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9129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保险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以来,公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吸收车辆与物体碰撞时产生的冲击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该车辆用保险杠装置(保险杠加强件)具有:形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筒状(中空状)的筒状部、和插入上述筒状部内来加强上述筒状部的加强部。筒状部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大致呈长方形。即,筒状部具有:形成为垂直于车辆高度方向的板状的上壁部及下壁部、连接上述上壁部与下壁部的前端彼此的前壁部、以及连接上述上壁部与下壁部的后端彼此的后壁部。筒状部为金属制。筒状部例如使用挤压成形法来制造。加强部位于上述筒状部的内侧面,具有:沿着构成上述筒状部的上壁部与前壁部的连接部(上侧的角部)而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上侧发泡树脂件(热固化型发泡树脂件)、沿着下壁部与前壁部的连接部(下侧的角部)而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下侧发泡树脂件(热固化型发泡树脂件)、以及支承上述上侧发泡树脂件和下侧发泡树脂件的支承部件(载体部件)。
[0003]物体与车辆(保险杠装置)碰撞时,在上述上侧的角部以及下侧的角部作用有特别大的载荷。专利文献I的保险杠装置,利用上侧发泡树脂件以及下侧发泡树脂件而对上述上侧的角部以及下侧的角部进行加强,使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弯曲刚性提高,由此使冲击吸收量增大。
[0004]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5210117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I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虽然利用发泡树脂件来加强上述上侧角部以及下侧角部,但发泡树脂件的弯曲刚性比筒状部的弯曲刚性低,因此即使利用发泡树脂件来加强上述上侧角部以及下侧角部,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弯曲刚性仅稍微提高,冲击吸收量也仅稍微提尚。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处理上述问题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冲击吸收量比以往增大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另外,在下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构成要件的记载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变得容易,将实施方式的对应位置的附图标记记载于括弧内,但本实用新型的各构成要件不应限定地解释为由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示出的对应位置的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10),在车厢的前方或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金属制的筒状部(20),其以呈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筒状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以及加强部件(31),其形成为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而呈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板状,通过插入到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的发泡树脂件的体积增大而使所述发泡树脂件填充于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由此该加强部件(31)固定于所述筒状部的内部。
[0008]在该情况下,所述加强部件的一方的侧面可以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且在所述加强部件的一方的侧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之间填充有所述发泡树脂件。
[0009]另外,在该情况下,所述加强部件的一方的侧面可以抵接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
[0010]另外,在该情况下,所述加强部件可以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中位于所述车厢侧的部分延伸设置。
[0011]另外,在该情况下,所述加强部件可以包含碳纤维强化树脂。
[0012]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空间可以至少配置有所述加强部件。
[0013]此外,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空间除了配置有所述加强部件之外,还可以配置有支承所述加强部件的支承部件。
[0014]如上所述,筒状部被加强部件加强。因此能够使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弯曲刚性比以往提高,能够使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冲击吸收量增大。另外,在将加强部件粘接于筒状部的外周面的情况下,加强部件因车辆碰撞到物体时的冲击而从筒状部剥离并脱落的可能性较高。在该情况下,加强部件不作为加强筒状部的部件发挥功能。与此相对,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中,加强部件利用发泡树脂件固定于筒状部的内部,因此作为加强筒状部的部件可靠地发挥功能,而不会从筒状部脱落。
[0015]另外,在车辆碰撞到物体的情况下,对筒状部中位于与车厢相反的一侧(物体所碰撞的一侧)的部分作用压缩方向的力,对位于车厢侧(与物体所碰撞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部分作用有拉伸方向的力(参照图5)。一般情况下,碳纤维强化树脂件在拉伸方向上的强度较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筒状部中位于与车厢相反的一侧(物体所碰撞的一侧)的部分固定有加强部件。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弯曲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I是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车辆的概略的俯视图。
[0017]图2是图I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3是表示图I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
[0019]图4是表示加强部的组装顺序的立体图。
[0020]图5是表示物体碰撞到车辆用保险杠装置时作用于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力的方向的概略的俯视图。
[0021]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10进行说明。首先,对组装有车辆用保险杠装置10的车辆I的结构进行简单地说明。如图I所示,该车辆I具有左右一对纵梁SL、SR。纵梁SL、SR分别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纵梁SL、SR在车宽方向隔开间隔配置。车辆用保险杠装置10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其车宽方向两端部使用紧固部件(螺栓及螺母)组装于纵梁SL、SR的前端面。车辆用保险杠装置10被未图示的保险杠罩覆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组装在车辆的前端部(车厢C的前方)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10的例子进行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组装在车辆的后端部(车厢C的后方)的车辆用保险杠装置。
[0023]如图2所示,车辆用保险杠装置10具有筒状部20以及加强部30。筒状部20为金属制(例如铝制)。筒状部20形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筒状(中空状)。如图3所示,筒状部20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的外形大致呈长方形。即,筒状部20具有上壁部21、下壁部22、前壁部23以及后壁部24。上壁部21以及下壁部22形成为与车辆高度方向垂直的板状。下壁部22配置于上壁部21的下方。
[0024]前壁部23形成为与上壁部21及下壁部22垂直的板状。在前壁部23的后表面连接有上壁部21及下壁部22的前端面。前壁部23的上端位于比上壁部21的上表面稍靠上方。另外,前壁部23的下端位于比下壁部22的下表面稍靠下方。前壁部23具有凹部23a、23b、23c。凹部23a、23b、23c是前壁部23的部分,从筒状部20的前方观察是形成为向后方凹进的部分。凹部23a在前壁部23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凹部23a的与延伸设置方向垂直的剖面呈梯形。凹部23b、23c在凹部23a的上方以及下方分别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凹部23b、23c的与延伸设置方向垂直的剖面呈V字。
[0025]后壁部24形成为与上壁部21以及下壁部22垂直的板状。后壁部24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向前方弯曲,且分别连接于上壁部21以及下壁部22的后端面。
[0026]在俯视观察下,筒状部20稍微弯曲为弓状(参照图I)。S卩,筒状部2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位于比筒状部20的车宽方向两端部靠前方。
[0027]筒状部20例如是将采用挤压成形法一体地制造的直筒状的成形体弯曲加工为弓状所制造的。另外,上壁部21、下壁部22、前壁部23以及后壁部24的壁厚例如为6mm。
[0028]加强部30具有:插入筒状部20内来加强筒状部20的加强部件31、和支承加强部件31的支承部件32。
[0029]加强部件31为碳纤维强化树脂制。加强部件31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加强部件31形成为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平板状。加强部件31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比筒状部20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内部尺寸稍小。加强部件31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与筒状部20的车宽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加强部件31的壁厚例如为O. 5_。这样,由于加强部件31的壁厚比较薄,因此通过对加强部件31施加外力,由此能够使加强部件31稍微弯曲。S卩,加强部件31具有挠性。
[0030]支承部件32为合成树脂制(例如,聚丙烯树脂制)。支承部件32具有上壁部3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