安装所述化妆镜单元120。所述化妆镜单元120被从所述前表面侧安装到所述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111中。接下来,将参照图2至图7C描述所述化妆镜单元120。如图2所示,所述化妆镜单元120主要由合成树脂框架121、合成树脂滑盖123和镜子(平面镜)125形成。所述框架 121构成单元体。所述滑盖123可滑动安装到所述框架121上。所述镜子125固定到所述框架121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所述滑盖123用作“盖”。所述框架121具有矩形形状。所述框架121具有两个水平框架部121a和两个垂直框架部121b。所述水平框架部121a彼此平行延伸并形成所述框架121的长边。所述垂直框架部121b在两个水平框架部121a的端部与相应的水平框架部121a相连接。然后,所述框架121的两个水平框架部121a和两个垂直框架部121b限定矩形开放空间127。如图 5和图6所示,用于安装所述滑盖123和所述镜子125的安装框架部122在两个水平框架部 121a的后表面侧上沿每个水平框架部121a的整个长度整体地成形。每个安装框架部122 从对应的水平框架部121a的后表面侧突出预定的高度。所述滑盖123被容纳于这些安装框架部122之间的空间内。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所述安装框架部122用作“壁部”。所述水平框架部121a的表面和所述垂直框架部121b的表面也用作装饰表面。所述滑盖123通过导轨部131安装到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上,从而能够在所述导轨部131延伸的方向上滑动。所述导轨部131分别形成在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上。所述镜子125固定于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且位于所述滑盖123的后表面侧。所述滑盖123为大致矩形的板。所述滑盖123在所述开放空间127的打开位置(如图5所示)和所述开放空间 127的关闭位置(如图4所示)之间移动。当所述滑盖123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镜子125通过所述开放空间127向前表面侧显露。当所述滑盖123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 所述镜子125被遮蔽。如图6所示,所述导轨部131形成在两个安装框架部122的内部表面(两个安装框架部122的相向表面)上。所述导轨部131引导所述滑盖123的滑动。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所述导轨部131用作“引导构件”。两个导轨部131分别具有导槽133,每个导槽均具有 U形横截面。所述滑盖123的滑动部123a和12 分别插入所述导槽133。成对的后表面侧和前表面侧轨道部131a和131b彼此大致平行向内(朝向所述盖容纳空间)突出预定长度,从而限制所述滑盖123滑动时偏离所述框架121的横向方向(图6的水平方向)和厚度方向(图6的垂直方向)。所述滑盖123的滑动部123a和12 是分别在所述滑盖123 的长侧边缘部处沿所述长侧边缘部的基本整个长度形成的突出部,并且所述滑盖123的滑动部123a和12 的厚度大于所述滑盖123的厚度。如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滑盖123被以如下方式安装到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上 滑动部123a和12 被从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的侧面插入所述导轨部131的导槽133中。 因此,为了允许安装所述滑盖123并允许已安装的滑盖123移动到使所述镜子125显露的位置,所述盖所插入的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的后表面被形成为与所述导轨部131的前表面侧轨道部131b齐平。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的后表面侧是开放空间,其允许所述滑盖123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在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的后表面侧上没有设置构件。注意,所述盖123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 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或大于所述盖123与所述前表面侧轨道部131b (所述导轨部131的表面,所述盖123布置在其上面)之间的距离。止动板124(参见图3A)形成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的相对侧的第二垂直框架部121b2的后表面上。移动到所述镜子125 被遮蔽的位置的所述滑盖123接触所述止动板IM后,停止在所述关闭位置。此外,为了组装所述滑盖123,所述导轨部131的导槽133在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相邻的那一侧端部为开放的,并且所述滑盖123的滑动部123a和12 从所述的一侧端部插入。旋钮137形成在所述滑盖123的前表面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盖。所述旋钮137 由突出部形成,所述突出部是由所述盖在如下部分的表面突出预定高度所形成的,所述部分邻近沿组装所述盖时所述盖的所插入方向的远端侧。所述旋钮137沿与所述滑盖123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即使尝试从所述导槽133的一侧端部,沿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的后表面插入所述滑盖123,因为与所述旋钮137的干涉,也无法插入所述滑盖 123。也就是说,如图3A所示,在所述滑盖123放置在平行框架121的状态下,无法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的外侧插入所述滑盖123。