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112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保险杠。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在保险杠面板的内侧设置缓冲器的车辆用保险杠。例如,已知一种缓冲器,其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脚及下脚,和连结这两个下脚·上脚的桥接部,以剖面二字状一体地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特开2008-21357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缓冲器中,因为主要仅通过缓冲器的压溃进行碰撞能量的吸收,所以为了增加吸收量,必须增大缓冲器的前后厚度,从而存在保险杠整体大型化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其可以使缓冲器的厚度减小, 使保险杠整体小型化。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用保险杠具有保险杠面板,其配置在车辆前端或后端,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缓冲器,其在该保险杠面板的前后方向内侧与其相对配置,可以吸收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以及保险杠加强部,其配置在该缓冲器的前后方向内侧,支撑缓冲器。 上述缓冲器由沿上下及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纵向表面、和从该纵向表面的上端及下端向前后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形成为剖面二字状。上述保险杠面板至少具有与上述缓冲器的上表面相对配置的上壁面、及与上述缓冲器的下表面相对配置的下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使上述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与缓冲器的上表面的上下距离为L,或使上述保险杠面板的下壁面与缓冲器的下表面的上下距离为L,使缓冲器的前后长度为T时,设定为使其满ST>L。并且,其构成为在经由上述保险杠面板向缓冲器输入沿前后方向的规定的压缩载荷的情况下,缓冲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屈曲变形,将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或下壁面沿上下方向按压而使其变形。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经由保险杠面板向缓冲器输入朝向前后方向内侧的压缩载荷的情况下,保险杠面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沿上下方向屈曲变形,向上下方向按压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或下壁面而使其变形。通过该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或下壁面的变形,可以高效地吸收压缩载荷。另外,由此可以使减震器整体小型化。此外,通过适当变更上述T、L的尺寸,可以调整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及下壁面和缓冲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按压力,设定为期望的载荷吸收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前端部的斜视图。
3[0010]图2是图1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杠面板和缓冲器的斜视图。图4是图3的B-B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分解斜视图。图6是从上方观察图3的俯视图。图7是从前方观察图3的正视图。图8是向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杠输入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的变形后的剖视图。图9是向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杠输入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的载荷-行程线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前端部的剖视图。图11是在向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杠输入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的载荷_行程线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前端部的剖视图。图13是在向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杠输入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的变形后的剖视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前端部的剖视图。图15是在向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杠输入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的变形后的剖视图。图16是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前端部的剖视图。图17是在向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保险杠输入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的变形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与附图一起详细说明。此外,在下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其为前保险杠,但对于后保险杠也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方式]首先,对于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车辆前端部1设置前保险杠2,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上侧前格栅3,其配置在该前保险杠2的上侧;下侧前格栅4,其配置在前保险杠2的下侧;以及底罩5,其从该下侧前格栅4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在上述上侧前格栅3及下侧前格栅4上形成多个通风口 6、7,车辆行驶风经由通风口 6、7流入发动机室内。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前保险杠2具有保险杠面板8,其配置在车辆前端;缓冲器9,其在该保险杠面板8的后侧(前后方向内侧)与保险杠面板8相对配置;以及保险杠加强部10,其配置在该缓冲器9的后侧(前后方向内侧),支撑缓冲器9。此外,上述下侧前格栅4形成在保险杠面板8上。上述缓冲器9由沿上下及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纵向表面11、从该纵向表面11的上端及下端向前后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表面12及下表面13,形成为剖面二字状。上述保险杠面板8由以下部分构成纵向壁面14,其沿上下及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上壁面15,其从该纵向壁面14的上端向后方屈曲延伸,与上述缓冲器9的上表面12相对配置;以及下壁面17,其从上述纵向壁面14的下端向后方屈曲延伸,与上述缓冲器的下表面相对配置。另外,如图3、6所示,缓冲器9及保险杠面板8在俯视图中以弧状形成,保险杠面板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在伴随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前后厚度变薄的倾斜面18上。并且,保险杠加强部10如图4所示,以纵长的长方形剖面构成,在上下的中间高度位置设置肋部19。利用该肋部19,保险杠加强部10构成为上下两个封闭剖面构造。此外, 在保险杠加强部10的前表面20的上端及下端,上下一对地形成向后方凹陷的槽21、22,使缓冲器9的上表面12及下表面13的后端与其嵌合。并且,如图3、5至7所示,在缓冲器9 的上表面12,沿车辆宽度方向固定四个位置的安装片23,这四个安装片23经由螺栓24与保险杠加强部10的上壁25紧固。