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26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公交车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交车靠椅涉及一种应用于繁忙公交车路线上公交车的座位设计,属于汽车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来提高繁忙路线乘客安全系数和舒适度的公交车靠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繁忙公交车路线上公交车,由于车座数量有限,乘客人数多于车座数, 使得一部分乘客坐在车内,另一部分乘客却只能站在公交车座位之间狭窄空间内,长时间的站立不仅使得乘客更加劳累,且拥挤的人群使得窃贼有可乘之机,同时公交车紧急刹车等问题也使得这部分站立的乘客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交车靠椅提供了一种使用空间较小,能够有效减少现有公交车座位的占用空间,降低繁忙路线公交车上站立乘客人数,减少窃贼行窃机会, 同时提高公交车乘客安全系数和舒适度的公交车靠椅。本实用新型公交车靠椅是这样实现的,主体由上部靠背结构和下部支撑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靠背结构由弧形支架结构、网状靠背、连接器、安全带、保险扣组成,网状靠背镶嵌在弧形支架结构上,连接器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的两侧,安全带的末端固定在连接器上,保险扣固定在安全带的前段。下部支撑结构由可升降支架、下支架、转轴结构和踏板构成,可升降支架结构的一端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下,可升降支架结构的另一端置于下支架内,转轴结构将下支架和踏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公交车靠椅使用时,乘客可根据自身身高,通过可升降支架来调节靠椅的高度,脚放在下部支撑结构的踏板上,然后靠在网状靠背上,将安全带上的保险扣扣上,即可安全舒适的靠在公交车靠椅上。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二、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三、本公交车靠椅设计大大降低每位乘客在公交车上的占用空间,能够有效提高公交车的座位数,减少站立乘客人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交车靠椅立体结构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网状靠背(1),弧形支架结构0),连接器(3),安全带0),保险扣 (5),转轴结构(6),踏板(7),下支架(8),保险扣(9),可升降支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实用新型公交车靠椅是这样实现的,主体由上部靠背结构和下部支撑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靠背结构由弧形支架结构O)、网状靠背(1)、连接器(3)、安全带0)、保险扣 (5)和保险扣(9)组成,网状靠背⑴镶嵌在弧形支架结构(2)上,连接器(3)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⑵的两侧,安全带⑷的末端固定在连接器⑶上,保险扣(5)、(9)固定在安全带(4)的前段。下部支撑结构由可升降支架(10)、下支架(8)、转轴结构(6)和踏板(7)构成,可升降支架(10)的一端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2)下,可升降支架(10)的另一端置于下支架⑶内,转轴结构(6)将下支架⑶和踏板(7)连接在一起,使用时,乘客可根据自身身高,通过可升降支架(10)来调节靠椅的高度,脚放在下部支撑结构的踏板(7)上,靠在网状靠背(1)上,同时将安全带(4)上的保险扣(5)、(9)扣上,即可安全舒适的靠在公交车靠椅上。
权利要求1. 一种公交车靠椅,其特征是主体由上部靠背结构和下部支撑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靠背结构由弧形支架结构、网状靠背、连接器、安全带、保险扣组成,网状靠背镶嵌在弧形支架结构上,连接器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的两侧,安全带的末端固定在连接器上,保险扣固定在安全带的前段,下部支撑结构由可升降支架、下支架、转轴结构和踏板构成,可升降支架结构的一端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下,可升降支架结构的另一端置于下支架内,转轴结构将下支架和踏板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靠椅,其特征在于主体由上部靠背结构和下部支撑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靠背结构由弧形支架结构、网状靠背、连接器、安全带、保险扣组成,网状靠背镶嵌在弧形支架结构上,连接器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的两侧,安全带的末端固定在连接器上,保险扣固定在安全带的前段,下部支撑结构由可升降支架、下支架、转轴结构和踏板构成,可升降支架的一端连接在弧形支架结构下,可升降支架结构的另一端置于下支架内,带弹簧的转轴结构将下支架和踏板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B60N3/00GK202046225SQ2011201660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蔺双彪 申请人:蔺双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