那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允许所述滑盖123被组装到所述框架121上,同时避免所述旋钮137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发生干涉,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一个的导轨部131应当短于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另一个的导轨部131。也就是说,如图3A至图 3D、图5和图7A至图7C所示,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一个具有导轨部131,所述导轨部 131基本在所述安装框架部122的整个长度上形成;然而,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另一个具有在邻近所述盖插入侧的预定范围没有形成导槽133的区域,即,轨道缺失区域135,在轨道缺失区域135中,形成所述导槽133的所述导轨部131的一部分,即所述后表面侧轨道部131a,缺失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其中缺少所述后表面侧轨道部131a的所述轨道缺失区域135用作“引导构件缺失区域”。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构造,所述滑盖123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所述框架121上。也就是说,如图3B和图7A至图7C,在所述框架121的后表面侧,所述滑盖123相对于所述框架121倾斜,并且所述滑盖123的一个滑动部123a的插入端部(图3A至图3D中为左侧端部,图7A至图7C中为左端)被插入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一个的导轨部131的导槽133 中(参见图7B)。之后,在图7B中,所述滑盖123绕该导槽133的壁表面向下枢转,所述滑盖123的另一滑动部12 的插入端部被布置在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另一个的轨道缺失区域135中。也就是说,所述滑盖123沿垂直于由所述框架121形成的平面的方向放置, 并布置为平行于所述安装框架部122。该状态如图3C和图7C所示。这时,所述滑盖123的旋钮137布置在所述框架121的开放空间127内部。在这种状态下,当所述滑盖123朝向相对侧移动时,所述滑盖123的滑动部123a和12 可以被插入所述导槽133中,而不会与所述旋钮137发生干涉。因此,所述滑盖123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所述框架121上(参见图3D和图4)。注意,如图7A至图7C所示,不含轨道缺失区域135的所述导轨部131的后表面侧导轨部131a被形成为朝向所述轨道缺失区域135的部分厚度大于非朝向所述轨道缺失区域135的部分厚度,并具有朝向所述导槽133倾斜的引导表面133a。因此,可以轻松地将所述滑盖123的滑动部123a和12 插入所述导槽133。此外,树脂弹簧139(参见图2、分别设置在所述滑盖123的两个滑动部123a和 123b的在接近所述滑盖123的插入侧的那一侧端部处。所述树脂弹簧139与所述导槽133 的槽底表面弹性接触。这样,可以为所述滑盖123的打开或关闭提供预定滑动负荷。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所述化妆镜单元120中,在邻近所述盖插入侧的所述安装框架部122的预定区域中,设置有无导槽133的结构,即未形成所述后表面侧轨道部 131a的轨道缺失区域135。然后,使用所述轨道缺失区域135,将所述滑盖123布置在所述导槽133的一侧端部,并在所述导轨部131的引导下沿纵向滑动所述滑盖123。这样,所述滑盖123就可以安装到所述框架121上,而所述旋钮137不会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 发生干涉。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所述滑盖123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所述框架121上, 而不会使所述框架121扩展变形。因此,能够稳定已安装滑盖123的滑动负荷并抑制所述滑盖123发出嘎嘎声。注意,安装所述滑盖123后,从所述框架121的后表面侧将所述镜子125安装到所述开放空间127中,使其与所述安装框架部122的后表面侧轨道部131a重叠。也就是说,所述镜子125布置在所述滑盖123的后表面侧上的所述开放空间127中(参见图8A和图8B)。两个安装框架部122中的每个在朝向内部的侧表面上有多个弹性可变形接合棘爪 141 (参见图2和图5)。所述接合棘爪141与布置在所述开放空间127中的所述镜子125的两个侧边缘部的后表面接合,以固定所述镜子125。此外,镜子固定树脂弹簧143(参见图2 和图幻沿滑动方向分别大致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部122的中央部。所述树脂弹簧143与所述开放空间127中布置的所述镜子125的侧端面弹性接触。所述镜子固定树脂弹簧143 限制所述镜子125发出嘎嘎声。由此构造的化妆镜单元120布置在所述遮阳板本体103的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 111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A和图8B所示,具有预定高度的多个向外肋条145形成在所述化妆镜单元120的框架121的外部周向表面上,所述肋条145能够防止用于包覆所述遮阳板本体103的外部表面(表面)的外皮材料104滑出所述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111。当所述化妆镜单元120被安装到所述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111中时,同时挤压外皮材料104 和化妆镜单元120的框架121时,所述外皮材料104由所述肋条145和所述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111的壁部147固定。这样,所述外皮材料104的多个周向部分由所述肋条145和所述壁部147部分固定,使得所述外皮材料104难以移动,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外皮材料104滑出所述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11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所述遮阳板本体103的化妆镜单元容纳凹槽 111的壁部147中在朝向所述安装框架部122的镜子固定树脂弹簧143的区域中,进一步设置有树脂弹簧149。