在这里,如图2所示,在使上述保险杠面板8的上壁面15与缓冲器9的上表面12 的上下距离为Ll (L),使上述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与缓冲器9的下表面13的上下距离为L2(L),使缓冲器9的前后长度为T时,设定为使其满足T > L1、L2。此外,优选设定为使得丁 > 2LU2L2 (T > 2L),SP,HL1、L2(L)小于或等于 T 的 1/2。如果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前端部1上,从前方经由碰撞体C施加碰撞载荷,则如图8所示,缓冲器9的下表面13向下方屈曲变形,一边将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向下方按压,一边使下壁面17变形。通过该下壁面17的变形,可以高效地吸收碰撞载荷。使用图9的曲线,说明变形行程与碰撞载荷的关系。在图9中,横轴表示缓冲器9 及保险杠面板8的前后方向的行程,纵轴表示缓冲器9及保险杠面板8吸收的载荷。如图9所示,与简单地将缓冲器9和保险杠面板8组合的情况相比,可以判断第1 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器9及保险杠面板8吸收的载荷较大。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保险杠为前保险杠2,其配置在车辆的前端或后端, 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具有配置在车辆前端或后端的保险杠面板8 ;在该保险杠面板8的前后方向内侧相对配置的缓冲器9 ;以及保险杠加强部10,其配置在该缓冲器9的后侧(前后方向内侧),支撑缓冲器9,上述缓冲器9由沿上下及车辆宽度延伸的纵向表面11、从该纵向表面11的上端及下端向后侧(前后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表面12及下表面13,形成为剖面二字状,上述保险杠面板8构成为,至少具有与上述缓冲器9的上表面12相对配置的上壁面15、以及与上述缓冲器9的下表面13相对配置的下壁面17中的某一个,并且,在使上述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15与缓冲器9的上表面12的上下距离为Li,使上述保险杠面板的下壁面17与缓冲器9的下表面13的上下距离为L2,使缓冲器9的前后长度为T时,设定为使其满足T > Li、L2,在经由上述保险杠面板8向缓冲器9输入沿前后方向的规定压缩载荷的情况下,缓冲器9的上表面12或下表面13屈曲变形,将保险杠面板8的上壁面15或下壁面17沿上下方向按压。因此,在经由保险杠面板8向缓冲器9施加朝向后方的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缓冲器 9的下表面13向下方屈曲变形,将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向下方按压而使其变形。通过该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向下方的变形,可以高效地吸收碰撞载荷。另外,由此可以减小缓冲器9的板厚,使保险杠整体小型化,实现成本降低。此外,可以通过适当变更上述T、L1、L2的尺寸,调整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和缓冲器9的下表面13的按压力,设定为期望的载荷吸收量。(2)因为设定为满足T > 2LU2L2 (T > 2L),所以可以使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 向下方的变形更大,更高效地进行碰撞载荷的吸收。[第2实施方式]下面,对于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构造的部位标记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使缓冲器9的下表面13与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 17的上下距离L2小于第1实施方式。具体地说,将L2设定为5mm。如果向该车辆前端部经由碰撞体C输入碰撞载荷,则如图11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判断在碰撞前半阶段,缓冲器9及保险杠面板8吸收的载荷较大。[第3实施方式]下面,对于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构造的部位标记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满足T > 2LU2L2,并且,将Ll和L2设定为大致相同尺寸。如果向该车辆前端部经由碰撞体C输入碰撞载荷,则如图13所示,缓冲器9的上表面12向上方屈曲,下表面13向下方屈曲,将保险杠面板8的上壁面15和下壁面13这二者沿上下方向按压,使其变形。由此,可以更高效地吸收碰撞载荷。[第4实施方式]下面,对于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相同构造的部位标记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缓冲器四的上表面30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以 < 字状屈曲并向上方凸出,下表面31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以 < 字状屈曲并向下方凸出。此外,缓冲器四的下表面31与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的上下距离L2,设定为小于或等于缓冲器四的前后长度T的1/2。如果向该车辆前端部经由碰撞体C输入碰撞载荷,则如图15所示,缓冲器四的下表面31向下方屈曲,将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向下方按压,使其变形。由此,可以高效地吸收碰撞载荷。[第5实施方式]下面,对于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第1至第4实施方式相同构造的部位标记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缓冲器四的上表面30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以 < 字状屈曲并向上方凸出,下表面31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以〈字状屈曲并向下方凸出。此外,缓冲器 29的上表面30与保险杠面板8的上壁面15的上下距离Li,以及缓冲器四的下表面31与保险杠面板8的下壁面17的上下距离L2,设定为小于或等于缓冲器四的前后长度T的1/2。如果向该车辆前端部经由碰撞体C输入碰撞载荷,则如图17所示,缓冲器四的上表面30及下表面31向上方及下方屈曲,将保险杠面板8的上壁面15向上方按压,将下壁面17向下方按压,使其变形。由此,可以更高效地吸收碰撞载荷。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其配置在车辆的前端或后端,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具有保险杠面板,其配置在车辆前端或后端; 缓冲器,其在该保险杠面板的前后方向内侧与其相对配置;以及保险杠加强部,其配置在该缓冲器的前后方向内侧,支撑缓冲器, 上述缓冲器由沿上下及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纵向表面、和从该纵向表面的上端及下端向前后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形成为剖面二字状,上述保险杠面板至少具有与上述缓冲器的上表面相对配置的上壁面、以及与上述缓冲器的下表面相对配置的下壁面中的某一个,并且,在使上述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与缓冲器的上表面的上下距离为L,或使上述保险杠面板的下壁面与缓冲器的下表面的上下距离为L,使缓冲器的前后长度为T时,设定为使其满足T > L,在经由上述保险杠面板向缓冲器输入沿前后方向的规定的压缩载荷的情况下,缓冲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屈曲变形,沿上下方向按压保险杠面板的上壁面或下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设定为满足T > 2L。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其可以使保险杠整体小型化。前保险杠(2)具有保险杠面板(8)和与保险杠面板(8)的后侧相对配置的缓冲器(9)。上述缓冲器(9)由纵向表面(11)、上表面(12)及下表面(13)形成为剖面コ字状,上述保险杠面板(8)具有上壁面(15)和下壁面(17),并且,在使上壁面(15)与上表面(12)的上下距离为L1,使下壁面(17)与下表面(13)的上下距离为L2,使缓冲器(9)的前后长度为T时,设定为使其满足T>L1、L2。
文档编号B60R19/18GK202294634SQ2011203629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4日
发明者久岛和实, 久我谷拓路, 四津永靖生, 岩井信弘, 水谷纪正, 江原俊介, 池田太郎, 石田贵英, 笈木大介, 芦谷穗高, 达比德·西卢班, 长柄君志, 青木照明, 鹤田胜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