设置所述树脂弹簧149的目的是朝向所述镜子125的端面弹性挤压所述镜子固定树脂弹簧143,以增加所述镜子固定树脂弹簧143的保持力。这样,能够进一步改善在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上形成的所述镜子固定树脂弹簧143的镜子固定效果。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仅在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一个上形成所述轨道缺失区域135 ;然而,在所述安装框架部122中的另一个上也可以进一步形成所述轨道缺失区域 135。对于上述构造,当所述滑盖123的插入侧端部放置在所述轨道缺失区域135中时,同时所述滑盖123平行于所述框架121时,所述旋钮137会布置在所述框架121的开放空间 127中。因此,在该状态下,当所述滑盖123朝向相对侧滑动时,所述滑盖123的滑动部123a 和12 可以插入和安装到所述导槽133中,而所述旋钮137不会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 121bl发生干涉。
权利要求
1.一种安装在遮阳板本体上的化妆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21),其固定于所述遮阳板本体上;镜子(125),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盖(123),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遮蔽所述镜子;两个相向的壁部(122),其形成在所述框架上并沿所述框架延伸;以及引导构件(131),这些引导构件(131)分别形成在两个壁部(122)上、在两个壁部彼此相向的方向上突出并允许所述盖(12 沿所述壁部(12 滑动,其中所述引导构件(131)中的每一个的一端是打开的,以及在两个壁部(122)的至少一个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构件缺失区域(135),在所述引导构件缺失区域(13 中部分地没有形成所述引导构件(131),所述壁部(12 的端部邻近所述引导构件(13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镜单元,其中在所述引导构件缺失区域(135)中,所述盖(123)沿垂直于由所述框架(121)形成的平面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壁部(122)的端部,并且在引导所述盖(123)时,所述引导构件 (131)允许所述盖(123)滑动进入所述框架(121)包围的空间(127)并容纳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镜单元,其中在两个壁部(122)中的一个的端部,设置形成有所述引导构件的引导构件存在区域, 而在两个壁部中的另一个的端部,设置所述引导构件缺失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镜单元,其中两个壁部(122)中的一个的引导构件(131)短于两个壁部(122)中的另一个的引导构件(13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妆镜单元,其中所述框架(121)具有分别设置有所述壁部(12 的水平框架部(121a),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水平框架部(121a)的相应端部的第一垂直框架部和第二垂直框架部(121bl,121b2); 以及在所述盖(12 布置在两个壁部(12 上的状态下,所述盖(12 与所述第一垂直框架部(121bl)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盖(123)与布置有所述盖(123)的所述引导构件 (13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妆镜单元,其中所述盖(123)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盖(123)的方向突出的手动操作部(137);以及当安装所述盖(123)时,所述手动操作部(137)布置在由所述框架(121)包围的空间 (127)中,以确保所述手动操作部(137)与所述盖(123)的安装不发生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妆镜单元,其中所述引导构件(131)中的每一个由具有大致U形横截面的导槽(133)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妆镜单元,其中所述引导构件(131)分别具有用于引导所述盖(123)插入所述导槽(133)中的倾斜引导表面(133a)。
9.一种车辆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妆镜单元;以及遮阳板本体,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化妆镜单元的容纳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妆镜单元及具有化妆镜单元的遮阳板本体,所述化妆镜单元包括框架(121);镜子(125),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盖(123),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遮蔽所述镜子;两个相向壁部(122),其分别沿所述框架延伸;以及引导构件(131),其分别形成在两个壁部上、在两个壁部彼此相向的方向上突出并允许所述盖沿所述框架滑动。在所述壁部的至少一个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构件缺失区域(135),在引导构件缺失区域(135)中部分地没有形成所述引导构件。
文档编号B60R1/00GK102529654SQ2011103598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深津刚 申请人:共和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